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桂芝  廖强  王永忠 《材料导报》2011,25(17):105-109
载体材料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阐述了固定化技术对载体材料性能的要求。对天然载体、合成高分子载体、人工无机载体、复合载体等不同载体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各类材料各有其优点及其适用性,认为新型改性复合载体材料的研究是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液体培养和油平板划线分离的方法,从青岛胶州湾受石油污染的海水中筛选到一株可以降解石油的海洋细菌oil 2-3,该菌株对石油的降解效率达到88.73%。16S rDNA基因序列BLAST对比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海旋菌Thalassospira sp,该菌株对石油浓度的耐受量超过20 g/L,最适pH为7~10,在盐度0.5‰~35‰的环境中可生长并降解石油。该菌株具有良好的石油降解性能及环境适应性,可用于海上溢油的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3.
固定化酶载体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固定化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在较为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高选择性、高效率地催化某些化学反应,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系统地分析和综述了适用于固定化酶载体材料的优缺点、制备方法、研究进展,并预测了这些载体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温度敏感、pH敏感、磁响应、离子响应等一系列由于外界环境变化而导致自身性质发生变化的高分子材料统称为智能型高分子材料.利用智能型高分子材料作固定化酶的载体,相对于传统载体,在保持酶活,提高酶负载量,改善操作稳定性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综述了温度、pH值、磁响应以及多重响应型载体材料的制备、改性方法及其优缺点,重点叙述了磁响应型材料的制备方法,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环境响应型载体材料在固定化酶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酶固定化载体材料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酶固定载体研究的新进展 ,介绍了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凝胶材料、有机合成聚合物、磁性粒子和无机材料等在酶固定化领域中的应用。给出了上述材料固定化酶的过程和优缺点及解决方法。对酶固定化用材料的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6.
以长期被石油污染的污泥为驯化培养对象,采用曝气法在密闭环境中对甲苯降解菌进行驯化筛选,并进行最佳降解条件的确定、降解率的测定和菌种的鉴定。结果显示筛选出的3种株均对甲苯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其中菌种C为短杆状,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在甲苯环境中生长情况最好,对甲苯降解率最高,可达99.2%。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为pH为7、温度为35℃、甲苯加入量为60L、接种量为5.0%,其中影响菌株生长的最重要因素为甲苯浓度,菌株对质量浓度在0-250mg/L的甲苯可以直接进行好氧降解,甲苯的降解速率也屉大。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降解苯酚的研究进展及其工程菌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概述了苯酚的生物降解途径和几株降解菌的基因组成及其作用机制,提出了生物降解的调控模式,并讨论了工程降解菌的构 建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范瑞瑞  刘玉  孙卫斌 《材料导报》2017,31(Z2):194-196
组织工程学的兴起使聚己内酯成为研究的热点。聚己内酯因优越的性能成为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的热门选择。然而,聚己内酯的降解速率过慢,需要3~4年,而应用于牙槽骨再生的支架材料的理想目标是在5~6个月内完全降解,这大大限制了聚己内酯的临床应用。针对聚己内酯降解速率的调控方法进行了梳理,包括与不同的材料共混改性、表面处理等方法,并对聚己内酯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越发紧迫,其中汽车尾气的排放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光催化降解技术是当前全球治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新型处理技术,将该技术应用于降解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不仅对改善大气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还可促进绿色生态道路的建设进程。本文对光催化降解汽车尾气的基本原理、路用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光催化降解汽车尾气道路材料的实际应用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当前以TiO2为主要材料的光催化技术在降解汽车尾气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并对光催化降解汽车尾气道路材料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石油污染物微生物降解及其降解去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多因素对比预实验,将筛选出的7个石油烃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正交表方法组合起来,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石油迁移转化对于各种土壤物理化学条件及其他环境因素改变的敏感程度,并找出了各主要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和最佳水平;测定了土壤中所存在的石油污染物在生物降解作用下的后期产物,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样品残留污染物组分之间的差异。影响土壤中石油烃类降解的主要因素有土壤石油污染强度、营养物(NH4NO3、K2HPO4)、氧化剂(3%H2O2溶液)、表面活性剂(TW80)、温度、土壤含水率和土壤透气性;在降解的不同阶段,各个因素的重要性以及最佳水平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生物降解后期,土壤中残留的石油污染物主要是正构和异构烷烃;正构烷烃的色谱图由原来的对称钟形变为左陡右缓的偏钟形;异构烷烃所占比重增大,正十五烷和正二十一烷之间的谱图基线被明显抬高。  相似文献   

