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了苎麻纤维阳离子化改性的意义和进行阳离子接枝改性的原理,用季铵盐化合物处理苎麻纤维,可使改性麻纤维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新的功能,并具有屈服应力变曲线性状,有效改善了苎麻纤维的染色性能和可纺性能。  相似文献   

2.
阳离子改性苎麻纤维酸性染料染色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惠芳  沈勇  王黎明  丁颖  魏作红 《印染》2007,33(23):9-12
对阳离子改性苎麻纤维酸性染料染色机理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染料的上染速率和亲和力,验证了其等温吸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经碱改性后的苎麻纤维再以阳离子接枝改性,酸性染料对其的上染速率、平衡上染百分率和亲和力明显提高;染料分子是在纤维特定的季铵染座上按Langmuir型静电吸附机理定位吸附,以离子键和范德华力结合。  相似文献   

3.
阳离子改性苎麻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沈勇  张惠芳  王黎明  丁颖 《印染》2007,33(11):7-10
以自制阳离子改性剂SA对苎麻纤维进行改性,研究阳离子改性苎麻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包括上染百分率、固色率、上染速率、匀染性、移染性、表观深度和深染性等,并与碱改性和未改性苎麻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阳离子改性苎麻纤维可在无盐条件下染色,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均较高,但匀染性及移染性变差。  相似文献   

4.
苎麻纤维酸性染料染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何文元  沈勇 《印染》2004,30(18):10-12
阐述了苎麻纤维酸性染料染色的意义和进行阳离子接枝改性的原理,通过试验确定了阳离子接枝剂和接枝工艺,使酸性染料可以在中低温下染色,并使苎麻纤维与毛、丝混纺产品同浴染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染色牢度、染色均匀性、节约染料等方面研究了改性苎麻的染色性能。苎麻的阳离子改性简化了染色工艺,节约染料40~90%,降低染色成本。染品的K/S值比未改性的有明显提高,而且色泽丰满鲜艳,得色均匀。染色牢度与未改性的相当或提高0.5~1级。  相似文献   

6.
蒲宗耀  蒲实 《纺织学报》1994,15(7):8-10
本文对苎麻纤维的阳离子化改性与可染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但改性苎麻纤维反应接枝率的倒数与作用时间的倒数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而且反应接枝率与改性纤维的上染率或固色率之间的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8.
魏伟书  周翔 《印染》1996,22(5):5-10
采用上染速率,等温吸附模型,Zeta电位、染料与纤维的结合力等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改性苎麻的染色机理,苎麻改性后,纤维表面的Zeta电位由原来的-42mV提高到-18mV,正电性显著增加,提高了阴离子染料对改性苎麻的亲和力,上染率高,节约染料。  相似文献   

9.
苎麻阳离子改性工艺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反应型阳离子试剂对苎麻的改性,用染色法试验表明苎麻改性程度。确定了浸渍法、室温堆置法两种改性方法的优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11.
介绍了天丝、变性苎麻的特点及其和棉混纺的混配比,详细分析了在生产天丝/变性苎麻/精梳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流程中各工序的工艺设计,为多元混纺纱的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竹原纤维与苎麻纤维的性能比较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杨乐芳 《上海纺织科技》2005,33(8):59-60,62
竹原纤维是一种新开发的天然纤维,其外观长度、细度、光泽与苎麻纤维很相似,文章对竹原纤维与苎麻纤维的基本性能作了比较,给出了两者的截面电镜照片,以供开发和利用竹原纤维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苎麻阳离子改性及其染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对苎麻织物采用聚环氧氯丙烷胺化物阳离子改性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得出较合适的改性工艺条件为改性剂10%(owf),NaOH 2 g/L,50℃保温50 min,浴比1:30.确定了改性苎麻用Ramazol活性染料染色的最佳染色处方为染料3%(owf),Na2SO4 50 g/L,Na3PO4 8 g/L.对改性和未改性织物的染色上染率、K/S值和染色牢度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苎麻经此改性剂改性后染色,K/S值及染料上染率均有较大提高,耐洗牢度比未改性苎麻织物提高半级,干、湿摩擦牢度稍有下降,但都符合牢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苎麻纱线的毛羽、断裂强度等各项性能,通过应用气流槽聚型紧密纺纱技术和传统环锭纺纱技术对苎麻纤维进行纺纱试验,详细分析纱线的毛羽指数;同时对比分析采用两种纺纱技术生产的苎麻纱线的综合性能.试验表明,气流槽聚型紧密纺纱技术可以显著地改善纱线的毛羽和断裂强度等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超细纤维及其性能,以及超细纤维匀染性影响因素和测试方法,提出将内在质量与染色均匀性结合起来对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竹炭改性涤纶纤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竹炭改性涤纶纤维的生产过程、保健功能和物理质量指标,为产品设计和纺织染整加工提供了依据。纤维中的炭粉含有钾、镁、钙、铭、锆、锰多种金属元素,其制品具有远红外发射和负离子发射功能,由于炭粉的吸收和吸附作用,还具有抗紫外线功能和消臭功能。  相似文献   

17.
李茹珍 《毛纺科技》2007,(10):27-29
文章提供了纺制麻绒半精纺针织纱线的技术方案,详细介绍了生产工艺,同时对纺纱主要工艺参数、纺纱前原料预处理和为解决特殊的长短纤维混纺并条压力棒采取的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8.
苎麻低特细薄织物的纺纱生产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水溶性纤维作为载体,采用伴纺减量技术生产低特细薄苎麻织物的纺纱生产技术方案、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及质量指标.经过大量的试验探索,极大提高了苎麻纺纱的细度和质量水平,满足了低特细薄苎麻织物织造过程中对纱线的生产技术要求,织造效率与坯布质量均达到大规模生产的要求,生产的苎麻织物纱线线密度达到3.3 tex以下,解决了长期困扰苎麻生产低特细薄织物的技术难题.实践表明,伴纺减量技术是实现低特细薄苎麻织物规模化生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