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联合国宣布完全销毁了伊拉克的化学武器 2.美弹道导弹防御局支持研究天基激光武器 3.北约正在研究将非致命性技术用于波黑禁飞区 4.美国防部将于1996财年向国会申请几千万美元推动非致命性武器的发展和部署 5.1994年6月10日中国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 6.俄罗斯利用红汞制造了一颗首次利用聚变技术的小型中子弹 7.美、俄达成战略导弹不再对准对方的协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美国政府、军队和工业部门中的一些人竭力主张研制非致命性武器。为此,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在1991年7月提出的1992年国防授权报告中要求政府拨款来研究这种武器。何谓非致命性武器所谓“非致命性武器”是指一系列不会产生人员死亡、设备毁坏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是通过软杀伤、软破坏使敌方战斗力丧失或削弱的温和型武器。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密切注视着非致命性武器的发  相似文献   

3.
非致命性武器强调的是增强作战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允许部队在各种环境中充分利用可调配的军事力量。非致命性武器本身不会改变军事作战的基本性质,但它能为指挥官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的作战方式和机会。为此,美军在研制发展非致命性武器的同时,还注重训练经验与实战经验的积累。他们设计了几种场景,并制定了在这些场景中使用非致命性武器的演习方案。这些场景涉及不同的战术态势;反映了非致命性武器在各种军事行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非致命性武器作为一类全新的武器,已引起世人的瞩目。它们采用全新的工作原理,对敌方的薄弱之处,实施实然袭击,往往收到常规武器所达不到的理想战果。非致命性武器五花八门,本文仅介绍其中的激光枪与光学弹药,微波武器与微波弹、声武器与声弹,读者会从中领略非致命性武器之妙。  相似文献   

5.
什么叫非致命性武器 所谓非致命性武器是一种能使人暂时失去抵抗能力,而不会产生致命性的杀伤,也不会留下永久性伤残,能暂时阻止某些车辆装备和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不至于造成大规模破坏的特种武器。 我们常见到的有些文章中,把非致命性武器叫做非杀伤性武器,这种叫法不够确切。因为作为攻击性武器,即使不会杀死被攻击的对象,也不等于不伤害被攻击对象。像电休克手枪、软橡皮子弹、塑料子弹、激光制导电休克武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防部推动非致命性武器技术据美国五角大楼官员称,1996年向国会提交的国防预算中有1千万美元将用于资助非致命性武器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已经向国防部建议的非致命性技术包括:·使车辆停止的牵引抑制剂;·产生光学致盲、操作人员目眩并使电磁传感器过载的激光...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各国军警部门重视发展非致命性武器,许多厂家开动脑筋进行设计和生产,目前出现的许多产品已广泛装备特种作战部队、维和部队、武警部队和警备人员。非致命性武器的主要用途是在不使人员受严重伤害的情况下,有效地排除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军队执行维和与警宪任务的机会日益增多,他们对传统的执法武器的兴趣日益增强。非致命武器正在受到高度重视,美国军方十分关注标准的12号唧筒式霰弹枪。另外,随着城市防卫和控制暴乱任务的日益增多,世界上已有多家公司研制非致命性武器。南  相似文献   

9.
警用武器是治安人员个人使用的武器弹药,用以打击、控制犯罪分子,保护自己。警用武器主要包括致命性武器、非致命性武器及相关器材等。 警用武器的特点 (1)使用目的不同。使用军用武器的目的是摧毁、破坏敌军事装备和歼灭敌有生力量。而警用武器的使用则遵守《人民警察法》和《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范。条例规定:“人民警察使用警械  相似文献   

10.
非致命性小口径武器弹药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士兵们向来被赋予摧毁来袭目标等任务,武器的杀伤力自然越大越好。然而,在20世纪的后25年内,形势开始逐渐发生变化。随着恢复与维持安全成为军事行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武器装备的发展和相应的训练也随之有了新的变化。过去,士兵们除了要携带标配枪支外,一般还须携带其他武器。随着非致命性(亦称低致命性)特种弹药的出现,单兵的负重也相对减轻了;此外,多数情况下士兵们还能够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与需要,随时将非致命性武器转换成致命性武器,以妥善控制局势,反之亦然。本文着重探讨了标准12号口径(18.51mm)霰弹枪和40mm榴弹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上政治派别之间、不同种族之间、宗教之间或者以上各种矛盾都有的混合团体之间的冲突不断发生,刑事案件层出不穷,各国都在研制和生产自己的防暴武器。俄罗斯也不例外。他们的警用武器有两大类:一类是致命性的,另一类是非致命性的。像大家所熟悉的AK系列及TIM手枪系列就属致命性武器。以下介绍俄罗斯近些年来研制的几种新的警用武器弹药。  相似文献   