11.
水难溶性药物因其在水中溶解度小使得药物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将水难溶性药物通过某些载体包裹,是对水难溶性药物进行增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综述了水难溶性药物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各种载体材料的优缺点.针对普遍存在的增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指出了几种载体未来的发展方向.表面活性剂胶束因其自身的毒性而逐渐被其它载体材料取代.环糊精和聚合物胶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脂质体作为水难溶性药物载体存在不足之处,但其可用作水溶性药物的载体或者制备成主动靶向制剂(例如单克隆抗体导向的脂质体)、物理化学靶向制剂(例如磁靶向脂质体),仍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开发是解决固-液相变材料(PCMs)使用缺陷的最主要手段.硅基多孔及纳米材料是相变材料有效、稳定的载体,可以实现对相变材料的封装和固定.介绍了硅基载体的种类和特点,综述了该类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在制备工艺和使用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寻找合适的植物油调味品包装材料、试验配件,以获取热封压力范围,解决植物油调味品行业实际生产中产品包装漏油问题。方法 采用PA15/PE62,PA15/PE65,PA15/PE55,PET/PET镀铝/PE,PET/Al/PE,PET12/PE38等7种包装材料,在使用自动制袋式填充包装机实际生产环境下进行50,150,300 g等3种规格的清油类底料灌装,并施加30 kg重物进行90 d储存试验,每隔15 d观察包装的封口质量;添加热封压力调节配件,在实际生产中可间接指示热封压力范围,进而探索不同材质的热封压力调节范围。结果 在进行了90 d压力储存后,发现3种规格的样品包装材料漏油率在0~17.95%之间,其中PA15/PE62在50,150,300 g等3种规格下的漏油率均为0,可见该材质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够有效缓解漏油现象;该压力配件效果较好,得出2种卷料的热封调节配件调节圈数集中在7.4~6.25圈,7.4~5.75圈。结论 PA15/PE65能有效缓解实际生产中的热封部位断根现象、漏油现象;该压力配件的使用便于生产企业找寻热封压力与热封温度的平衡点,进而缓解漏油现象。  相似文献   

14.
电流变体是具有高介电常数的固体微粒分散于低介电常数的绝缘液体中所形成的一类稳定胶状悬浮液。这类悬浮液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 ,具有在液体和固体之间进行快速可逆转变的特性 ,因此成为一类发展较快的智能材料 ,在汽车、通用机械及机电一体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电流变现象、电流变体的工作机理及材料的研究近况 ,并介绍了电流变体的工程应用现状 ,同时提出了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亮 《包装学报》2013,5(3):25-29
阐述了雷达吸波材料在隐身技术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吸波原理,综述了石墨吸波材料、铁氧体吸波材料、陶瓷吸波材料、导电高聚物、视黄基席夫碱材料等的特点及研究现状,并提出雷达吸波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为不同类型吸波材料的复合。  相似文献   

16.
探寻统一乳化炸药油相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德权 《爆破器材》2000,29(3):12-15
油相材料是乳化炸药生产中不可少的重要原料。文中介绍了MF系列乳化炸药专用复合蜡在乳化炸药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蜡可完全替代石蜡,地蜡,机油和凡士林等,可明显改善乳化炸药药态,并提高乳化炸药爆炸性能和储存稳定性,为选择合适的乳化炸药油相材料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探讨了吸油树脂的吸油机理和吸油动力学,介绍了关于吸油速率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提高吸油树脂吸油速率的途径,并对吸油性树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二维晶体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近年来成为各领域研究的热点.首先概述了石墨烯负载不同纳米金属粒子、纳米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复合材料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然后提出了石墨烯负载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未来研究方向,并展望了其可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先进的红外隐身防护材料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红外隐身材料的未来进行展望。方法 从红外探测技术与红外隐身原理出发,着重介绍低发射率材料、控温材料、新型智能红外隐身材料以及协同复合材料等一系列有优异性能的材料。结果 红外隐身可通过降低物体表面温度及降低物体表面辐射率来实现,依据这两方面原理研制的红外隐身防护材料具有良好的隐身效果。结论 不同种类的红外隐身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已广泛运用于军事装备、织物等方面,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未来要针对不同应用环境要求进一步优化,以期满足现代化战争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