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余文奇 《建设科技(建设部)》2020,(6):77-79
本文以我国中部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绿色建筑空间发展潜力规划为例,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相关上位规划、基地SWOT分析,筛选出包括区位交通、资源条件、建设条件及物理环境等在内的15个地块布局影响因子,提出了绿色建筑星级因子规划法,形成对地块绿色建筑星级布局规划方法,实现绿色建筑规划的区域协同目标。本方法可以较好地指导我国城区绿色建筑规划,对同类城市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具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任怀堂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3):91-92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提出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通过将绿色理念渗透到建筑节能规划设计中,不仅可以节约能源,保证居住环境质量,还能最大化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基于此,对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原则进行阐述,对其节能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着重探讨其设计措施,希望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4.
北京市绿色空间生态概念规划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市绿色空间是由园林绿地、城市森林、立体空间绿化、都市农田和绿色廊道等构成的绿色网络系统.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取决于绿色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管理水平等.在分析了北京市绿色空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北京市绿色空间的发展战略.提出以绿色容积率作为生态控制指标,从区域和北京湾两个层次进行绿色空间规划建设.在北京湾内应将城市森林、都市农业、城市园林和绿色廊道统一规划.最后提出了北京市绿色空间发展的分区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5.
6.
7.
8.
广州市城市贫困空间分布、演变和规划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城市最低保障数据,分析广州市城市贫困空间分布和演变特征,并探讨影响因素和规划启示.在大都市区层面, 10年来贫困空间分布的相对差异增加,贫困人口在内城外围区集聚程度明显增加, 并形成绝对改善区、相对缓解区、变化微小区、相对加重区和绝对加深区五种地域类型.在内城街道层面, 贫困空间分布整体存在非均衡性, 与老城区、工业区耦合.这种特征受到社会空间结构、内城衰落和选择性更新、住房分配制度和住房改革、城市规划宏微观导向等因素影响.最后探讨了在社会空问评价、住房建设规划、产业规划、公共设施规划方面的规划启示. 相似文献
9.
南沙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全面落实绿色生态理念,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七大影响因素叠加分析法确定明珠湾起步区地块星级,并详细阐述了明珠湾起步区的绿色建筑星级规范方法、论证过程,最终得出明珠湾起步区适宜推进区域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的星级规划布局,以期为其他的城区发展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属于资源相对较少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升级发展,人们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在各个耗能大户中,建筑耗能比较大,因此,在建筑工程设计时,应考虑能源的消耗量。在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可积极推进设计和规划绿色生态建筑。本文即探讨绿色建筑的生态规划及设计措施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1.
基础测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在分析广州市"十三五"期间基础测绘的发展趋势及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广州市基础测绘"十三五"期间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和保障措施,为地市级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绿地系统规划
创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同时将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提升到了国家治理的战略高度。继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也延续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明确要求"保护生态屏障,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在此背景下,与以上工作内容密切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及时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进行重新审视,自身地位和作用是否发生了变化?并以此为出发点,思考绿地系统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如何支撑国土空间规划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如何通过绿地布局以实现游憩、生态等产品有效供给,如何协同其他专项规划以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从解读2019年颁布的《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51346-2019)的角度,就管控思维、体系地位和编制创新3个方面对全新规划体系下的绿地系统规划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的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政府和社会开始广泛关注养老设施的配置优化问题。以广州市养老机构数据为根源,利用大数据可视化平台研究全市范围内养老机构的空间分布与地理位置选择特征,并结合老龄人口的空间结构特点对全市各行政区的养老设施资源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内中心城区集中着大量养老设施,城市郊区松散分布着少量养老设施,而养老床位多聚集在中心老城区且不均衡分配,床位覆盖聚集点与空白点较为明显。老城区老龄化程度较深,养老设施规模小,人均养老床位资源较少。基于定量研究结果,讨论现状的问题与改善策略,为养老设施规划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有序协调广州市养老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与进步。 相似文献
14.
国土空间规划是中国新时代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规划领域的重大变革,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其中的重要支撑专项之一,须充分响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从"多规合一"和"城乡统筹"视角进行合理转变。以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引,从规划路径和规划管控两大方面,针对传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如何适应当前城乡绿色空间优化需求进行规划模式探索。在规划路径方面,提出借助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确定规划的流程、层次、内容、技术。在规划管控方面,提出呼应"多规合一"发展要求,构建多民众参与、多部门合作、多渠道沟通的城乡绿地管控体系。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路径和稳定完善的管理机制,支撑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绿色空间的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及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大背景下,如何加快发展我国城乡生态规划和绿色建筑理论及技术,成为重要的需求。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为此成立的城乡生态规划和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上述需求在五个方面开展了全面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的建设情况,过去三年的部分研究成果,以及未来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高校在城市中布局的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国内外比较和实际调查,研究了高校空间积聚的影响因素、原则、类型及用地规模测算等问题,提出并分析了高校的三种集聚类型:分散型、集中型和综合型,按学科、专业集聚的三种高校组团类型:互补型、共荣型和综合型,并进一步提出了不同高校组团的用地规模.可供城市规划部门编制"十一五"规划和教育设施专项规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五个新发展理念对“十三五”空间规划重点取向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我国国土空间优化配置的重大理论和应用问题,归纳“十三五”时期空间规划的主要指引.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互融合的学术思想,以“新城市病”为问题导向的例证、以城镇化新机制为目标导向的案例,综合分析了创新空间规划的必要性.提出完善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现代化区域治理和空间管制模式的重点取向是在法制化和科学性的大前提下,强化空间规划的“两性”和“两化”,即空间规划要具备战略性和约束性,实现精准化和系统化.战略性突出前瞻性的长远指引和上位的顶层设计,约束性突出规划刚性内容和实施的刚性手段,精准化突出差异化发展模式及针对性规划举措,系统化更加注重不同规划间的协调及规划同实施规划的机制设计的协调,着眼日益复杂的规划对象和规划系统性、科学性的取向要求,进行了空间规划学科建设的思考.为此,应重视学科融合的综合性特征,强调现代技术的支撑应用;重视基础理论和基本模式的深化研究,突出空间规划学科体系的整体协同发展;重视大数据和模型群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规范标准与弹性柔性规划的统一路径. 相似文献
18.
绿色建筑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能反映绿色建筑项目某方面的盈利能力。对于国内的绿色建筑投资项目来说,静态和动态的评价指标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合案例,根据节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及隶属关系自上而下排列成若干层次结构。在指标构建过程中用到了频度统计法、德尔菲法建立节能方案评价模型,对项目的后评价提供相关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对生态空间的高效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解决生态系统服务失衡、生态要素缺乏统筹以及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不当的问题,是当前规划学界普遍关注的理论研究热点。【方法】以契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生态系统服务多目标协同为导向,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城乡规划学理论及系统协同的决策方法。【结果】提出了协同“过程-格局-尺度-功能”的规划理论架构,并从“体系—流程—关系”3个维度建构了协同生态系统服务目标的绿色基础设施(GI)规划技术框架,厘清了GI规划编制流程,提出了刚弹结合的管控措施,完善了功能协同与供需平衡的GI规划逻辑。【结论】该研究成果将对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的建立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并可作为市级GI专项规划编制的技术依据,因而具有理论借鉴研究及规划设计实践参考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绿色建筑的发展要求多专业技术的高度集成,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面向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的模拟技术集成化应用进行了介绍,包括在规划阶段用于优化建筑布局、景观设计及改善室外物理环境;在单体设计阶段,基于模拟对建筑体形、遮阳、自然通风及构造设计的优化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