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新电脑》2006,(9)
Conroe处理器给我们带来的不再是沿用已久的采用NetBurst微架构的升级产品,而是采用全新的Core微架构设计。作为IA-32架构中先进的设计案例,Core微架构将P6、NetBurst和用于Pentium-M处理器的移动架构的多种优势结合于一身,从此也开创了英特尔处理器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王丁 《个人电脑》2006,12(A02):17-18
英特尔公司在2000年年底推出Pentium 4处理器的时候,同时也带来了一种新型的微体系架构——NetBurst,随后Pentium 4处理器的核心及制造工艺发生了一次次的变化,从Willamette到Northwood再到Prescott,乃至接下来的基于Smithfield和Presler两代核心的Pentium D处理器,仍然也都沿用了NetBurst的体系架构。直到英特尔公司在今年夏天推出了全新的Core 2 Duo(酷睿2)处理器,才将桌面计算引入了一个新的纪元——Core架构时代,本月《个人电脑》实验室评测的Core 2 Duo E6700处理器,是英特尔公司以整机(TCL海盗8890)形式送测的一款产品。  相似文献   

3.
JEDY 《微型计算机》2006,(15):64-67
与采用NetBurst架构的Pentium 4/D处理器不同,代号Yonah的英特尔Core Duo处理器的功耗与发热量比普通产品本小得多,整体效率也在多数情况下比NetBurst架构的Pentium 4/D系列处理器更高。将Core Duo处理器用到台式电脑上,既可以体验新一代移动双梳处理器的超强性能,又能够享受笔记本电脑的静间与低功耗,因此颇受玩家们欢迎。采用i975X芯片组,配备Socket 479插槽的AOpen i975Xa-YDG主板就是搭配Core Duo处理器的最佳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王翔  郭士榕 《微型计算机》2007,(8X):108-111
回顾英特尔在近10年当中所推出的处理器架构:P6、NetBurst和Core三大架构显得尤为重要。稍有资历的朋友可能对PentiumPro、PentiumⅡ和PentiumⅢ仍记忆犹新,这三款处理器同属于P6架构,P6架构的表现还算令人满意。在随后的2000年,英特尔推出了让其饱受困扰的NetBurst架构,  相似文献   

5.
Intel将向NetBurst架构说再见了,2006年第三季度,Intel将发布新一代基于Core架构的个人桌面处理器Conroe。作为下一代的桌面处理器,基于新一代的Core架构的Conroe处理器备受关注和期待,特别是Intel高调宣传Conroe相对AMD处理器有很大的性能优势说法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下面就让我们看看Intel最新的微处理器架构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6.
QQ糖 《大众硬件》2006,(8):56-56
业内巨头Intel发布了Pentium D双核心处理器,从此结束了单核的PC时代。但是Pentium D蹩脚的性能却不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CPU需要推陈出新。如今,Intel终于向NetBurst架构说再见,奔向前景无限的Core微架构怀抱。基于Core架构的个人桌面处理器——Conroe,它将会是Intel今年下半年的重头戏,因此各主板厂商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产品,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来自微星的PT890 NEO-V主板。  相似文献   

7.
英特尔酷睿2处理器有非常高的性能和较低的功耗,但是处理器售价一直高高在上。为了扩充Core产品线,最近英特尔推出了同样基于Core微架构的双核Pentium E和单核Celeron 4xx处理器。  相似文献   

8.
《微电脑世界》2006,(10):30-30
Core 2处理器是如何实现“性能提升40%、功耗降低40%”这个不可思议的目标的?如果您对技术原理感兴趣,可以阅读以下内容。Core 2处理器优异的“每瓦特性能”主要归功于Core微架构的以下5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Jeff 《网络与信息》2007,(1):31-35
2006年下半年,采用Core微架构的处理器已经公开发售.这次架构的改变也统一在移动处理器、桌面处理器和服务器处理器中进行,分别有面对笔记本市场的移动处理器Merom,面向桌面处理器的Conroe和服务器领域的Woodcrest.  相似文献   

10.
《个人电脑》2006,12(F07):65-72
如果将486代界定为现代处理器发展的起跑线,那么从十年前开始,处理器架构之争就已经成为了业界的主旋律。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经历了Intel、AMD和Cyrix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也经历了他们的分道扬镳;经历了P5和K6架构的分庭抗礼,也经历了P6和K7的拉锯战;在倍受争议的NetBurst架构掌权的几年里,英特尔处理器在“主频和缓存至上”的压力下努力前进,逐渐露出疲态,而NetBurst架构发展潜力也令人堪忧。在对性能和能效的急切呼唤声中,英特尔终于亮剑,以创新的酷睿微体系架构打开了微处理器领域的一片崭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
8月30日,英特尔公司正式推出了NetBurst架构的最后一款处理器:开发代号为Trusla的双核至强7100系列处理器。  相似文献   

