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紧束缚框架下用Recursion方法计算了高强高韧钢中奥氏体相的电子结构,计算了替位和间隙固溶元素的局域态密度(LDOS)。通过总态」密度(TDOS)的积计算了体系的结果能及原子间的键级积分,讨论了闰和间隙固溶元素对合金钢奥氏体相物理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航天用新型无钴高强高韧钢G50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黎云  李生国 《四川冶金》2002,24(6):22-26,18
G50是我国自行设计的专利产品。本钢特点不含钴,属于低合金超高强度钢,但又具有含钴超高强度钢9Ni-5Co的性能。本文介绍该钢的化学成分及高纯熔炼冶炼技术,钢的热处理,力学性能及其钢的显微组织特性。  相似文献   

3.
依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计算了渗碳体的价电子结构,确定了含V、Mn渗碳体的稳定结构分别为θ-(Fe_(2.75)Mn_(0.25))C、θ-(Fe_(2.5)V_(0.5))C。计算θ-Fe_3C、θ-(Fe2.5V_(0.5))C和θ-(Fe_(2.75)Mn_(0.25))C的比饱和磁化强度MS分别为167.19、111.20和146.32A·m~2/kg。制备的不同V含量的未冷拉70和80级帘线钢的MS计算误差在0.18%~6.22%,与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的实测值符合较好。建立了渗碳体溶解的4阶段模型,得出了渗碳体溶解对未冷拉帘线钢MS的影响规律。帘线钢冷拉后MS的巨变表明:铁素体中Fe原子的平均原子磁矩和原子状态发生重大改变;计算发现其原子状态根据钢的成分与应变量,会从甲种(A)变成乙种(B)甚至丙种(C)杂化状态。  相似文献   

4.
超纯航天用高强度韧钢G99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黎云 《特钢技术》2000,8(2):56-65
根据“85”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要求,由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川投长城特殊钢公司,航天部七0三所,东北大学四家共同承担了G99钢的研制,而工业试制完全川投长城特殊钢公司进行。公司通过对G99钢冶炼工艺,热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及要点的研究,准确确定了G99高强度韧钢的各项工艺制度与流程,并成功试制出了“具有高位错密度的亚组织结构,有呈黑白球型粒子存在的,以γ-Mo型及Ti-Nb型的碳化物弥散基体中的达到  相似文献   

5.
钢中渗碳体的冷变形特征及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热轧和球化退火两种状态的同一种中碳低合金结构钢冷变形前后的组织结构进行了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 :层片状共析渗碳体与铁素体基体具有 (10 1) α- Fe∥ (0 11) Fe3C,(12 1) α- F e∥ (10 0 ) F e3C的平行位向关系。冷变形过程中 ,当渗碳体层片方向与剪应力方向呈近 4 5°或 90°时 ,层片状渗碳体分别具有流变、扭折、剪切等变形特征 ;粒状渗碳体对铁素体基体的变形有阻碍作用且形变产生的位错以 Orowan机制绕过粒状渗碳体 ,因而材料具有较好的韧性。  相似文献   

6.
共析渗碳体结构与变形行为的透射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大量钢铁材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了渗碳体结构与变形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渗碳体层片厚度对珠光体强韧性影响的机理。结果显示:在变形时,厚片渗碳体常以层片堆垛的方式生长,变形时易于沿层片间被切断;薄片渗碳体则难以切断,通常以弯曲的方式来适应变形。  相似文献   

7.
刘义  高兴珍 《稀有金属》1990,14(3):207-211
Au-Fe-V-Ni-Pd系列合金是新型高电阻合金,其主要优点是冷变形性能优越,时效效应小,不用时效处理就可获得高电阻,该合金用纯Au、Fe、V、Ni、Pd作原料,经熔炼铸锭、冷轧、冷拉及中间退火等工艺,最后拉制成φ0.02mm和φ0.017mm的微细丝。 经各项性能试验表明,微细丝的电阻均匀性较好,室温下的存放稳定性和抗环境腐蚀性能优越,拉断强度高,耐磨性能好。用中φ0.02mm微细丝做绕组,分别配两种合金电刷而组成气压传感产品,经2×10~4循环耐磨寿命试验,结果是绕组各测试点的电阻变化率只有个别点等于1%,其余均小于1%,可满足对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FeAl合金中反相畴界的电子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ecursion方法计算了FeAl合金中<110>和<121>反相畴界的电子结构及加入微合金化元素铬的效应;给出了体系的电子态密度、原子间相互作用能和反相畴界能;讨论了FeAl合金中加入铬对合金的反相畴界能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型高强高导接触导线用Cu-Cr-Zr系合金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国内外电气化高速铁路接触网用接触导线的研究和使用现状,讨论了高强高导Cu-Cr-Zr系合金应用于新一代国产化接触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Cu-Cr系合金中所添加的Zr、Mg、Sn、Ti、Si及RE等不同元素对合金性能的影响,概述了当前对于Cu-Cr-Zr系合金导电率、强度、耐磨性和抗软化性等合金性能的研究现状,总结了高强高导Cu-Cr-Zr系合金在制备工艺方面的研究情况,提出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进一步的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采用快速凝固-粉末冶金法制备电子封装用高硅铝合金(Al-50 %Si),研究添加单质Cu粉对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分析Cu含量(0~2 %)对微观组织和相组成的影响,并建立与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Cu含量不高于1 %时,高硅铝合金微观组织中Si相尺寸和形貌改变不明显;拉伸强度和抗弯强度均随着Cu含量增加而迅速上升,并在2 %Cu时达到极大值268.4 MPa和422.6 MPa,相对于合金化前提高44.9 %和46.7 %;Cu含量对合金热膨胀系数(CTE)的影响不明显,但是基体中细小的Al2Cu相不利于导热性能(热导率下降7.5 %).综上,电子封装用高硅铝合金中添加1 %Cu时,可以在基本保持原有组织和热物理性能的情况下,提高强度20 %以上.   相似文献   

