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渤海NB35-2油田存在原油黏度大、油层薄、热采增效低等特点,通过分析不同乳化降黏剂对渤海NB35-2油田稠油的乳化效果,筛选适用于渤海NB35-2油田稠油降黏剂。结果表明,室内筛选得到的降黏剂为非离子型降黏剂HJ-3,在室温(24℃)和油藏温度(250℃)条件下均具有较好的降黏效果;降黏剂的用量为0.1%时,降黏率达到最高值99.08%,油水质量比为3∶7。  相似文献   

2.
稠油油藏黏度高,流动性差,开发过程中极易在近井地带形成有机垢沉淀和无机固相堵塞,降低近井地带渗透率,导致地层产量急剧下降。针对渤中油田明化镇组D11和D34-H油井特殊的油藏物性和堵塞类型,通过沥青溶蚀、溶蜡和降黏实验等筛选出TC-4有机解堵剂,通过溶蚀碳酸钙、溶蚀黏土和岩心流动实验等评价DH-1非酸解堵体系的性能,并将其用于矿场试验。结果表明,TC-4有机解堵剂对沥青和石蜡的溶蚀能力及降黏效果较好,对储层的伤害小,适于解除有机堵塞;DH-1非酸解堵体系具有良好的缓速、缓蚀和溶垢能力,对岩石骨架不会造成严重的破坏,与原油的配伍性好,在运移过程中能及时破乳,适于解除无机固相堵塞。在D11井使用TC-4有机解堵剂、在D34-H井用TC-4有机解堵剂进行有机清洗和DH-1非酸解堵体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解堵,两井的日产油量、日产液量和含水率基本恢复至解堵前水平。两种解堵体系均能较好地解除稠油油藏堵塞问题。图2表2参25  相似文献   

3.
高孔高渗的渤海S稠油油田采用水源井水修井后,漏失量大、产能恢复效果差。为了降低外来工作液对储层的损害,开发了保护储层的修井液体系。通过室内实验优选了配制前置液所用的边界膜清洗剂、降黏剂、阻垢剂和助排剂,评价了暂堵液的增黏性及其对岩心的封堵性能和破胶后岩心渗透率的恢复率。研究结果表明,配方为15%边界膜清洗剂GXXJ+1.5%降黏剂JN-01+0.5%阻垢剂ZG-02+1%助排剂ZP-01的前置液的洗油率、降黏率均达到90%以上,能够抑制钙镁垢形成,可将返排压力降低50%以上。配方为3%油溶性暂堵剂BH-ZD+0.7%增黏剂BH-VIS+3%破胶剂JPC(海水配制)的暂堵液在压力3.5数4 MPa、温度60℃的条件下封堵效果良好,破胶后岩心的渗透率恢复率在80%以上。采用该前置液加暂堵液体系修井能够有效预防有机质沉淀、油水乳化和无机垢堵塞等储层伤害。该体系已在S油田应用,修井后工作液漏失量低且产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田的逐年开发,井筒及地层由于原油中蜡质沥青质等重质成分吸附沉积、措施所用聚合物及其吸附滞留、无机沉积物堵塞,导致老井出现不同程度的堵塞产降。在低油价情况下,急需开展以短期解堵、长期抑垢为目标,针对产量微降井的低成本复合解堵技术研究及应用,同时开展注入工艺和施工参数优化,完善解堵液配方,形成适应不同油藏堵塞类型的解堵技术体系。本文立足堵塞类型,综合考虑短期除垢、长期抑垢两种目标,采用降黏、溶解、降解等手段清除堵塞物,利用分散、络合原理防止堵塞物的二次聚集,延长解堵有效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渤海油田注水井解堵增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渤海油田注水困难的问题,在对注水井注水动态和堵塞物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注水井的系列堵塞机理,并研制出相应的解堵剂,即BHJ系列解堵剂。分别对有机解堵剂溶解沥青、石蜡能力、洗油能力、破乳能力以及无机解堵剂溶蚀充填砂、溶蚀岩样、溶解无机盐垢、溶解铁锈、静态挂片腐蚀性、难溶垢转化率等进行了室内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解堵剂对堵塞物溶蚀率高达90%以上。在渤海油田进行现场施工12井次,措施井视吸水指数大幅度上升,措施成功率100%。实践表明,BHJ系列解堵剂具有解堵且不伤害地层骨架的优点,同时具有适用范围广、解堵率高、渗透率改善效果好等特点,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针对渤海稠油油藏原油黏度高、胶质沥青质含量高、易在井筒和筛管处形成有机垢堵塞渗流通道降低油井产量的问题,筛选研制了适宜的洗井液体系,并对洗井液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稠油油藏洗井液由溶剂油ZC-RJ2、表面活性剂ZC-BH、降黏剂ZC-JN和互溶剂ZC-HR组成,洗井液溶解沥青速率为2.56 mg/(mL·min),溶解石蜡速率为3.78 mg/(mL·min)。洗井液加量为3.0%时,体系对原油的降黏率为99.28%,此时原油乳化分散成3~5μm的小微粒。洗井液加量为1.0%时,体系界面张力为31.03 mN/m,进一步增加洗井液浓度,界面张力基本不变。洗井液加量为3.0%时原油清洗效率为99.87%,岩心渗透率恢复值为96.82%。洗井液在渤海某油田修井过程中现场应用10井次,修井后单井平均产液量提升1.6倍,较地热水洗井后产液量增加45.5%,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针对姬塬油田欠注井现象日益严重、堵塞物类型复杂造成常规酸化无法同时解除多种堵塞等问题,从堵塞物分析和解堵机理入手,研究了一种适用性较广的分子膜/混合有机酸复合解堵体系,主要由混合有机酸、新型分子膜、解聚剂和助剂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解堵体系具有优良的解堵性能,对现场垢样的溶垢率普遍能达到80%以上,对聚合物的降黏率...  相似文献   

