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尾松中龄林单侧沟采脂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马尾松中龄林采脂新工艺——单侧沟采脂法。该法只割一条侧沟,与传统的双侧沟采脂法相比,具有单刀产脂量多、劳动生产率高、对松树胸径定期生长量影响小、割面负荷率容易控制等优点,且易推广。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尤溪县林化厂进行了单侧沟养生法采脂试验,经3年小区对比试验和2年生产性试验证明:单侧沟采脂适用于马尾松人  相似文献   

4.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松香生产莲勃发展。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固定松林、固定劳动力,建立松脂林场,逐步实现原料基地化”的方针,把松脂生产纳入以营林为基础的轨道,积极地建立采脂基地与松脂林场,进行合理规划,把营林、采脂、采伐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充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目的。为此,江西省森林  相似文献   

5.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指引下,根据一九七六年省局下达的课题计划后,我们与尤溪化工厂协作在尤溪县新桥公社葛竹妇女综合林场进行了马尾松中长期化学采脂试验,经过一九七六至一九七七两年试验结果,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试验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作者经过三年的试验,取得了中龄马尾松人工林单位面积产脂量为87.5公斤,比天然林高82%;人均年产松脂可达2.4吨,比天然林高25%。证明了采脂对中龄马尾松人工林生长会产生不良影响,树径生长减少29.2%,材积生长减少14.7%,但总的经济效益比不采脂要大。所以用中龄马尾松人工林采脂是可行的。本文还提出了采脂对木材生产经济效益影响的计算公式,用该公式计算结果可以确定开始采脂的合理时间和恰当的采脂期限,以便以较少的木材生产损失换取较多的采脂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五年,我们试验小组用乙稀利和松针液进行采脂试验,增产效果较为显著,比常法采脂增产百分之三十左右,为探讨和证实增产的稳定性,一九七六年我们又进行这两项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8.
广东是我国的松脂主要产区之一,但采脂技术单一。目前,在伐区的伐前短期限的采脂,仍采用中长期的常法采脂工艺,以致未能充分地综合利用松林资源。为了适应伐前短期限的采脂特点,在松树砍伐前1—2年内最大限度地采出松脂,以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广东省林科所、佛冈县林业局、佛冈松香厂和佛冈黄花釆育场共同组成试验小组,研究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是我国主要采脂树种,产脂量占全国总产脂量的90%左右。据一九七四年统计,全世界松脂年产量约100万吨,中国年产量高达37.7万吨,居世界首位,但还远远满足不了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和外贸出口的需要,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低。我省大约生产一吨松脂需要一个劳动力。从全国来看,平均每个采脂工人或农民仅年产松脂2吨(美国20吨、墨西哥6吨、葡萄牙5吨、苏联4吨)。同时,每年在农业大忙季节,全国约需投入20万个劳动力进行采脂生产,与农业争劳力的矛盾较为突出。为了提高松脂产量和劳动生产率,实现采脂化学化,我们于一九七八年进行了“松针浸提液刺激采脂  相似文献   

10.
1964—1965年本试验曾在浙江丽水林场取得了初步结果。根据原林业部指示,同意由林化研究所负责在广西宜山县庆远林场与广西林业研究所、广西梧州松脂厂、宜山县林业局、庆远林场共同协作进行马尾松割皮硫酸化学采脂生产性试验。试验目的主要是解决伐前2—3年内化学采脂工艺问题,以便充分利用松林资源,节省劳力,提高采脂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松脂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我区于一九五五年以来推广下降法采脂,据调查此种方法侧沟不光滑,劳动强度大,工效低(日割三、四百株),加之温度低(年平均15℃)采脂季节短(六月至十月),因而松脂产量不高(平均每人每年采脂一千市斤),消耗刮面长(100对侧沟长约50至70厘米),一棵松树只能采脂四、五年。后经脂农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改革了工具把下拉式改为上推式,不但侧沟光滑省力,松脂产量也翻了一番,据统计到1970年止,全区  相似文献   

12.
我地区地处桂东南,马尾松资源丰富,特别是3—5年内即将主伐的国营林场,资源比较集中。为了贯彻“先采脂,后采伐”充分利用松林资源的原则,需在伐前进行强度采脂,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多的化工原料,为支援世界革命多做贡献。硫酸软膏化学采脂具有单刀产脂量高、流脂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劳动生产率高、松  相似文献   

13.
纵沟采脂法     
纵沟采脂法是国内外少见的一种新方法,张显禄同志的大胆探索和实验,是有现实意义的,可供其他松树采脂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一片适龄的采脂林分里,采脂立木与立木之间,尽管其起源、林龄相同或相近似,并且亦施用了同样的生产技术指标,但是,往往发现几株甚至十几株采割立木的单株产脂力高于其他采割立木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另一种情况是:在一个采脂季节中,如果你对所有的生产立木能作普遍的观察或者对单株产脂量作过详细的统计,那么,经过一定时间,你就会通过观察或根据已统计的单株产脂量数据,发现有30—40%的采脂立木属低产树;而且被利用的低产树的胸高直径往往比高产树的胸高直径大。例如:胸径  相似文献   

15.
1964年以来,我们坚决地贯彻了“南方采脂研究工作会议”的精神和承担了本课题研究任务。于1966年提出了本课题研究初报。同年9月我们邀请原贵州省林业厅、开阳县人委、开阳林业局、花梨区公所、翁昭公社等单位有关领导干部及当地贫下中农和农民技术员,在翁昭公社召开了现场参观鉴定会议,并且报经原贵州省林业厅、贵州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同意推广于生产。在1967年至1971年期间,我们继续进一步在大规模的生产中加以验证,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82年8月底至10月底,我参加了江西赣州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组织的马尾松高产脂优树调查,全区共选出了胸径25~40厘米,产脂力为15克/10厘米侧沟长,相对产脂力超过对照木平均值2.5倍以上者有57株,绝对产脂力为10—15克,相对产脂力为2—2.5倍者125株。我们还发现日产量高达500克以上的马尾松,可见我国江南有些高产脂力的马尾松并不亚于湿地松,在某些方面,它比湿地松更优越。因为湿地松的种植要求土层肥厚,挖穴1米见方,还要施肥、抚育……。而我们现在所选的马尾松一般都是飞籽成林,系自然生长,即是人工种植的也不过是挖一锄头插棵苗,而且一般都是种在水土流  相似文献   

17.
叙述了湿地松下降式浅中沟工艺采脂4年研究结果。与深中沟工艺相比,其松脂产量基本相同;但割面愈合率高1.3倍,树干周径年平均生长量提高24.9%。该工艺简单易行,建设推广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南欧海松在伐前一年可用割沟法或百草枯处理进行采脂,这对材积的增加没有不良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针叶酚类化合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针叶的黄酮类,木脂素类和黄烷-3-醇类化合物组成。从针叶中共分离了三十一种多酚化合物,其中十种为作者芦次发现的新天然化合物。研究表明,马尾松针叶和其它松针叶类似,主要亲水性多酚化合物为黄酮和木脂素的苷类化合物,并有C-甲基黄酮醇和酰化黄酮苷类化合物。本研究中分离鉴定的双氢槲皮素3′-0-β-D-(6″0-苯乙酰基)-葡萄糖苷是自然界中首次发现的由苯乙酸酰化的黄酮苷。据我们所知在其它苷类化合物中也未发现过类似酰化糖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