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其伟 《化肥工业》1989,16(3):48-53
在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地区,磷在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作物产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水溶性磷肥如重钙(TSP)、普钙(SSP) 等,由于其成本较高,大量施用受到了限制。因此,在热带酸性土壤地区的农民已开始直接施用磷矿粉(PR)。但因为磷矿的低活性,使得磷矿粉直接施用往往得不到满意的结果,生产监施用(PAPR)有时能起到传统水溶性磷肥同样的效果。国际肥料发展中心(IFDC) 开发了粉状及一步成粒PAPR的工艺流程,並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热带土壤及作物上进行了大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用50%酸化度的硫酸或20%酸化度的磷酸酸化制得的酸化磷矿,其农业效果等同于普钙或重钙。文本在涉及PAPR肥效研究的同时,着重讨论了影响PAPR肥效的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部分酸化磷肥及其肥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部分酸化磷肥的特点、制造工艺、在土壤中的释放机理以及农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4.
Hagin  J  张文辉 《磷肥与复肥》1994,9(4):94-96,68
就磷矿和部分酸化磷矿的特性对磷溶出模式和磷的潜在释放速率的影响进行了评述,并对土壤和作物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部分酸化磷矿一步法制复合肥的肥效及水溶磷在土壤中的退化机理。说明控制化肥中适当的水溶磷比例,可以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提高施肥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文辉  孙以中 《化肥工业》1997,24(2):24-26,32
介绍部分酸化磷矿一步法制复肥的工艺特点及实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某磷矿的主要成分是石英、白云石,为了更好了解石英和白云石在浮选过程的规律,实验以单一的石英、白云石矿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数法,研究起泡剂、抑制剂、p H对石英、白云石上浮的影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无抑制剂情况下,当p H从7逐渐升高11时,石英的上浮率从39. 7%逐降到24%; p H=8时白云石的上浮率为95. 4%,随p H增大而逐降,到p H=11时最低,为67. 6%;在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当p H从8逐渐升高到11时,石英上浮率最低为22. 6%,白云石上浮率最高为79. 3%。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矿实验,探析风化胶磷矿选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矿浆浓度、矿浆分散效果及调整剂的添加方式对风化胶磷矿选矿有较大影响.在磨矿细度≤0.038 mm的颗粒占比95.2%,入选矿浆w(固)为19.10%,无机盐L10作为分散剂、碳酸钠和水玻璃作为调整剂添加到磨矿工序条件下,经过一粗一精的正浮选工艺,能够获得w(P2O5...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硫酸脲分解磷矿粉反应的影响因素(反应温度、尿素与硫酸的摩尔比)进行了分析。并对结晶的形状进行观察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提高,在相同反应时间下,转化率提高,但同时结晶变小;随着尿素与硫酸摩尔比的增大,反应速率有所降低;添加尿素能够生成尿素和硫酸钙的加合物,因此结晶较大,减弱"包裹"或"钝化"现象,有利于第二阶段反应进行。在工业实施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及各因素间可能的制约和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孙爱玲 《磷肥与复肥》2000,15(5):16-16,19
介绍用盐酸酸化磷矿粉生产氮磷肥的方法.按生成CaHPO4化学计量加入盐酸,反应完成后,加入硫酸铵进一步转化CaHPO4和CaCl2得到无水氮磷肥,该肥料中的磷几乎全部以水溶性P2O5存在.氮磷肥可作为基肥生产三元复混肥.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磷矿浮选的影响因素,采用Zeta电位仪对含有磷矿原矿及精矿、尾矿的分散体系的Zeta电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无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原矿、精矿及尾矿的Zeta电位随分散体系的p H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并且表现相近,加入抑制剂六偏磷酸钠后精矿和尾矿Zeta电位表现各异,反映了分散体系中颗粒的性质的差异,为磷矿的浮选条件的研究和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德祥 《云南化工》2001,28(5):13-15
分析了磷矿烧结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认为混合料的粒度、水分为其中的主要因素。通过试验,提出了适宜的生产指标。  相似文献   

