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桥口非均质复杂断块油田,层间非均质性强,层间干扰十分严重,水驱动用差异大,I类储层见效水淹后,Ⅱ、Ⅲ类储层水驱动用程度差,剩余油潜力大。结合油田地质特征及开发实际,精细地质基础研究和工艺技术研究,应用采油井堵水、注水井高压分注、增注技术,调整注水和产液结构,实现了层间产量接替,油田开发由Ⅰ类层向Ⅱ、Ⅲ类层转移,有效地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Ѳɴ������ó̶�����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储量评价是气田开发设计的基础,储量评价结果直接关系到气田开发规模、各项开发指标预测的可靠性及整体效益,是开发决策的重要依据。长庆碳酸盐岩气藏非均质性强,储量动用的难易程度在平面上和纵向上有明显的差别。我们在对静态资料及初期动态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长庆气田马五1气藏产层分类标准,依据标准将单井各产层划分为Ⅰ,Ⅱ,Ⅲ类,在综合考虑孔隙结构,测井解释,试气以及DDL-Ⅲ,PLT分层测试等成果的基础上,视Ⅲ类产层储量为难采储量,Ⅰ Ⅱ类产层储量为可动储量。因此Ⅰ Ⅱ类储量为方案设计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部分探井生产时间的延续和生产压差的增大,动态资料显示部分Ⅲ类产层储量也开始逐步动用。文章通过对长庆气田14口井的Ⅲ类产层的产气量与生产压差的统计研究,结合数值模拟和定容气藏物质平衡方法,对长庆气田Ⅲ类储层难采储量的动用程度进行了有效的评价,从而为长庆气田开发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油藏濮53块是一个多油层非均质的油藏,由于层间强烈的非均质性和长井段大渗透率级差多油层合采合注,导致Ⅰ类主力油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Ⅱ、Ⅲ类非主力油层水驱动用低、采出程度低.通过对油藏构造、储层特征精细描述和油藏剩余油分布精细研究,依靠多元化的分层配套挖潜技术,在濮53块细分了Ⅰ类层和Ⅱ、Ⅲ类层的注采井网,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提高了Ⅱ、Ⅲ类层的水驱控制储量和动用储量,从而提高区块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大幅度提高复杂断块油藏特高含水期水驱采收率,提出了立体开发的技术思路、优化设计方法及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分层分块开发设计模式转变为从平面(各小块间)、层间到层内的立体优化设计,最大程度地提高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以永安镇油田永3断块为目标区块,编制了立体开发方案.对于Ⅰ类窄条带底水锥进的厚油层,设计了平面绕水舌、纵向绕水锥的三维弧形特殊结构井,使因高含水率(99%)已停产多年的油藏又打出低含水率的高产油井;对于Ⅱ类层间差异大的多薄层,开展纵向三级细分,力求减少层间干扰,大幅度提高薄差层采收率;对于Ⅲ类极复杂断块油层采用多靶点跨块定向井、跨块水平井,最大限度地提高储量动用率.矿场实施效果表明,产油量比调整前增加了122.2 t/d,累积增产油量为4.86×104 t,实施效果好于方案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5.
侨口、马厂油田均是1987年投入开发的复杂断块油田,从“九五”期间开始进行产液结构凋整,开发层系从Ⅰ类层向Ⅱ、Ⅲ类层转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层系转移后,Ⅱ、Ⅲ类层由于物性较差,油井见效不明显,产量较低,从监测资料分析采看,Ⅱ、Ⅲ类层水驱动用较差,为了更好地动用这部分储量,提出了对油层进行压裂改造。  相似文献   

6.
从复杂断块油藏地质特征和油田开发实际出发,确定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能量保持水平、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采收率、即时含水采出比、综合递减率和自然递减率等参数作为注水开发效果综合评价的参数,应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适用于复杂断块注水油藏的开发效果综合评价的评价模型,对海南3断块的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块开发效果符合开发实际.该方法对于同类油藏的开发效果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复杂断块油藏纵向上油层多、高低渗储层间互发育,平面上油砂体发育面积小、几何形态不规则,导致注采井网对储量控制程度低,合理评价注采井网对储量的控制程度,是进行油藏开发调整的关键。针对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综合应用渗流力学、油藏工程基本理论,分析了复杂断块油藏在现有注采井网条件下无法形成水驱控制储量的影响因素及潜力,为开发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桥口油田受油藏平面及纵向上非均质严重的制约,油田Ⅰ类层过早进入高含水期,低渗层水驱动用难度大,开发水平变差。针对油田非均质严重,Ⅱ、Ⅲ类储层水驱动用程度偏低的开发现状,在前期综合研究及室内压裂试验的基础上,应用了适合油藏特点的新型复合压裂工艺技术,实施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根据多级别断层的空间组合、密集程度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首次将济阳坳陷内断层划分为15个断层聚集带,这些断层聚集带控制着济阳坳陷断块油藏的空间展布。受构造、沉积、成藏等因素的影响,济阳坳陷断块油藏构造更加破碎、纵向含油小层多,油水关系更加复杂,并且具有层间非均质强、原油性质差异大等特点。按照断块油藏的储量规模和密集程度不同,将对坳陷内断块油藏在平面上划分为3个级别区域:Ⅰ类区域储量规模大、丰度高,是断块油藏开发的主阵地;Ⅱ类区域储量规模和丰度均次之;Ⅲ类区域资源贫乏。该研究为断块油藏的进一步高效开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靖边气田陕62井区碳酸盐岩气藏非均质性强,储量动用的难易程度在平面上和纵向上有明显的差别。本文研究在对静态资料及初期动态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陕62井区马五1气藏产层分类标准,依据标准将单井各产层划分为Ⅰ、Ⅱ、Ⅲ类,其中Ⅲ类产层储量为难采储量,Ⅰ+Ⅱ类产层储量为可动储量。  相似文献   

