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晓璐 《中国市政工程》2023,(4):33-35+105-106
为经济有效地控制初期雨水和混接污水的污染,解决上海中心城区分流制排水系统内河道黑臭问题,通过在排水系统末端新建调蓄池,降低泵站放江污染量。某调蓄池的服务面积为404 hm2,调蓄标准为5 mm,调蓄池容积为13 000 m3。调蓄池结合现状雨水泵站及其周边绿地,采用全地下建设方式,在上海中心城区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边角料”用地建设。调蓄池在工程选址、工艺布置、运行模式等多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特色。通过对该调蓄池的介绍,为同类型雨水调蓄池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合肥市老城区初期雨水污染控制工程中,通过修建雨水调蓄池,降低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频率和溢流量,经济有效地控制初期雨水和合流污水的污染。调蓄标准为8 mm降雨量,杏花调蓄池的调蓄容积为17 500 m~3。结合老城区内公园绿地及水体,采用全地下式建设模式。调试期间,在格栅后增设穿孔花墙,降低进水前期过栅流速;将格栅间内的风机更换为双速风机,在进水期间,有大量臭气外逸时风机切换至高速运行。一年多的运行证明,通过设置调蓄池,有效降低了合流制排水系统雨天放江量,对南淝河水质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初期雨水调蓄池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很多城市已经对初期雨水进行了控制,在建设雨水泵房的同时设置初期雨水调蓄池,可减少初期雨水直接排河造成的污染。结合上海某泵站的建设实例,介绍了城市排水系统中初期雨水调蓄池的布置形式、容积计算、冲洗方式、运行模式等,对今后同类项目初期雨水调蓄池的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流制排水系统雨水径流排湖对水体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建设调蓄池截流污染较重的初期雨水逐渐受到重视和应用。结合武汉某初期雨水调蓄池设计实例,介绍了分流制系统中调蓄池有效容积计算方法、组合式初雨调蓄池布置形式。通过优化冲洗系统、巡视通道及采光井的设计改善了调蓄池后期运维中的节能效果及便捷性,可为分流制排水系统中初雨调蓄池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城镇化进程加速等因素的影响,城镇排水防涝形势日益严峻,初期雨水污染问题凸显。考虑到中心城区建成率高、建筑密度大等特点,可通过建设调蓄设施,在提高地区防汛排水能力的同时,实现径流污染控制。上海地区目前已建雨水调蓄池13座,其中8座服务于合流制系统,5座服务于分流制系统,总调蓄容积约13万m~3。在雨水(合流)泵站中设置初雨调蓄池,目的是将  相似文献   

6.
《四川建材》2015,(6):288-289
雨水调蓄池(储蓄池)的容积确定是雨水利用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首先针对雨水调蓄池和雨水储蓄池进行分析界定,其次分别对雨水调蓄池和储蓄池的容积计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此为雨水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按照现有规范计算雨水调蓄池的容积,无法对调蓄后的截污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以SWMM为计算工具,通过数值模拟,可以针对具体的流域分析降雨强度、调蓄池容积对污染物的截留效果。以深圳市龙岗区某流域为研究对象,设定不同强度的初期降雨深度,模拟不同初雨径流流量过程和污染物冲刷过程,并对6种污染物(COD、SS、TN、TP、BOD5、NH3-N)累积收集量和调蓄池容积的关系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初雨雨量的差异性对污染物冲刷峰值和总量不具有倍数关系;初期冲刷效应按照递减排序为TN>COD>BOD5>NH3-N>SS,TP没有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调蓄容积不低于浓度峰值对应的容积,综合考虑多个污染物的控制效果后可以适当放大;本案例中,调蓄池污染物浓度在峰值之后呈现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当调蓄容积不超过10 000 m3时,收集效率仍然较高。调蓄池的主要控制对象和目标值不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后确定调蓄容积。  相似文献   

