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多腔注塑模具浇注系统的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保证多腔注射模具浇注出的各个塑件的质量,注射加工过程中浇注系统应处于平衡状态,使塑料热熔体能够同时间、同压力、同温度到达并充满各型腔。对相同塑件和不同塑件分别使用平衡式和非平衡式多腔浇注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了为达到浇注系统的平衡在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组合型腔浇注系统的模拟分析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组合型腔的浇注系统,如果熔体不能同时到达各浇口并充满各个型腔,将导致压力分布不均匀,使制品的质量下降,浇口可能会出现凝固现象而导致后续过程的不能顺利进料,以至于出现充不满等问题。本文将注塑系统平衡的理论和数值模拟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对浇注系统进行优化,得出了一组最佳的浇注系统方案,从而保证熔体能够基本上在同一时间充满型腔,实现熔体的平衡流动。从分析结果可知,要平衡熔体在组合型腔内的流动,分流道的截面形状和尺寸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组合型腔模具浇注系统的平衡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制品使用要求及原料的流动性能,采用了潜伏式浇口和侧浇口的组合浇注系统。利用Moldflow Plastics Insight软件,在填充分析的基础上,对浇注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分流道及浇口尺寸可保证组合型腔的平衡填充及型腔压力的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5.
6.
7.
针对拥有组合式型腔的叠层注塑模,设计了一套初始浇注系统方案,并通过模流分析软件Moldflow对其进行熔体填充分析,结果出现填充时间和压力不均的问题。进行流道平衡分析后的流道虽然满足收敛要求,但在实际生产中不合理,所以通过修改流道和浇口再次进行流道平衡分析。最终结果的填充时间、压力和流道尺寸均满足要求,说明该叠层注塑模的流道平衡优化设计可行。 相似文献
8.
基于注塑CAE分析的流道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聚合物幂律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流道尺寸实现合理提高注射机注射压力利用率的设想,即在充分保证模具型腔充模压力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减小流道截面尺寸,加大了浇注系统部分的压力降,同时也减少了流道上材料的浪费。结合解析法和注塑CAE分析,本文推导了流道截面尺寸优化设计计算式及计算步骤。经过对某摩托车仪表零件注射模浇注系统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保证熔体充模的情况下,新的流道截面尺寸较按传统方法设计的截面尺寸有较明显的减小。 相似文献
9.
将汽车坐垫卡扣作为研究对象,解决实际加工中生产效率较低和使用过程中易断裂的问题.为提高卡扣的生产效率,采用一模六腔的浇注系统,由数值模拟结果可知,卡扣整体填充较好,料流流动均匀,压力完全可以保证卡扣型腔填充饱满及保压补缩顺利,但是,在距离浇口较近的留缝处的逆向一侧,残余应力的最大值超过许用强度要求,易造成卡扣在使用过程... 相似文献
10.
注塑模的浇注系统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运用基本特征的方法,把浇注系统作为设计特征,实现了浇注系统与成型零件的同时生成。 相似文献
13.
基于Pro/E二次开发的注塑模具标准模架设计系统,能够调用开发的外部数据库对零件库零件进行参数化设计。并可按特定的方式装配成标准模架;同时能够实现装配过程的动态模拟;还可按照用户需求输出零件和模架的工程图及零件清单。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重点介绍了通过滑块机构驱动完成两次注塑成型的双色注塑模。为双色注塑模向大型化发展做了一次有益的探索,对双色注塑模具设计、生产和使用和推广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锥形套制品为深腔类产品,其模具设计与制造从产品工艺分析、模具结构等方面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实践证明,模具结构合理、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通过对T型线槽接头零件的工艺分析,合理地确定了模具中的推出机构、浇注系统、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等机构的结构形式。本文还阐述了模具的工作过程。模具采用了1模2腔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注射成型的塑料光学制品应用日益广泛,但注射成型加工的聚碳酸酯制品通常有较大的残余应力,会对制品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有负面的影响,而退火可减少/消除制品的残余应力。本文考察了退火对不同工艺条件下注射制品残余应力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的工艺条件包括三水平的变化的模具温度、熔体温度、保压压力、冷却时间等;残余应力的变化通过光弹实验的应力干涉条纹表示,力学性能的变化以拉伸强度、延伸率的变化表示。实验发现,退火前后,不同工艺条件下注塑PC制品拉伸强度平均提高4.5%,最大达9.0%;同时,断裂延伸率平均降低3%,最多减少14%。 相似文献
20.
以某医疗器械带金属嵌件塑件为研究对象,运用注塑成型技术进行注塑模具设计.针对产品的多规格及系列化特点,创新设计了浇注系统,可以根据需求成型不同规格产品.通过分析塑件的结构特征,设计了组合式型芯、哈夫机构、推出机构,实现嵌件刀片的精准定位,完成塑件成型和自动脱模.将立式注塑机工作台,由一个工位改造成两个工位,既能方便地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