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薛冰 《资源与产业》2014,16(1):8-12
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风险的特征,根据风险的可控程度,从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大方面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风险进行识别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风险的措施。研究表明,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风险具有高概率性、可变性、多样性和多层次性、规律性、可控性以及风险与收益的统一性的特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系统风险包括社会风险、经济环境风险、技术环境风险和政策风险,非系统风险包括主导产业选择、产业转型模式和转型时机选择、财务、人力资源和环保方面的风险。可通过选择适宜的主导产业和转型时机,改善产业技术环境,吸引外资,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等途径来防范产业转型风险,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顺利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煤炭资源型城市特点、分析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和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德尔菲法初步形成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竞争力影响因素识别体系,分为绿色资源、绿色环境、绿色经济、绿色社会4个方面,共包括50项影响因素。通过调查问卷形式进行实证分析,对量表的数据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并利用结构方程法验证分析了影响因素间的结构关系,最终识别出47项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竞争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各国企业融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而资源型企业跨国经营后能否成功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关乎企业自身能否顺利成长以及我国资源产业的国际化崛起,同时也关乎能否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通过阐述人力资源管理含义与其对资源型企业的作用,在剖析资源型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典型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地位、确立本土与多元相结合的人才配置原则、实施跨文化的人才培训策略、制定多种激励方式的薪酬福利政策与基于员工满意度的员工关系管理”等五项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对于我国资源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科学开展跨国经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在分析了目前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甄别并提炼出了四项关键战略因素——煤炭资源的优劣和控制能力、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资本运营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并就如何掌控和调动这些因素提出了战略建议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首先通过建立中国地级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各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绩效得分,然后运用分层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内部驱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研究表明:营商环境是影响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市场化水平和资本投资对城市转型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较高的市场化水平和充足的社会资本投资对城市转型具有推动作用;第三产业发展当前对城市转型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但长期来看将带动城市转型发展。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资源枯竭型城市应根据自身区位条件和发展优势,并结合转型影响因素设计城市未来的发展路径,避免转型路径的趋同化。  相似文献   

6.
徐博  邓宏兵 《资源与产业》2012,14(4):140-145
比较分析了关于政府介入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理论观点,认为外部不经济性决定了资源型产业发展需要外部力量的干预和调节。从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特殊重要性、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独特性、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的特殊性、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不经济性、资源型产业实现集群化的特殊困难性等方面探讨了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过程中政府调控的必要性。认为政府调控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作用与功能主要体现在优化外部环境、规范市场行为、构建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建立合理的要素流通机制、打造科学的政策法规体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海外投资矿业项目面临的风险来自于资源条件的风险、基础设施条件风险、项目建设运营风险、政治风险、政策法律性风险、环境及安全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方面,通过全面风险管理在海外矿业项目投资中的应用,全面审慎评估风险,有效防范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城市作为中国重要的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在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下,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研究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从经济转型、产业转型和发展模式3个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相关梳理结果发现:在经济转型方面,通过政策、市场和技术等方式可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碳排放;在产业转型方面,注重产业结构优化、改造或拓展传统产业及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发展模式方面,依靠政策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和健全法律法规等方式促进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展。通过综述低碳经济下不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经验,为国家进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
由于上游产品价格的传导性,稀土采矿业盈利水平及其稳定性会影响中下游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我国稀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文章分析了我国稀土采矿业盈利变化状况及其微观影响因素的变动特征,运用回归模型判断了各影响因素对盈利水平的影响强度,剖析了我国稀土产业管制政策与盈利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价格和销量是影响稀土采矿业盈利水平的主要因素,总成本费用则对行业盈利水平影响不显著,资源环境税费对盈利水平产生一定的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稀土产业管制政策应从直接行政干预转向以市场调控为主;尽快推进稀土资源定价机制的形成;加快稀土资源环境税制改革,将资源环境成本完全内在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必须通过招商引资,更新生产设备,提高管理水平。这就需要建设招商环境,改革招商方式,确定招商方向,调整招商政策,发挥人力资源作用,发展网上招商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马光霞 《中国矿业》2021,30(5):85-93
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诸多困难,改革创新是帮助资源型城市转型最有效的手段。资源型城市迫切需要一些有效刺激来增强城市的创新动力。本文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创新系统动力模型,模拟并阐述了政府的服务水平、创新意识、教育重视程度、城市法律环境、创新主体对外交流程度等因素对城市创新动力的影响机理和敏感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创新意识、服务水平、教育重视程度、法律成熟度和对外交流程度对城市创新动力的影响都是正向的,灵敏度最强的是政府的创新意识,其次是对外交流程度,再次是法律成熟度和政府服务水平,教育投资的影响相对缓慢。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促进城市创新动力的建议措施,同时,得出了在创新驱动逐渐成熟的情况下,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自然条件依存度逐渐降低的结论,印证了资源产业依赖与经济发展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的有条件资源诅咒论。  相似文献   

12.
