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电厂操作人员心理特质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前苏联Prognoz心理研究所和我国台湾省我国内外有关心理特质定量测试研究基础上,介绍了对我国核电厂操作人员运用美国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试(MMP)进行心理特质分析的初步结果,提出了开展我国核电厂操作人员心理物质研究了主要内容,并强调了进行核电厂操作人员心理物质选拔和心理培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的操作界面相比,核电厂数字化人机界面有了很大变化,在诸多方面都变得更为复杂,这无疑影响了操纵员的情景意识和人员绩效。为识别当前数字化界面存在的问题,为核电厂人机界面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对数字化核电厂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数字化人机界面的6个方面,分别为信息显示系统、数字化SOP系统、软控制系统、报警系统、操纵员支持系统和情景交互。通过分析,发现当前数字化界面在操作画面的信息分配、风险提示、操作难度、辅助功能等方面存在不足,整体情景交互效果不佳,需进行优化完善。 相似文献
3.
4.
核电厂运行操纵员的人员绩效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我们在核电运行领域的管理人员不断挑战自我的主题,操纵员作为安全发电的可变主体,他们不同于普通的设备或构筑物,可以通过大量的技术数据作为衡量、判断其可靠性的依据,如何使操纵员人员行为的不确定性降到最小,就成为关键。文章通过实践应用的方法、分析和效果,讨论了有别于WANO(世界核电营运者协会)防人因工具的一些管理手段,弥补了防人因工具使用的单调性,有利于防人因工具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5.
7.
8.
核电厂操纵员心理选拔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电厂操纵员心理选拔系统研究是职业适宜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研究找出核电厂操纵员应具有的心理胜任特质,并据此选拔适合的人员.对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核电厂操纵员工作和任务特点基础上.找出操纵员的工作行为特点。参考其他危险职业领域人员心理选拔的研究成果,将这些工作行为特点、重要的行为影响因素与特定的心理评价维度相对应,从认知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等3个方面给出了操纵员心理选拔系统所需要的21个维度.并提出各个维度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9.
核电厂运行人员对于保证核电厂安全和经济运行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作为人力资源的管理部门就要采取措施,使运行人员和营运单位的技术能力得以连续保持和提高。为此,芬兰奥尔基洛托(Olkiluoto)核电厂(该核电厂的2台840MWe的沸水堆(BWR)机组分别在1978年和1980年开始运行)的TVO机构在最近开发了几个发展项目。为了保持高水平的专门技术和管理技能,需要制定系统的初始培训和继续培训大纲。目前核电厂的状况,即随着核电厂的老化,人员也老化,对这些核电厂的运行需要采取各种强化培训的措施。在奥尔基洛托核电厂,我们制定和执行了广泛的现代化培训大纲,使员工巩固他们原有的知识,补充最近新发展的技术成果。我们也密切注视供应商在核电方面的开发项目,了解最新的核电技术,并把这些知识补充到原有的实践经验中去。我们也与研究院(所)和大学密切接触,进行有限程度的研究和开发活动。除了上述项目,2002年还开始了协调开发的“TVO2002”大纲。这个大纲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保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预先安排好工作,增强本公司的竞争力。管理和运行程序将要以达到2002年设定的目标来编制。该大纲由十个项目组成.复盖了各种开发课题。焦点领域之一包括以“能力调查”和“保持专门技能”为特点的一些项目。 相似文献
10.
核电厂的安全高效运行基于良好的设计和建造、清晰准确的程序和训练有素的操纵人员.在装料前,人因工程集成系统设计的验证和确认已证明其能够支持反应堆在装料后安全稳定运行.装料后,人员绩效监督大纲可提供反应堆能安全稳定运行的证明.根据机组建设与评审实践提炼出普通员工将绩效改进视为核心业务的行动要素,以及人员绩效监督大纲的构成要...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乏燃料后处理设施主工艺操纵人员是关系设施核与辐射安全的重要专业技术人才,有必要对安全重要的操纵岗位实行操纵人员持照管理。在乏燃料后处理设施主工艺的首端、铀钚分离、铀尾端和钚尾端四大工序中,对其所执行的安全功能、潜在事故以及历史发生的人因事故开展了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首端、铀钚分离、铀尾端和钚尾端四个工序均执行了预防临界、放射性物质包容和外照射防护的安全功能;历史发生的人因事故更多地集中在铀钚分离、铀尾端或钚尾端三类工序;首端、铀钚分离、铀尾端和钚尾端四大工序的操纵岗位都有必要设置相应的持照岗位并开展操纵人员资质管理。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介绍了三起放射事故的梗概,以及事故中11例过量受照人员的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生物剂量估算、医学处理及心理测评,探讨了急、慢性过量受照人员的生物和心理学效应。结果表明,192Ir急性外照射者A诊断为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Ⅱ度,经局部保守治疗后好转;4例X线慢性外照射受照者诊断为观察对象;生物剂量未估出;过量受照及医学处理经过对受照人员心理状况有较大影响。结果提示,受照者大多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变化,通过进行科学的心理测评和指导,有利于受照者的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核电厂操纵员心理干预工作与一般人群心理干预的异同,将研究对象初次心理访谈报告及功能大体评定(GAF)量表结果全部纳入研究范围,由一名资深动力学取向心理咨询师从报告中提取被访谈者或来访者初次访谈时对访谈性质的理解与期待、本人自我功能与力量、主要困难的性质和内容的信息录入数据库,社会功能水平采用GAF量表来评定,分为操纵员组和来访者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在对访谈性质的理解与期待、本人自我功能与力量、主要困难的性质和内容及社会功能水平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操纵员心理访谈工作与常规心理咨询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参与心理访谈的操纵员对访谈的目标有清晰、准确的预估,对心理访谈性质的理解与期待的差异,深刻地影响着心理访谈工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操纵员更合理、有效地使用临床心理资源。建立劳动保障—科普宣教—专业心理援助资源三位一体的科学、完善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更有利于操纵员群体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标准化核电厂风险分析人员可靠性分析方法(SPAR-H方法)在现阶段国内外事故后人员失误事件(HFE)的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工程应用过程中发现,目前参考的方法论文献对绩效形成因子(PSF)的定义、评级准则的描述不够明确、详细,从而对人员失误概率(HEP)的计算准确性造成影响。为解决该问题,本研究结合SPAR-H方法实施导则,对可用时间、压力及复杂度PSFs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定量化中PSF定义、评级的更加明确的参考依据,并结合实例分析对“可用时间”PSF的改进优化进行了应用说明。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表明,相关优化建议改善了SPAR-H方法中的PSF等级评定过程,得到更符合工程实际的HEPs,增强了人员可靠性分析(HRA)定量化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