13.
周海  杨三可  解田 《应用化工》2021,(6):1472-1477
探究磷酸浓度、磷矿粒径、液固比、搅拌速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磷矿溶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表明,磷矿的转化率随着磷酸浓度、液固比、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磷矿的溶解过程可用缩芯模型来描述,表观活化能为11.36 kJ/mol,低活化能验证了该过程的控制步骤为固体膜扩散控制,并建立了溶解过程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为改进湿法磷酸生产工艺,提高副产磷石膏的品质,减少湿法磷酸固体副产物堆存产生的经济和环境压力,进行了工业磷酸分解磷矿制磷酸的实验,同时对固体副产物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工业磷酸分解磷矿制磷酸的工艺分为两步:第一步,工业磷酸与磷矿反应,得到磷酸二氢钙溶液和酸不溶渣;第二步,浓硫酸与磷酸二氢钙溶液反应,得到磷酸溶液和高纯石膏。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酸比(工业磷酸用量与理论磷酸用量的物质的量的比值)、磷矿粒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磷矿中磷浸出率的影响。得到磷矿酸解适宜工艺条件:酸比为6.8,磨矿细度为小于0.074 mm粒级占60%,反应温度为50 ℃,反应时间为2.5 h。在此条件下,磷矿中磷的浸出率可达87.69%。磷矿酸解制磷酸产生的固体副产物中石膏占35.32%(质量分数)、酸不溶渣占64.68%(质量分数)。制备的高纯石膏的纯度为95.80%,工业利用价值较高,有利于提高湿法磷酸固体副产物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对脲硫酸分解磷矿转化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脲硫酸分解磷矿过程中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矿粉粒度、硫酸用量、酸解剂配比、活化剂用量等对磷矿转化率的影响,获得了脲硫酸分解磷矿的较优工艺条件。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脲硫酸分解磷矿的转化率能够达到94%左右,工艺条件的优化为脲硫酸复肥工艺的工业化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应用化工》2022,(6):1472-1477
探究磷酸浓度、磷矿粒径、液固比、搅拌速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磷矿溶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矿的转化率随着磷酸浓度、液固比、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磷矿的溶解过程可用缩芯模型来描述,表观活化能为11.36 kJ/mol,低活化能验证了该过程的控制步骤为固体膜扩散控制,并建立了溶解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得到实验值与计算值拟合度较好,相关系数为0.98。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利用活化剂与磷矿浮选尾矿制备钙镁复混肥的试验,并将试制样品在榨菜上进行了肥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钙镁复混肥与传统施肥相比,榨菜增产11.16%,肥料的主要原料成本降低210元/t,增产效果和效益良好;同时实现了磷矿浮选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8.
桉树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树种,施肥极大促进了桉树人工林增产增收。桉树施肥肥效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土壤、肥料、植物三大因子,肥料本身的释肥规律、桉树对养分的吸收规律以及林地土壤的保肥释肥能力都会直接影响到肥效高低。通过对各因子当前研究进展进行深入剖析,应更加深入进行桉树林土壤、肥料和植物的养分释放及需求的相关协同机理研究,以此基础进一步开展桉树人工林配方施肥;同时加强长效缓释肥、桉树林专用多功能肥等新型肥料的研发、肥效试验等,进一步降低桉树肥施肥成本,提升肥效。  相似文献   

19.
通过模拟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磷矿分解时的工艺条件,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液相SO_3浓度及回磷酸量与矿浆量比(酸矿体积比)及液固比对磷矿分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和液相SO_3浓度对磷矿的分解率影响较大,而在一定范围内,酸矿体积比、液固质量比和反应温度变化对磷矿的分解率基本无影响;在反应时间为5 min、液相ρ(SO_3)为0.040 g/m L时,磷矿分解率达到最大值96.2%。  相似文献   

20.
压裂酸化排液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裂、酸化是油气井增产的重要手段,它们的增产效果除取决于压裂酸化本身的作用外,还与施工后残液从地层中返排的能力有很大关系。本文以渗流机理为基础系统的分析了压裂酸化过程中排液的各种影响因素,并认为地层能量的不足和增产液对储层的伤害是影响排液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排液因素的研究可为压裂酸化施工设计及作业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增产作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