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木结构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中国传统建筑主要是采用砖木材料及木构架承重体系。现代木结构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处于市场培育阶段,但在欧美发达国家却方兴未艾。该文对现代木结构发展与我国传统建筑传承进行协同分析,阐述了可持续的木材原料是木作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传统建筑与现代木结构技术融合是我国木结构建筑发展的方向,现代木结构与传统建筑协同发展是木作工匠技术传承的保障,并就我国木结构建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民居数量众多,形式多样,这些传统民居是适应当地气候及其他自然条件的有机产物。本文通过对西北传统民居生态特征的整理和研究,归纳总结出西北传统居住建筑的生态设计经验,并且发掘出其在现代乡镇居住建筑设计中可以发挥作用的关键技术,最后为西北地区乡镇居住建筑的生态化设计提供新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薛雪  陈红 《山西建筑》2011,37(31):174-175
在吸取传统木结构优良的抗震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建材,从建筑结构设计,户型设计,墙体设计三个方面,对传统木结构农房进行了现代化改良,为我国农村木结构住宅设计提供了技术指导,以期使我国西南地震带新农村建设走向节能环保的科学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小批量定制化的现代木结构建筑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建筑机器人等新兴建造技术的发展有望使小批量定制生产成为当前木结构建筑建造的有效模式。通过四川崇州道明竹里和江苏省园艺博览会木结构主题馆两个实践案例,对木结构建筑的小批量定制化生产与建筑机器人建造工艺进行了初步探索。竹里项目通过参数化设计技术与工厂定制生产的结合,成功将小批量定制化生产模式应用于乡村建筑建设,江苏省园艺博览会木结构主题馆项目则利用建筑机器人木构建造工艺,验证了小批量定制化模式在大跨度公共建筑建设中的应用潜力。随着我国对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大力推广,木结构建筑的小批量定制化生产将个性化需求、定制化设计与建筑机器人建造工艺进行全流程信息整合,有望为现代木结构建筑带来全新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我国民居建筑逐渐走向同质化,民居建筑的独一性、地域性正在逐步衰退。文章通过对基诺族传统民居建筑进行解构和剖析,总结了其建筑形式与结构特色,详尽阐释了基诺族传统民居的屋顶、楼板、墙体门窗构件的筑造技法和地域性材料,并与其现代民居进行对比,展示了基诺族传统民居建筑的经验与智慧,以期推动中国民居建筑的设计创造革新。  相似文献   

6.
木材是一种节能、环保、可循环的建筑材料,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加强,再加上传统的积淀对于人们观念的影响,在我国推广使用木建筑已经具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同时,随着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技术的逐步发展,木结构装配式建筑这种新的概念出现在人们眼中。相比国外较为成熟的木结构建筑市场,国内对于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在建造技术和理论研究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以传统民居建筑元素的特征作为切入点,通过对传统建筑元素传承要素的研究,从而发掘我国传统建筑元素在木结构装配式建筑上的传承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我国住建部与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签署的《关于生态城市建设技术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为推动我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探索和推广适合中国的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经研究,中国与加拿大将组织开展低碳生态城区试点与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合作。低碳生态城区试点内容主要涵盖: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应用、高标准建筑节能系统和材料应用、高效可再生  相似文献   

8.
江南水乡传统民居是我国重要的历史传统建筑文化之一,集聚了与自然和谐的各种设计生态理念。今天,我们对江南水乡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不能仅停留在对建筑外观与形态的模仿上,而应在建筑创作中深刻地理解这些生态技术。文章以目前江南水乡民居所面临的现状及有关问题为讨论点,从气候、地理、本土材料等方面对江南水乡传统民居生态理念进行再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讨论了该地区现代民居建筑可行的低能耗技术策略,以期为江南水乡新的民居建设提供具有价值的的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9.
一、合作基本情况 2010年3月29日,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卑诗省林业厅在北京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将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应用于中国建筑节能与减碳领域,并开展相关合作. 合作旨在探寻适合中国需要的现代木结构建筑体系,通过共同发展技术研究、建设试点项目、编制技术规范、进行技术推广等一系列工作在中国发展并推广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为中国的绿色建筑、节能减碳提供一种新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0.
新中式一直以来都是建筑领域寻求传统风格与现代建造技术交融的方向。文章以新中式联排住宅与传统民居为切入点,结合四合院、徽派建筑以及苏杭传统民居,选取代表性案例,分析新中式联排住宅在不同地域对传统民居建设材料、工艺、构造、布局的保留与优化方式,探究传统民居空间与现代住宅关联设计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付艳  牛丽娜  虞志淳 《华中建筑》2010,28(4):152-154
传统关中民居聚落在漫长的演进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安全防卫体系,并影响到其街巷尺度、建筑形态及居住行为方式,也引申出邻里交往休闲空间——槐院。村落围墙与民居院墙的双重围合,产生了独特的民居文化,空间的安全性不仅是物质保障,还是心理的慰藉与人文的关怀。这些对当今的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绿色节能技术一方面可以借助日益发展的新兴技术,另一方面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生态智慧,将其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中加以创新发挥。本文从围护结构的建筑材料和热工性能,建筑绿化与遮阳技术,自然通风的利用等方面对传统民居建筑中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节能意识进行讨论,并提出现代建筑应借鉴、融合传统民居中的这些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如何建造现代可持续的居住建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许多学者开始研究传统民居营造过程中所蕴含的生态建筑理念和经验。基于这样的背景,该文以豫东商丘地区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总结传统民居木作、砖瓦作的营造技术特点,分析传统民居营造过程中利用自然、适应自然的朴素技术和经验。在保护传统民居文化的同时,一方面,去粗取精,将技术和经验用于探索现代居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传承和发展传统民居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Z1)
Taking a holiday villa district for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ways of merging traditional dwelling form into modern neighborhood,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is villa district, external space design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were borrowed to stress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spaces, and the layout of road traffi c. It was elaborated that in the design of Chine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not only should Chinese style be applied in the facade design of dwellings, but also traditional dwelling forms should be merged with modern life, so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resident culture can be demonstrated in modern residential areas.  相似文献   

