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吉林油田外围盆地勘探进程,逐步发现柳河盆地有很大勘探潜力。为了探究柳河盆地主力生油层位,研究以柳地1井、柳地2井岩心为对象进行了岩石热解、TOC分析、干酪根镜检、饱和烃气相色谱和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等实验,评价了鹰嘴砬子组烃源岩生烃潜力。结果表明:鹰嘴砬子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类型为Ⅰ-Ⅱ型干酪根,成熟度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饱和烃正构烷烃以低碳数为主,规则甾烷C_(27)-C_(28)-C_(29)整体呈现"L"型分布,母质来源主要为水生生物贡献,夹杂少量陆源高等植物贡献;T_s/T_m、姥鲛烷植烷比值反映沉积环境主要为弱还原环境。综合评价鹰嘴砬子组烃源岩有良好的生油气潜力,可能为柳河盆地主力生油层位,有一定勘探价值。  相似文献   

2.
震旦纪至中三叠世四川盆地发育海相地层,共发育5套区域性烃源岩: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都发育泥质岩烃源岩,中二叠统栖霞组和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则为泥质岩和碳酸盐岩2种类型的烃源岩.研究发现:陡山沱组生烃中心位于重庆涪陵地区,筇竹寺组生烃中心位于成都-自贡地区,龙马溪组以万县地区和泸州-綦江地区为主要生烃中心,栖霞组具有成都-资阳、广元-仪陇、万县3个生烃中心,吴家坪组以万县-巫山地区为主要生烃中心;同时资料显示,盆地烃源岩总体热演化成熟度较高,成熟至过成熟阶段,其生烃强度主要由有机碳丰度和烃源岩厚度决定.二级层序海平面上升期有利于区域性烃源岩形成,沉积环境控制着烃源岩的岩石类型、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丰度,构造运动则影响着烃源岩发育范围和后期有机质成熟度演化.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拗陷中侏罗统广泛发育,是该区主要的烃源岩层系.野外地质调查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中侏罗统烃源岩主要以油页岩、泥岩、碳质泥岩和煤为主.油页岩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平均为7.95%,有机质类型属Ⅰ-Ⅱ型,为好生油岩;泥岩的有机质丰度交化大,但80%以上的样品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大于1%,65%样品的有机碳的质量分数达1.5%以上,有机质类型为Ⅱ-Ⅲ1型,综合评价为差-中等烃源岩;碳质泥岩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平均为10.89%,有机质类型为Ⅲ1-Ⅲ2型,综合评价为差烃源岩;煤岩最差,属非-差烃源岩.露头剖面烃源岩有机质大多处在未熟-低熟阶段,少量处于成熟阶段,推断拗陷内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相对较高,正处于生、排烃高蜂期.烃类化合物组成及分布表明,中侏罗统属淡水沉积环境,拗陷内发育较深湖-深湖相优质烃源岩.  相似文献   

4.
双阳盆地三叠系发育一套河流-湖沼相的含煤地层,发育煤系烃源岩,构成一套有勘探价值的层系。为了研究双阳盆地三叠系煤系泥岩烃源岩特征与页岩气勘探潜力,在双阳盆地的双参1井和野外露头,采集了上三叠统的煤系泥岩、炭质泥岩和煤三种类型的烃源岩样品,进行了暗色泥岩、碳质泥岩以及煤的有机丰度、类型、成熟度和岩石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双阳盆地三叠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达到中等烃源岩有机丰度水平,有机质类型主要是Ⅲ型,烃源岩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岩层脆性较高,可以作为页岩气储层。总之,双阳盆地三叠系煤系烃源岩具有一定生烃潜力,而且可以成为页岩气储层,具有良好的含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5.
在西藏阿翁错盆地古近系牛堡组实测剖面的基础上,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牛堡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偏低,泥页岩和泥晶灰岩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26%和O.15%,泥页岩表现出较差烃源岩特征,泥晶灰岩则表现为中等烃源岩特征.泥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和Ⅱ2型为主,泥晶灰岩有机质类型主要表现为Ⅱ1型.牛堡组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不高,主体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总体评价阿翁错盆地牛堡组为较差-中等烃源岩.  相似文献   

