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EMI成像测井是20世纪末逐渐发展起来的测井新技术。对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15口井进行了成像测井,在深入剖析了这些成像测井资料基础上,结合岩心、常规测井、地震等资料,对该区岩性、沉积构造、沉积微相、沉积演化、物源方向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EMI成像测井为沉积相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手段,其可以进行岩性分析、沉积构造识别,精细划分地层岩相,确定古水流方向,解释沉积微相等。  相似文献   

2.
EMI成像测井在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EMI成像测井资料用于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砾岩油藏沉积相研究中,弥利、了因岩心的垂向不连续性、取心较短、岩心错位、破碎和漏失及无方向性等造成的某些沉积信息的漏失和错位。通过岩心的成像测井图像归位,对岩性和沉积构造的EMI成像测井图像响应进行了研究,并首次识别出岩心资料不能识别的逆行沙波交错层理。在此基础上,对该目的层位的河控型扇三角洲各微相的成像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讨论,总结出颗粒流沉积、河道沉积、天然堤沉积、河道间沉积、泥石流和碎屑流沉积等大方向沉积微相类型的成像测井图像响应特征,其中颗粒流沉积为首次识别,而取心资料未见及。同时也讨论了EMI成像测井资料在沉积相展布和演化及物源方向的研究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声电成像测井作为测井新技术,可以应用于地层裂缝识别、地应力分析、构造识别等方面。结合录井资料、常规测井、地震等资料,可进一步对目标区岩性、沉积构造、沉积微相、沉积演化、物源方向等进行详细研究。通过对某井成像测井资料的分析,表明STARII成像测井为沉积相分析、地层裂缝识别、地应力分析、构造识别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手段,为解决地质问题开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利用镇泾油田37口井的岩心资料和EMI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来确定岩性相标志特征,系统地对长81段储层进行划分和对比,建立了地质-测井的沉积微相模式,在单井沉积微相分析、对比和多井连井剖面对比图的基础上,通过沉积相相标志物的层次结构分析法和沉积体系分析法,结合测井相分析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确定了研究区沉积相及砂体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利用镇泾油田37口井的岩心资料和EMI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来确定岩性相标志特征,系统地对长81段储层进行划分和对比,建立了地质-测井的沉积微相模式,在单井沉积微相分析、对比和多井连井剖面对比图的基础上,通过沉积相相标志物的层次结构分析法和沉积体系分析法,结合测井相分析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确定了研究区沉积相及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绘制了延长组长81段油层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从而划分出有利的油气富集区,为油田合理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成像测井在砂砾岩体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陡坡带砂砾岩扇体复杂油气勘探目标,建立适合的成像测井地质解释方法和模式;利用岩心资料对成像测井图象进行了标定,对成像图象的多解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常规测井和地震资料,对有利储层的成像特征和发育展布规律进行了探索研究;建立了砂砾岩体典型岩性和主要沉积构造的成像测井解释图版;纠正了前人在成像资料应用中存在的错误;根据在东营北带砂砾岩体沉积、储层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总结了一套完善的成像测井地质解释方法和技术流程.利用成像资料能够对砂砾岩体岩性、沉积构造做较为准确的判识,如何利用成像测井的纵向连续高分辨率实现对有利储层的精细判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FMI资料在罗家-垦西地区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艳  金强  王居峰 《新疆石油地质》2005,26(3):304-306,330
在胜利油田罗家-垦西地区利用岩心刻度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资料,对比分析了FMI动态图像形状和颜色所反映的岩性、沉积构造、岩石结构特征、沉积韵律性等地质特征,与常规测井资料有机结合分析了砂砾岩地层沉积特征。在此基础上,划分了6种主要岩相,建立了岩相划分模式,并进行了单井沉积微相分析。克服了FMI资料解释地质现象存在的多解性,扩大了FMI资料的地质应用范围。为砂砾岩储集层规律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资料,并结合岩心、常规测井、地质资料,对东营凹陷北带东段盐家油气田进行了砂砾岩地层沉积旋回的划分和沉积亚相及微相特征的提取,总结了该区电成像图像形态及颜色所反映的岩性识别模式、沉积构造识别模式和沉积亚相识别模式,为该区砂砾岩体沉积相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测井资料在海上油田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于露头缺乏和钻井取心较少的海上油田 ,利用测井资料信息量大、数据连续和垂向分辨率高的优势 ,可以间接地从中获取地层岩性、沉积构造、砂体成因、古水流方向、物源方向、砂体迁移方向等多项沉积相标志 ,为下一步进行地层沉积微相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海上油田的应用效果表明 ,在综合分析岩心描述、岩矿鉴定、粒度分析、无机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测井资料(尤其是地层倾角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 )进行油田沉积相研究 ,不仅可以大大节约成本 ,而且有利于开发后期油藏的精细评价和开发方案优化。  相似文献   

10.
