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4,(4):120-123
目的:探讨以视功能障碍为主垂体腺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视功能障碍为主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及CT征象。结果:26例均主要表现为视功能障碍症状,并有鞍区占位的特定CT征象,均诊断为垂体大腺瘤。结论:要提高对视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垂体腺瘤的认识,鞍区CT检查对其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肺撕裂伤的影像学特征及损伤机制、演变规律。方法利用256层螺旋CT对32例(48个病灶)肺撕裂伤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圆形/类圆形组病灶位于胸膜下23个(62.2%),非胸膜下14个(37.8%);不规则形组病灶位于胸膜下10个(90.9%),非胸膜下1个(9.1%)。不规则形组病灶位于胸膜下的发生率高于圆形/类圆形组(χ^2=4.016,P〈0.05)。按照肺撕裂伤的演变形式分为3组,即气囊组(20个)、气液囊组(12个)及血肿组(16个)。其中气囊组病灶位于胸膜下14个(70.0%),非胸膜下6个;气液囊组病灶位于胸膜下10个(83.3%),非胸膜下2个;血肿组病灶位于胸膜下8个(50.0%),非胸膜下8个,3组病灶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1,P〉0.05)。当周围肺组织实变进一步加重时,气囊或气液囊的最大径较前变小;当周围肺组织实变明显吸收好转后,原来变小的气囊或气液囊又恢复到未发生实变前大小。所有病灶经过保守治疗后痊愈,在复查过程中病灶的最大径没有继续扩大,并且在15~90 d完全吸收。结论肺撕裂伤的3个演变形式为气囊、气液囊、血肿;25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可以较好地观察肺撕裂伤的位置及形态分布等特征,对于及时正确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320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小肝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小肝癌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最大斜率法计算小肝癌及肿瘤以外正常肝脏组织的肝动脉血流灌注量(HAF)、门静脉血流灌注量(HPF)及灌注指数(PI),并采用色阶赋值形成灌注影像,获取感兴趣区参数图。结果小肝癌的HAF、PI明显高于同一患者肝肿瘤以外的正常肝脏组织,HPF明显低于同一患者肝肿瘤以外的正常肝脏组织(均P〈0.05)。结论 320排CT灌注成像扫描范围可以覆盖整个全肝,有效地显示小肝癌灌注参数值,对难以诊断的小肝癌提供了早期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平扫及后处理重建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急性阑尾炎患者的CT表现及后处理重建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CT清晰显示为急性阑尾炎病变118例,其中14例仅表现阑尾增粗,60例表现为阑尾增粗伴周围渗出(含高位阑尾3例),28例表现阑尾结石、增粗伴周围渗出,12例阑尾脓肿(包括1例侵犯右侧腰大肌),4例可见阑尾穿孔.结论 MSCT平扫及后处理重建技术可获得良好的阑尾图像质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9):120-125
目的:探讨超声与CT对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的诊断价值,并对节育器的安全使用进行相关研究。方法:统计6例经超声与CT确诊为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的病例资料,进一步分析其发生原因并研究防范措施。结果:超声与CT能够明确诊断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并可较好地对补救手术进行指导。结论:超声与CT在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前后体检、确诊意外穿孔以及指导补救手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选用合适的宫内节育器类型、提高术者操作水平和责任心、保证患者具备合适的身体状况等措施,可防范节育器意外穿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相关性尿路可逆性结石的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例近期使用头孢菌素后尿路出现可逆性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有静脉注射头孢菌素用药史,疗程1~3 d,用药后1~6 d全腹部CT平扫显示尿路多发高密度可逆性结石影,6例停药后7~16 d腹部CT随诊显示尿路可逆性结石消失(4例)或明显减少(2例),1例行手术治疗。在CT图像上,观察可逆性结石的部位、数量、形态、密度和伴随征象,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肾结石7例,双侧发生5例,单侧2例,结石均为多发,呈结节状或泥沙状;输尿管结石6例,双侧发生1例,单侧5例,其中5条输尿管各发生2枚,2条单发,结石共12枚,2枚呈结节状,10枚呈圆柱状或条状;膀胱结石3例,单发2例,呈小结节状,多发1例,呈泥沙状;2枚结石密度不均匀,其他结石密度较均匀,各个结石之间密度不甚一致,全部结石CT值范围为47~667 HU;6例患者共7条输尿管发生梗阻性尿路轻度或中度积水。结论头孢菌素相关尿路可逆性结石由于其形成时间短,结构松散,在尿路中容易铸型,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在怀疑头孢菌素相关尿路可逆性结石时,应注意询问用药史并应在短期内影像学复查,以便明确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0):32-33
目的:利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乳腺癌患者受侵腋静脉进行评估,提出新的评判标准,分析该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51例,均行MSCT平扫及两期增强扫描及血管重建成像。术前根据拟定的腋静脉受侵CT评判标准,共有18例入组,经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CT评判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MPR除清楚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缘、密度以及邻近结构受侵犯情况等之外,还可清晰显示腋窝淋巴结与邻近腋静脉等受累情况。VR能够更精细地显示腋窝淋巴结与腋静脉间的相互关系;MIP能较好地显示乳腺血管及肿瘤供血动脉。结论: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够较好地显示乳腺病灶、腋窝淋巴结、腋静脉及纵隔及肺内情况,具有全面、直观、准确的特点,是乳腺癌手术计划中一种重要的术前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3):271-276
