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连续工作状态(CCM)的Boost变换器的升压比小于5这一缺陷,提出了一种带耦合电感的高升压比Boost变换器,详细分析了它的工作过程,推导了等效电抗、升压比等参数,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680-684
运用多尺度化的基本尺度熵方法研究了几种典型信号的复杂度特性,研究发现多尺度化的基本尺度熵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抗干扰的特点,能够用来分析时间序列的复杂性。然后运用多尺度基本尺度熵方法对不同工况下两相流的流型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尺度化的基本尺度熵方法不仅能够识别不同流型,而且还能够表征流型的动态演化特性,为两相流的流型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直升机时间域瞬变电磁(helicopter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HTEM)发射系统对电流响应快速跟踪的技术需求,提出一种基于Boost拓扑电路的峰值电流数字预测控制算法.通过采样当前开关周期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电感电流,预测下一个开关周期结束时刻的电感电流,进而推导出占空比,使电感电流在一个开关响应周期实现对参考值的跟踪,提高电流的瞬态响应速度,并通过伯德图对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进行分析.控制算法不仅简单,而且易于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s,DSP)上实现.最后,通过软件仿真和实验对提出的控制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关键是故障特征的表征与提取,采用基于熵及相关方法建立的非线性动力学指标能够提取蕴藏在振动信号中的非线性故障特征信息。自熵方法引入以来,通过不断修改和改进来提高熵估计的准确性,多尺度熵进一步拓展了时间序列其他尺度上包含的复杂度信息,其在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单一尺度熵及多尺度样本熵、多尺度模糊熵、多尺度排列熵和多尺度散布熵等多尺度熵方法在机械智能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总结不同方法的特点优势与不足;针对多变量数据处理问题,综述由单变量推广到多变量的多元多尺度熵的应用发展过程。最后结合多尺度熵相关方法在机械智能故障诊断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即在工业大数据应用、故障机理、可解释性角度构建基于熵的深度学习模型。 相似文献
5.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247-251
针对电压电流双环反馈控制的电感电流连续型Boost变换器模型,在一定参数范围内利用数值分析和MATLAB仿真方法研究了电感、电流反馈系数和输出电压3个参数对Boost变换器工作状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特定参数下数值分析与系统分岔图所反映的系统特性一致. 相似文献
6.
峰值电流控制的PFC Boost变换器混沌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比于DC-DC变换器,由于输入电压的时变性,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中存在着更为丰富的混沌与分岔等非线性现象.根据峰值电流控制下的PFC 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研究了该PFC Boost变换器中不同时间尺度下的非线性现象.建立了PFC变换器的一阶离散迭代数学模型,并进行相应的数字仿真,验证了发生在其中的快时标非线性现象.通过建立PFC变换器的精确开关模型,利用平均化开关模型进行数字仿真,验证了不同参数变化时慢时标意义下的非线性现象.文中所采用的仿真模型,可以为飞机电气系统中的PFC变换器电路参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7.
摘要 以电容电压作为输出反馈的Boost变换器是一个非最小相位系统,非最小相位反应引起的负调严重的影响系统的暂态性能及稳态性能。研究引起负调与变换器参数之间的关系对Boost变换器优化设计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根据Boost变换器小信号数学模型推导给出非最小相位系统的负调电压表达式,指出衡量负调电压的两个指标:负调电压大小和负调电压峰值时间。根据负调电压表达式分析了输入电压、储能电感、占空比、占空比变化量、负载、滤波电容等参数对负调电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输入电压和占空比变化量仅影响负调电压大小;储能电感、占空比、负载、滤波电容不仅影响负调的大小,同时影响负调的峰值时间。研究所得结论为Boost变换器的参数优化设计以及减小负调电压提高系统暂态性能及稳态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软开关发展中多关注主开关管的软化、而忽略对辅助开关管的软化问题,提出了一种能量交换式带有源缓冲电路的全软开关Boost变换器的拓扑结构,论述了其实现降低整流二极管反向恢复损耗、实现主开关管和辅助开关管均为软开关的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电路拓扑结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工作于伪连续导电模式(PCCM)的Boost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设计电压环与电流环并行的控制环路。针对传统连续导电模式(CCM)和不连续导电模式(DCM)Boost PFC变换器负载功率范围受限的问题,研究以负载电流为基准量实时调整参考电流的控制策略,给出其网侧输入电流和功率因数的表达式。为了在宽输入电压范围内提高正弦参考电流控制三态PCCM Boost PFC变换器的功率因数(PF),提出非正弦参考电流控制算法。此外建立小信号模型给出其频域分析结果。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电路损耗,降低电路的电磁干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功率因数校正升压(PFCBoost)变换器-电流交换式PFCBoost变换器.它充分发挥Boost'DCM及CCM各自的优势,减少了PFCBoost变换器中输出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引起的损耗,降低了电路的电磁干扰(EMI).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电力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及效率,研究了移相并联降压变换器在不连续电感电流模式下的特性,推导出了广义、明确的表达式,给出了完整的平均模式的表达式。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通用变换器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严爱军 《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2010,(3):255-258
基于ANSYS建立250 t转炉系统的有限元温度场分析模型,并对转炉温度场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和分析,得到250 t转炉系统的温度场,并与现场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仿真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误差较小,仿真结果是正确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推导获得了高压直流换流站阀厅穿墙套管封堵材料的涡流分布的解析解,并对影响封堵材料涡流损耗和屏蔽效能的有关因素,如谐波频率、材料厚度等进行了分析。结合500 kV直流换流站阀厅穿墙套管封堵材料的具体几何尺寸,对材料参数、工频和各次谐波电流等因素,分析了材料厚度与集肤深度、温升之间的关系。结果可为高压换流站阀厅穿墙套管封堵材料的开发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假设交通很拥挤同时交通的转换率与路径费用成正比的前提下,构建了一个动态的转换率模型.为了获取转换率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提出了一个普遍适用的Lyapunov函数方法,与此同时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得到了保证转换率系统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