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分析余荫山房建筑语言的特点和逻辑,探讨从语言学的角度解读余荫山房建筑艺术的可行性。文章对余荫山房的地形、建筑构件、装饰、配景等建筑要素进行语法、语义和语用的探讨,归纳出余荫山房建筑语言的特点,结合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和心理逻辑的分析方法,递归出其中的深层原因。余荫山房在传统建筑语言和地域建筑语言的基础上发展了新的建筑语言,其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形式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园主人的心理因素3个方面。余荫山房创新的建筑语言和其中的3种逻辑,可以拓宽余荫山房建筑艺术的研究视野,作为研究岭南传统建筑语言形成机制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添赐 《中外建筑》2024,(2):112-115
《园冶》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造园瑰宝,是造园学的第一部传世专著。文章旨在从《园冶》探析余荫山房的营造,根据《园冶》中的屋宇、掇山和借景三方面,研究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古典园林——余荫山房的造园手法。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通过对余荫山房布局、屋宇营造、掇山景观和借景营造的详细讨论,总结出随曲合方的空间布局、因境选形的掇山营造以及务实与归隐的借景意境。结果表明,《园冶》对余荫山房的营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展示了岭南园林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文章延续补充了《园冶》应用于中国园林的研究,然而,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园冶》与岭南庭园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3.
余荫山房是"晚清岭南四大古典园林"之一,其造园艺术精湛,"缩龙成寸、小中见大";其"书香文雅",园中"有门必有楣,逢景必有联",不仅名家书法荟萃且诗文意境深远。本文以余荫山房楹联牌匾诗文中所涉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文化内涵,试图以此探究园主对植物的审美情趣,进而对余荫山房的植物景观修复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2)
文章简要阐述了位于广州市的余荫山房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主要分析它的平面布局、空间组织语言、水景与植物的运用,最后总结出余荫山房小中见巧、巧中见奇、自然清新的艺术特征,说明它是岭南园林的精品。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信息化、市场化与现代化的加速发展,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对我国的文化渗透使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文章基于文化安全视角,以继承发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要义,从空间布局营造、文化技艺运用及空间意境表达三个方面,分析余荫山房的空间组织和造园技术,并以余荫山房为原型进行当代岭南造园的创新实践,以期展示和传承岭南园林的造园智慧,为维护城市乃至国家的文化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番禺余荫山房的格局、组景和空间意趣的分析,综合论述一些岭南庭园的造景手法及其造园精华所在,希为今后岭南园林的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7,(1)
文章根据笔者在余荫山房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余荫山房中窗户类型进行了分析;建筑是由古至今不断继承与发展的,窗子亦然。无论是古代建筑还是现代建筑,也不论是公共建筑还是普通民居,都会设有窗,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各式各样。  相似文献   

8.
岭南地区气候湿热,在庭园布局设计中需考虑对当地气候的适应。以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余荫山房为例,从其遮阳效果切入,结合微气候参数实测与园内游人对庭园热环境实际感受的问卷调查,定量分析了余荫山房在布局上应对日晒的设计策略。认为"东西两庭,遮晒分区""厅堂南向,巧用廊接"和"主次分明,次为主遮"是余荫山房整体布局中应用的遮阳策略,并结合局部布局中热缓冲层的利用与植物造景中"槐荫当庭,利用季相"和"攀缘植物,绿色缓冲"的配置策略,共同营造了适应岭南湿热气候的庭园环境。  相似文献   

9.
东莞可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莞城城区西侧,始建于清咸丰年间.与顺德清晕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十二石斋(梁园)合称广东近代四大名园。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社会背景孕育了岭南特有的文化形态与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刘庭风 《园林》2003,(6):16-16,48
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的余荫山房是岭南四大名园中保存最完整者,面积1598平方米建于1867年,园主邬彬,为清朝举人,官至刑部主事,员外郎,其二子先后中举,时人誉为"一门三举人,父子同登科",告老还乡之后建园,因感怀祖先福荫,故名余荫山房。园门题"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为岭南园林第一联,表明不求园广,但求福荫,终得一门三及第。园林面积很小,轴线对位,规则水池,传言园主造园时得北京某王爷赠图,且受当时西式园林影响。故规划较为规整。  相似文献   

11.
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园林数量众多、布局独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文章从网师园和艺圃造园的各个方面的比较入手.阐述苏州园林的空间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辰  裘鸿菲 《华中建筑》2014,(2):119-123
纪念性景观中通常记录着曾经发生的事件和信息,运用纪念与回忆的景观空间再现,真实保存的景观呈现,历史的景观重现与历史故事的创造等景观叙事的手法能够很好地实现事件的表达。在大禹神话园的景观叙事中,通过设置"禹父鲧治水","大禹治水"和"南方治水"上、中、下三个主题区来叙述大禹治水的历程,并通过故事、空间和意义三个方面表达出大禹神话园的叙事层次和纪念内涵。  相似文献   