6.
如今辽源盆地初期勘探阶段紧要面对的问题有三:其一为复杂残留断陷盆地烃源岩层位、品质不清;其二为烃源岩的平面展布及生烃潜力尚未明确;其三为烃源岩生烃史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平岗—辽源盆地存在3套烃源岩,通过进一步分析烃源岩丰度、成熟度、有机质确定了各套烃源岩的品质、平面展布及生烃潜力,烃源岩整体较好且长安组一段最优,长安组三段次之,久大组最末;辽源坳陷烃源岩优于平岗坳陷;热史揭示3套烃源岩成熟度稍有差异,长安组三段和长安组一段均达到低熟—成熟演化阶段,久大组已为高成熟—过成熟演化阶段,长安组三段和长安组一段在泉头组沉积时期进入生烃门限,久大组在长安组沉积时期进入生烃门限。对研究区内新钻探两口地质井进行岩性观测和系统取样,并结合辽1井与15口煤田井钻井数据、地震资料的分析,明确烃源岩品质及对烃源岩深入评价,为平岗—辽源盆地下一步油气勘探打下坚实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保山盆地气源岩有机质饱和烃色谱、三环萜烷、四环萜烷、五环三萜烷及甾烷分布特征的研究,发现气源岩有机质碳数分布存在比较明显的奇碳优势,结合R.数据,认为该区气源岩成熟度很低;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中的三环萜烷、四环萜烷含量低,五环三萜烷中有含量十分丰富的生物藿烷,表明源岩成熟度低;还检测出与细菌作用有关的C<,30>-藿烯,并通过C<,30>-藿烯的含量初步确定研究区1.2 km左右深度为细菌活动的死亡深度;C<,27>、C<,28>、C<,39>规则甾烷具有C<,29>>C<,27>>C<,28>的分布特征,为不对称"V"字形与反"L"字形,表现了陆源有机质输入为主的特征;甾/萜比值小,表明细菌对有机质的改造比较强烈.  相似文献   

