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染》2017,(19):56-57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国务院同意,以“双创促升级、壮大新动能”为主题的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于9月15日~21日在上海杨浦区长阳创谷盛大启幕,并全国铺开。这是继2015年北京、2016年深圳之后第三年举办全国双创活动周。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互联网+"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概念在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教育部文件中被不断提及,并被列入国家2016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响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双创周"上关于"双创"的号召,进一步加强南京市各高校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与重视,南京市江宁高新园区作为江苏省高新创  相似文献   

3.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影响下,各大学校都提升了对双创教育的重视程度,注重发展双创意识和能力培养工作,以期切实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食品专业以提升学生的食品制作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其在学校整体教学倾向影响下强化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在食品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业界对校内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不仅要熟悉专业领域...  相似文献   

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策引导下,各种双创平台应运而生。文章主要从双创平台的现状、发展情况,对我国现有的双创平台种类进行归纳,同时还对近年来我国双创平台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希望能对我国双创平台的发展起到建设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会见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积极投身创业创新,坚持守法诚信经营,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在此次"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中,共有439位个体工商户受到表彰。其中,眼镜行业代表如下:闫树义河北省沧州市鸿翔眼镜店吴存明浙江省丽水镜之缘眼镜店  相似文献   

6.
《广西轻工业》2021,(1):176-177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痛点和难点,而双创人才的供给是社会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引擎,与此同时,消费已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基于新零售视角下的"双创"人才培养是高校商科人才培养的主战场。本文作者通过整合各方资源,面向新零售方向,通过探索与实践,构建出面向行业、企业、高校和学生"四维一体"的联动培养体系;通过融入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和升级面向新零售的双创人才培养;通过双创实践平台,引入在线双创平台,全方位全过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实际初创项目,全面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7.
<正>11月11日,首届中国农村创业创新论坛在苏州召开。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介绍说,当前农村创业创新势头强劲,正在兴起新的热潮。各类返乡下乡双创人员达700万人,覆盖特色种养、加工流通、休闲旅游、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多领域。作为农村创业创新的主体,新农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万人次农村双创人才。  相似文献   

8.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高等学校教育及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创新项目作为学生参与双创的重要平台,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借助各类大学生创新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并将技术创新与创业相结合,探索并实践双创教育,为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提供借鉴。主要从创新题目设计、创新项目实施过程和创新创业转化三个方面讨论如何更好利用大学生创新项目促进双创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在李克强总理号召全国人民"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大背景下,广东佛山有这么一家专注于商标印刷机械20年的企业,不断推陈出新,满足市场需求,超越客户期望。这次该企业推出的时速8000车的高速丝印机,就是一个典型的创新案例。万鸿机械,全称佛山市南海万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1990年成立于中国台湾,是一家致力于商标印刷机技术开发和应用的企业,主要产品有:单、  相似文献   

10.
《广西轻工业》2019,(6):151-152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培养具有双创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高职教育的新要求。本文以适应新技术为前提、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双创能力为目标,从实践课程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平台体系建设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对高职机电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3月9日上午,2016中国(上海)国际印刷周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印刷周以"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展会面积约达2.7万平方米,设有近927个展位,共吸引了全国20个省区市的206  相似文献   

12.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了人们创新思维,填补了行业空缺,解放并发展了生产力。在李  相似文献   

13.
杨昌盛 《西部皮革》2022,(15):57-60
专创融合教育是目前高职院校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以及双创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双创”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保持高度重视,对专业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做了一定程度改革。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技能质量上还有待提升,因此,高职教育应当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和现状,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的方法和路径。文章主要对浙工贸鞋类专业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三段三进”式专创融合培养模式进行分析论述,为高职教育做好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是一种全新的课程改革思路,同时也是各大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在双创背景下进行高校体育课改革,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当下适应社会、创造社会的各项能力,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体育课程研究提供发展思路。本文立足于高校体育课改发展要求的视角,分析素质拓展训练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索素质拓展训练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素质拓展融入高校体育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韩岩 《中国油脂》2021,(2):I0046-I0046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出了"八个统一"的思想,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思创融合实践研究》一书,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在一起,在双创教育中推进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中执行双创教育,将二者视为一个彼此促进、互相支撑的整体,是对习总书记"八个统一"思想的具体阐述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6.
蒲晓璐  崔玥  王琳  刘易东 《食品工业》2022,(12):266-271
为了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国家提出“新工科”,积极推进面向未来与产业需求、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工程教育改革。文章阐述了在食品类专业教育中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与新工科高等教育要求相融合、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的应用价值,总结了坚持立德树人-强调思政引领、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构建双创教育实践平台、产学研创协同育人四种主要应用途径,归纳了目前国内外高院在食品课程和专业建设上创新创业思维的应用成效,为新工科食品类创新创业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为深化双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实践方式,构建新常态下科学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历史社会发展的必然使命。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是双创教育的核心要点,也是当下高等教育必须妥善解决的难点,构建科学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新时代众创背景下培养创新人才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双创教育的目的是要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创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路径。本文探索现行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双创教育全面渗透到专业教育教学,实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建立健全课程体系,科学设计双创教学项目,建设具备创新创业意识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荣获2016年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现分析和总结该学院在创新办学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即"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将其推广到更多的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模式上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高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7月14日,由中国调味品协会主办、李锦记协办的2016年全国调味品行业食品安全工作座谈会连续第八年在北京召开。中国调味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会总干事卫祥云在座谈会上致辞,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企业创新的新思路。他表示,食品企业必须要重视信息工作,认真做好大数据提供资料的分析。食品行业发展趋缓的形势下,创业越来越艰难,创新越来越重要,但企业一定要认识到创新的意义,不能盲目跟风,要经过大数据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