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豆转基因检测中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出用于大豆DNA提取的适宜方法,分别使用Bayer法、DuPont法、Monsanto法、Qiagen和Tiangen试剂盒法提取大豆子粒DNA,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DNA质量。结果显示:Bayer法提取的DNA含有较多杂质,抑制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Monsanto法提取的DNA纯度差且得率低,不符合检测要求;DuPont法、Qiagen与Tiangen试剂盒法能提取到纯度好、得率高、完整性好的DNA,符合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检测要求,但是Qiagen试剂盒法成本过高。因此,DuPont法与Tiangen试剂盒法适用于大豆转基因检测中的DNA提取。 相似文献
2.
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了食品中大豆转基因成分的定量检测方法。通过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内源参照基因lectin和转基因靶基因CP4EPSPS,建立两种基因的拷贝数-CT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样品中的转基因含量,并且通过熔解曲线分析扩增反应特异性。结果表明,lectin和CP4EPSPS基因标准曲线线性关系好,R2值分别为0.9984和0.9953,方法的回收率为95%~110%,检测限为0.01%。本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特异、高通量等优点,可以作为食品中大豆转基因成分的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针对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的多个相对稳定的转基因元件,包括35S、NOS、EPSPS、Cry1A、NPTⅡ等基因,同时选定植物本身固有的基因:大豆Lectin、玉米IVR、油菜Napin基因作为内源参照指示基因,设计、筛选出9对引物分别组成多重PCR.结合高灵敏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组成快速检测体系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检测,1~2d能完成整个检测过程。经测试:该检测体系稳定可靠、灵敏准确、特异性好,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是一种进行转基因食品检测的良好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进出口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方法。方法本实验采用DNA提取试剂盒对薯格中的DNA进行快速提取,接着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其进行转基因成分和品系的鉴定。结果通过对食品标签进行初筛,发现其标识成分中含有未标明的转基因成分。进一步对所含转基因成分的品系进行鉴定,确定薯格的外包裹玉米粉中含有多种转基因成分,包括转基因玉米TC1507、NK603、MON810、59122、MON89034等5个品系。结论本文方法可以用于加工食品中转基因玉米成分及品系的定性检测,也可以作为常规PCR定性方法的确证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为食品监管部门有效检测食品中大豆、小麦过敏原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分别依据小麦醇溶蛋白基因及大豆Lectin基因为模板设计并创建TaqMan探针双重荧光PCR方法,大豆Lectin基因检测采用FAM标记,小麦醇溶蛋白基因检测采用HEX标记,同时以真核生物18S rRNA作为内参基因确保检测体系的有效性。结果:所创建的实时多重TaqMan探针PCR体系对大豆、小麦过敏原之外的物种成分无荧光扩增;大豆、小麦混合样品的检出限均能达到0.01%(质量分数)。结论:所创建的实时多重TaqMan探针PCR体系针对大豆、小麦过敏原有高特异性,可用于食品中过敏原大豆、小麦成分的同步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11.
摘要:目的 确认一份多品系混杂转基因大豆样品中是否含有复合性状转基因大豆。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性PCR方法对实验室留存的一份转基因初筛阳性大豆样品进行品系筛查检测,后分别采用单粒多靶点筛查检测和清洗后单粒多靶点筛查检测方法进行复合性状品系的确认。结果 经鉴定,该大豆样品中混杂了5种转基因大豆品系,检出复合性状转基因大豆为MON87708×MON89788品系,该品系为中国未经批准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品系。结论 鉴于目前缺乏完整的检测技术体系和技术标准,这种多品系混杂样品中掺杂未批准复合性状品系的行为非常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国内的农业安全监管部门和海关检疫部门都应该对此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河南省16个不同大豆品种中水溶性蛋白组分的构成和含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大豆蛋白亚基与豆腐的质构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品种间7S组分及其亚基的含量差异显著,其中α'亚基与质构特性的硬度、弹性、黏聚性和回复性指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α亚基与硬度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β亚基与硬度、弹性、黏聚性和回复性指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11S组分及其亚基含量差异较小,其中BS组分与黏聚性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11S/7S与硬度、弹性、黏聚性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回复性指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15.
发芽大豆及其豆腐制品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大豆及其制品的生理功能性,对大豆进行发芽实验,分别采用ABTS法和DPPH法测定了发芽过程中发芽大豆及其豆腐制品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考察发芽处理对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发芽进行,发芽大豆及其豆腐制品的水提物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升高,但两者的80%(v/v)乙醇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则不随发芽时间而变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实验获得了相似的结果。研究发现发芽处理能显著提高大豆及其豆腐制品的抗氧化活性,且该活性主要来自于发芽过程中产生的水溶性成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可视化膜芯片技术对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的检测能力,验证该技术的灵敏度及可行性。方法利用可视化膜芯片对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进行检测,并采用行业标准要求的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该技术具备典型外源基因片段的判定能力,能够用于大豆及其制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方法检出限为0.1%,比对验证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与行业标准荧光PCR法一致。结论该技术便捷、直观、准确,可用于大豆及其制品的转基因成分快速初筛与鉴定。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向脱脂豆浆中添加大豆油体,研究其对豆腐凝胶性质的影响。运用质构仪和离心机分别测定了豆腐凝胶的硬度和失水率。结果表明:非油体成分含量一定时,油体的加热时间延长(0~4min)对豆腐凝胶有利,体现在硬度增加和失水率降低;体系固形物含量一定时,油体与非油体成分含量之间存在一个最佳干基比值(0.143),此比值下豆腐凝胶性质最好,过高或过低凝胶性质均会减弱;室温下,随生豆浆放置时间的延长(0~60 min)制得的豆腐硬度略有下降,失水率没有明显变化。此外,与大豆油相比,油体因其独特的结构对豆腐凝胶有利。 相似文献
19.
对脱敏后大豆蛋白制备的豆腐物性研究表明,在11S中添加少量的7S肽可使其凝胶强度增加,但肽的加入却降低了凝胶的凝聚性;咀嚼实验表明,在11S中添加8%的7S肽咀嚼性与11S相当,添加低于15%的肽咀嚼性比SPI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对河北主要进口转基因大豆口岸秦皇岛港及京唐港的45批次转基因大豆进行了16种转基因大豆品系筛查。结果发现,在45批样品中均检测到GTS-40-3-2品系;30批样品检测到MON89788品系,占所检测样品66.7%;14批样品检测到A2704-12品系,占所检测样品31.1%;2批样品检测到MON87701品系,占所检测样品4.4%;1批样品检测到MON87701×MON89788品系,占所检测样品2.2%;其他品系在所有45批样品中均未检测到。通过对河北主要进口口岸转基因大豆品系方面摸底筛查,为我国转基因大豆品系进口管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