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D-101大孔树脂吸附层析法对韭菜汁进行初步分离,对韭菜原汁及其分离成分进行平板法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韭菜汁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4种供试菌都有抑制作用;大孔树脂分段分离成分中,蒸馏水洗脱成分对供试菌无抑菌能力,体积分数50%乙醇洗脱前段对4种供试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体积分数95%乙醇洗脱段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菊花总黄酮提取物工艺,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作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动态实验和静态实验考察AB-8大孔吸附树脂对菊花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效果和影响因素,运用LC-MS/MS鉴定菊花黄酮主要成分.结果:AB-8大孔吸附树脂可以有效地分离纯化粗提物中的菊花总黄酮成分.优化的纯化条件是上样量与柱体积之比约为1:10,30%乙醇洗脱,获得纯度为84.5%的产物.鉴定出黄酮中含有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木犀草素、芹菜素、芹菜素-7-葡萄糖苷.结论:AB-8大孔吸附树脂法可用于分离纯化菊花黄酮.其中含有菊花HPLC指纹图谱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分离甘草总黄酮.方法 通过吸附率和解吸率的测定,在9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中,选择最适于分离甘草总黄酮的大孔树脂,并优化了洗脱液的浓度.结果 AB-8型大孔树脂的吸附和解吸性能均较好,对甘草总黄酮的吸附率为68.0%,解吸率为83.5%,适用于甘草黄酮的分离.结论 AB-8型大孔树脂是一种较好的分离甘草总黄酮的树脂材料.  相似文献   

4.
选择10种大孔树脂,以一点红黄酮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进行筛选,优选出一种分离纯化一点红黄酮效果较好的大孔树脂;并对筛选得到的树脂进行静态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HPD722大孔树脂对一点红黄酮具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优于其他大孔树脂,HPD722适用于一点红黄酮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5.
王琳  隋昌海 《粮食与油脂》2021,34(2):104-107,112
利用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黑米花色苷.考察树脂类型、洗脱液乙醇浓度、上样液的浓度、洗脱液的流速等因素对分离纯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黑米花色苷的工艺条件:选用D101大孔树脂、乙醇洗脱液的体积分数60%、上样液中花色苷的质量浓度12.0 mg/mL、上样液pH 3.0、洗脱速度3.5 mL/min、D101大...  相似文献   

6.
大孔吸附树脂在植物多酚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植物多酚特有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及其分离纯化的常见方法,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法在分离纯化多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进而重点阐述了大孔吸附树脂的特性、分离原理、吸附机理和解析作用,以及国内外应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多酚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藜麦β-蜕皮激素.通过静态-动态吸附解吸实验确定大孔吸附树脂最佳纯化工艺:大孔吸附树脂为D101型,上样质量浓度为25 mg/mL、上样流速2.0 mL/min、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30%和洗脱流速2.0 mL/min,得到纯度为12.12%的β-蜕皮激素.通过薄层色谱与硅胶柱...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提法进行柿叶中的皂苷提取,并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柿叶中的皂苷。考察了不同的大孔树脂D101、HZ801、HZ806、HZ818、HP–20对柿叶皂苷的分离效果,确定选用HZ818大孔树脂对柿叶皂苷进行分离。结果表明大孔树脂HZ818分离柿叶皂苷的较佳工艺参数为:上柱流速3 BV·h-1,上柱液浓度为4.14 mg·m L-1,上柱液p H为4.6。洗脱剂流速为3 BV·h-1,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为60%,用量为50m L。此工艺获得柿叶皂苷的纯度为59.3%。  相似文献   