8.
根据大量的烃源岩地球化学数据,分析了北塘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从有机碳含量(TOC)、氯仿沥青"A"、总烃含量、S1+S2、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R0)等方面对古近系烃源岩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北塘凹陷东三段、沙一段和沙三段是本区的烃源岩层段,其中沙三段烃源岩生烃指标最好,是本区的主力烃源岩层段.烃源岩的模拟结果表明:(1)北塘凹陷的烃源岩门限深度为2 390m,门限温度为94.2℃,进入生烃门限的时间约为25~28Ma ;(2)北塘凹陷沙三段的现今地层温度为140~160℃,R0达0.9%~1.4%,正处于生油高峰期;沙一、二段的现今地层温度为100~140℃,R0达到了0.75%~1.0%左右,已进入中等成熟阶段;东营组的现今地层温度为80~100℃,R0为0.45%~0.75%,处于低-中等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9.
在野外地质考察、岩心观察和大量测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东北地区桦甸盆地始新统桦甸组和美国犹他盆地始新统绿河组油页岩中类异戊二烯烷烃、甾类和萜类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并探讨其对两地油页岩在有机质来源及古沉积环境上的差异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在GC谱图上,桦甸油页岩Pr/Ph为1.47~2.03,具姥鲛烷优势;而绿河油页岩Pr/Ph为0.34~0.44,具植烷优势.GC-MS分析表明:桦甸油页岩规则甾烷C27-C28-C29呈反"L"型分布,∑(C27+C28)/∑C29为0.63~2.52;绿河油页岩规则甾烷C27-C28-C29呈钝角不对称"V"型分布,∑(C27+C28)/∑C29为0.96~1.20.桦甸油页岩萜类化合物中萜烯>ββ构型霍烷>αβ构型霍烷,以C29萜烯占优势:绿河油页岩中五环三萜烷>三环萜烷>四环萜烷,并检出丰富的Υ-蜡烷和β-胡萝卜烷.两地油页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参数的对比分析揭示:桦甸油页岩为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双重生源,但细菌及藻类等水生生物的贡献较大,主要形成于弱还原淡水沉积环境;绿河油页岩有机质来源主要为细菌和藻类等水生生物,主要形成于强还原咸水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阿拉善右旗杭乌拉地区下二叠统埋汗哈迭组岩性特征、暗色泥页岩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总结了烃源岩纵向分布、有机质丰度、干酪根类型和热演化特征.下二叠统埋汗哈达组烃源岩分布层段集中,暗色泥页岩累计厚度160.1 m,占碎屑岩厚度的33.3%.有样品控制的暗色泥页岩厚度94.1 m,ω(TOC)平均为0.75%,大于0.3%的样品占93.5%.其中:ω(TOC)大于1.0%的好烃源岩厚度22.2 m,占样品控制厚度的23.6%;ω(TOC)为0.5%~1.0%的中等烃源岩厚度45.5 m,占48.3%;ω(TOC)为0.3%~0.5%的差烃源岩厚度16.5 m,占17.5%.甾烷相对含量具有明显的C27优势,族组分饱和烃含量显著高于芳烃含量,干酪根类型为Ⅱ型.Rc平均为0.77%,表明干酪根演化进入成熟阶段,最高热解温度(Tmax)分布范围为350~550℃,属成熟-高成熟阶段.综合评价认为,下二叠统埋汗哈达组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以生气为主.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和认识秦南地区有重大勘探突破的陡坡带和该区的勘探潜力,利用该地区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等分析资料、伴生原油的油源对比以及油气运移模拟,定量刻画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对秦南地区天然气成因和油气勘探潜力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凸起带天然气为新近系溶解气且以干气为主,陡坡带天然气为古近系凝析气且为湿气;陡坡带天然气主要为油型气,碳同住素发生倒转.与之伴生原油的生物标记物表明,油气为沙三段(E2s3)和沙一段(E3s1)烃源岩共同贡献的结果.油气运移数值模拟表明:油气仅为断阶带"活跃"源岩所贡献;非烃类天然气为无机CO2幔源气;秦南凹陷为"小而肥"的富生烃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为好烃源岩,东下段(E3dL)烃源岩为中一好烃源岩;该地区油气主要为沙河街组烃源岩所贡献.油气优势运移路径与烃源岩评价表明,秦南地区为陡坡带和西斜坡,石臼坨凸起缓坡带和辽西低凸起南末端为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12.
岩芯和岩屑样品的地化热解分析数据表明,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湖相烃源岩类型以Ⅰ型与Ⅱ型为主,总体有机质丰度较高。为了准确认识该区烃源岩特征并对其进行评价,利用岩芯地化分析资料标定测井信息,井震结合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烃源岩总有机碳横、纵向预测方法。纵向上研究采用声波电阻率模型、密度孔隙度模型及多元统计回归等多种方法计算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经对比选取适合的有机碳含量测井解释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多属性地质统计反演技术实现了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的横向精确预测,从而较好的解决了其横向预测的难题;从研究区的预测效果来看,运用这套方法,取芯段的地化分析资料证明,该方法在研究区应用效果较好,为该区的井位部署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利用特制的地层孔隙热压模拟实验装置,开展了模拟地层孔隙空间高压液态水热体系烃源岩生排烃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施加的流体压力为38±2 MPa,温度为290~390℃.模拟实验结果显示了有关高压液态水及其与之相联系的流体压力和孔隙空间等因素对烃源岩生排烃影响作用的一些重要现象,实验发现高压液态水介质条件有利于液态油的生成和保存,不利于液态油向气态烃的转化,而且干酪根的生烃潜力和排油效率有一定的提高.这些新的实验现象可能主要与近临界特性的高压液态地层水的作用有关,进一步推断近临界特性的高压液态水参与干酪根向油气的转化反应,增加了水对油气的溶解能力.在地下实际烃源岩生排烃的温压(100~200℃,30~120 MPa)条件下,岩行孔隙中的地层水是一种相对低温高压压缩液态水,这种地层水可能具有近临界特性,对烃源岩生排烃过程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对这种现象的机理和石油地质意义还知之较少.因此,加强高压地层水近临界条件下烃源岩生排烃热压模拟实验研究,对进一步深入理解地层条件下的近临界水介质、流体压力、孔隙空间因素对生排烃过程的影响,深化烃源岩生排烃机理的探讨,建立地质尺度上的烃源岩生排烃动力学模型,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盆地模拟软件恢复了莫里青断陷从始新世到现今地层的有机质演化史、生烃史、排烃史、排替压力史以及油气成藏史。结果表明,在永吉组沉积时期双阳组烃源岩成熟,开始生烃,其中双一段Ro0.7%,达到排烃门限开始排烃,孔隙以次生孔为主,盖层封闭性好,油气藏开始形成。万昌组沉积时期,双阳组烃源岩排烃与构造定型期匹配良好,油气藏大规模形成。从新近纪开始,构造活动基本停止,油气藏保存良好至今。  相似文献   