成像测井沉积学研究在南海西部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岩心的典型沉积构造与测井图像的对比,建立一套较完整的典型沉积层理和沉积构造识别模式,充分发挥成像资料在识别沉积构造上的优势,建立典型沉积构造的地质模式/倾角模式/电成像模式/成像特征描述等一体化的成像解释图版,为地层沉积微相研究提供重要依据。灵活的比例可调性允许从不同尺度进行分析,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建立沉积微相成像解释图版的方法,进行地层的沉积微相精细研究。利用成像测井具有定向性的优势确定古水流向,推测相应的古物源方向;在资料允许的条件下进行多井成像对比,分析并预测砂体空间展布特征和砂体加厚的方向,为寻找更有利的储层提供指导意见。南海西部油田的应用实践表明,成像测井沉积学研究的重要应用不仅可以节约取心成本,提高油田沉积学研究的精度,而且还可以提高油气田的勘探效率。  相似文献   

11.
成像测井资料在湖盆沉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湖盆沉积砂体规模小,分布不稳定,非均质性强,在研究过程中,特别需要运用具有高分辨率、高覆盖率、高直观性特点的成像测井资料。讨论了成像测井资料在湖盆沉积研究中的主要应用:①基于成像测井资料分析常规测井曲线形态对微相分析的可靠性,钟型、箱型曲线代表正韵律的可靠性很好,卵型曲线代表正韵律的可靠性较差,漏斗型曲线并不完全代表反韵律。②识别指相标志。除岩石的颜色外,大部分指相标志都可通过成像测井资料获取。③判断层段的砂体骨架主体。例如在H油田某构造沙三段辫状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沉积中,根据成像测井资料和常规测井曲线分析沉积韵律,结果是正韵律的数量及厚度远远大于反韵律,从而判断出该层段的砂体骨架主体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而不是河口坝砂体。④用经过刻度的成像测井资料反映的沉积特征修正地质录井剖面,不仅可以准确识别湖盆沉积的岩性、岩石组合和沉积序列,还可以修正复杂地质层段地质录井资料的失误,恢复正确的岩性剖面及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2.
基于沉积相分析的基本理论和相标志概念,遵循从点(关键井测井沉积微相分析)到线(多井对比)的基本原则,研究了测井沉积相的主要相标志。这些相标志包括由自然伽马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自然电位测井、孔隙度测井和电阻率测井等提供的反映岩性特征和层序特征的测井相标志,由高分辨率地层倾角测井(或者井壁成像测井)提供的反映沉积结构、构造的测井相标志。对轮南油田TⅡ^1小层进行测井沉积微相和储层参数研究的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3.
