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苎麻纤维酸性染料染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阐述了苎麻纤维酸性染料染色的意义和进行阳离子接枝改性的原理,通过试验确定了阳离子接枝剂和接枝工艺,使酸性染料可以在中低温下染色,并使苎麻纤维与毛、丝混纺产品同浴染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对苎麻纤维的阳离子化改性与可染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但改性苎麻纤维反应接枝率的倒数与作用时间的倒数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而且反应接枝率与改性纤维的上染率或固色率之间的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8.
采用上染速率,等温吸附模型,Zeta电位、染料与纤维的结合力等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改性苎麻的染色机理,苎麻改性后,纤维表面的Zeta电位由原来的-42mV提高到-18mV,正电性显著增加,提高了阴离子染料对改性苎麻的亲和力,上染率高,节约染料。 相似文献
9.
11.
介绍了天丝、变性苎麻的特点及其和棉混纺的混配比,详细分析了在生产天丝/变性苎麻/精梳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流程中各工序的工艺设计,为多元混纺纱的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竹原纤维与苎麻纤维的性能比较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竹原纤维是一种新开发的天然纤维,其外观长度、细度、光泽与苎麻纤维很相似,文章对竹原纤维与苎麻纤维的基本性能作了比较,给出了两者的截面电镜照片,以供开发和利用竹原纤维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苎麻阳离子改性及其染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对苎麻织物采用聚环氧氯丙烷胺化物阳离子改性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得出较合适的改性工艺条件为改性剂10%(owf),NaOH 2 g/L,50℃保温50 min,浴比1:30.确定了改性苎麻用Ramazol活性染料染色的最佳染色处方为染料3%(owf),Na2SO4 50 g/L,Na3PO4 8 g/L.对改性和未改性织物的染色上染率、K/S值和染色牢度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苎麻经此改性剂改性后染色,K/S值及染料上染率均有较大提高,耐洗牢度比未改性苎麻织物提高半级,干、湿摩擦牢度稍有下降,但都符合牢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15.
介绍了超细纤维及其性能,以及超细纤维匀染性影响因素和测试方法,提出将内在质量与染色均匀性结合起来对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提供了纺制麻绒半精纺针织纱线的技术方案,详细介绍了生产工艺,同时对纺纱主要工艺参数、纺纱前原料预处理和为解决特殊的长短纤维混纺并条压力棒采取的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8.
苎麻低特细薄织物的纺纱生产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水溶性纤维作为载体,采用伴纺减量技术生产低特细薄苎麻织物的纺纱生产技术方案、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及质量指标.经过大量的试验探索,极大提高了苎麻纺纱的细度和质量水平,满足了低特细薄苎麻织物织造过程中对纱线的生产技术要求,织造效率与坯布质量均达到大规模生产的要求,生产的苎麻织物纱线线密度达到3.3 tex以下,解决了长期困扰苎麻生产低特细薄织物的技术难题.实践表明,伴纺减量技术是实现低特细薄苎麻织物规模化生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