11.
12.
张岩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6):82-83,86,8
兴隆台油区复杂断块油藏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开发效果差异较大,开发矛盾突出.近几年来,随着油田注水工艺及配套措施的成熟,以精细油藏描述为基础,以注水研究与实施为重点,开展井网加密等综合调整工作,多元开发,提高了难采储量的动用程度,为油田二次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1 腐蚀因素分析( 1)生产系统产出液腐蚀性强。生产系统中 ,由于介质的存在 ,引发了腐蚀的产生 ,介质的强腐蚀性是造成系统严重腐蚀的最根本原因。但是在中原油田这种极复杂断块油田 ,不同油区、不同地层的水体性质也不同 ,因此了解不同的水体性质和腐蚀因素是采取有针对性防腐措施的前提。复杂断块油田产出液介质有如下特点 :①产出液pH值较低 ( 6 0~ 6 5 ) ,为弱酸性水体 ;②CO2 含量较高( 2 0 0mg/L以上 ) ;③含有一定量的O2 、H2 S、SRB等腐蚀性物质 ;④矿化度高 ( 3× 10 4~ 17× 10 4mg/L) ,Cl— 含量高( 2× 10…  相似文献   

14.
泌浅10区是河南油田稠油开发由蒸汽吞吐转蒸汽驱的第一个整体区块,该区块油层埋藏浅、胶结疏松,纵向及平面上非均质性严重等因素,经过多年的高强度蒸汽吞吐,汽窜变得更加频繁,严重制约了开发方式的转换。同时由于河南油田稠油油藏夹层薄,不易机械卡封,普通调剖堵窜在封堵汽窜通道的同时又极易污染中低渗透层。为此研究了整体调剖堵窜技术,该技术利用颗粒堵剂架桥原理,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对中低渗透层进行暂堵保护,在地层深部对高渗透汽窜通道进行封堵,从而启动潜力层。通过对堵剂的配方优化、性能评价、配伍性研究等,设计了适合该区块的堵剂配方、施工参数及施工工艺,通过现场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雷11井区复杂断块油藏滚动勘探开发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雷11井区莲花油层复杂的储层和构造条件,依托VSP测井、环井开发地震、地质目标构造精细解释、储层反演等为主的开发地震技术,低阻油层综合解释技术以及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的配套应用研究,解决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复杂性和多解性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效益:新增含油面积1.62 km2,新增石油地质储量256×104t;部署34口开发井,已实施18口,成功率100%.实践证明,复杂小断块油藏必须实行滚动勘探开发;应用多学科,研究配套的滚动勘探开发技术,不断深化认识油藏地质特征是获取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在河4井复杂断块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河4井区位于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由于该井区断裂系统复杂、储层横向变化大、地震资料品质差,使得对该区沙三中、下段储层的砂体分布认识不清,制约了对这一新层系的勘探开发。在该区应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以精细的层位和断层解释为基础,建立符合复杂断裂带地质规律的波阻抗模型,通过反演得到了高分辨率的波阻抗数据体。利用波阻抗反演数据体进行储层预测,揭示复杂断裂带内砂体的分布规律和储层的沉积规律。利用此法共描述砂体30个,提出有利钻探目标15个,为勘探开发位于该井区的河13断层下降盘沙三中、下段储层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由于各地质构造单元结晶基底软硬程度不同,反映在布格重力异常图和磁力异常图上的差异明显。硬性地块布格重力异常图反映为区域性开阔平缓的重力高区,磁力异常图也是宽缓的磁力高或磁场平静区;软性地带布格重力异常图反映为等异常线距较紧密,具明显走向的重力低带,磁力异常图呈磁场变化区或磁场剧烈变化区。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硬性地块多为古隆起-新拗陷,而软性地带基底较软,在水平力挤压下容易发生横向压缩、纵向增长,形成剧烈褶皱带。  相似文献   

19.
水锁效应研究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23  
应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分析了引起水锁效应的原因,介绍了水锁效应的危害及其抑制方法。外来流体的界面张力σ和接触角θ对热力学和动力学水锁效应均有影响,σ越大或θ越小,水锁效应就越大。而地层岩石孔喉半径、地层压力、外来流体侵入深度和粘度仅影响动力学水锁效应,对于致密、低压储层,并在外来流体侵入较深和粘度较高时,将产生较强的动力学水锁效应。指出仅试图通过降低外来流体的界面张力来降低水锁效应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合理描述复杂地层固井水泥浆的流变性,准确表达温度对流变性的影响对固井施工和固井质量尤为重要。从评价迪那区块固井水泥浆的流变性出发,结合塔里木油田固井现状以及现场试验数据,分析了固井水泥浆流变参数的常规计算方法及回归计算方法;利用回归分析的数学方法,对各流变模式的流变参数进行了综合回归计算与分析比较,优选得出适合塔里木油田的HB流变模式以及温度对流变参数的影响方程。因为影响流变参数的因素很多,为准确计算流变参数,可根据得出的反映温度与流变性关系通用的二次函数方程,结合不同的试验条件、水泥浆配方、外加剂以及数据可以回归出有针对性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