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我国风电开发中遇到的风电接入困难、电网调度困难等问题,对国内外解决此类问题的风电功率预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我国急需开发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并根据我们的风电功率预测研究经验提出了我国风电功率预测宜采用风电企业和电网共同实施的运行模式。希望对我国的风电功率预测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非参数回归模型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随着风电接入规模的增加,风电功率预测日益重要.非参数估计方法是模型估计和预测的典型方法之一,在国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中尚无应用.文中将非参数回归技术应用于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包括风电功率点预测和风电功率概率区间预测.首先,基于非参数回归模型,建立风速与风电功率之间的转换模型,得到风电功率的点预测值;其次,基于经验分布模型与非参数回归技术,建立风电功率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函数,得到风电功率预测值的概率区间.以内蒙古某风电场为例,验证了将非参数回归技术应用于风电功率预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关于短期及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评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讨论风电功率预测及其误差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从信息流观点解读风电功率预测过程,归纳影响风电功率预测精度的因素,并对风电功率预测的研究现状加以归类与梳理。在此基础上,讨论对风电功率预测结果评价指标的要求,提出误差评估指标应该反映整个时间窗口内的预报质量,并展望风电功率预测可能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李春燕  陈骁  张鹏  张谦 《电网技术》2018,(2):487-494
风电功率预测存在误差,增加了电力系统运行调度的困难,影响系统风电消纳,降低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为了提高系统风电消纳能力,考虑风电功率预测误差,结合需求响应特点,从日前、日内和实时构建了电力系统需求响应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分析居民用户需求对电价的响应,构造日前价格型需求响应的初调度策略,并在日内根据风电功率预测偏差进行电价调整后的价格型需求响应再调度。分析工业用户和商业用户的调度补偿策略,以电网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考虑平衡风电功率实时预测误差,建立激励型需求响应的实时调度优化模型,以提高系统风电消纳能力,降低系统弃风量。算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优化调度策略能够较好地平衡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增加系统风电消纳量,节约系统运行成本,保证用户用电的自主性,最小化需求响应调度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据特征提取的风电功率预测误差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估计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对电力系统的调度与控制、安全与防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从风电历史数据和日前预测数据特征提取的角度,研究了日前风电功率预测误差的估计方法。首先,提取并分析影响风电功率预测误差的主要因素,包括风电出力波动程度、风电功率幅值、预测方法等,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其相关性。然后,结合风电历史运行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风电功率预测误差的估计模型。最后,基于比利时电力运营商Elia公开的风电场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了仿真算例分析。所述方法也在中国西北部某省调度系统上应用于备用需求分析,并实现了试运行。  相似文献   

6.
风电功率预测准确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电并网容量迅猛增加,风电与系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必须考虑风能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引起风电出力的变化给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安全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进行风电功率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风速和风电出力预测的分类和方法进行了探讨,然后简要综述了国内外风功率预测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针对我国现阶段风电功率预测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风电功率预测是风电调度运行的基础,对提高中国风电消纳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以短期风电功率预测为研究对象,针对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涉及的主要技术环节,分别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历程,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短期功率预测技术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中国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建设情况和实际应用中的预测误差情况,从时间、空间、概率分布3个维度分析了误差的特点,从输入数据、功率预测模型2个环节分析了误差产生原因,并总结了全球面临的共性问题和中国面临的特有问题。最后从应用角度出发,对中国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提升策略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含风电电源的电网日前调度优化问题,应用聚类分析获得风电功率典型场景进行风电功率预测,并将预测结果用于日前调度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算法的风电功率典型场景生成方法,对周期内的风电数据通过场景生成和缩减,得到少数几个能反映周期内历史数据特征的风电功率典型场景集;然后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适应风电接入的日前机组组合模型,模拟风电接入后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情况。最后通过算例比较风电功率点预测、区间预测和典型场景预测在电力系统日前调度中的经济运行优化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风电功率随机性、波动性以及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风电功率预测误差使大规模风电并网难度增大的现状,根据储能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及对能量进行时空平移的特点,在分析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对储能系统类型的选择、补偿控制策略设计、储能系统功率容量配置等研究成果及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应用储能系统补偿风电功率预测误差等多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由于风电具有不确定性,风电功率预测误差难以避免。热力系统具备储放热能力,通过调整热功率平移风电功率,可以降低风电功率预测误差的影响。但在风电并入电热联合系统时,风电变化频繁,热力系统具有较大惯性和延迟,难以与风电功率同步;同时,热力系统不同区域对电力系统指令的响应速度也不同。因此,为了解决利用热力系统补偿风电功率预测误差时响应时间不同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分时补偿的电热联合系统多时间尺度调度策略。首先,分析概率区间误差评估和实时预测误差评估的评估周期。然后,研究热力系统中供热区域和管网的时间特性。最后,在日前阶段利用响应速度较慢的供热区域补偿评估周期较长的概率区间误差,在实时阶段利用响应速度较快的管网补偿评估周期较短的实时预测误差,建立了多时间尺度调度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所提策略实现了不同调度周期、不同预测误差评估周期、不同热力系统区域响应速度在时间上的匹配,减少了风电功率预测误差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风电消纳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系统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风电场输出功率预测对接入大量风电的电力系统运行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国内外风电功率预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基本原理及预测方法;设计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框架,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该系统即将应用于吉林电网调度中心。