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Planning》2014,(2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育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32)
<正>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常常发现学生的作文缺乏深度,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写出深度。通过观察生活细节,辩证分析各种概念的内涵,追溯事物的因果关系等方法都能让学生思考人生、感悟人生,写出有深度的作文。《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引导他们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写出真情实感。然而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却常常发现学生的作文浮于表面,没有写出深度,很少写出对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Z1)
《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作文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表现真实的自我,从而写出具有独到见解、充满个性的文章。但目前作文教学中,那种"读题审题议题+范文"的模式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早已不能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了。本文将从小学生作文缺乏个性的角度切入,深入探究学生个性化作文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3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些表述集中体现了"生活本源"的作文理念。小学生写作需要回归生活的"原生态",追求真情实感。新课标下小学习作生活化的教学探索,力求打通作文与生活的联系,为习作教学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1,(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需和学生生活贴近,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现实,使学生大胆动笔,愿意表达,抒发真情实感。可见,只有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才能写出血肉丰满、内容生动、情感丰富的作文。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让写作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1)
<正>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着程式化、虚假编造等现象。作文教学过分强调共性,较少顾及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的生活、思想、情感和个性,没有调动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意识,是问题的症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建议"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童心去观察世界、品味人生、体验真情,让他们在享受生活的过程中,通过作文自然和谐地演绎出其真实而又丰富的个性。一、品味生活,激发个性化的感悟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7)
<正>作文教学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然而长期以来,小学生的作文多"假""大""空",原因是学生在写作中缺少生活体验,没有从身边的人、事、物入手来写作,故而所写作文也就容易脱离实际,感染力不强。提倡让作文回归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写身边事,颂身边人,这样更能让学生的作文变得具有感染力。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是丰富作文内容,提升学生作文内涵的根本。让作文回归生活,就是要让学生多从生活中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9)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在农村,"孩子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那么,怎样让农村孩子爱上写作,快乐作文呢?一、激发兴趣——让写作如此快乐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生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语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40)
<正>生活化的作文教学贴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引发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各种写作素材和资源,这些对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会有所帮助。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实现作文的生活化教学,可以创设各种贴近学生生活的写作训练活动,也可以从生活中挖掘提炼各种写作训练的主题,实施各种开放有趣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4)
<正>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强调教学实践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语文学科的工具特征,更好地服务于高中生的生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写作是作者通过观察生活,并以书面化形式对内心情感的自主表达。作文教学的生活化,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通过探究高中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可实施发展策略,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不断提升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0,(16)
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感知""启发引导,激活学生思维""巧用教材,进行作文指导""借鉴模仿,掌握写作技巧""面批作文,学会修改习作"五方面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技能。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手,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情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尝试以"积素材——自由写——斟酌改"三个板块来布局指导,"且做且改"中让学生轻松写出个性特色鲜明、人事真实的作文。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半壁江山,但是作文教学同时又是一个被疏忽的课程,再加上教师的引导教学并不专业,从而导致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并没有获得提升和发展。而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进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着重就从写作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通过作文的有效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1,(16)
<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理念,要求把教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反对仅仅把书本作为教学中心的做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写作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作文教学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生活体验写入作文,用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他们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提升他们的作文品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0,(19)
<正>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教材开展作文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认知做好作文选材的引导;贴近学生思想启迪作文表达。"三贴近"原则让学生有更真切的感知和体验,与学生作文思维有效对接,确保作文教学顺利推进。一、贴近教材开展作文教学设计教材是教师的教学工具,是知识的载体,作文教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0,(18)
<正>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小学生思考能力弱,生活经验不足,绞尽脑汁也找不到可写的内容。为了应付教师,东拼西凑,写够字数就算完成任务。想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强化作文指导,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文字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学会规范写作,联系实际,表达真情实感。本文从"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启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三方面阐述了强化小学作文指导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1,(13)
<正>生活是重要的写作素材来源,但初中生对实际生活的认知水平相对较弱,生活视域较为狭隘,在进行生活化写作时缺乏生活案例和情感。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如何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思考生活,从而丰富写作内容,就成了广大教师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展开讨论,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案例以及作文教学内容,提出合理的教学改革方案,希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的作文水平直接体现其语文综合素养所作文又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学生在写作时经常会感到无话可说,写出的文章内容空洞,缺乏真实性,质量不高。而优秀的文学作品,一般包含作者对实际生活的深刻感悟。因此,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7)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缺乏个性,有些学生甚至敷衍了事。我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打破陈规,按《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作文的全过程中充当引导者、设计者。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1,(12)
<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然而不少小学生都认为自己"不知道该写什么""无话可写",这是因为他们缺少对生活的感悟,没有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缺少切身体验。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取材,写出"言之有物"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0,(30)
<正>观察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只有细心观察,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因此,本文从"创设教学情境""引导观察顺序""想象与观察相互促进""回归实际生活""培养观察习惯"五个方面,讨论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问题。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意识科学研究表明,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科素养。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结合教学任务,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从细微处入手,培养观察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