8.
任亚青  吴本芳 《油田化学》2020,37(2):318-324
针对超稠油黏度高、流动性差和地层水矿化度高等现状,以表面活性剂、碱、有机磷酸为原料制得乳化降黏剂,对降黏剂配方进行了优选,研究了矿化度和温度对降黏剂降黏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降黏机理。结果表明,超稠油乳化降黏剂最优配方为:质量比为1∶1的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YBH与醇醚羧酸盐类的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YFBH复配的主剂、碱助剂、耐盐助剂NYZJ-1的质量比为1.1∶0.45∶1.15。在主剂、助剂总加剂量为0.81%(占原油乳状液的质量分数)、乳化温度80℃、油水质量比为7∶3、矿化度为95 g/L的条件下,可使超稠油黏度由316.5 Pa·s(50℃)降至其乳状液的0.0831 Pa·s,降黏率达99.97%,50℃下静置4 h的出水率为5.93%。温度对乳化降黏剂降黏性能的影响较小,经200℃处理2 h后超稠油乳状液的降黏率不变。复配乳化剂各组分间发挥了协同增效作用,增强了体系的降黏性能,提高了乳状液的稳定性。乳化降黏剂降黏效果良好,耐温抗盐,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图10表3参15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目前部分海上中低渗油藏薄互层较为发育,具有孔隙结构复杂、局部物性差、层内非均质强等储层特征,导致整体呈现“注不进水,采不出油”现状,严重制约了油田开发效果和储量动用程度的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纳米增注体系,为海上油田中低渗油藏注水开发提供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 通过室内实验性能评价方法对体系润湿性、除垢性能、渗透率改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 纳米溶液处理后岩心由亲水变为疏水,平均岩心润湿角提高20°左右,使流过的水分子发生速度滑移,减少流动阻力;纳米溶液有助于剥离后的有机垢分散,洗脱率达到92.3%,避免剥离后有机垢的二次沉淀堵塞,并且能有效溶蚀矿物,溶蚀率达到43%,起到很好的解堵除无机垢效果;岩心经过纳米溶液驱替后,平均渗透率提高32.6%,平均注入压力下降35.9%。结论 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显著提高注水井吸水能力,措施后注入压力下降46.7%,注入量增加8倍,吸水指数提高12.2倍,有效期是常规酸化的4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针对渤海油田S区块长期注两亲聚合物导致的堵塞问题,提出了一种安全高效的β-环糊精(β-CD)解堵体系,通过黏度法和失重法研究了β-CD对现场聚合物和堵塞物的解堵效果及机理,并采用填砂管解堵实验验证了解堵体系的解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β-CD浓度增加,β-CD对油田两亲聚合物溶液的降黏率逐渐升高,当β-CD质量浓度为1.0 g/L时,降黏率达70%;在加入洗油剂后,β-CD对两种含油现场堵塞物的静态解堵效果大幅提升,对X-2和X-18井堵塞物的解堵率分别可达75.92%和66.29%,填砂管解堵率达64.37%。β-CD对两亲聚合物的疏水基团具有竞争包合作用,能破坏聚合物分子的空间网络结构,可用作绿色安全解堵剂。图3表2参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