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Fe3O4 纳米复合粒子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备了酞菁镍(N iPc) 2Fe3O4 纳米复合粒子, 研究了其化学稳定性和磁性能。结果表明,N iPc 在Fe3O4 纳米粒子表面形成了复合层, 并且它们之间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化学键。N iPc 复合层可有效地保护Fe3O4 纳米粒子不被空气氧化, 显著提高了其抗氧化能力, 并降低了其矫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离子共沉淀技术在茶渣(Tea waste, TW)表面沉积纳米Fe3O4粒子(TW@nano-Fe3O4),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茶渣@纳米Fe3O4/海藻酸钙(TW@nano-Fe3O4/CA)磁性复合微球,通过SEM、XPS、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及万能试验机对材料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并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 MB)的吸附性能与机制。结果表明,TW@nano-Fe3O4/CA复合微球磁性响应明显,粒径为1.2~1.7 mm。微球表面粗糙、褶皱,内部为疏松多孔道结构。随TW@nano-Fe3O4含量增加,微球粒径增加,磁响应增强,但对MB的吸附量缓慢下降;TW@nano-Fe3O4/CA微球对MB的吸附动力学数据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较好,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对MB的吸附过程是自发性和熵减小的放热过程。在303 K下,质量配比为TW@nano-Fe3O4∶CA=4∶1的复合微球对MB的Langmuir最大吸附量为272.5 mg·g-1,比TW提高86.7%,并具有良好的再生与循环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静电喷雾法一步制备包裹着Fe3O4纳米粒子的壳聚糖复合微球(Fe3O4@CS微球),实现Fe3O4纳米粒子与微球同时合成。还可以按需制备粒径范围为90~1 000μm的Fe3O4@CS微球,以满足不同部位血管的临床栓塞要求。SEM显示微球形貌均匀且粒径分布均一((94±3)μm),体外降解实验证明了微球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磁共振成像测试表明所制备的Fe3O4@CS微球具有良好的临床成像能力,血液、细胞相容性评估证实Fe3O4@CS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负载盐酸阿霉素(DOX)的载药微球显示出典型的药物缓释曲线,72 h内DOX的累计释放率为28.82%。结果表明,这一步可控制备的自显影栓塞剂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CE)未来应用中展示了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以核黄素为药物模型,采用原位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载药Fe3O4/壳聚糖复合微球。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振动磁强计(VSM)表征了复合微球的化学组成、外观形貌以及磁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载药Fe3O4/壳聚糖复合微球平均粒径约为40 nm且粒径均匀,平均磁响应时间为52 s,饱和磁化强度为3.313 2 A·m2·kg-1。采用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考察了复合微球的药物包封率、载药量(质量分数),并对微球在模拟胃液、模拟肠液、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和二次蒸馏水中的释药行为进行跟踪。结果表明,微球的载药量可达9.9%,药物包封率为70.8%,实验条件下在模拟肠液中具有显著的缓释效果,释放10 h药物累积释放16.06%,60 h达52.18%。  相似文献   

5.
用水解沉淀法合成了纳米Fe3O4粒子,并在其悬浮液中原位包覆聚苯胺,制备出纳米Fe3O4/聚苯胺复合粒子。研究了两种纳米粒子在交变磁场下的发热性能,对它们在定向集热治疗肿瘤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纳米Fe3O4粒子的粒径为10~30nm,表面包覆聚苯胺后,复合粒子的粒径为30~50nm。纳米Fe3O4粒子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为50.05Am2/kg,矫顽力为10.9kA/m;纳米Fe3O4/聚苯胺复合粒子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为26.34Am2/kg,矫顽力为0。在10mg/mL的生理盐水悬浮液中,在外加交变磁场作用30min后,纳米Fe3O4粒子悬浮液的温度为63.6℃,纳米Fe3O4/聚苯胺悬浮液的温度为52.4℃,二者均达到了医学上定向集热治疗肿瘤用热籽的发热要求,是很有应用前景的医用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6.
