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本区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的基础上,开展1∶1万面积性土壤测量工作,结合本区成矿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异常成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通过工程验证发现了1条钼铅矿化体和1条银矿化体,认为该地区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2.
腰站林场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漠河盆地北端,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为实现找矿突破,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基础上,开展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表明:腰站林场地区Au元素丰度高,变异系数大,为主成矿元素,As、Sb元素可作为指示元素,以中低温热液成矿作用为主,找寻金矿床潜力较大;综合异常元素多、规模大、强度高。在部分综合异常区地表槽探查证中发现2条矿化体,矿化特征与宝兴沟金矿床具有一定的类似性,认为该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特彻尔地区位于刚果共和国北部内陆南北向构造区V号金矿带内,有着极为有利的成矿环境。通过开展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辅以地质测量、探槽揭露,结合地质条件和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异常特征,本次在该区共圈定了5处综合异常,优选了2处找矿靶区;发现了1条金矿化体,为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向阳沟地区圈定了土壤综合异常8处,与工作相关的主要为AP1、AP4、AP8,根据该区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岩石剖面、槽探、钻探工程等工作对异常进行解析,掌握了化探异常的主要特征,结合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等特征,对向阳沟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对矿化体进行圈定,提出控矿因素,对该区找矿潜力进行了评价,建立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交鲁山—东天山火山岩带位于大兴安岭德尔布干成矿带东北端,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了一处显示Au成矿潜力的HS-8化探组合异常,运用大比例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激电中梯测量方法,对可能导致HS-8化探组合异常的深部隐伏控矿构造及矿化蚀变进行了查证。查证结果:共圈定地球化学组合异常6处,推断断裂构造4条;对1∶2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激电中梯测量异常进行了槽探工程验证,并根据化学样分析结果圈出了6条金矿(化)体。研究表明,激电中梯测量视极化率(ηs)异常主要与黄铁(褐铁)矿化有关,成矿元素金在英安岩和流纹岩中具有明显的富集趋势,这两种岩石可能为金矿化提供了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6.
哈图中游地区在1∶2.5万地球化学测量的基础上圈定了找矿潜力较大的综合异常1处,元素组合为Au、Pb、Ag、La、Sb、Zn等,并伴生有W、Bi、As等元素,该异常从高温→中低温成矿元素的组合,反映了具多期次成矿作用的特点。通过地质草测、地化剖面测量、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及地表揭露等异常查证工作,发现金铅矿体1条,稀土矿化体1条,说明该区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进一步分析地质、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物探异常及发现的矿体的特征,对该地区成矿潜力作出评价分析,为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十五里桥金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里桥金矿床位于上黑龙江盆地南缘,是近年来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新发现的又一岩金矿床。在1∶2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土壤地球化学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区内成矿元素分布特征、相关性、因子等分析认为,区内主成矿元素为金,后期叠加富集特征明显,找寻金矿床或矿化体潜力较大;土壤测量金异常规模较大、峰值高,浓集中心明显,套合好,通过地表工程揭露发现金矿体,产于伊列克得组火山岩内,金矿化与石英脉关系密切,显示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同时根据土壤测量异常特征及所处地质环境,为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北地区地处西环太平洋构造带,是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重点成矿区域,其中位于松辽盆地北缘的德尔布干、呼玛、小兴安岭和吉东矿集区[1~3],则是该成矿类型的典型区域,而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该地区的成效尤为显著。其中在黑河-逊克-伊春-佳木斯等地发现的团结沟大型金矿、东安大型金矿、高松山大型金矿以及平顶山金矿等多处金矿床,均是通过化探手段发现的。在该区应用广泛的还有常规的水系地球化学测量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伊东金银矿就是在该区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内进行了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后,圈定了多处组合异常,从而发现了17条金矿体。实践表明,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找矿效果显著,在小兴安岭浅覆盖地区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翁孔坝铜矿床为一典型火山沉积成岩成矿+构造叠加成矿的铜矿床。矿区内构造较为发育,主要为一系列近南北向褶皱和近南北向、东西向断裂,赋矿层位主要是宋家坡组,岩性为玄武质安山岩。通过开展1∶2万EH-4高频大地电磁测量和1∶5 000大功率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通过开展1∶1万高精度磁法测量和1∶1万激电中梯测量等物探工作,圈定了3处成矿有利区和1条成矿有利带,2次物探工作圈定的有利找矿靶区具有较好的套合性。在矿区南部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确定了2处甲类综合异常;在矿区北部开展次生晕剖面测量,圈定了1处甲类综合异常。通过综合分析矿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结合物、化探异常和蚀变与矿化的关系,建立了找矿模型,利用该模型发现了可利用的工业铜矿体,为民乐地区该类型铜矿床的勘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沟系岩屑测量法是一种非正规的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其采样介质为残坡积物和岩石碎屑。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中,该测量法可以快速地对1∶20万、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及土壤异常等进行检查,具有快速、经济且准确圈定矿化范围的特点。2010年,为了迅速缩小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范围,有效浓缩异常浓集中心,利用沟系岩屑测量法在阿木尼克地区快速圈定了一处具有一定规模的钼铅锌综合异常,通过检查发现1条钼矿体。