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eniteFilter(反硝化滤池)是将生物脱氮及过滤功能合二为一的处理单元,一池多用,兼具除磷脱氮功能。针对TN达标难点,无锡市芦村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深度处理中采用了该工艺,运行中发现,投加理论碳源量时,出水TN不能达标,经分析,是二沉池出水DO及滤池进水DO上升消耗了碳源所致,因此,重新核定了碳源投加量。运行结果表明,增加碳源投加量后出水TN达标。建议通过改进滤池出水堰形状和增加碳源投加精确控制系统来削减碳源投量。  相似文献   

2.
低C/N值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的运行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污水处理厂采用微曝气氧化沟和化学除磷微絮凝过滤工艺,进水为低C/N值城市污水,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针对实际出水TN和TP浓度超标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工艺调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构筑物、不增加投资的条件下,通过采取曝气沉砂池停曝、投加外碳源、氧化沟低氧曝气、关闭内回流、优化化学除磷药剂等措施,可以实现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其中对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65%和88%。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城镇污水脱氮除磷效率低、碳源对深度脱氮除磷制约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基于短时曝气SBR的城镇污水高标准脱氮除磷技术,考察了进水C/N值对短时曝气SBR脱氮除磷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C/N值对短时曝气SBR的脱氮除磷效能影响显著。当温度为25℃,SRT为40 d,进水C/N值分别为4、5、6、7时,系统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3%、99.3%、99.4%、99.5%,对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8.8%、82.6%、88.1%、93.8%,对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4.6%、54.5%、76.6%、97.5%。当进水C/N值为7时,系统出水COD、NH4+-N、TN、TP平均浓度分别为18、0.20、2.46、0.13 mg/L,COD、NH4+-N与TP指标满足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TN指标接近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4.
白龙港污水厂出水达到一级A的优化运行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倒置A2/O工艺已广泛应用于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和老厂脱氮除磷工艺的改造,但在实际运行中常因进水碳源不足和工艺控制不合理,致使出水磷含量无法达到一级A标准.在白龙港污水厂进行中试,研究了混合液回流比、曝气量、进水分流对倒置A2/O工艺除磷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碳源含量偏低的进水,在保证出水氮浓度达标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混合液回流比和曝气量,并采用进水分流措施可有效提高除磷效果,出水水质可满足一级A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某市政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系统采用改良A/A/O工艺,针对运行中出现的定期(国家法定节假日)进水碳源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强化脱氮措施.在小长假期间,进水有机碳源略有降低,通过提前将运行模式调整为脱氮A/O模式,可保证生物处理系统的脱氮效果;在长假期间,尤其是国庆节和春节期间,进水有机碳源会大幅降低,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为确保出水总氮浓度达标,除提前调整运行模式外,必须辅助投加葡萄糖作为碳源.实践效果表明,以上强化脱氮措施可有效保证出水总氮浓度的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低碳氮比污水厂尾水的深度脱氮除磷技术,以自制新型缓释碳源、海绵铁和活性炭作为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复合填料,在不同HRT和进水硝态氮浓度条件下,探究反硝化系统的深度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复合填料反硝化系统具有较高的同步脱氮除磷效率。当HRT为3.65 h时,对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5.7%和93.37%,出水COD平均浓度为29.2mg/L;在3个月的连续运行期间未出现明显的填料层堵塞及亚硝态氮和氨氮积累的现象;系统具有稳定p H值的能力,出水p H值无显著升高且趋于中性。该新型缓释碳源耦合海绵铁复合填料作为反硝化滤池的生物载体时,具有脱氮除磷效果好、无需连续投加碳源、出水p H值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脱氮除磷技术在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上的不足及回收污水中磷的必要性,开发了一种双泥系统与诱导结晶相结合的脱氮除磷工艺。为考察工艺的运行特性,开展了连续流试验,装置进水流量为15 L/h,采用人工模拟生活污水。分析了连续流工艺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对大部分碳源的"一碳两用",对TN、TP均表现出了稳定且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TN、TP浓度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结晶单元的引入使出水TP浓度的稳定达标得到了进一步保证,同时实现了磷的回收,平均回收率达到74.9%,该单元对TP的去除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传统工艺同步脱氮除磷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分段进水A/O工艺处理高氨氮浓度生活污水,考察了在低COD/TN值(平均为3.8)条件下曝气量和协同化学除磷对系统去除COD、氨氮、TN和TP的影响.在0.7、0.5和0.3 m3/h三种曝气量条件下,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稳定,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97%、90.72%和91.27%;在曝气量为0.5 m3/h的条件下,通过对各好氧区DO浓度的优化分配,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了95%以上,并且由于发生了好氧反硝化,对TN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工况;在碳源成为脱氮除磷限制因素的条件下,平均除磷率分别为31.76%、32.84%和44.49%,通过同步投加聚合氯化铝和硫酸铝的复配药剂,出水TP浓度基本达到了0.5 mg/L.  相似文献   

9.
