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之行》是一部研究福斯特的殖民主义叙事的重要文本。笔者试图从《印度之行》“他者”话语的解读入手,表明“他者”话语是福斯特带有殖民主义意识的主观产物,其借“他者”话语的建构,希望实现对西方文化自我认同的确立,从而发掘“他者”话语背后的宗主国与印度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关系。  相似文献   

2.
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爱·摩·福斯特的代表作《印度之行》自问世以来,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这部殖民时期的经典文本,可以看出作为殖民时期的作家,福斯特能够超越阶级局限性,充分体现其热爱民主、平等和自由的人文主义精神;然而,他又无法摆脱帝国主义国家公民的身份,在小说中处处流露出矛盾的心理,并用两种声音表达出自己的矛盾:反殖民主义的声音和殖民主义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爱·摩·福斯特是一位极具人文主义思想的英国小说家,其代表作<印度之行>充分体现了他反时侵略、反对专制统治、追求民主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观.透过<印度之行>分析了福斯特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原因,探讨了<印度之行>中福斯特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及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E.M.福斯特名作《印度之行》中主要人物的分析,探讨E.M.福斯特对人类关系的坚定信念,他在探讨人类关系中经历了怀疑,冷漠与恐惧,但这些并不能阻止他对真爱的追寻。  相似文献   

5.
"他者化"是现当代东方文学艺术创作中的普遍现象,林丰民等著的《东方文艺创作的他者化倾向》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探讨,挖掘了其产生的内在社会文化根源。对"他者化"现象的反思,有助于东方文化的自我认识与表达。"他者化"现象是文化殖民主义的后遗症,其治疗方法一是增强文化自信,二是重建东方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入手,将编译从纯语言层面提升到文化层面加以审视。通过对“杭州网”编译语料的中英文对比分析,发现其“改写”显得过度;结合后殖民主义相关理论来看,部分地方媒体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呈现“他者化”趋势。鉴此,文章提出地方媒体编译策略,即保持语际转换中两种语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动态平衡,树立“受众至上”的传播理念,强化编译地方特色,发挥网络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7.
在《印度之行》中,E.M.福斯特围绕阿齐兹的犯罪审判,对英国统治下印度的法庭、法庭审判场景、审判气氛和参与法庭审判的观众、律师和法官等各式人物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本文介绍了殖民地时期印度的法律发展历程,探讨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对于印度的种族偏见以及在对阿齐兹审判过程中的反映.本文认为,通过对于阿齐兹审判的描写,小说揭示了英国强加于印度的法律制度以及该法律制度与印度本土的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的冲突,充分反映了殖民地法律中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  相似文献   

8.
以福柯的权力话语为立论视觉,考察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布莱姆.斯托克的小说《德拉库拉》中的吸血鬼形象,分析了吸血鬼们作为“他者”必然灭亡的命运,进而探讨了在男性主导的社会,女性作为“他者”的身份被异化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美籍非裔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其短篇小说《日常家用》中,讲述了由两床百纳被引起的关于坚强的黑人母亲、性格懦弱的小女儿麦琪和受过良好白人教育的大女儿迪伊之间的冲突。小说对黑人生活的描绘得到了许多美国评论家的好评。然而,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他者理论,不难看出小说中的各个人物实则是作为"他者"出现的,由此可以解读出艾丽斯·沃克的"他者"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0.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大批“痴”者形象,这些形象体现了他的创作心理,寄予了他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