8.
邯郸市某公园内雨水调蓄池的主要作用是截流储存该服务区的初期雨水,以减少泵站的雨天排河水量和排河负荷。论文详细介绍了调蓄池容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调蓄池池体、池底和进出水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初期雨水调蓄池运行效率的计算机模型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排水系统水力模型对上海世博园区的规划雨水系统进行了水力模拟,评价了初期雨水调蓄池控制城市面源污染的长期效果.结果表明:按照调蓄容量为30 m3/hm2的设计标准,在上海市平水年降雨条件下,调蓄池每年能够拦蓄约50%的雨水径流量;在分流制雨水系统具有一定初期效应的情况下,上述初期雨水调蓄池污染物的去除率为42.9%~67.4%;对于半分流制系统,在降雨期间允许向污水总管截流初期雨水的条件下,调蓄池具有更高的截流比例.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成都路雨水调蓄池的设计和运行效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上海市成都路雨水调蓄池的主要作用是截流储存成都路服务区的初期雨水,以减少泵站的雨天排江水量和排江负荷.详细介绍了调蓄池容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调蓄池池体、池底和进出水系统的设计方法.提出了调蓄池的合理运行模式,对2007年调蓄池汛期运行效能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影响调蓄池效能的关键因素,并就其发挥更大效能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连续时序降雨量法在雨水调蓄池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尔  曾祥英 《中国给水排水》2013,29(1):56-58,63
针对雨水调蓄池有效容积的传统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时序降雨量的新计算方法,该方法以区域实际降雨情况为依据,通过对调蓄池周期性工作过程的模拟,确定调蓄池降雨截流率拟合曲线及模拟方程,并根据雨水截流率目标确定调蓄池的容积。将该方法应用于昆明市主城区东南片两座雨水调蓄池的设计中,结果表明,由该方法确定的调蓄池有效容积能够达到相关去除效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当前,越来越多的城市针对雨水进行净化控制和管理,并且在建立排水系统过程中,加设初期雨水调蓄池设施,尽可能降低雨水对于排水系统的污染。本文首先对初期雨水调蓄池的内部结构与使用价值进行了概述,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结合雨水调蓄池结构应用设计,总结在初期阶段,初期雨水调蓄池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思 《中国市政工程》2021,(2):58-61,126
合肥市中心城区初期雨水径流污染问题突出,已成为影响地表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排水系统末端设置调蓄池,可经济有效地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降低面源污染对受纳水体水质的影响。以合肥市清一冲、清二冲初期雨水调蓄池设计为例,从设计规模、总体布置形式、进出水设计、冲洗系统设计和除臭设计等5个方面对调蓄池的工艺设计进行阐述,并对调蓄池运行模式和工程设计特点进行分析介绍,旨在为同类初期雨水调蓄池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周君 《城市住宅》2021,28(2):156-158
通过对雨水调蓄池有效容积、弃流井设置、调蓄池有效高度计算、出水管设置等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规范进行校核,以优化雨水调蓄池设计.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对城市水环境质量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以及天津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需要,一批重点区域的初期雨水调蓄池计划或正在建设中。文章针对天津市初期雨水调蓄池运行管理的要求,通过对近30 a降雨时间、降雨量数据的分析,从调蓄池的削污效益和工程造价两方面论证初期雨水调蓄设施的合理排空时间,提出初期雨水调蓄池72h排空的建议,适用于调蓄池的设计和管理运行中。  相似文献   

16.
王寅  贾仁勇 《中国市政工程》2020,(2):56-59,130,131
初期雨水污染是制约水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监测数据显示,双桥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呈现日益恶化的趋势,而初期雨水占污染排放总量的31.3%~50.0%。在对巢湖市双桥河区域排水系统及雨天溢流污染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工程方案,即新建调蓄干管和调蓄池。首先从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环境效益和生态景观等多方面对方案进行比选;其次通过计算机模型分析对比多点分散式截流和末端截流2种不同截流方式的初期雨水污染物收集效率。结果显示,利用现状箱涵,新建2根初期雨水调蓄干管,不仅能取得较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对于初期雨水的收集效率也很高。  相似文献   

17.
调蓄池是控制初期雨水污染的重要设施之一。参考国内外调蓄池应用研究,结合天津市排水系统现状及初期雨水污染情况,提出先锋河和新开河调蓄池设计方案,并进行效益分析。在先锋河及新开河下修建2座调蓄池,初期实现25 mm降雨径流的截流,总体截流78%的年均径流量,雨水溢流污染物削减率约为90%,在削减污染物排河量及提高城市防汛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设置雨水调蓄池是城市雨水利用的有效措施,但目前国内还未有设置调蓄池的雨水管道设计计算方法.为此,结合雨水管道设计的推理法和管道空隙容积理论,提出了通过设置雨水调蓄池,使上游雨水全部持续进入调蓄池而延长下游管道的汇流时间t,的合理假设,计算下游雨水管道的降雨历时应包括地面集水时间t1、折减条件下管道流行时间mt2和上游管道的设计流量充满调蓄池的时间t3,从而得到了适用于设置调蓄池的雨水管道设计公式,并将其应用于西北某规划科技园的雨水利用系统的管道设计中,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提高了系统的雨水调蓄功能,并降低了管道造价.  相似文献   

19.
初期雨水调蓄池是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的主要措施.结合合肥市杏花排水系统调蓄池工程的初步设计,以InfoWorks CS排水管网水力模型为工具,探讨合理的调蓄池设计与运行参数,分析不同截流倍数与调蓄规模下溢流控制设施的长期运行效果.结果表明,该排水系统调蓄池合理的最高蓄满水位和开闸水位均为8.5 m;在现状2倍截流倍数下,调蓄池宜采用4~5 mm径流深度的容积;在有限范围内增加截流倍数对溢流污染削减效果的提高作用不显著;综合考虑系统运行效果和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推荐采用2倍截流倍数和较大的调蓄容积来达到溢流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20.
初期雨水对城市河道的污染己成为河道污染治理的一个主要难题。该文介绍了初期雨水调蓄池的原理、设置方式、计算方法和运行谓控方式;介绍了调蓄池在昆明的应用探索。为调蓄池在昆明地区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