温州市中心片污水处理厂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近年来随着进水碳源浓度的降低,生物脱氮除磷效率也不断下降。结合该厂的实际运行数据,分析了沿程各构筑物对TN、TP的去除效果。由于长期处理低碳源污水,生物段各构筑物的实际运行工况与原设计功能有较大差异。影响脱氮除磷效果的限制因素是碳源不足、预处理段充氧、回流污泥携带硝态氮等。对此可通过控制曝气沉砂池的曝气强度、优化和调整氧化沟的溶解氧浓度、污泥回流比等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SBR脱氮除磷最佳运行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丽静  张鑫  冯雷 《市政技术》2009,27(6):642-643
SBR反应器脱氮除磷的适宜运行工况为"瞬时进水-厌氧-曝气-缺氧-沉淀-排水排泥-闲置".在此运行工况下,研究COD、TN、NH3-N、TP去除敛果来探讨厌氧时间、曝气时间、缺氧时间与脱氮除磷和有机物去除之间的关系,并确定最佳厌氧时间、曝气时间、缺氧时间,进而得出生物脱氮除磷SBR工艺的最佳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1.
外加碳源对污水厂异常进水时的强化脱氮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中法唐家沱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自正式运行以来,进水水质波动较大,多次出现进水TN浓度异常升高而导致C/N值偏低的现象,使得出水TN浓度不能稳定达标.在缺乏来源稳定且充足的废水或废物作为外加碳源的情况下,公司对一系列商业碳源(包括甲醇、乙醇、乙酸、葡萄糖和麦芽糖)的强化脱氮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5种商业碳源的投加均可明显提高主体工艺的脱氮效果,其中,乙酸的效果最优,麦芽糖的效果最差;但综合考虑外加碳源的运行效果、使用安全性、市场供应情况、成本等因素,发现葡萄糖是最合适的外加碳源.生产实践效果证明,当进水TN浓度突然异常升高时,向缺氧区及时投加葡萄糖能有效控制出水TN浓度,保证了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虽然阶段性投加碳源增加了处理成本,但对保护长江水质起到了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白沟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3.5×104 m3/d,原水为市政污水和少量工业废水(比例3∶1),出水执行《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3/2795—2018)中的重点控制区标准。通过对进出水水质进行对比分析,确定COD、BOD5、TN和TP为本项目的重点控制指标。针对本项目脱氮除磷要求较高的特点,二级生物处理工艺选用UCT,通过往缺氧池投加碳源和改变传统A2O的回流方式,最大程度地发挥生物脱氮除磷效果,降低深度处理中化学除磷药剂投加量。深度处理工艺选用技术成熟的高密度沉淀池,以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COD和TP。运行结果显示,各项出水指标均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3.
污泥作为污水厂内碳源的水解特性及工艺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各地污水厂出水水质对氮、磷要求的日益提高,强化脱氮除磷成为必然要求,但是我国多数污水厂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进水碳源不足,尤其是进水SCOD、VFAs的匮乏,直接影响了生物脱氮除磷的效率,甚至不得已采用人工投加外碳源脱氮或者化学除磷方式以满足严格的出水氮、磷要求,但这无疑大大提高了污水厂的产泥率及运行成本.充分挖掘污水厂的“内碳源”,利用污泥水解产生VFAs,不仅能有效提高除磷脱氮效率,而且可以降低污水厂的污泥产量,是可持续的资源化技术.比较了初沉污泥和活性污泥的水解特性差异,介绍了污泥水解工艺的常用构型及参数选择,以及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实施案例.  相似文献   

14.