目的 研究腰椎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和双能X线吸收检测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诊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效能的差异。方法 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同时接受腰椎DXA、髋部DXA和腰椎QCT检查、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614例。DXA诊断骨质疏松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的标准:T值 ≤ -2.5 SD为骨质疏松,-2.5 SD < T < -1.0 SD为低骨量, ≥ -1.0 SD为正常。QCT采用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的诊断标准,腰椎BMD<80 mg/cm3为骨质疏松,>120 mg/cm3为正常,80 mg/cm3 ≤ BMD ≤ 120 mg/cm3为低骨量。当两种方法诊断骨质疏松只有一个分类差别时,称为小差异;当一种方法诊断为骨质疏松而另一种方法诊断为骨量正常时,这种差异称为大差异。比较DXA和QCT诊断骨质疏松的结果差异。结果 在614例平均年龄(76.3±26.0)岁的老年人群中,DXA和QCT诊断骨质疏松的大差异、小差异和诊断一致率分别为5.9%、46.9%和47.2%。DXA(腰椎正位、髋部)和腰椎QCT对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96,P<0.01)。结论 利用腰椎QCT测量BMD对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2例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CT及MRI资料。结果 38例为单发病灶,其中颅骨病变24例,肋骨5例,颈椎3例,腰椎2例,股骨3例,锁骨1例。4例为多发病变,其中颅骨3例,骨盆1例。其CT和MRI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胀或肿块,因部位不同而异。结论对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CT及MRI均能准确显示病变范围及邻近的组织病变,且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5):44-4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脑动静脉畸形(AVM)术后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39例脑AVM患者,术前均完善CTA检查,术后1周行CTA随访,术后1个月行DSA随访,由放射科医师与神经外科医师对术后CTA进行共同阅片,并与术前CTA及术后DS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A显示39例脑AVM均为单发,均行开颅切除,4例使用了动脉夹辅助;CTA对脑AVM术后残留评价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97.4%,DSA对脑AVM术后残留评价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为100%,两者的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A与DSA对脑AVM术后评价,CTA更为安全、方便,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28):102-10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规范化管理的内容及意义。方法:对近十年的文献进行查阅和研究。结果:对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应采用以产科为主,多科室协作的综合管理模式,根据妊娠进程,在孕前、孕期、分娩期和产褥期,对母婴状况和孕妇心功能分期进行动态的评价及处理。结论:建立多科室协作综合管理模式在孕期动态观察心脏情况,对改善母婴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涂洪强  明腾 《矿产勘查》2011,(2):37-39,4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婴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炎性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0例≤6个月、需手术纠治的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2组患儿均行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手术。对照组术后仅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术后1 h即给予乌司他丁5 000 U.kg-1.次-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 mL中静脉滴注,8 h 1次,连用3 d。比较2组患儿性别、年龄、体质量及术中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等。检测2组患儿术后1(T1)、6(T2)、24(T3)、48(T4)、72(T5)h血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troponinⅠ,cTnⅠ)水平。结果 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质量及术中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血浆cTnⅠ、IL-6、TNF-α水平的降低更早、更明显,试验组均在T5时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IL-10水平的降低却正好相反,试验组降低更慢,在T5时点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1例死于呼吸衰竭。试验组15例、对照组14例患儿随访3个月,均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乌司他丁在婴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应用可促进抑炎细胞因子IL-10的产生,抑制促炎细胞因子IL-6、TNF-α的释放,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30):147-148
目的:探讨心脏杂音听诊和经皮血氧饱和度测定(POX)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产科出生的活产新生儿5 564例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CHD初筛,筛查阳性病例均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心脏杂音听诊和POX对CHD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指数、似然比、符合率和预测值。结果:1 146例筛查阳性,心脏杂音灵敏度为95.00%,特异度为17.40%;POX异常灵敏度为13.33%,特异度为97.42%;心脏杂音+POX异常的特异度、阳性似然比、符合率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心脏杂音、POX异常,而灵敏度低于心脏杂音、POX异常。结论:心脏杂音联合POX可以准确和快速地筛查新生儿CHD。