高温电成像仪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外高温深井钻探的逐步增多,针对高温井电成像装备缺乏的市场现状,在传统电成像测量技术的基础上,使用厚膜集成电路技术与保温瓶绝热技术研制出了适用于200℃高温井的电成像测井仪器。在实验室对仪器电路模块进行了高温测试,200℃高温环境下的电路测量信号与常温相比变化很小,可以满足电成像测量需求。在现场某高温井进行了现场作业,测得全井段1 500 m的合格资料,图像清晰地显示了井壁的沉积构造等地质特征,对资料进行了地层岩性识别、沉积构造分析、沉积微相划分与古水流方向分析等地质评价,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后续地质分析研究提供了依据,填补了175℃以上超高温井无电成像测井装备的技术空白,对国内外超高温井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岩心的观察结果,综合利用构造分析、沉积微相分析和岩性分析等多种分析化验和测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延长组7段致密油储集层岩性岩相特征进行精细描述和归纳总结,建立岩性岩相类型的测井识别标准。研究区长7段致密油储集层可划分为砂质碎屑流细砂岩相、浊积粉细砂岩相、滑塌细砂岩相、半深湖—深湖泥岩相和油页岩相5种岩性岩相类型。利用电测井和成像测井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对长7段致密油储集层的岩性岩相进行测井定性和定量表征,通过分析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资料,归纳总结不同岩性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结合砂体结构表征参数对其进行定量表征,建立各岩性岩相的测井识别标准。对各井实际测井资料进行处理,实现了单井纵向和平面岩性岩相的识别与划分,岩性岩相识别结果与试油结论和物性分析匹配良好。深入分析岩性岩相是进行致密油储集层综合评价和"甜点"预测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根据岩心观察,并结合岩性粒度分析、显微薄片、测井资料数字处理结果等资料,从岩性、结构、沉积构造等方面入手,对孤岛油田西区北部5口取心井进行了重点剖析,对其馆陶组上段3—6砂层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认为本区研究层段属曲流河沉积,将河流相划分为河床亚相、堤岸亚相、河漫滩亚相和废弃河道亚相,细分为河床滞留沉积、边滩、天然堤、决口扇和泛滥平原五种微相。  相似文献   

16.
井壁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的处理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壁微电阻率成像测井通过记录井壁四周的微电阻率变化可以提供非均质储层的地层产状及岩性特征,进行构造分析、裂缝分析及储层分析。结合其它常规测井资料,不可以提供地层孔隙度,渗透率和油水饱和度,文中详细介绍了井壁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的处理解释方法,并提供了解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玛北地区扇三角洲沉积广泛发育砂砾岩储集层,砂体类型多,控制因素不清,测井评价困难。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对不同沉积相控制下的岩石单元组合的岩石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和试油产能资料表明,岩石类型、分选特征以及胶结类型是控制储集层发育的主要因素,水下分流河道中的灰色含砾中粗砂岩至水上辫状河道褐色砂砾岩相,物性和储集性能呈逐渐变差趋势。提出了砂砾岩岩性岩相测井表征方法:利用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识别岩石结构构造,进行砂砾岩沉积微相划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和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识别岩性;利用中子—核磁有效孔隙度差值评价泥质含量、分选系数等岩性参数。该综合方法可用于砂砾岩储集层的划分及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18.
董经利  张晋言 《测井技术》2007,31(3):216-220
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是一套由近岸水下扇沉积形成的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双孔介质等特点的砂砾岩体储层,储层的非均质性极强、孔隙结构异常复杂,岩性识别及储层划分难度大。针对该区深层气的特点,充分利用常规电阻率-孔隙度测井和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依据取心资料刻度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在识别岩性、储层划分及分类的基础上,对砂砾岩体气层的测井响应进行研究,总结了该区深层天然气的测井评价方法及判别函数,并在新井和老井精细评价中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珠江口盆地西部主要由神狐隆起、琼海凸起和文昌A、B、C凹陷3部分组成,该区沉积环境复杂,储层横向变化大,给油田的勘探开发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利用电成像测井资料高分辨率、高直观性的特点,精确确定岩性界面,有效识别砾岩;并依据其所蕴涵的丰富的地质信息,识别出7种层理构造,以及冲刷面、波痕、钙质结核、生物构造等其他沉积构造,建立了4种沉积微相的识别模式,同时对研究区不同层段的古水流方向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对该区沉积演化、物源方向分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对下一步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电成像测井在砂砾岩体沉积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发育各种成因类型的砂砾岩体储集层,由于物源及沉积过程复杂,利用常规测井信息难以判识其岩性及沉积微相。以盐家油田沙四段上亚段砂砾岩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FMI)、岩心观察资料,利用岩心刻度FMI图像,分析总结砂砾岩体不同岩性、沉积构造及韵律等在FMI图像上的显示特征,并建立了具有地质意义的图像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常规测井、录井剖面及物性分析资料划分单井砂砾岩体地层的沉积旋回及沉积相,并确定了该区砂砾岩体的沉积相平面展布,为研究区沉积相编图及寻找有利油气储集带提供了依据。图9参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