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深入研究环邵伯次凹地区油气分布规律,在划分邵伯次凹构造——沉积演化阶段的基础上,重点剖析有利油气储集砂体,结合烃源岩、盖层、运移等成藏条件及油气藏类型的分析,最终依据有效储集砂体发育特征及其构造位置,提出3种油气成藏模式:1)分流河道砂体型斜坡带油气成藏模式,以高邮凹陷北部斜坡带的联盟庄地区为代表,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条带状分流河道砂体为有利储层类型,发育构造-岩性油气藏;2)浊积砂体型凹陷带油气成藏模式,以高邮凹陷中部深凹带的邵伯外围地区为代表,主要发育浊积扇沉积,透镜状浊积砂体为有利储层类型,形成隐蔽性的岩性油气藏;3)分流河道砂体型断阶带油气成藏模式,以高邮凹陷南部断阶带的真武、黄珏地区为代表,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沉积,扇状分流河道砂体为有利储层类型,发育构造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研究结果表明:以成藏模式为指导,新落实联盟庄L11-1井地质储量27×104 t、邵伯外围S16-2,S16-3井地质储量60×104 t、黄珏H27-4井E2d2-21层日油8.3t/d,为有效地进行可持续勘探开发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冀中坳陷饶阳凹陷蠡县斜坡因富含油气而备受关注,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岩性-地层油气藏成为蠡县斜坡增储上产的主要目标,明确砂体成因类型及其分布演化规律是油气高效勘探开发的关键。综合利用岩芯、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蠡县斜坡北段沙一下亚段地震沉积学研究。依据沙一下亚段顶、底界面T4和T42地震反射标志层以及内部T43地震反射标志层,将沙一下亚段划分为尾砂岩段和特殊岩性段。浅水三角洲成因的尾砂岩段可细分为浅水三角洲平原、浅水三角洲前缘(内前缘和外前缘)及前浅水三角洲等3种亚相类型;特殊岩性段以滩坝-湖泊沉积为特征,砂体类型主要为砂质碎屑岩滩坝,碳酸盐岩滩坝次之。尾砂岩段沉积时期,浅水三角洲体系在平面上表现出明显的分带性,浅水三角洲内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分布范围广,最大推进距离达15 km,是研究区的主力储层;从早到晚,伴随着湖平面逐步上升,西南部物源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而北部物源影响范围减小。特殊岩性段沉积时期,湖平面迅速上升,浅水三角洲体系完全退出蠡县斜坡北段,沉积体系以滨浅湖—半深湖和滩坝沉积为特征,砂体类型主要为砂质碎屑岩滩坝,分布在研究区东部(面积约12 km2),大多平行于湖岸线呈条带状展布。根据沉积学和地震沉积学研究,分别建立了研究区尾砂岩段和特殊岩性段时期的沉积模式,为下一步储层预测和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综合应用地震、岩芯、测井和录井资料,在准中地区清水河组层序地层格架内识别出两期低位三角洲砂体。SQ1低位三角洲岩性为含砾砂岩和细砂岩,分选中等,粒度概率曲线包括一跳一悬式和两跳一悬式,发育冲刷充填、磨圆泥砾等沉积构造,沉积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体。SQ2低位三角洲岩性为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分选较好,粒度概率曲线以多跳一悬式为主,发育爬升层理、波状复合层理等沉积构造,沉积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席状砂为主。两期低位三角洲砂体储层物性较好,紧邻厚层泥岩,发育有效输导体系,具有十分有利的油气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4.
