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pH 3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 稀土元素与偶氮胂Ⅲ形成稳定的蓝色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峰在660 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2×104 L·mol-1·cm-1, 稀土总量(RE)的质量浓度在0~1.6 μg/ mL符合比尔定律, 据此建立了用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测定无铅锡基焊料中RE的方法。锡对测定的干扰可以在H2SO4介质中采用HCl和HBr挥发排除, 铋、铟、铜、银等其他元素的干扰可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溶液沉淀分离和磺基水杨酸与抗坏血酸联合掩蔽的方法消除。方法用于无铅锡基焊料中RE质量分数在0.005%~0.20%的样品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3.3%~5.6%, 加标回收率为92.0%~103.3%。 相似文献
2.
采用偶氮肿Ⅲ光度法测定了稀土铝中间合金稀土总量。讨论了酸度及样品基体、干扰元素的影响。测定结果令人满意。精密度及准确度高,线性范围0.4~3.2mg/L,样品的回收率在97.1%~102.9%之间。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溴偶氮胂分光光度法,以盐酸分解含单一或混合轻稀土镧、铈、镨、钕和中稀土钐、钆的镁基合金,25 mL溶液中0.6 g/L显色剂用量为3~8 mL,盐酸浓度为0.5~1.0 mol/L,在640 nm波长下测定了镁基合金中的稀土总量。基体镁对测定无干扰。轻、中稀土总量的质量浓度在0.2~0.8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相关系数R2在0.999以上,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RE为(1.10~1.19)×105 L·mol-1·cm-1。按照实验方法测定各类稀土镁合金样品中稀土总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不超过1.6%;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5.
加乙酸钠于试样制备的溶液中,加热水解,基体元素生成碱式盐沉淀与锶钙镁分离,以 DCTA 掩蔽钙镁,锶与偶氮胂Ⅲ显色.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7.
8.
在0.36mol/L硫酸介质中,铈稀土与二溴羧基偶氮胂形成兰紫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位于632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0-1.28×10^5。(La、Ce、Pr、Nd、Sm)在草酸存在下,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球墨铸铁中0.010-0.050%稀土总量。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在pH 1.8的HCl-KCl缓冲溶液中,钪与偶氮胂Ⅲ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680 nm处。研究了酸度、偶氮胂Ⅲ用量、反应时间、共存元素等因素对显色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度和偶氮胂Ⅲ用量对体系吸光度影响较大,最佳pH值和偶氮胂Ⅲ体积范围分别为1.5~2.0和1.5~2.5 mL;温度对显色反应影响不大,室温下显色5 min即可测定,且吸光度在120 min内基本保持不变;铁、钛、锆严重干扰钪的测定,采用铜铁试剂沉淀分离的方法可消除其影响。在最佳条件下,钪在0~1.0 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104 L·mol-1·cm-1。方法用于铝合金中微量钪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不超过2%,测定结果与标样认定值或对比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14.
偶氮胂Ⅲ催化光度法测定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硫酸和热水浴中,Os( Ⅳ) 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Ⅲ褪色,建立了测定锇的新催化光度法。锇质量浓度在0 ~0-10μg/25ml 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9-7 ×10 - 5μg/ml。对0-050μg/25ml Os( Ⅳ) 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8 % (n = 11) 。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2-2kJ/mol。催化反应对Os( Ⅳ) 和偶氮胂Ⅲ分别为一级反应。试验了40 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允许500 倍量Ag+ ,400 倍量Au( Ⅲ) 和Pt( Ⅳ) ,25 倍量Pd( Ⅱ) 、Ir( Ⅳ) 及Cu2 + 存在。该方法已用于岩矿和冶金产品中锇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68 % ~3-92 % ,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9-8 % ~103-0 % 。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导数分光光度法,利用盐酸介质中的偶氮肿Ⅲ(ArsenazoⅢ),同时测定微克量的铀和钍。采用铀和钍的偶氮胂Ⅲ络合物,在679.5和684.4nm处的二阶吸光度来进行铀钍的定量测定。同时测定0.1—0.7μg/mL范围内的铀钍,粘确度良好.本法无需分离铀钍,且可在碱土金属和锆存在下测定这两种金属,但镧系元素有干扰。 相似文献
16.
17.
研究了镁及镁合金中钇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分析相对标准偏差:0.47%~1.09%,加标回收率:96%~98.8%。该方法简便快捷、定值准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镁及镁合金中锆含量的测定方法。样品以硝酸和氢氟酸溶解,用高氯酸赶尽剩余的氢氟酸,在8.0moL/L左右的硝酸介质中,偶氮胂Ⅲ与锆形成稳定的蓝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665 nm处测定其吸光度,锆含量在0~50ug/50ml范围内符合郎伯-比尔定律。相对标准偏差:0.74%~1.21%,加标回收率为:98.9%~104.4%。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