15.
河南豫北地区合院式传统民居节能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丽  栾景阳  刘若瀚 《建筑科学》2012,28(6):10-13,23
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居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本文以豫北地区合院式传统民居为例,从院落布局、单体建筑、建造技术等方面分析其所体现出的节能思想。本文研究对现代居住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In many countries, there is a great number of old buildings with local architectural, patrimonial, aesthet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They are the products of the vernacular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fully integrating the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local constraints.Moreover, this built inheritance is more heterogeneous than the modern stock of existing buildings.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were built with different architectural designs featuring local styles of construction, different techniques and historical expertise.By experience, the actors of the building sector know that the thermal behaviour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are not those of modern buildings set up at the time of the industrial period. However, they do not have assessed these specific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ical buildings.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mplexity of architectural designs of historical dwellings in France. A field investigation during one year highlights various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11 dwellings. It provide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rmal behaviour of these historical dwellings. The results show the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ical dwellings and their differences with modern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初,英国政府为她管治的香港订立了一套划时代的《建筑及公共卫生条例》,将当时英国最先进的结构及卫生标准,融合华人起居模式与岭南营造技术,演变出一类当年特色的建筑类型,称为“唐楼”,是日战之前香港华人的主要民居建筑。我国民居研究一向偏重传统村镇的建筑,鲜有将香港20世纪初外观或工艺不起眼的市区民间屋宅纳入。然而经过分析其背景及设计,就发现“唐楼”其实是结合中西民居文化理念的历史先锋。此外,文章通过研究 “唐楼” 的价值和特色,探讨如何保护及展示其特色,以见证重要的建筑历史阶段,希望可以填补我国近代民居研究的空缺。文章亦将分析香港近年几个活化再用的唐楼项目,尝试为近代都市华人民居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新的路向。  相似文献   

18.
焦宇静 《华中建筑》2012,(8):129-133
该文以明清时期为时间界定,以徽州地区为空间定位,通过对徽州明清时期传统民居的调查、体验、分析,根据住宅的实例实物遗存和相关文献及资料,在思想文化、社会结构、经济技术、生活方式、民俗风尚等文化生态和历史背景上,从不同时期民居的建筑形制、住居类型、内外空间、建筑造型等多角度、多层面、客观与微观的分析,试图对当时徽州民居的形态、构成、装饰和陈设布置有一个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由表及里地进一步揭示徽州民居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建筑特质及工艺技术特征等。通过梳理徽州传统民居的形成动因及特点、徽州住居模式的基本特征、室内装修与陈设布置的样式与特质,希望对今后徽州地区新农村居住体系、住宅及室内环境在理论研究和设计规划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波密县地处西藏林芝地区,受到当地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这里的传统民居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和独特的建筑特征。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总结该地区传统民居的选址特征、平面特征和立面特征;并且以波密县扎木路景观与建筑立面整治、波密县群众艺术馆及波密县游客服务中心为例,详细介绍了该镇建筑地域文化传承与设计实践的具体情况。通过对传统地域建筑设计元素的复制、再造和再利用,营造城镇空间丰富多彩的形象;并且探讨建筑设计在地域性指导因素介入的情况下,如何针对特定的场所需求灵活应变,给出具体而不同的答案,意图能够让地域文化自主的传承下去,最终使传统的地域建筑特征延续到城镇的当代生活环境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