查明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发育于不同沉积微相的岩性相对储集性能的控制作用.通过岩心精细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录井、物性等资料分析,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和构造环境,在强调沉积微相与岩性配置的基础上,划分了扇三角洲不同沉积微相环境中发育的主要岩性相,指出了不同岩性相的物性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水下河道砂砾岩相、河口坝-远砂坝砂岩相是最为有利的储集岩相;辫状河道砂砾岩相、水下主河道砾岩相、水下河道末端砂岩相、水上泥石流砾岩相为较有利的储集岩相;水下泥石流砂砾岩相、前扇三角洲粉砂岩相可作为增储的储集岩相;水下河道间砂泥岩相、平原河道间砂泥岩相、前扇三角洲泥岩相几乎不具备储集性能.最后在沉积相-岩性相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有利储层发育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根据岩性、沉积结构与构造、测井相综合分析认为,本区长6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哑相沉积,可细分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微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其主要的储集层.这些砂体横向上复合连片往往呈带状展布,岩性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残余粒间孔和次生溶蚀也为主要的孔隙类犁.通过沉积相与油藏分布的关系研究,认为油气的聚集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长6油层组良好的储集层,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场所.  相似文献   

6.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周返地区处于潜江组砂岩尖灭线附近,是岩性油藏形成的有利地区,是近期挖潜增产的重要目标区。通过综合评价,认为位于研究区东侧水下分流河道末端的指状砂岩体发育区是潜四段岩性油藏滚动勘探的有利区,返Ⅲ断层上升盘是潜三段断层-岩性油藏勘探的有利区;精细小层对比和地震振幅属性储层预测是该区岩性油藏勘探的主要方法;水下分流河道末端的砂体物性差,干带范围较宽,在井位部署时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庆探1井区古水流、重矿物及砂岩组分指示沉积物源主要来自西南方向。研究区山1段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和水下分流河道间等4种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自西南向北东方向延伸展布,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研究区主要的有效储集体,与分流河道间泥质沉积呈条带状相间分布。总体上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山1段沉积具有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三角洲平原亚相储层砂体分布复杂和静态连通性评价难的问题,以松辽盆地肇州油田扶余油层为例,综合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采用沉积成因类比和概率模型的方法,系统的研究了三角洲平原亚相环境下的储层连通概率,提出砂体几何学特征、井网密度、物源方向和地层砂地比是影响储层静态连通性定量评价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储层连通概率与砂体宽厚比和地层砂地比呈正相关,与井距和物源方向偏角的正弦值呈反相关;三角洲平原亚相主要由单期分流河道、复合分流河道和决口扇3种微相组成,其中单期分流河道宽厚比15~30,复合分流河道宽厚比45~60,决口扇宽厚比和长宽比分别约120和75;当前220m井距条件下,单期分流河道为主的FⅠ4小层砂体连通概率为25%,复合分流河道为主的FⅠ7小层砂体连通概率为55%;单期分流河道、复合分流河道和决口扇砂地比‘瀑布区’范围分别为25%~35%,20%~30%,15%~20%.应用上述方法对评价区进行钻井验证,砂体符合率达87.5%以上.  相似文献   

9.
利用钻井、测井、录井和地震等资料,分析岩石结构构造和古生物,研究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白垩系沉积相发育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白垩系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和湖相,可以划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亚相,以及水上分流河道、漫滩沼泽、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席状砂、泥滩、滩坝微相.总体为滨浅湖沉积背景,西北部为隆起区,提供物源,向东、南方向逐渐演化为宽缓的斜坡,碎屑物质主要沉积于斜坡的滨浅湖区.从清水河组到连木沁组沉积范围不断往西南部扩大.