15.
烃源岩的非均质性、动力学模型中频率因子的不确定性、热模拟实验条件(开放/封闭程度、加水与否、升温速率)以及热模拟实验的再现性都将影响有机质成烃动力学模型参数,进而影响油气资源潜力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对此,从多个盆地不同类型有机质样品(18块)的开放体系(Rock-Eval)热模拟实验人手,选取SFF模型和MFF模型来描述不同类型有机质样品成烃动力学特征,对比地质外推结果的差异性.其中采用SFF模型低估了具有较低和较高活化能有机质的生烃潜力(反应分数),而采用MFF模型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同时频率因子随活化能的升高而升高,能有效解决频率因子不确定性的问题.同时采用算术平均法和依据S2加权平均法对不同类型样品的动力学参数求取平均动力学参数,并以3.3℃/Ma的升温速率进行外推,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有机质外推结果的差异性.最后,通过对两种模型依据S2加权平均法获得的动力学参数在松辽盆地黑鱼泡凹陷实际应用表明,应用MFF模型计算得出的生烃门限深度为1 700m,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表明采用MFF模型和S2加权平均法获得的动力学参数进行资源评价具有较高可信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重建烃源岩生烃史("源")和泥质盖层排替压力演化史("盖")的方法,研究"源—盖"动态匹配关系,以确定泥质盖层封闭动态有效性。针对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霍尔果斯背斜霍001井泥质盖层封闭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霍尔果斯背斜上白垩统东沟组泥质盖层最大排替压力达到3.76 MPa,具备封盖油的能力,但"源—盖"匹配关系不理想,东沟组泥质盖层在古近系中期开始具备封盖油的能力(排替压力达到1 MPa以上),但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在白垩系末期已经开始生烃,东沟组泥质盖层只具备对下伏下白垩统吐谷鲁群组烃源岩的封盖能力。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是我国典型的岩性地层油藏,其特点是构造简单、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岩性油藏主要受构造沉积环境、烃源岩发育范围和区域盖层等因素控制.烃源岩是岩性油气藏形成的物质基础,沉积环境对岩性地层圈闭具有控制作用,盖层控制岩性油藏发育的规模.该区有3种成藏模式,构造-岩性油藏主要分布于洼陷带,砂岩透镜体、砂岩上倾尖灭油藏多分布于缓坡带和背斜带的翼部.  相似文献   

18.
关于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沉积体系与沉积环境,尽管不同的研究者的认识存在一些出入,但以三角洲相和湖泊沉积为主的认识是普遍认同的.而笔者在进行须家河组煤系气源岩地球化学研究时发现,对须家河组沉积相的认识与可溶有机质组成所反映的环境特征之间是存在较大差异的.饱和烃色谱面貌、植烷系列分布、甲基甾烷分布特征和甲藻甾烷的发育、芳烃馏分的组成特征表明,须家河组腐植煤中菌藻类微生物的贡献较大,沼泽环境来源的有机质经历了成化水体条件的强烈改造过程.这些特征可能与海水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在对比分析不同侵入体热传导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Easy Ro%模型对前人报道的受岩浆侵入体影响的实测R.数据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改进的Fjeldskaar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侵入体不同初始温度及不同厚度对围岩热演化程度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岩浆侵入体的热作用范围有限,不同地质条件下,影响的范围不同.其中:侵入体初始温度越高,影响范围越大;侵入体厚度越大,影响范围(X/D值)也越大,但是一般X/D<2(X/D代表侵入体与接触面的距离和侵入体厚度的比值).侵入体热传导模型的初步应用表明,岩浆作用带来的热源对烃源岩生烃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加速烃源岩的成熟,使得生烃期提前.  相似文献   

20.
运用Petromod盆地模拟软件,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进行了一维的地史、热史和生排烃模拟。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现今地温梯度较低,仅为13.2~20.6℃/km;霍玛吐背斜带(第二构造带)为两期成藏,安集海背斜、呼图壁背斜组成的第三构造带为一期成藏;研究区下白垩吐谷鲁群组已经进入生油高峰,生油高峰在20 Ma左右;生烃中心位于玛纳斯背斜和吐谷鲁背斜区域,吐谷鲁背斜烃源岩已经开始生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