实现高电磁屏蔽性能的同时降低反射是目前电磁屏蔽材料所追求的。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直径为30~40μm,厚度为70~200 nm的Fe3O4纳米片,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发现结晶度良好。改变Fe3O4纳米片含量,喷涂制备的Fe3O4/MXene/WPU复合膜的反射值能低至4.3 dB,反射功率(R)从0.81降至0.63,透射功率(T)仅为10-3数量级。同样,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直径为180~200 nm、分散性良好的Fe3O4纳米微球。同等Fe3O4含量下纵向对比发现,含Fe3O4纳米片的复合膜电磁屏蔽性能稍高于含Fe3O4纳米球的复合膜。  相似文献   

7.
具有磁性的非均相催化剂价格低廉、低污染、高能效、容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经过水热合成法合成的Fe3O4/MnO2磁性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活化过一硫酸盐(2KHSO5·KHSO4·K2SO4)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4-)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表现出了优良的性能。把不同质量的磁性Fe3O4微球与线状的MnO2负载到一起,合成三种Fe3O4:MnO2质量比分别为1:3、2:3、1:1的Fe3O4/MnO2催化剂,经过XRD、SEM和TEM表征,表明这两种金属氧化物负载到一起。对比不同Fe3O4:MnO2质量比的Fe3O4/MnO2磁性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活化2KHSO5·KHSO4·K2SO4的活性,发现Fe3O4/MnO2(2:3)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通过考察不同因素对Fe3O4/MnO2(2:3)催化活性的影响得出,水中罗丹明B(Rh B)降解的最佳条件为10 mg/L Rh B、0.4 g/L Fe3O4/MnO2催化剂、0.3 g/L 2KHSO5·KHSO4·K2SO4、pH=8。Fe3O4/MnO2(2:3)磁性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经过3次循环利用后,催化活性没有明显下降。SO4-在降解水中Rh B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首先通过溶剂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再通过离子强度调控法制备磁性氧化石墨烯(Fe3O4/GO),最后用共沉淀法制得Fe3O4/GO/CeO2复合纳米材料,并用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3O4纳米颗粒与CeO2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GO上。研究了Fe3O4/GO/CeO2复合纳米材料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性能,并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由于Fe3O4纳米颗粒有着磁性的性质,易回收分离,具有再生利用性能。吸附实验结果表明:Fe3O4/GO/CeO2复合纳米材料循环5次后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仍在95%以上。因此,Fe  相似文献   

9.
Fe3O4/ 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化学沉淀法制备Fe3O4 纳米粒子, 采用乙醇对Fe3O4 纳米粒子表面进行处理, 使其表面有机化, 然后通过乳液原位复合制备Fe3O4 / 聚吡咯复合材料。利用TEM, XPS, 四探针测试仪和震荡磁力计对其进行表征和检测。结果表明: 经醇处理的Fe3O4 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得到明显改善, Fe3O4 纳米粒子被包覆在聚吡咯层内, 包覆层厚度为10 nm 左右, 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和磁性能, 电导率e= 7. 69 s/ cm~13. 6 s/ cm, 饱和磁强度Ms= 12. 06 emu/ g~24. 38 emu/ g, 矫顽力Hc= 11 Oe~41 Oe。其环境稳定性明显优于纯聚吡咯。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电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Fe3O4-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修饰玻碳(Fe3O4-rGO/GCE)电极,用于多巴胺(DA)的检测。采用SEM、TEM和循环伏安对纳米Fe3O4-rGO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在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DA在纳米Fe3O4-rGO/GC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较裸GC电极和rGO修饰(rGO/GC)电极,由于纳米Fe3O4与rGO的协同作用,纳米Fe3O4-rGO/GC显著增大了Fe3O4-rGO/GC复合材料电极电化学活性面积和氧化峰电流强度ipa。DA的浓度在6.0×10-8~2.0×10-6 mol/L和2.0×10-6~8.0×10-5 mol/L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强度ip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4.0×10-9 mol/L(信噪比S/N=3)。抗坏血酸和尿酸共存物几乎不干扰DA的测定,选择性高。Fe3O4-rGO/GC修饰电极用于盐酸DA注射液中的DA含量测定,获得结果较好,回收率为97.1%~103.9%。  相似文献   

11.