受湖平面升降、气候变化、沉积物供给等因素的影响,扇三角洲砂体规模较小,滩坝砂体广泛发育,砂体紧靠生油凹陷,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易于形成下生上储型油藏,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浅水三角洲不仅可发育在陆相坳陷盆地,也可在断陷湖盆初始期、萎缩期和断-坳转化期发育。浅水三角洲的形成受控于古构造、古地形、古水体、古气候及古物源等因素,在岩性、沉积结构、沉积构造、测井曲线、古生物及地球物理响应等6个方面具有与其他三角洲不同的沉积特征。基于物源体系可将浅水三角洲划分为浅水扇三角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及浅水曲流河三角洲3种类型。断陷湖盆浅水三角洲的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多变性,受构造影响较大。断陷湖盆初始期,由近岸向远岸,A/S值逐渐增加,河道砂体规模变小,连通性变差,席状化程度增强,平面砂体形态由毯状、坨状过渡为朵状、带状。断陷湖盆萎缩期,A/S值较小时,发育丝带状或鸟足状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推进速度快,单期砂体较厚,横向变化快;A/S值较大时,多发育扇形、舌形或伞状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不发育,河口坝和席状砂成片出现,砂体横向较稳定,单砂体厚度不大。通过上述研究探讨了断陷湖盆浅水三角洲的发育特征和沉积模式,为完善陆相湖盆浅水三角洲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延长组长6段沉积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储层物性特征、浊积岩特征、浊积岩分布规律及其对油藏的影响,明确了浊流沉积的石油地质意义。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长6段以发育长石砂岩为主,填隙物成分有方解石、绿泥石、白云母以及少量的石英加大、长石加大等,砂岩储集层孔隙结构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 吴堡地区长6期湖盆沉降趋于稳定,是三角洲的高建设时期; 多水系、多物源的三角洲前缘沉积为深湖浊积扇沉积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在吴堡地区东北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前端发育深湖浊积扇沉积,可区分出中心微相和边缘微相两个沉积微相带,其中浊积扇中心微相以细砂岩、粉砂岩与暗色泥岩呈砂泥互层; 从平面上看,浊积岩砂体非均质性在侧向上逐渐变弱,砂体底部发育厚度较大、成熟度较高的暗色湖相沉积的烃源岩,深湖相的暗色泥岩含有丰富的烃源岩,而浊积岩砂体是由深湖相的暗色泥岩构成,孔渗物性好的区域易于形成良好的上倾尖灭的透镜状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彭阳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成藏特征,并探讨了烃源岩、沉积、储层、构造等成藏主控因素,为寻找该区油气勘探有利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彭阳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类型为岩性圈闭和构造圈闭,岩性圈闭油藏主要受沉积因素控制,构造圈闭油藏主要受断层圈闭和构造因素控制;延安组烃源岩主要为炭质泥岩及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侏罗系成藏具有良好的油源条件;侏罗系延9、延8及延7沉积期间发育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是重要的储集层,河流边滩微相砂体及河道心滩砂体是最有利的储集砂体;侏罗系延安组储层物性越好,含油性越好;侏罗系延安组构造复杂多样,断层和穹窿及小型鼻状隆起等微构造十分发育。综合分析认为,主砂体与有利构造叠合部位形成的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是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区;侏罗系石油勘探重点应在穹窿、鼻隆等构造高点部位与主河道叠合区。  相似文献   

13.
红旗凹陷南屯组沉积特征及优势储集相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了地震、岩芯、录井、测井等方面的资料,在区域构造背景下详细地分析了红旗凹陷在南屯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的沉积体系类型及其平面展布特征,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有扇三角洲、湖底扇及湖泊三种类型的沉积体系,其中扇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在西侧的红西陡坡带内,东侧缓坡带内发育范围较小,前缘砂体向前推进过程中遇断裂坡折带发生滑塌,在HS6等井区处形成湖底扇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在西侧陡坡带和东侧缓坡带间的洼槽区内。对不同微相类型岩芯样品的物性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湖底扇中扇辫状沟道微相物性特征好,是最有利的油气储集相带;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次之,为较有利的油气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14.
