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巴彦浩特探区钻井液工艺技术的重点是,解决疏松砂砾岩地层水涌漏同层、侏罗系地层水的HCO3^-污染及可能出现的火成岩地层井塌复杂。结合内蒙古巴彦浩特探区地层和井身结构特点,采用了两性聚合物/氯化钾钻井液和氯化钾/石膏-聚磺钻井液体系。该体系抑制能力强,性能稳定.容易实现低固相、低密度近平衡钻井,保护储层效果好。对复杂情况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办法:平稳操作和合理的钻井工程措施是预防水层涌漏同层和火成岩井塌复杂的重要手段;用井场易得的固井水泥或石膏配合烧碱处理HCO3^-污染简便易行;处理火成岩井塌复杂,控制合适的钻井液性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阜东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中上部地层泥岩发育,井壁稳定性差,下部地层存在异常高压,岩石均质性差、夹层多,造成井身结构优化和钻头选型困难、井下复杂时率高、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等钻井难题。为此,开展了地层压力系统分析和岩石力学特性参数评价、井身结构优化、个性化PDC钻头优选以及钻井液体系优选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30.4%,井下复杂时率降低至0.35%,钻井周期缩短了10.5 d,实现了多口井不下技术套管钻井,大幅度降低了钻井成本。该探区优快高效钻井配套技术的成功应用,对加快阜东地区油气勘探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兴隆区块是江汉油田近期开发的新区块,该地区地质情况复杂、含气层多。已钻井存在井身结构复杂,周期长,配套技术不完善,易发生垮塌、卡钻、井漏等复杂情况。通过分析,结合相似地区已钻井取得的经验,推荐了一套适合兴隆区块的井身结构设计方案,采用了多种钻井方式,其中空气钻井、泡沫钻井、泥浆钻井、复合钻井方式为该区块的主要钻井方式。并在钻头选型、钻井液等方面为兴隆区块的优快钻井提出了建议和方案。 相似文献
4.
5.
6.
针对柴窝堡地区钻井过程中的困难 ,对井身结构设计、井身质量控制、分井段钻井重点技术要求进行了介绍 ,提出了预防钻井事故的防塌、防卡技术措施和防漏、堵漏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国外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的日趋成熟,大位移钻井技术在国外已有很大的发展。本文是对近十年来英,美,俄等国家的有关资料认真研究分析编写而成的,大位移钻井的关键技术是:井身剖面设计,钻柱设计,扭矩和摩阻,井眼稳定技术及井眼清洁技术,完井技术等6个方面,本文将分别给予介绍,并以大庆油田钻头位移井进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9.
顺南区块具有储层埋藏深、地层温度异常高等特点,钻井中易出现钻井液抗温性能不足、井壁失稳、发生井斜等问题,导致钻井周期长、钻井成本高,严重影响了该区块的勘探开发进程.为此,进行了优快钻井技术研究.首先,根据顺南区块的地质条件和三压力剖面,对井身结构进行了优化.其次,在分析井壁失稳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试验,优选了抗高温防塌钻井液配方.然后,针对却尔却克组地层钻进过程中易发生井斜的问题,采用成本低、控斜效果较好的"MWD+单弯螺杆"防斜打快技术.最后,为解决气层安全密度窗口窄、易发生井涌和井漏的问题,采用控压钻井技术钻进气层.现场应用表明,应用优快钻井技术后,提高了井身质量,缩短了钻井周期,实现了安全钻井.这表明,该优快钻井技术适用于顺南区块,可以解决该区块钻井中存在的问题,可为加快该区块的勘探开发进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11.
12.
伊通盆地是油田公司2008/2009年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是吉林油田“681”工程重要资源保障区域。到“十一五”末,伊通盆地实现提交探明储量5500×10 4 t、控制储量5500×10 4t、预测储量5000×10 4t,新建产能20×10 4t的工作目标。多年来,钻井技术的发展推进了伊通地区勘探开发进程,相继完成了多个钻井施工难度较大的探井。尤其通过2008年和2009年伊通地区钻井施工任务的全面展开,对伊通地区地质复杂性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但是,由于该地区地层的特殊性等因素影响,钻井技术上存在井壁稳定、储层保护、钻井提速、井眼轨迹控制等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针对伊通地区多年钻井施工中存在的难点入手,分析了该地区地层特点、钻井难点,总结了2008 ~2009年伊通地区钻井施工中取得的技术经验,明确了下步主要攻关方向,为进一步提高伊通地区钻井质量和钻井速度奠定了新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玉北地区深井快速钻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玉北地区是中国石化西部地区的重点勘探开发区域,玉北1井在奥陶系鹰山组地层钻遇良好油气显示,但该地区古近系膏岩层易蠕变缩径、二叠系火成岩地层易垮塌掉块、古生界地层可钻性差,导致钻井过程中复杂情况多、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为此,通过处理分析测井资料和岩心三轴应力测试数据,建立了玉北地区地层压力剖面和地层可钻性剖面。利用地层压力剖面对井身结构进行了优化,利用地层可钻性剖面优选了钻头,利用优选出的PDC钻头与螺杆钻具配合进行了复合钻井试验。根据不同地层的特性和失稳机理,优选出了强抑制性聚磺钻井液和强抑制非渗透钻井液2种防塌钻井液。钻井实践表明,采用优化后的井身结构,利用优选出的PDC钻头与螺杆钻具配合进行复合钻井,使用优选出的防塌钻井液,钻井过程顺利,没有出现缩径、阻卡和垮塌掉块等复杂情况,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22.6%~28.6%,单井钻井周期缩短了47.00~90.78 d。 相似文献
15.
16.
17.
胜利油田浅海地区探井优化钻井技术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勘探二号钻井平台自 1 992年 5月至 2 0 0 3年 1月 ,在胜利油田浅海地区共钻油气探井三十七口 ,总进尺 1 1 1 948.44m。文章介绍了胜利油田浅海地区钻遇地层的岩性特征及施工难点 ,阐述了勘探二号钻井平台在胜利油田浅海地区从优化钻井、固井工艺技术及选择合理的钻井液体系大幅度地提高台月效率 ,降低了钻井成本 ;同时也为今后在该地区进一步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川西地区小眼井钻井技术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川西地区浅层天然气小眼井钻井设计与施工情况。分析了矿业钻机与水井钻机用于浅层天然气小眼钻井的可行性及局限性。探讨了小眼井井身结构、钻具组合、钻头选型、钻井参数等问题。通过与常规井眼对比,评价了小眼井钻井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通南巴深井优快钻井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南巴地区地层复杂,导致井斜控制难度大,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钻井效率低.分析了该区钻井难点,从钻井工艺上提出了加快通南巴地区钻井效率的技术思路,重点是在上部井段实施空气钻井或垂直钻井;钻遇水层后转化为泡沫钻井或雾化钻井;钻遇须家河含气层时转化为氮气钻井;海相地层推广应用复合钻井技术.对提高通南巴地区钻井速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