该系统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实现了与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的无缝连接。对测试数据的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系统能够可靠工作,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在15%左右。最后,该文对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经济效益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2.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度依然较低。在大规模风电基地联网运行的场景下,直接利用风电功率预测信息进行风电调度决策,会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风险。储能系统具有对功率和能量的时间迁移能力,能够有效应对风电功率预测误差,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然而,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水平下,储能系统造价昂贵,利用储能系统提高风电的调度入网规模是否可行,需要从经济性角度进行系统评估。该文提出利用储能减小风电调度风险的"源网协调"调度方法,构建了储能系统经济性评估模型,分不同的概率区间预测场景评估了利用储能系统提高风电接纳规模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能够为利用储能系统提高风电调度入网容量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灰色-辨识模型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准确预测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针对实际风场,给出一种基于灰色GM(1,1)模型和辨识模型的风电功率预测建模方法,采用残差修正的方法对风速进行预测,得出准确的风速预测序列。同时为了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度,引入FIR-MA迭代辨识模型,从分段函数的角度对风电场实际风速-风电功率曲线进行拟合,取得合适的FIR-MA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额定容量为850 kW的风电机组进行建模,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以及单点误差作为评价指标,与风电场的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灰色-辨识模型的风电机组输出功率预测方法是有效和实用的,该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风电机组的实时输出功率,从而提高风电场输出功率预测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4.
风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给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我国首个千万kW级风电基地甘肃酒泉风电基地为例,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酒泉风电基地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并对风速和风电功率实时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在此基础上,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和贝叶斯规则进行了超短期预测建模过程分析。最后,通过预测结果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验证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合理、预测精度高,该预测结果可以为调度运行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风电负荷预测系统对风电大规模接入后电网的供电品质、供电可靠性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云南省风功率预测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对目前云南省风电功率预测系统中的数据采集系统、统计及报表功能、界面功能、预测功能、风场预测情况统计分析这5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风功率预测系统的管理及优化提出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风电场内部不同区域风电功率序列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确定风电机组的空间差异性对风电功率预测产生影响,提出一种提高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效果的分层叠加预测方法。基于东北某风电场实测数据的算例分析表明,相同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使用分层叠加法预测比整场预测误差小,更能提高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7.
谢彦祥 《江苏电器》2021,(9):7-13,46
进行风电功率及其预测误差概率分布研究对分析风电功率分布特性有重要意义.以风电功率、日功率波动量均值为指标,统计分析风电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波动概率分布;针对正态分布模型对风电功率及其预测误差分布拟合效果较差问题,利用非参数估计法拟合风电功率及其短期预测误差概率分布,并以残差平方和、相关系数为评价指标,对比不同预测模型和采样间隔对应的拟合效果;基于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非参数估计法可以有效拟合风电功率及其短期预测误差概率分布,且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考虑预测误差分布特性的风电场集群调度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应对大规模风电集中并网给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带来的影响,将风电功率预测信息纳入电力系统日常调度是为应对大规模风电集中并网给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带来的影响,将风电功率预测信息纳入电力系统日常调度是必然趋势。现有考虑预测信息的风电场集群有功调度方法一般采用确定性风电预测数据,由于风能特性和预测水平限制,难以满足电力系统调度精度需求。因此提出一种考虑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分布特性的有功功率调度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得到风电场风电功率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然后以风电场集群下发有功指令后各风电场输出的风电功率缺额的数学期望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优化分配风电场集群调度指令,减少因风电有功预测误差导致的风电场群输出有功功率与集群调度要求之间的功率差额。通过风电场实际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9.
风电功率预测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风电接入容量的持续增长,风力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对电网造成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因此风电功率预测方法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准确的风电功率预测可以给电网调度、机组组合操作、风电场运营维护等提供必要的依据。从3个方面对目前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和进展进行介绍。首先,介绍了两种确定性预测方法:仅使用历史数据的统计学习方法和使用了NWP(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数据的物理模型。其次,介绍了用于提供预测结果不确定度的概率性预测方法。最后,由于风电爬坡事件会对电网造成较大的影响,还介绍了目前风电爬坡事件预测方法的研究和进展。对现有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介绍后,提出了目前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短期风电功率概率预测有助于调度部门提前安排发电计划,提高风电的消纳能力。提出一种考虑爬坡特性的风电功率概率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分析不同风电爬坡定义的特点,阐述互补组合预测的思路;然后采用小波神经网络建立风电功率确定性预测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建立不同功率分区内风电爬坡率和风电功率预测误差的二维核密度估计概率预测模型;最后由二者的联合概率分布求取后者的条件概率分布,得到风电功率概率预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具有很高的短期风电功率概率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