欢喜岭油田锦99块杜家台油藏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目前处于注水开发中后期的稠油油藏,其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储层物性较好,但非均质性强.为确定各砂体沉积微相类型、空间展布特征,以及沉积微相与含油性关系,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钻井、测井、录井、岩石分析、试油试采和生产动态化验资料,分析研究区沉积微相特征及其与含油性关系.结果表明:该区为一套完整的水进体系沉积,包括水下分流河道主体、水下分流河道侧缘、河道砂坝、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湖相泥等6种沉积微相类型;沉积微相对储层含油性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其中水下分流河道主体和河道砂坝微相含油性较好,为油气聚集的有利沉积微相;席状砂和水下分流河道侧缘微相含油性较差.研究结果指明油田下一步勘探有利储集沉积砂体的方向,对油田后续注水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宋芳屯南部P油层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利用42口井岩芯和2 745口井测井曲线,对松辽盆地宋芳屯地区南部P油层内各级次基准面旋回的演化规律及高分辨率层序发育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宋芳屯地区P油层发育4类层序界面,共划分为2个中期、5个短期和12个超短期层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沉积微相类型及分布演化规律研究。研究认为,宋芳屯地区P油层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进而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决口扇、漫流砂、河口坝、远砂坝、河道间和席间泥等8种微相砂体。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广泛发育,延伸距离较远,由于频繁的分叉和改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纵向叠置、横向连片,平面上呈树枝与条带状展布,该砂体物性较好,为主力储集体。通过沉积微相精细研究,为该区岩性油气藏的下步勘探与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饶阳凹陷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演化规律,在区域沉积背景分析基础上,利用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建立沙三下亚段层序地层格架,并对沉积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沙三下亚段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可划分为低位、湖侵和高位3个体系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等3种沉积相类型,辫状河三角洲发育于断陷西部缓坡带,扇三角洲发育于断陷东部陡坡带,湖泊发育于断陷中部.低位域、高位域时期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规模较大,储集体发育,湖侵域时期湖盆扩张,烃源岩发育.结果表明:高位域时期的水下分流河道储层物性最好,为Ⅰ类有利区;低位域时期的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储层物性次之,为Ⅱ类有利区,此类砂体与湖侵域烃源岩形成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是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欢58块沉积微相的差异性,在区域特征及岩性、电性、沉积构造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绘制各砂岩组的沉积相平面图。研究表明,欢58块杜家台Ⅰ油组为浅湖时期河流入湖的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物源来自东北方向,砂体向西南方向展开,沉积微相发育形成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以及河口坝。通过杜家台扇三角洲沉积微相模式研究,认为水下分流河道为研究区有利储集区域,也是井位部署的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18.
固满构造带目的层系为新近系中新统,上世纪80年代按照构造类圈闭的思路并无突破,之后油气勘探进展缓慢,近年来通过重新地震处理,认为构造类圈闭在该区并不发育。通过油气源、沉积体系和构造背景分析,该区中新统具备岩性凝析气藏形成的条件。为了更好的指导该区油气勘探,深刻剖析成藏主控因素,首先对地表油苗的来源分析,认为固满构造带主力烃源岩为二叠系泥岩,油气源充足,其次储集层为中新统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砂坝沉积的细砂岩、粉砂岩,中低孔、中低渗透率,盖层为与储层交互沉积的泥岩、砂质泥岩。圈闭类型为构造上倾背景下的岩性圈闭。当沟通油源的断裂与上倾砂体组成立体疏导体系时,便会形成岩性凝析气藏,具有可观的勘探潜力,是目前塔西南自柯克亚气田发现以来针对中新统目的层较现实的勘探接替区。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海上浅水三角洲相油田储层展布的复杂现象,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分析浅水三角洲砂体的储层构型,确定该地区地层对比的稳定分布标志层。通过五级构型分析认为,发育的浅水体三角洲砂体模式包括:连片状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组合模式;条带状分流河道与天然堤组合模式。通过四级构型分析认为,连片状的砂体均由多期次单河道砂体组成。同时,根据单一分流河道识别标志分析,识别出单一分流河道。  相似文献   

20.
传统沉积微相的识别,主要是依据沉积特征、测井曲线相模式等资料进行逐井逐段地识别与划分.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二区中西部八道湾组稠油油藏,应用沉积微相-岩石相综合分析方法,根据储层特征,识别并划分洪积扇扇中沉积相类型,在岩石相定量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砾岩稠油油藏沉积微相的精细定量划分,表征了砾岩油藏沉积微相砂体之间在岩性、物性上的差异,并进一步总结了洪积扇扇中的沉积模式,研究了沉积微相-岩石相的平面展布规律,建立了不同类型沉积微相-岩石相储层地质知识库,认为扇中辫状河道粗砂岩相及辫状河道细砂岩相为主要的含油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