12.
NetBurst架构走到今天已经有四年了.在明年采用65纳米制造工艺打造的Cedar Mill核心和Presler核心之后.NetBurst架构就将走向自己的尽头融入处理器发展的历史进程。作为Intel最后一款基于90纳米工艺的单核心Prescott Pentlum4处理器.Pentlum4 6系列标志着Intel的制造工艺速到了一个新的顶峰.  相似文献   

13.
微电脑世界评测实验室曾几何时人们一淡到工作站,就言必称SGI、Sun、HP等为数不多的几家传统专业级RISC系统厂商。无可否认,它们在业界的作用和所做出的贡献的确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近年来IA架构处理器的迅速崛起,专攻高端服务器/工作站领域的Intel Xeon(至强)系列处理器的发布,特别是在基于NetBurst微架构的Intel Pentium 4系列处理器家族登场以后,PC工作站  相似文献   

14.
英特尔公司在2000年年底推出Pentium4处理器的时候,同时也带来了一种新型的微体系架构—NetBurst,随后Pentium4处理器的核心及制造工艺发生了一次次的变化,从Willamette到Northwood再到Prescott,乃至接下来的基于Smithfield和Presler两代核心的Pentium D处理器,仍然也都沿用了N  相似文献   

15.
Core 2已经成为高性能处理器的代名词,但是价格高高在上,迟迟不能打开市场,而许多用户直到现在也无法体验到Core微架构带来的性能革新。前不久,英特尔推出了定位更低的Core 2 Duo E4300处理器,原本以为这款产品能够迅速普及,但是仍然有许多人对Core 2 Duo E4300的前景不看好,真是这样么?  相似文献   

16.
Firefox 《个人电脑》2006,12(4):175-179
IDF Spring 2006技术峰会和德国汉诺威召开的CeBit 2006大展是本月IT业的盛宴,英特尔在IDF上被露了Core微架构,读者可以在本栏目其他文章中找到具体的介绍;除了Core微架构之外,低功耗的Xeom LV处理器,应用于下一代移动平台的Robson加速启动技术都相当有看点。  相似文献   

17.
考拉 《电脑自做》2006,(3):125-130
在2001年,Intel推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Pentium4处理器,而随之而来的P4系列所采用的NetBurst微处理架构。第一代Pentium4处理器Willamette使用了0.43微米的制造工艺,超始主题达到了1.3GHz,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高的频率。直至去年,Intel放弃Pentium4 4GHz的产品,基本也宣告了NetBurst架构的终结。5年来,Pentium4的频率一路领先AMD,但效能上的相对低下,发热控制的不尽人意都让大家都没有看好过NetBurst的未来。而在Intel的2006年Roadmap中,Conrioe核心的CPU成为了大家最为关心的桌面级产品,它到底是何方神圣,看我们下文的详细介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二年以前,我们曾经给大家介绍过英特尔基于Core微架构的至强5300系列处理器。该系列处理器实际上是在一块基板上封装两个65纳米制程的双核Woodcrest核心,从而比AMD更早实现了入门级服务器/工作站级别的单片四核,双路八核的平台架构。到了2007年年底,AMDK10微架构的Bacelona处理器问世,同样具备了单片四核、双路八核平台。  相似文献   

19.
曙光天阔I620r-FY配备双路Intel Clover town四核处理器,是定位于服务器与工作站专用处理器的Intel系列产品之一,其基于Intel Core微架构,创新的架构设计采用了两个双  相似文献   

20.
移动360     
《微型计算机》2009,(30):16-17
Intel发布Core i7移动处理器,相关消息一箩筐 2009年9月23日.Intel在IDF上发布了Core i7移动处理器.Core i7移动处理器至尊版以及PM55芯片组.为移动平台引入了Nehalem微架构。以叶欢获得的官方资料来看.代号为“Clarksfield”的Core i7移动处理器具备四个物理核心.集成了内存控制器.支持双通道DDR3 1333MHz内存和PCI-E20技术。同时.这两款新品支持Intel睿频加速技术,能够基于工作负载情况,将处理器时钟速度最高提升至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