12.
正霰弹枪,又称滑膛枪、猎枪或鸟枪,是一种集束发射多个弹丸或弹头的滑膛武器,主要用于杀伤近距离生动目标。既可发射致命性弹药,又可发射非致命性弹药。发射致命性弹药时,具有近距离上火力猛烈、命中率高、杀伤性强、火力密集及可实施饱和性攻击等特点。发射非致命性弹药时,可使用低杀伤弹药、催泪弹药、致昏弹药等,具有致伤但不致死、驱散、驱离、致昏等效果。近年来,随着城市作战、反恐防暴行动及其它特种作战任务的增多,霰弹枪异军突起,日益受到各国军警部队的青睐。  相似文献   

13.
吴磊 《国外坦克》2013,(6):34-36
美国联合非致命性武器计划(JNLWP)中这样定义非致命性武器(NLW):主要用于使人员或装备失能,同时将对人员造成的杀伤或永久性伤残以及对财产及环境的破坏程度降至最低的武器。该种武器可被用于人道主义援助、阻止车辆或快艇、清理建筑物、检查站安防、人群控制、前方作战基地(FOB)安防、海上稳定行动、保护公民权、镇压囚犯以及反海盗等行动中。整个非致命性技术包含了沿用已久的"豆袋弹"(bean bag round)(即霰弹)、人群控制/平暴、对人员的区域拒止、标识以及用于阻止人员和车辆接近的系统等。然而军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防部有关使用非致命性武器的政策,不久将由国防部副部长怀特批准。初步论证定义在这项政策中美国人给非致命性武器下的定义是:专门设计的、用于使人员或装备失能,同时使死亡和附带破坏为最小的武器。需求去年,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编写了“陆军作战中非致命能力的概念”的报告初稿,详细阐述了陆军为什么需要这一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部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防部对非致命武器定义为:指那些设计和使用目的是为了使人员或器材丧失行为或工作能力的同时,将对人员的致命性,永久性伤害以及资源和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的武器。非致命性武器也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医学技术原理作用于有机目标或武器,使有生目标暂时受抑制或丧失抵抗力,  相似文献   

16.
介绍目前美、英、俄等国正在装备和研制的各种新型特种非致命性武器和特种材料。  相似文献   

17.
非致命毁伤技术是一类新的毁伤技术,与常规毁伤技术相比在能量释放、控制与转换、毁伤机理、毁伤模式上有显著的差别。本文认为应将非核毁伤技术分为两类,即常规毁伤技术和非致命性毁伤技术,并对分类的依据、概念和内涵进行了讨论。对国外正在研制或曾使用的典型的非致命性毁伤武器和弹药进行了讨论。例如高功率微波武器,光弹,计算机病毒,超强腐蚀剂等。  相似文献   

18.
非致命毁伤技术是一类新的毁伤技术,与常规毁伤技术相比在能量释放、控制与转换、毁伤机理、毁伤模式上有显著的差别。本文认为应将非核毁伤技术分为两类,即常规毁伤技术和非致命性毁伤技术,并对分类的依据、概念和内涵进行了讨论。对国外正在研制或曾使用的典型的非致命性毁伤武器和弹药进行了讨论。例如高功率微波武器,光弹,计算机病毒,超强腐蚀剂等。  相似文献   

19.
FB警戒雷系列是我国于1990年12月设计定型的一种非致命性防暴武器,随后批量装备我国武警部队.  相似文献   

20.
吴磊 《国外坦克》2013,(7):41-45
研发新型非致命性武器(NLW)面临着诸多关键性问题。新技术正在源源不断的出现,但仍需一段较长的发展周期才能达到应用水平。理想的非致命性武器像电影《星际迷航》中的调节器一样,轻巧,功率可调且仅使用9V电池。但是现实发展水平往往与科幻电影相去甚远。在最近10~15年间,人们已经开发出了多种技术,这些技术是革命性的,但发展缓慢,耗费大量金钱,并且新问题总是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