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人类的发展经历了三类精神的追求:道德精神、科学精神和审美精神,在不同的精神追求下教学模式也相应地表现为不同的特点,同时人类对精神的不断追求也促使教学模式不断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2.
以四出碗为代表的仿植物形态的花瓣形碗在唐中期的流行,其原因在于佛教的东传、唐人对金银器的狂热追求,以及自然关成为中国人的审美对象。这一原因表明,餐具虽然是日常器皿,但它同样荷载着精神文化的因素.人们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追求器皿在造型上的美观,而这种对器皿造型的美的追求,又受到一定时期社会审美风尚和审美趣味的影响,且与一定时期的审美追求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3.
审美教育在建构人格魅力过程中是总体的指导方针。文学是培养人格完美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因子,而人格美是我们培养和追求的最高目标。文学作品、审美教育和人格美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命题丰富和完善了审美教育的内容,扩大了审美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尝试在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中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探索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角色。应用结果表明:支架式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建构性、合作性和交互性,这有利于建立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5.
以林容生现代青绿山水画为例,多层面、多角度地探析现代青绿山水画家如何以开放性的思维方式,运用全新的色彩观点、技法,表达现代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趣味,创造出适合当代审美要求的青绿山水画新样式。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构主义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先前经验、知识实现对新知识意义建构的影响。其主要教学模式有:支架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和随机进入式教学模式。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参考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际特点,提出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层次结构和5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该层次结构及教学方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上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分析,对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式的建构应当围绕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对改变简单传授和被动传授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中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提出了许多思考和观点。结合包装材料学课程,探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包装材料学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结果表明,这一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其知识的建构,并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抛锚式教学模式,尝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探索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角色。应用结果表明: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中的应用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合作精神等素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教育作为一种能够延伸拓展学习空间的教育形式,更多受到师生的关注,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形式,建构一种体现学生的认识主体作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文章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研究对象,对基于网络的协作探究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小组合作完成课题等活动,证明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计算机技能的提高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重要精神力量。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激发高校师生思想道德建设热情,激扬人们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有助于凝聚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助于凝聚高校师生的思想和意志,加快校园文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2.
人除了有动物本能外,还应对他有更高的要求,要学会做人,学会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篇篇古典诗歌中蕴涵的民族精神、审美情趣、人生哲理等等,更会随着诵读记忆的过程潜移默化地陶冶大学生的心灵。因此,学校应该配合总体培养目标,应适当增设“古典诗歌修养”课程。  相似文献   

13.
M.依玛佐夫是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语言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体现出特有的童话审美精神。从依玛佐夫突出反映东干儿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心理特征的诗歌、小说入手,探讨具有东干民族特征的童话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4.
魏晋名士崇尚"自然"而行为"放达",不甘被儒家礼法束缚。在"礼崩乐坏"的大背景下,文人士大夫从道家文化中汲取营养,以摆脱当时趋于僵化的世俗儒家礼法的束缚,出现了"人的自觉"。魏晋时期的"人的自觉"产生的背景与当代人的生存困境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但是当代人缺失了魏晋时期的一种审美情感,这也是当代人无法摆脱精神痛苦的根源所在。通过美育重新建筑起普遍的审美情感,使国人用一种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用一种审美的方式来经营生活,是改变当代人生存困境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大学精神的失落和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力,是大学在历史发展轨迹中沉淀下来的精神特质,是区别于其它社会组织的特有的群体意识、价值理念和精神品质,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大学精神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一种独立、超然、批判和创新的风格,是自由包容的胸怀。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精神出现了失落,表现为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独立性的丧失和大学的堕落。知识分子和大学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要重建大学精神,就是要构建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精神共契。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生命体验角度分析滑雪运动审美价值。滑雪运动生命体验是人在生存、实践、超越这几种基本活动样式形成的生命活动之链上活动的一种方式,呈现出对身体、心理、精神的整体促进。滑雪生命体验与审美价值表现在:力与势的美强健筋骨,激活人的自然生命活力;节奏美充盈心性,拓宽人的社会生命内涵;意象美观照精神,提升人的精神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全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内涵,是中国梦的精髓和灵魂新,新形势下,高校积极引导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内化于心,成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于行,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对当代中国大学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根本问题的有力回答。  相似文献   

18.
以现代性为视角,分析了《模影零篇》中对审美现代性的悲剧追寻和对启蒙现代性的生存书写。展示了作为特殊年代知识分子的林徽因的个体精神和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原始彩陶艺术中最具美学价值且形式丰富的纹饰图形的研究,探索其与现代艺术审美特性和精神观念相契合的地方,进而为现代彩陶艺术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