Fe3O4纳米粒子与离子型改性剂N,N-二癸基-N-甲基-N-三甲氧基硅正丙基氯化铵进行接枝反应,再采用反离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的长链阴离子交换Cl-,在Fe3O4纳米粒子表面得到具有阴、阳离子双电层结构的表面处理层,制备出了无溶剂Fe3O4纳米流体。分析结果表明,表面处理鏖已成功地接枝在Fe3O4纳米粒子表面,改...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利用Fe3O4的磁响应性及石墨相C3N4(g-C3N4)优良的光催化活性,首先采用高温热聚合法,以尿素为前驱体制备g-C3N4,然后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可磁分离Fe3O4/g-C3N4复合材料。利用TEM、XRD、TGA、BET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多种测试手段表征分析Fe3O4/g-C3N4复合材料的形貌、晶型结构、比表面积、成分、饱和磁化强度等。通过模拟太阳光下Fe3O4/g-C3N4复合材料光催化吸附降解亚甲基蓝(MB)的实验,评价了Fe3O4/g-C3N4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及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可磁分离Fe3O4/g-C3N4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约为71.89 m2/g;且具有较好的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18.79 emu/g,可实现复合材料的分离回收;光照240 min时,Fe3O4/g-C3N4复合材料对MB的去除率为56.54%。所制备的Fe3O4/g-C3N4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光催化活性和磁性,并可通过外加磁场进行分离与回收。  相似文献   

13.
利用海藻酸钙(CA)包覆生物碳(BC)、Fe3O4制备了一种新型磁性微球(CA@Fe3O4/BC),用以吸附水溶液中的Co(Ⅱ)。系统的研究了Co(NO32溶液浓度、pH和时间对吸附的影响。CA@Fe3O4/BC吸附Co(Ⅱ)等温热力学数据符合Langmuir模型,在pH=6的条件下对Co(Ⅱ)的最大吸附量为16.23 mg/g。研究显示,CA@Fe3O4/BC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对Co(Ⅱ)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由于磁性颗粒的存在,CA@Fe3O4/BC吸附Co(Ⅱ)后可以用磁铁吸附快速分离。CA@Fe3O4/BC吸附Co(Ⅱ)动力学数据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CA@Fe3O4/BC吸附Co(Ⅱ)的机制主要包括形成配合物及Ca(Ⅱ)与Co(Ⅱ)发生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14.
实现结构可控、均匀包覆是制备核-壳复合材料的关键。采用离子交换法完成了磺化聚苯乙烯(PSS)表面Na+与溶液中Fe2+和Fe3+的交换,于碱性条件下制备了PSS表面负载Fe3O4(PSS@Fe3O4)的磁性复合颗粒。通过称重法计算了Fe3O4最大包覆率;通过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了不同负载含量下PSS@Fe3O4复合颗粒的磁性能;通过XRD、衰减全反射-FTIR (ATR-FTIR)、SEM-EDS分析了PSS@Fe3O4磁性复合颗粒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Fe2+/Fe3+浓度增加,PSS@Fe3O4磁性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也随之增大,最大饱和磁化强度为7.51 emu/g,并具有明显的磁响应性;Fe3O4均匀包覆在PSS表面,最大包覆率为8.3 wt%。PSS@Fe3O4磁性复合颗粒有望用于磁流变、医学及水处理领域。   相似文献   

15.