研究表明,沟系岩屑测量法及其采用的技术指标在柴达木盆地周缘荒漠化中高山干旱剥蚀景观地区的地质找矿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找矿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阿克海哈勒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南阿尔泰晚古生代弧后盆地中段,阿尔泰地槽褶皱系之喀拉额尔齐斯复式背斜的西北端构造尖灭部位。属于阿尔泰南缘Cu-Pb-Zn-Fe-Au-RM-白云母-宝石成矿带北部麦兹-冲乎尔Fe-CuPb-RM-宝石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1:1万土壤测量研究区共圈出11个综合异常区,经过地表探槽工程验证发现金矿体1条,金矿化体4条,铜、铅、锌矿化体各1条。通过对阿克海哈勒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条件的综合分析,认为阿克海哈勒通过进一步勘查工作有望找到火山热液型金、铜多金属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快速缩小找矿范围,提供有利靶区,基于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对内蒙古敖汉地区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出22处综合异常,通过对HS-7综合异常进行查证,发现2条铜(银)矿化体,表明水系沉积物测量在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尤其对金、铜等矿种效果更加突出。在综合异常分析和查证的基础上,结合区内的矿产分布特征、化探异常特征、地质特征及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定4处找矿远景区,即:撰山子—关东沟金铜银找矿远景区、黄花甸—白土营子钼铜找矿远景区、水泉—大黄胡同铁铜萤石找矿远景区和下甸子铜钼找矿远景区,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甘肃北山是重要的金、钨、铁、铜、稀有金属成矿带,本次研究通过收集梳理前人1∶20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地球化学测量资料,结合地质背景,优选梁顶包一带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根据土壤测量成果,统计研究测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圈定6处元素套合好、分带性明显的综合异常,在此基础总结分析了区内成矿地质特征,明确提出了下步找矿方向.此研究也为在北山地区开展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拉脊山大马鸡沟地区金矿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四处土壤综合异常,结合成矿地质条件通过大比例尺地质草测、岩石剖面以及槽探工程对异常进行解析,掌握了异常范围内的地层分布、地质构造等特征,对大马鸡沟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并初步圈定了蚀变破碎带及金矿(化)体的分布范围和数量;此外,结合拉脊山一带区域地质背景,综合研究大马鸡沟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对该区找矿潜力进行了评价,建立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九仗沟金矿位于熊耳山—外方山矿集区内的蛮峪—店房金矿带北段,是典型的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采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了找矿靶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确定了矿化富集部位,岩石地球化学(原生晕)测量识别出构造破碎带和矿化强度,并预测矿体相对剥蚀程度。研究表明:不同尺度地球化学测量为该金矿勘查提供了不同阶段的找矿信息,找矿效果显著。其中,利用水系沉积物测量在九仗沟矿区范围内圈定了11-丙-Au异常,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现了九仗沟1-甲1-Au-Ag-Pb-Cu-Hg-AsBi-Ni异常,利用原生晕剖面微量元素峰值部位确定了F1构造矿化蚀变带。通过总结该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找矿标志,建立了勘查地球化学模式,为区域及矿区周边相同类型的金矿勘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西藏隆子县拉九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寻找金多金属矿的潜力较大。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的前提下,通过遥感地质解译研判成矿有利部位,确定拉九地区为成矿预测Ⅳ区,利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进行扫面,圈定了多处化探综合异常。选择在拉九异常(HS-13-B2)内,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壤中1/1万汞气测量及激电中梯测量等大比例尺化探物探工作,初步圈定了2处化探综合异常,发现3个极化体和2处视极化率异常,优选其中有利的成矿靶区,经异常查证和槽探工程揭露,发现3条金矿矿化蚀变带,实现了找矿新发现。基于物化遥综合找矿信息初步建立了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特征为标志的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实践证明,运用物化遥综合找矿方法可极大地提高找矿效率,该工作为今后在高原山区开展多金属找矿勘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浮梁县牛角岭铜多金属矿与朱溪铜多金属矿同处在塔前—赋春成矿带上。通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4个综合异常区,其中综合异常H-2通过钻孔ZK001验证,发现4条铅锌矿化体,综合异常H-4经槽探工程揭露,发现一条金矿化体,显示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牛角岭矿区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8.
窑沟金矿床处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和兴蒙造山带的衔接部位,隶属于赤峰-朝阳金成矿带东北段。矿区内矿体位于破火山口的断裂系统内,主要赋矿围岩为义县组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石英流体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为159℃~245℃,盐度为1.22%~11.72%,具有低盐度、中低温成矿流体特征,为火山岩型金矿床。遥感异常信息解译显示,窑沟金矿区为羟基异常高度集中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以Au为主的综合异常,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现具有异常内带的、以Au、Ag为主的土壤综合异常,其为重要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1∶5万航磁异常为低负磁性异常,1∶1万高精度磁测显示含矿断裂具有低磁性特征,1∶1万激电异常具有高极化率和低电阻率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作为地球物理找矿标志。地、物、化、遥综合信息找矿标志的建立,为在区域上寻找类似火山岩型金矿床提供了找矿依据。  相似文献   

19.
秦家堡子地区位于辽东-吉南多金属成矿带之开原-草市金、银、铅、锌、铜多金属成矿带的西部,地质情况复杂,成矿环境极为有利。通过对该区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分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背景,圈定了2个综合异常,即HT-1和HT-2。通过对HT-2综合异常的查证,发现并圈定了5条铅锌银矿(化)体,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该区找矿前景良好,是寻找热液型铅锌矿的有利地区,对该区继续开展工作,有望获得突破性找矿进展。  相似文献   

20.
在综合研究跃进山西一带地物化遥的基础上,利用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1∶5万化探异常进行加密检查,缩小异常范围,统计地球化学参数,查明地球化学异常浓度分带特征,探讨异常与金矿化体的关系,作出找矿潜力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