9.
陈美红  徐玉娟  李春美 《食品科技》2007,32(10):178-182
研究了NKA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桑椹红色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KA大孔树脂对桑椹红色素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是分离纯化桑椹红色素的适宜大孔树脂;NKA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桑椹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吸光度0.866Abs、pH值2.0的色素样液上柱;用pH值1.5、70%的酸性乙醇作洗脱剂,以0.5BV/h的洗脱流速进行洗脱。树脂重复使用8次后,吸附率仅降低2.8%。经纯化后的色素为紫黑色粉末,其色价为452,是未纯化的48.7倍。HPLC分析表明,桑椹红色素主要含两种花色苷。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大孔树脂HPD400分离茶皂素的方法。以硅胶柱色谱方法制备得到了茶皂素对照样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比色法测定茶皂素含量的方法。以静态吸附与洗脱方法初步筛选HPD系列大孔树脂,进一步以动态吸附与乙醇梯度洗脱的方法研究了HPD400树脂分离纯化茶皂素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HPD400大孔树脂的动态饱和吸附容量为109.3 mg/g树脂,30%乙醇洗脱物茶皂素的含量为93.1%,50%乙醇洗脱物茶皂素的含量为87.1%;乙醇的总洗脱率达到80.3%。茶皂素主要由30%的乙醇洗脱,所得样品中茶皂素含量高,HPD400大孔树脂适合茶皂素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1.
膜分离技术在食醋澄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分离技术具有简单、高效、低能耗等优点,以其分离过程无相变、无化学变化并适用于多种物料分离的特点,而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分离技术。文中系统概述了膜在食醋生产过程中膜的选取、过滤过程条件优化、防止膜污染以及膜清洗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制约我国膜分离技术应用于食醋工业化生产的关键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膜分离技术在酶液浓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分离技术是20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分离技术,因其兼有分离、纯化、浓缩和精制的功能,又具有高效节能、操作方便、设备简单等传统分离技术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成为当今分离科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文章对膜分离技术作了系统的阐述,并介绍了其在酶液浓缩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制约我国膜分离技术在酶制剂工业化生产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正>膜分离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高新技术。膜分离技术和传统分离技术相结合又派生出诸如膜蒸馏、膜萃取、膜吸收、膜色谱、膜亲和、膜反应器和膜控制释放等许多新型膜过程和膜技术。膜分离技术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以及过程简单、易于自动化控制等特性,已成为当今分离科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郭小婧 《中国油脂》2020,45(9):54-61
共轭亚油酸酯类衍生物具有抗氧化、抗癌、降低胆固醇、减肥、降血糖血脂等多种生理功能,在食品、化妆品、医药及饲料行业中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推动共轭亚油酸酯类衍生物的生产应用,综述了共轭亚油酸酯类衍生物的种类及合成方法、分离纯化方法、检测方法、储存稳定性及其应用。指出推动酶法合成共轭亚油酸酯类衍生物工业化、多种分离纯化方法结合以及进一步提高共轭亚油酸酯类衍生物的储存稳定性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模拟移动床技术是一种色谱分离技术,与传统的色谱分离相比具有很多优势,文章介绍了模拟移动床色谱技术的历史发展,工作原理以及过程计算中设计的模型、参数,讨论了模拟移动床技术的食品工业应用及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泡沫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分离浓缩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本文主要对泡沫分离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其在食品成分分离浓缩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效分离浓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日趋成熟。本文概述了膜分离技术的原理、种类及特点,并且综述了该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着重介绍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乳及乳制品、果蔬汁、饮料、酿造发酵产品、粮油、水产品、畜禽产品和食品天然成分,以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多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促进膜分离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介绍了膜分离技术的特点、类型及其基本特征、膜和膜组件的类型及性能。着重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在生啤酒、白酒和葡萄酒、酱油、食醋、乳品工业及果汁澄清过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孙静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32(12):191-192
低度姜酒在生产销售中易出现失光、混浊等现象,膜分离技术是一项重大高新生产技术,应用领域广泛.介绍膜分离的机理、性能及其在低度姜酒除浊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型绿色溶剂,离子液体在油脂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离子液体对于许多有机小分子、生物分子以及金属离子等均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由于离子液体具有不挥发、流动性范围广、可设计性强等优点,其能够替代部分传统有机溶剂应用于脂质的分离与富集。从离子液体的性质、在提取微藻油脂中的应用、在分离与富集油脂中各组分的应用、在富集油脂中风险物质的应用4个方面对离子液体在脂质分离与富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离子液体在脂质分离与富集方面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