在碱性条件下,以共沉淀法合成Fe3O4,再以正硅酸乙酯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制备出Fe3O4复合材料(Fe3O4-SiO2-NH2)。采用FT-IR、VSM和SE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复合材料对Cd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T=55℃、t=60 min、Cd2+溶液的初始浓度为100 mg·L-1、Fe3O4-SiO2-NH2的添加量为0.1 g时,该材料对Cd2+的吸附容量为71.4 mg·g-1。其吸附动力学行为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热力学更适合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描述。Fe3O4-SiO2-NH2吸附Cd2+后洗脱再生,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其对Cd2+的去除率仍然大于70%。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氧化石墨烯(GO)/Fe3O4复合材料的分散程度,利用三苯基膦(PPh3)对GO表面进行功能化改性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GOP),然后采用共沉淀法一步合成GOP/Fe3O4复合材料。通过场发射SEM、高分辨TEM、XRD、FTIR、Raman和VSM对GOP/Fe3O4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磁性能进行表征。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PNA)测试了GOP/Fe3O4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并模拟计算其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结果显示:GOP/Fe3O4复合材料的最大电磁波吸收强度值达到-25.4 dB,有效吸收频宽为6.0 GHz,较未改性GO/Fe3O4复合材料均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薄、轻、宽、强是人们对高效电磁波吸收材料的追求。用食品级柠檬酸铁与蔗糖经过水热反应,高温煅烧制备Fe/Fe_(3)C/Fe_(3)O_(4)@C磁性微球,并通过改变柠檬酸铁与蔗糖的摩尔比,探究柠檬酸铁的含量对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有效地调控电磁参数,从而优化阻抗匹配。实验结果表明,当柠檬酸铁与蔗糖的摩尔比为5∶3时,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当厚度为2.5 mm时,最小反射损耗为-50.17 dB,小于-10 dB的有效吸收频宽为3.52 GHz,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主要得益于微球丰富的界面、孔状结构和Fe/Fe_(3)C/Fe_(3)O_(4)磁学性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N-甲基咪唑、溴代正丁烷、磷钨酸为原料制备了1-丁基-3-甲基咪唑磷钨酸离子液体[BMIM]3PW12O40,将其通过超声浸渍法负载于氨基化Fe3O4(Fe3O4-NH2),得到枣糕型结构的[BMIM]3PW12O40/Fe3O4-NH2磁性复合材料,通过FTIR、XRD、XPS、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SEM等对其组成、形貌等进行表征。以[BMIM]3PW12O40/Fe3O4-NH2磁性复合材料为催化剂,以H2O2为氧化剂,催化氧化以二苯并噻吩为硫源的正辛烷模拟油样,通过单因素法分别考察了超声时间、H2O2用量、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BMIM]3PW12O40/Fe3O4-NH2磁性复合材料催化脱硫机制。结果表明:0.5 g/L[BMIM]3PW12O40/Fe3O4-NH2磁性复合材料超声辅助催化氧化浓度为500 mg/g模拟油样,在323 K下H2O2与二苯并噻吩的摩尔比n(O):n(S)为8:1经超声10 min时,催化脱硫率达到最佳,为88.13%;重复使用5次后,[BMIM]3PW12O40/Fe3O4-NH2磁性复合材料对模拟油样的催化降解率仅下降了2.51%。说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催化脱硫性能,并可重复使用。催化机制初步研究表明,活性中心可能为杂多酸阴离子、Fe3O4-NH2和离子液体分别起到载体和协同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高岭土(Kaolin)在Cu2+废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采用球磨方法制备了剥离Kaolin,并通过氧化沉淀法制备了Fe3O4/Kaolin磁性复合材料。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SEM、XRD对Fe3O4/Kaolin磁性复合材料的形貌及组成进行表征,并通过测试Fe3O4/Kaolin磁性复合材料对Cu2+的饱和吸附量和磁分离回收率,确定了当Kaolin球磨4.0 h、掺量为3.0 g时所制备的Fe3O4/Kaolin磁性复合材料对Cu2+的吸附性能最佳,平衡吸附量为17.98 mg/g。磁滞回线结果表明,Fe3O4/Kaolin磁性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磁响应性,饱和磁化强度约为16.19 emu/g。此外,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对Fe3O4/Kaolin磁性复合材料的吸附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Fe3O4/Kaolin磁性复合材料对Cu2+的吸附行为基本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既存在单分子层吸附,也存在多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