13.
魏真  朱钟炎 《城市建筑》2014,(26):138-138
豫园是明清园林的典范,其造园艺术妙不可言。本文从建筑布局、结构构架、空间序列、植物配置角度,重新审视了一代名园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曹玮  薛白  王晓春  胡立辉 《风景园林》2018,25(6):118-123
何园是最具代表性的扬州园林之一,以复道回廊、宅园互渗等空间布局特色最负盛名。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视域分析法,选取整合度、连接度、平均深度等参数从可行与可视层面量化描述与分析何园的空间组织特色与发展变化。研究表明:1)宅园互渗的何园在其私园及公园时期主要住宅空间和主要园林空间在可达性与可视性上均符合不同功能要求,何园公园化后各出入口位置与功能的调整相对合理;2)定量分析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与布局特色和在现代园林的功能要求、空间配置中的融合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姚亦锋 《建筑师》2005,(6):88-93
自然界的地理景观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原创模 板,而期中以绘画布局和追求的诗画意境使其又超 于自然的景观,体现了庭院主人的人生理想和社会阅历。 从地理角度研究自然景观于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影响, 分析园林流派各自的主题理想和景观形态。古代的“皇 家园林”追求长生不老的神仙意境,“文人园林”追求的 是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各自具有历史渊源。“天人合 一”生态观是中国古人自然审美的思想基础,现代中国 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尊重自己的独特文化传统,以自然景 观设计为核心。  相似文献   

16.
王文丽 《园林》2020,(3):46-51
天一阁藏书楼筑造于明朝中期,历经清代、民国,逐步形成现在南北园的园林格局。本文从选石、筑山、叠石、理水、点石五个方面,对天一阁南北园石景的建造手法进行了分析,以探究造园的独特匠心。天一阁南北园的石景艺术与地方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质高度结合,在造型意境、色彩取舍、环境营造、人文底蕴上存在独特内涵,既体现了道法自然和小中见大的传统,又围绕藏书功能,体现了"形式服从功能"的思想,是艺术与实用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7.
罗星海  梁明捷 《中国园林》2022,38(6):133-138
约园是常州四大名园之一,是探讨清代中期常州典型文人园林的重要实例。以园主赵起所著《约园词稿》及赵景崇绘《约园图》为蓝本,挖掘清代赵氏约园“二十四景”历史源流,采用实地勘察与图文互证的方法,推导约园“二十四景”空间关系拓扑图,进而循证绘制出赵氏约园平面猜想图。总结归纳出赵氏约园“岛山绕水、南山涌翠”“建筑布陈、园中观园”“池石立峰、山水观游”的整体布局特征。深入考析了“东郊塔影”“城角风帆”“隔院钟声”“柳岸闻莺”“小亭玩月”等景象的观赏时机、位置及理景逻辑,以期逼近赵氏约园蔚然可观的园林盛况。从小园林到大社会,约园“二十四景”的复原考证研究是对清代中期园林文化意象的窥视,可为后续地域性文人山水园的保护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之间,是历史上文明碰撞及文化交融之地,其大山大川大漠的自然地理景象,形成了先民独特的自然景观认知和工程营建活动,从自然形胜、城邑、宫苑、陵墓、寺观到各类军事交通水利等大型工程,呈现出"因山而成"的空间分布层次、"笼山水为苑"的地景空间艺术形式和"雄浑"的风景审美张力。在3000多年的社会历史发展中,依托西北地区七大山脉体系,逐步形成了15个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由此构成鲜明的区域性国土风景营建体系。这种风景营建模式和体系随周秦汉唐朝代的更迭而逐渐成就辉煌,使其具有鲜明的历史阶段性和东方美学意义的世界性价值特征。  相似文献   

19.
晚明时期的旅游活动极为兴盛,许多文人发展出了自己的“游道”思想并渗透到当时的园林营造中。其中地理学家王士性的游道思想与造园艺术的结合尤为独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对白鸥庄进行了复原,分析其营造内容,总结其“集锦式”园林的空间特征与内涵,挖掘其造园手法与王士性独特旅游经历及观念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三山五园”地区是北京西郊清代皇家园林历史文化保护区,包括颐和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等皇家园林以及联系它们的外围缓冲地带。除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之外,这一地区还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对改善北京市整体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近些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区域内大量的商业活动和建设活动使景观三山五园地区的景观发生了改变,破碎化程度不断加深,直接影响了这一区域景观的整体性,成为区域生态格局的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障碍。本文通过对这一区域2003年,2007年、2011年、2015年4个时段景观变迁和破碎化程度进行分析,揭示出“三山五园”地区内景观破碎化的空间分布和内部水平差异,为三山五园地区的整体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