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8)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全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意志和决心,是人民广播电台主要的宣讲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6)
<正>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他在报告中还强调:"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充分体现了我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5)
党的十八大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如何正确认识"三个自信"是我们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本文对"三个自信"的认识先从明确其来源入手,再理解其准确含义,同时还要明确应如何落实"三个自信",最后明确"三个自信"和中国梦的关系,从而实现对"三个自信"全面的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5):277-278
文化自信是近年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一大"热题",文化自信是价值观念的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是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把文化自信与其他"三个自信"并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九大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积淀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塑造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最自豪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力量。文化自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发展氛围,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价值指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
<正>南开区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迈入新时代、贯彻新思想、瞄准新目标、展现新作为"为主题,以"阵地必占领、内容入人心、形式要多样、效果需显著"为目标,在加强党管意识形态、学思践悟党的创新理论、创新社会宣传、创建为民惠民、讲好南开故事、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一、强化理论武装,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上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17-18
习近平文化自信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习近平文化自信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体系架构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新时代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1):168-169
当前,中国步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必须拥有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信,创新文化自信。爱国主义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核心。学习宣传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开拓文化事业新局面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任务。我们应创新新时代中国的认知、中国文化学研究、中国文化成果和中国文化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
要论摘登     
《Planning》2017,(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5年。5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一心,与时俱进,顽强拼搏,攻坚克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要广泛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重大成就、宝贵经验,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振奋精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7)
三大规律与四个自信的提出都是中国共产党对党的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性贡献,二者相辅相成,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是四个自信提出的基础,四个自信是对三大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坚定四个自信,有利于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1)
<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系统化,是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标志性思想成果。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拥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中国以后,我党就当时的社会国情,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进行探索得出来的结论,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具体国情结合的科学理论成果。党的十九大,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组织就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国情,提出了我国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政治判断,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创新,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丰富我国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对我党组织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梳理了我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和主要矛盾转化的意义,对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6):283-28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文化自信在精神层面支撑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是一个国家公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支撑。新时代大学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见证者和践行者,如何培育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应以涵养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因,以革命文化为血脉,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活力,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为保障,把新时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认真分析总结我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方面的经验和成就,对于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2,(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得到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理论选择的肯定性评价,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这种理论自信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12)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动荡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艰苦环境,毅然担负起振兴民族使命,并与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形成的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文化财富,不仅继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与精神,也为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了养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红色根基。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11)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发展的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崭新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10)
<正>坚定教育自信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70年教育发展之路,是坚守教育初心和使命之路,也是坚持"四个自信"、坚定教育自信之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要坚定文化自信。教育乃文化传承创新之基,教育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涵.70年的伟大历程告诉我们,要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坚定教育自信。有底气,方有自信。教育自信的底气从哪里来?底气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道路力量。中国道路的旺盛生命力得益于5 000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滋养。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教育,教育优先发展有着深广的文化心理基础;孔子等先圣先贤的许多教育思想及实践,至今仍熠熠生辉。更重要的是,70年来,我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16)
2019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我国成立70周年和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日。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在这四十年里,我们党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实践,引领全国人民努力奋斗,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也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全面指导,我们要大力加强新时代理论研究,以思想政治理论推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思政理论事业迈向新的台阶,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6)
近年来,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和探讨。首先,从内涵界定、历史轨迹、基本特征、文本释析、理论创新等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行了多视阈的研究。其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之关系进行梳理和探究,尝试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基于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论述,党和学界当务之急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梳理、界定和明晰,这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需要,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