11.
新型低合金高强韧性耐磨钢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杨瑞林  李力军  李玉成 《钢铁》1999,34(7):41-45
采用多元合金化及变质处理设计了一种新型低合金高强度高韧性耐磨钢。研究了钢的基本特性、显微组织、断口形貌以及热处理工艺对钢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钢的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高,具有高淬透性及高回火稳定性,经880~920℃淬火及250~300℃回火后获得回火板条马氏体组织,使钢具有高强韧性及高耐磨性  相似文献   

12.
对[P]+T[O]+[N]<80×10-6的低合金洁净钢中[S]对钢板强度与冲击韧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S]低于50×10-6时,钢板强度随[S]增加而降低;而当[S]高于50×10-6时,[S]含量的变化对钢板的强度影响不大;钢板韧脆转变温度随[S]降低而降低,试样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韧脆转变温度间的差距随[S]的降低而减小,但[S]减少到10×10-6以下时,其差距仍高达16℃。  相似文献   

13.
赵增武  王新华  常国威 《钢铁》2003,38(9):22-24
对 [P]、[N]、T[O]总量少于 80× 10 - 6 条件下 [S]对低合金钢钢板强、韧性能的影响 ,以及 [S]、[P]、[N]杂质总量少于 70× 10 - 6 条件下 T[O]对低合金钢钢板强、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 [S]低于 4 0×10 - 6 时 ,钢板强度随硫含量增加而降低 ,当 [S]在 (4 0~ 12 0 )× 10 - 6 之间时 ,硫含量的增加对钢板的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李志宏  唐华 《河南冶金》2005,13(4):18-19,31
本文介绍的是针对壳体用低合金超高强度钢30CrMnSiNi2A的强韧性进行的一种热处理工艺研究.通过贝氏体区短时间等温淬火得到马氏体+贝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的复合组织,使得强度和韧性得到良好的配合.实验考察了等温时间的变化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较优的等温时间范围.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工业生产的超细晶粒热轧钢板的强韧性。结果表明:用Q235普碳钢成分生产的超细晶粒热轧钢板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铁素体晶粒尺寸为3~5μm,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达到510MPa和400MPa以上,超细晶粒热轧钢板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且具有较高的延伸率和韧性。  相似文献   

16.
高强度、高韧性海洋四级系泊锚链钢的试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的海洋四级系泊锚链产品、通过成分设计、热处理特性的试验研究及工业性试制,生产出的热轧棒材具在较高抗拉强度、较高的低温冲击值;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冷弯性能和良好的热处理特性,淬火和回热处理控制范围宽,完全可以满足制链工艺要求,适宜于制链工业大生产。  相似文献   

17.
新型SiMnCr系高强度钢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低碳SiMnCr系高强度钢,测定了它的CCT曲线及力学性能。微观组织观察表明,在锻造或高温轧制状态下获得了以低碳马氏体为主,含少量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复合组织。该钢种低温回火后具有高的强度(σb>1230MPa)和良好地韧性(δ5≥8%)。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在高层建筑中使用铜结构的优点,对高层建筑用钢的高强度、高韧性、优良的可焊性、低屈强比、抗层状撕裂能力及耐火性能作了分析,并介绍了具体生产与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在大生产情况下DB590R钢的最佳成分范围和工艺制度,从机理上摸清了低碳贝氏体钢的组织与成分、工艺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连铸Ni-Cr-Mo-V钢最佳强韧性的正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董丽娜 《钢铁钒钛》2001,22(4):28-32
选用4因素3水平9组试验的正交试验法,得到了连铸Ni-Cr-Mo-V钢最佳强韧性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给出冷却速度和回火温度是提高强韧性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可信度达到95%-99%,淬火温度和回火时间则为次要因素。最佳工艺参数为:冷却速度4.4℃/s,入水温度620℃,回火温度680℃,回火时间40min。其强韧性值分别为:抗拉强度571.6MPa,-40℃冲击功192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