汪莉 《四川建筑》2013,33(3):200-201,204
脱氮除磷是当今水处理的热点与难点,能否做到出水水质的全面、稳定达标,是污水处理厂生产运行能力及水平的体现。针对这一难题,徐州荆马河污水处理厂在进行多次的实验后确定了工艺调整方案,付诸实施后取到了理想的效果。通过外投醋酸钠作为碳源强化生物脱氮,增加液体硫酸铝作为化学除磷药剂的工序,找到了一个合理控制脱氮除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浙江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对上游工业园区的工业废水进行纳管后,工业废水比例增大,进水的污染物比例发生变化,碳、氮、磷营养比例失调,造成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出水TN和TP不能稳定达标,为此采取改造缺氧池、曝气系统、混合液回流系统和优化运行模式等措施对污水处理厂进行脱氮除磷强化。改造后运行结果表明,出水TN和TP分别为3.43~14.47 mg/L和0.004~0.481 mg/L,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6.
MBR污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及运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执行更为严格的地方环保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1/890—2012),对某市采用MBR工艺的污水厂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进水碳源不足、水质波动是导致该厂出水TN、TP不能稳定达标的主要原因。此外,设计上的缺陷则进一步影响了其脱氮除磷效果。针对以上问题,采取非工程技术措施对该污水厂进行了升级改造,通过外加碳源和除磷药剂使该厂出水水质达到地方环保B标准(TN≤15 mg/L,TP≤0.3 mg/L)。对该厂的改造要点进行了介绍,并对比分析了污水厂改造前、后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物处理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其传统初沉池出水的碳源难以满足后续生物脱氮除磷的需求,但是取消初沉池会增大生物池的曝气量及能耗。因此提出了一种减少碳源流失的活性初沉池新工艺,并通过中试分析了不同转速及回流比下活性初沉池的出水效果。当活性初沉池的转速由40 r/min增加到80 r/min、回流比由10%增加到30%时,其出水的SCOD、VFA、SCOD/TN、SCOD/TP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转速为60 r/min、回流比为20%时,活性初沉池出水的SCOD、VFA、SCOD/TN、SCOD/TP值分别较进水提高了34.00%、30.35%、70.73%、63.15%。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COD、TN、NH3-N和TP超标问题,采用标准化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诊断方法,结合工业废水特征,对污水处理厂二期运行现状进行评估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为进水量超负荷运行、进水TP波动大且溶解性有机磷浓度高,预处理单元转鼓细格栅故障频繁、水解酸化池堵塞以及跌水复氧现象显著,生物处理单元生物除磷能力丧失、内回流混合液DO浓度高及温度对脱氮能力影响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三期工程扩建、预处理段设施改造、预处理段跌水复氧控制、化学除磷药剂投加点优化、内回流混合液DO控制和强化脱氮措施的季节性调整6项优化运行措施,保障出水稳定达标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9.
活性污泥外循环 SBR系统的生物除磷能力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通过试验发现生物系统用排除剩余污泥方式除磷的能力有限,当进水TP≥5mg/L时要保证出水TP≤0.5mg/L是困难的。采用活性污泥外循环方式对释磷的污泥进行回流,通过提高SBR系统污泥浓度的方式来提高除磷能力的试验表明:当MLSS=5g/L、循环污泥量=1/8系统污泥总量时,在进水TP≤11mg/L、TN=45mg/L的情况下仍能保证出水总磷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而且该系统出水NH3-N≤3.6mg/L,对总氮去除率≥86%,同时获得了最佳的除磷和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20.
对于低碳源城市污水,可以通过化学除磷工艺进行处理,使出水总磷(TP)达到排放标准。针对某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浓度较低,化学除磷单元参数设计不合理,出水TP超标的情况,分析了聚合氯化铝(PAC)、三氯化铁(FeCl_3)、氢氧化钙(Ca(OH)_2)三种混凝剂对二沉池出水的除磷效果,并考察聚丙烯酰胺(PAM)的助凝效果。结果表明,当FeCl3投加量为40mg/L,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投加量为0.2mg/L,除磷率可达88.9%,出水TP浓度为0.17mg/L,并且矾花密实易沉降,满足该厂化学除磷要求。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投加方式,出水TP浓度为0.15~0.5mg/L。文章通过试验参数,优选出最佳除磷药剂以及投加量,对国内同类低碳源污水厂运行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