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提高某挖掘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以悬置系统的六阶固有频率和解耦率为优化目标,以悬置静刚度为设计参数,对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和解耦率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悬置系统各阶固有频率分配更加合理,垂直方向和绕曲轴方向解耦率得到显著提高。按照悬置优化方案制作样件,装车测试得到怠速和最高转速工况下的隔振率达到85%,基本满足工程实际要求。提出的优化方法对改善工程车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皮卡车振动剧烈、噪声较大等问题,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动力总成质心加速度和悬置支撑处响应力的仿真,优化悬置的主刚度,使其隔振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不仅提高了车辆乘坐的舒适性,而且延长了发动机与其他部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针对实际运行中某混合动力客车存在的振动偏大问题,对原悬置系统进行振动加速度测试和隔振性能分析。基于隔振理论,以悬置隔振率和车内振动加速度为评价指标,以悬置软垫刚度和安装角度为变量,采用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种悬置系统布置方案对隔振性能最差的发动机端悬置进行优化设计,并采集两种悬置状态下的振动数据与原状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非对称式布置的悬置方案更适合于单侧受拉的混合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布置。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某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在试验获得某商用车动力总成惯性参数的基础上,利用能量解耦法计算获得了该系统的固有频率及各阶频率的能量分布,并针对其计算结果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运用Matlab编写程序对后悬置刚度进行了优化,获得了该悬置的理想刚度值,最后对新悬置系统的频率分布及解耦率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发展和建设上面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汽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要用的工具之一,也对汽车乘坐舒适性有很高的要求,良好的平顺性和低噪声是我们国家对汽车的特色之一,改善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噪声等方面,在设计合理的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特性中加入,系统隔振特性可以明显地降低汽车在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力和高频噪音等,保证了汽车在不同的路面更好的行驶。  相似文献   

6.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设计分析方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动力总成是汽车的主要振源。动力总成隔振悬置系统的布置设计与发动机缸数、发动机布置方式、汽车动力传动系的型式及整车隔振性能要求等诸多因素有类。在讨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理论与优化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设计目标的影响。并针对两种动力总成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分析,通过调节悬置的安装位置,安装角度及悬置的三向主刚度,使系统的解耦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利用ADAMS软件建立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进行怠速工况下的振动仿真,得到模型的固有频率、能量分布百分比和加速度与位移频率响应曲线;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悬置系统基本满足发动机隔振要求,但是存在耦合现象,指出下一步设计时,需对悬置系统进行解耦。  相似文献   

8.
以某型液压挖掘机为对象,建立其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理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存在严重的耦合现象。利用ISIGHT软件集成MATLAB软件,以悬置刚度参数为设计变量、系统能量解耦率为目标函数、固有频率的合理分配为约束条件,综合考虑系统惯性参数(转动惯量与惯性积)及悬置刚度、安装位置、安装角度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稳健性优化。利用6σ质量分析法与蒙特卡洛模拟法对稳健性优化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确定性优化相比,稳健性优化后系统的解耦程度大幅提高,优化结果具有较强的可靠性,稳健性优化方案更适用于实际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9.
利用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在发动机稳态工况下,以悬置支承处 响应力最小为目标函数,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选取敏感度高的几个性能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对动力总 成悬置系统进行参数优化,优化结果显示系统的隔振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包括动力总成、车身框架、悬置支架和缓冲套筒等关键结构的新型沙滩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有限元分析模型;经过模态分析,计算得到发动机最高工作频率范围内的共5阶模态频率和振型,并分析各阶模态形成的原因;分析得第3阶模态振动方向与活塞运动方向相近,易引起车身框架的共振,是悬置系统结构的薄弱环节;针对此薄弱...  相似文献   