资源型城市特殊的发展历程决定其在转型期要面临产业发展问题、环境生态问题、城市空间布局等突出矛盾。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需要,以传统矿业为代表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成为历史必然。从理论角度对资源型城市的优势、转型期面临的问题及转型升级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以平顶山市的转型发展实践为例介绍了资源型城市在城市空间、生态环境、优势产业和新型产业发展等问题上的具体解决途径。平顶山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有强烈的转型需求,转型过程中将生态、资源、经济和人文环境组成有机的整体,空间-生态-产业的总体设计探索思路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提升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能源效率,保障能源安全是加快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以黄河流域36个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建立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7-2019年能源效率投入产出指标的统计数据,采用C2R模型和SBM模型测算比较考虑环境污染产出和不考虑环境污染产出的能源效率值,并采用Tobit模型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影响力和资源开发程度方面分析考虑环境约束下资源型城市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庆阳市、鄂尔多斯市、洛阳市、濮阳市、三门峡市、东营市、宝鸡市、咸阳市和榆林市外,黄河流域大部分资源型城市能源效率处于非有效状态;根据不同分类标准,成长型、油气类、下游地区资源型城市能源效率水平最高;经济发展水平对全部和下游地区资源型城市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上游地区资源型城市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产业结构对上游地区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下游地区资源型城市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游和下游地区资源型城市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影响力对全部资源型城市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开发程度对全部城市、上游地区资源型城市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鉴于此,建议各地市需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外商直接投资力度,提升政府影响力和加大加快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强化油气田企业自身在环境管理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可以有效减低油气资源开发过程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了"环境内化管理"的思想,把环境保护的外在要求内化到企业常规管理中,形成环境保护的自我要求、习惯和责任意识;油气田企业需要对环境内化管理设置目标、制定内化管理制度;以交流协作、制度审查、运作维护为环节来保证环境内化管理的组织;以责任机制、信息披露机制、内部环境系统考评机制、应急预案处理机制等来保证环境问题内化管理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如何走出一条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生态式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以中国知网2011—2020年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梳理了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的研究热点迁移情况。【结果】结合主题词频次,采用可视化及时区分析发现:“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核心问题,相关研究热点从可持续长效机制、低碳转型路径与模式、生态转型效率评价演变到绿色发展。随着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推进和新发展理念的完善,2017年后“高质量发展”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结合学者的研究,从绿色、协调、智慧和民生4个方面界定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生态转型、创新发展、智慧手段以及民生改善4个方面理解了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目标要求,并从经济高质量角度梳理了学者对城市转型发展能力测度方面的研究;结合当前研究热点,从资源环境、技术创新、区域发展和社会环境4个方面分析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困境;结合现代智慧技术,从资源环境、技术、区域协调和民生4个方面提出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创新路径。【结论】研究认为构建有针对性和引导性的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测度体系会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新发展理念下的生态式发展、智慧式转型是实现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方向。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生态、管理和资金支持进行革新;以智慧生态建设为手段,在资源环境、技术、区域协调和民生等方面进行突破性创新,有助于资源型城市摆脱现实困境,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琪 《陕西煤炭》2020,39(1):96-98,141
煤炭在促进经济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煤炭产业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分析了煤炭产业的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分析认为,需在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层面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从提升资源配置、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创新驱动等方面促进资源合理开发;需通过制度保障提升科研协作的成效,促进煤炭绿色开采及清洁利用。在注重环保的同时,落实环境一体化产业政策,向环境依存度较低、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可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具有复杂性,由于地表塌陷、土壤退化、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等生态环境损失难以进行定量评估,现有的生态补偿计算方法无法在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活动中得到实际应用。本文研究提出资源税税率调整公式,以及环境治理因子、社会责任因子、生态环境承载力因子三个系数,并分别设计计算方法,设定取值范围。环境治理因子可根据开采矿种、开采条件、外部环境等因素进一步拓展不同的计算方法;社会责任因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不同的评价体系,并确定权重;生态环境承载力因子具有更大的可调节性,主要表现区域生态环境政策的导向性。通过调节资源税税率,在资源税征收过程中体现生态补偿因素,进一步发挥资源税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作用,鼓励企业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推动和谐矿区建设。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旅游餐饮生态足迹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至美  南丁 《资源与产业》2010,12(4):144-149
研究北京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有效途径对北京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整个北京生态环境的治理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和来京旅游者的生物、能源消费及结构特征,文章通过计算分析2004-2006年北京市外来旅游者旅游餐饮生态足迹认为:北京市外来旅游者人均餐饮生态足迹特别是对能源的需求呈增加趋势,平均增长率为4.41%;北京的生物资源及能源供给大部分来自外部,生态负担转嫁范围大,旅游生态环境处在不可持续状态。建议北京市提高能源利用率,高效利用现有旅游设施,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等旅游模式,减少旅游带来的环境冲击,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小矿山企业发展问题诊断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林杰 《金属矿山》2005,(10):7-11,19
通过调查研究,从发展环境、经营决策、运营管理、人力资源、资金财务、技术设备、产品生产、市场营销及企业文化等方面找出了当前中小矿山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为增强中小矿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中小矿山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中国地区资源优势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资源诅咒系数,利用2005—2011年的数据检验“资源诅咒”在我国的存在性,并通过典型案例剖析资源丰裕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结果表明,我国一些地区确实深陷“资源诅咒”陷阱,产业单一、结构失衡、外部条件恶化、环境代价沉重是其遭受“资源诅咒”的重要原因。要想破解中国式“资源诅咒”,必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革资源税费体制,加大补偿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部资金;加强管理,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行生态补偿,加强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