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解三角形波纹板式溶液热交换器的传热特性,通过对其物理数学模型的求解,并与平板式溶液热交换器相对比,得到了三角形波纹板式溶液热交换器的流动、传热特性以及不同溶液流速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三角形波纹板式溶液热交换器的波纹形状对其流动、传热性能的影响,得到波纹长度、波纹夹角与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换热器内流体压降的关系,其结果可为溶液热交换器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依据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建立两级吸收式制冷循环中溶液热交换器的仿真模型,分析溶液热交换器浓溶液进出口温差对两级系统制冷系数、冷却水流量的影响,同时分析逆流、交叉流对溶液热交换器单位换热面积的影响。理论模拟结果得出溶液热交换器浓溶液进出口温差存在一个最佳值,对两级吸收式系统这个最佳温差大约为13℃,其对应的制冷系数增加12.3%,冷却水流量减小8.8%。最佳温差的确定对减小溶液热交换器体积,提高系统经济性和整体效率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现有汽车空调的制冷系统和发动机冷却水及排气系统的结构特点,结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将汽车排气管和发动机冷却水箱进行结构改造作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发生器,代替传统的汽车空调的制冷和采暖系统及发动机冷却系统;应用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的方法对该溴化锂制冷系统进行了热力计算和传热面积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溴化锂制冷系统充分利用了废气余热和冷却水余热,减少了汽车油耗,并且改造后的排气热交换器和冷却水箱传热面积小,结构简单紧凑.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新型的气液分离技术,近年来膜蒸馏技术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已得到了应用.本文简述吸收式制冷的原理、膜蒸馏技术的传热传质机理基础上,综述膜蒸馏技术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溶液换热器、发生器、吸收器三大部件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该领域可开展的主要研发工作,为膜蒸馏技术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太阳能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实验装置为对象,应用MCGS组态软件建立了实验装置的工艺流程,建立了太阳能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仿真计算模型,应用VB编制了仿真计算程序。通过OLE自动化技术将VB和MCGS连接,把在VB中计算的运转参数和热工性能指标传送给MCGS用户界面,在MCGS工程中实时地显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热泵装置的工作参数和性能指标。在装置实验条件下得到较好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
康虹 《制冷技术》1996,(1):23-24
溴化锂溶液在机组系统内进行再生处理的方法,步骤。处理过程在真空状态下进行,避免“暴气”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减轻处理过程的劳动强度及减少处理溶液损失,可供溴化锂制冷机的使用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搭建了带有电动振动系统的吸收式制冷性能研究实验台,实验重点研究了振动对于吸收式制冷机传热性能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振动可有效地强化吸收式制冷机的传热性能,增加制冷量;在低频、低振幅的范围内,传热的强化效果随频率和振幅的增加而增加。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效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引入LiBr溶液物性的计算程序,在系统平衡性分析的基础上,编制LiBr吸收式制冷系统的仿真程序。研究溶液换热器性能、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发生器加热温度及蒸发器管壁液膜厚度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及本质原因,这对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机械振动强化吸收式制冷传热传质进行实验研究。搭建了一套综合的性能研究实验台,在吸收式制冷机的底部安装了一个电动振动机,使机组在垂直方向上产生振动,分别对振动频率和振幅两个因素对机组性能强化的效果进行实验分析,得出结论:振幅相同时,振动频率对强化效果的影响较大;而在最佳喷淋量下,频率相同时,振幅太大或太小,振动的强化效果都会下降。且在实验范围内,得到最佳强化效果的频率段为20~30 Hz,此时传热的强化效果可达到8%~20%,传质的强化效果可达到10%~25%,制冷量可提高12%~18%。  相似文献   

10.
钟理  赵文英  谭盈科 《制冷》2001,20(2):10-15
溶液换热器是吸收式热泵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传热效率与强化对提高热泵系统性能,降低热泵循环系统的设备费和操作费非常重要,本文分析计算了不同传热效率对水/乙二醇高温吸收式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换热器传热温差和用损与传热效率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得出评价热泵系统性能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11.
以水-水热交换器为例,以CFD模拟软件为手段,以κ-ε模型为基础构建人字形波纹板式换热器模型,并系统分析波纹倾角、波纹深度、波纹间距这3个重要几何参数对换热器内部温度场、压力场、流场及平均努塞尔数和流动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触点是板间换热效果最好的点,触点的扰流作用使流体在触点周围湍流程度最高,传热得到强化,这也是板式换热器内流体在雷诺数较低时发生湍流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流体经过触点后压力损失较大,是产生阻力损失的主要原因。波纹倾角是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参数,最优波纹倾角在60°附近,此时换热效果较好而阻力尚未达到最大;波纹深度增加,平均努塞尔数增大,换热效果趋于好转,板间压力降也逐渐降低。但随着波纹深度的增加,结垢的倾向也会增加,因此较为合理的波纹深度应该在4~5mm之间;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通过计算所得的波纹间距与波纹深度之比在3~4范围内时换热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是一种兼备环保与节能的制冷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发展。本文介绍了关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两方面研究,一方面是增压提效亚稳平衡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热泵)机组特性研究,另一方面是添加剂对溴化锂溶液表面张力与传递性能的复合效应及其耦合机理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优异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为一套用于低温氢气回温的空浴式换热器建立了传热模型,着重考察结霜工况对传热性能的影响。针对等霜层厚度和线性变化霜层厚度等两种模型,计算和分析了不同风速对回温器的温度分布的影响以及满足复温需求的最小换热管长度。鉴于实际结霜工况应该介于两种理想霜层模型之间,为满足该低温氢气回温器换热要求,最低管外空气强制对流风速也应介于两种理想模型所要求的最低风速之间,即1.3—2.1 m/s之间。  相似文献   

14.
微通道换热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微通道换热器的发展历史出发,介绍其制造方式、结构和材料,重点介绍对微通道换热器发展和降低成本有重要影响的全铝微通道管材成形加工技术。对微通道传热的特征进行述评,从微电子微机械高效传热、CO2制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家用空调能效比几个方面展现微通道换热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利用CFD软件对干式风机盘管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的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同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可为干式风机盘管产品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CO2制冷系统及换热器的应用现状,根据国内外与其相关的标准,主要从名义工况、试验方法和安全要求等方面探讨CO2制冷系统用换热器产品及其标准化,以期为制定我国CO2制冷系统用换热器标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制冷系统数学模型,在建立冷凝器和蒸发器两相区模型时采用分相流模型,并考虑流型变化对制冷剂流动换热过程的影响。利用所建模型,分析电子膨胀阀开度、压缩机转速、冷凝器风速等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控制规律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The 16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Refrigeration and the 7th International Heat Transfer Conference demonstrated that the exponential growth of the study of heat transfer will continue for at least a few more years. The papers to be quoted are mainly from these conferences. Even restricting the field to only refrigeration and heat pumps will still make it necessary to concentrate on a few special top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