11.
陈克  吕品 《中国机械工程》2014,25(20):2830-2834
针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的优劣影响整车的NVH特性,应用隔振原理,给出了由加速度均方根值定义的系统隔振传递率表达式;基于双层隔振机理,分别建立了动力总成6自由度悬置模型和包括车架的12自由度整车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比较了两种模型的固有特性和频域响应;在怠速工况下研究了悬置软垫处的加速度响应;最终获得各悬置点的隔振传递率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整车模型能够反应悬置系统的振动特性及其隔振传递率。  相似文献   

12.
应用有限元方法对某重型卡车的发动机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进行分析.首先,建立发动机和变速器的简化三维实体几何模型,使其与部件的轮廓基本符合,保证其质心基本上保持不变;再通过适当选取密度数值使质量、转动惯量也基本上保持不变.对悬置元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其生产厂家提供的参数和有限元分析结果确定悬置橡胶材料的弹性模量与泊松比.建立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及其悬置元件的动力总成悬置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悬置系统的各阶刚体模态频率与振型.分析结果证明了这种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的隔振性能,分别对纯电动汽车和燃油车进行道路试验.采用频谱分析法对比了纯电动车和燃油车的频域特性,结合了悬置隔振率和车内振动响应,明确了悬置刚度对悬置隔振的影响.结果表明: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产生的振幅小,频率范围广,降低橡胶悬置的刚度对动力总成产生的高频振动隔振效果好,但550 Hz以下范...  相似文献   

14.
某自卸车在怠速工况下驾驶室抖动异常,驾驶室舒适性很不理想,为找出其原因进行了原地驻车试验,通过分析比较不同转速下悬置系统隔振前后的能量传递与频率分布,得出的结论为悬置系统与动力总成以及车架的匹配不合理,对振动的衰减起了反作用,左侧前悬置为隔振效果较差的部位。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刚度进行优化,使悬置系统与动力总成及车架的匹配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5.
悬置系统设计的核心是合理设计悬置元件的位置、角度和刚度,以提高悬置系统各向谐振模态解耦度,并使各向自振频率分别避开发动机怠速频率、车架、车身各向自振频率等,从而提高悬置系统的隔振效果。在悬置系统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提高悬置系统解耦度和各向谐振频率尽可能接近期望值为目标的悬置系统自动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以某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应用案例,对其悬置元件的位置、角度和刚度进行自动优化设计计算,获得了预期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动力总成悬置振动对车内噪声的影响,以某国产轿车为研究对象,在怠速工况下对动力总成悬置振动和车内噪声进行测试.基于相干性理论,对动力总成悬置振动频谱图和车内驾驶员右耳位置噪声频谱图比较分析,找出影响车内噪声的悬置及其对车内噪声影响较大的传递方向.结果表明,动力总成悬置隔振性能与车内噪声相干性很好,尤其是左侧悬置Z方向的振动对车内噪声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发动机振动向车身的传递程度对车辆舒适性的影响很大,针对某型汽车存在的发动机振动向车身传递偏大的问题,将能量解耦法应用在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领域。建立了该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推导出运动微分方程,开发出基于MATLAB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平台。分别运用该软件平台和ADAMS软件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建模和优化,通过对比分析得到的优化结果,证明使用基于MATLAB开发的软件平台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是车辆的关键部件,具有降低激励在动力总成和车身之间传递的作用.主要介绍了适用于任意布置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六自由度系统模型建立过程及模态分析方法,推导了相关计算公式,开发了基于MATLAB的计算软件,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特性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19.
在ANSYS中以质量矩阵单元、刚性梁单元和弹簧单元为基本单元,应用APDL程序语言对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参数化建模与模态分析,基于能量法解耦进行模态解耦度计算与分析;应用ANSYS中的优化模块对各个悬置元件的刚度进行优化配置,使得该悬置系统的6阶模态尽可能解耦;优化后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6阶模态频率分布在合理范围内,6阶模态的解耦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建立动力总成6自由度模型,以能量解耦为优化目标,系统频率分布及悬置各向刚度比值为约束,悬置各向刚度为变量,采用遗传算法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运用Monte Carlo方法对结果可靠性进行验证。最后通过实车测试验证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