对筛查可疑CHD病例行超声心动检查,可早期发现和诊断CHD,提供有效干预的时机,可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25):120-12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畸形(CHD)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982例孕妇中61例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的临床资料,分析CHD胎儿合并心内畸形、心外畸形及染色体异常的特点。结果:61例孕妇胎儿产前诊断异常中,房室间隔缺损所占比例最高,为44.3%,其他依次为肺动脉狭窄(13.1%)、大动脉转位(TGA)(11.5%)、右位主动脉弓(9.8%)、法络四联症(8.2%)、主动脉瓣闭锁或者狭窄(8.2%)、主动脉缩窄(6.6%)等,61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中11例为心脏单发畸形,占比18.0%,20例为心脏复发畸形,占比32.8%;合并心外畸形41例,占比67.2%,合并染色体异常28例,占比45.9%;61例CHD胎儿家属同意引产有56例,追踪上级医院尸检结果或产后与产前诊断完全符合54例,占比98.2%,2例疑似主动脉缩窄胎儿产后尸检证实为主动脉弓中断,占比3.6%,出生的5例新生儿中3例符合产前诊断,超声诊断的完全符合率为93.4%(57/61),误诊率为6.6%(4/61)。结论:胎儿CHD常合并有其他心内畸形、心外畸形及染色体异常,超声检查在CHD诊断中准确度高,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18):159-160
目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已成为患者除传统外科手术外的另一选择。与成人相比,小儿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整个介入操作在全麻下进行,故其并发症有别于成人。本文就小儿介入诊治中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防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城市空间数据库包括基础数据和规划数据,它是数字城市的核心数据,该数据的准确性和现实性是规划部门更好开展业务的需要,是规划局提出的"数字规划"的有力保障,是市政府提出的"数字城市"的成败关键。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33):49-5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实施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的麻醉方法与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接诊的先心病经胸微创封堵术处理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静脉组40例(静注氯胺酮)与吸入组50例(吸入七氟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术中的MAP与HR均比较平稳,但吸入组要明显比静脉组更平稳,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静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4.0%明显低于静脉组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40,P=0.04)。结论:先心病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中实施吸入七氟醚麻醉效果更好,患者苏醒快,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35):82-83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肺高压)患儿术后呼吸道护理方法。方法:对67例先心病伴肺高压患儿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心理护理、咳痰训练、预防感染及吸痰护理至关重要;术后为患儿安置合适的体位,正确选择呼吸机型号和设置呼吸机参数,气道的湿化与保护,气管插管的护理,间歇性按需吸痰,掌握拔管指征及拔管后呼吸道管理,注重呼吸道护理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结果:67例患儿术后肺动脉压力控制理想,无一例死亡,无高血压危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心病伴肺高压患儿通过全面的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可以降低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功能水平、心衰情况与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评价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49例,根据患儿超声心动图肺体循环血流比大小分为大分流组和小分流组,并根据患儿症状体征分为无心衰症状组和有心衰症状组;同时选取无心功能损害患儿20例为对照组。同时采血检测各组患儿血清BNP水平,比较各组患儿血清BNP水平差异并分析患儿血清BNP水平与心衰、分流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大、小分流组患儿血清BNP水平均有升高,大分流组患儿血清BNP水平与小分流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小分流组患儿血清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情况与患儿血清BNP水平呈正相关(r=1.512,P=0.037);患儿心脏分流量(LVEF、LVSF)与血BNP水平均存正相关(r=0.395、P=0.010,r=0.128、P=0.023)。结论血清BNP水平与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心脏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血清BNP水平可作为评价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功能水平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36):54-57
目的:分析比较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前后血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从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研究,30例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对照组,30例危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在手术前后血BNP变化,分析BNP在危重症先心病患儿术后心功能评定中的意义。结果:试验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前血BNP水平为(19.0±9.9)ng/L,术后5 min为(23±14)ng/L,术后24 h为(32±11)ng/L,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通过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前后血BNP变化,可以得出血清BNP水平与相应心功能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一种准确、快速了解心功能水平的方法,有助于保障患者的健康,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