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钾长石和石灰石为原料,利用模拟水泥熟料生产的预热器窑进行了硅钙钾肥的半工业煅烧实验,对煅烧后硅钙钾肥的有效营养元素含量和矿物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带预热器的回转窑系统(预热器窑)生产硅钙钾肥是可行的,实验室石灰石分解后再参与煅烧,不会对最终土壤调理剂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提出了预分解窑煅烧硅钙钾肥土壤调理剂生产线的烧成工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研究陕西某地钾长石矿作为水泥生产原料,利用水泥煅烧时的高温使K2O挥发,进而收集作为钾肥,同时制得合格水泥熟料.本文主要研究了高温煅烧钾长石矿配制的水泥生料K2O的挥发率.研究结果表明:钾长石原矿中K2O的挥发率随着煅烧温度升高而升高,但相对挥发率较低,1450℃×2h煅烧,挥发率小于10%.水泥配料中K2O的挥发率明显高于原矿的K2O的挥发率,经1350℃煅烧,水泥熟料中K2O挥发率高达89%以上.以钾长石为原料钾肥-水泥联产工艺K2O挥发再收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工业废渣磷石膏和钾长石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硫酸钠作为反应助剂,经高温煅烧制备出硅钙钾肥。对助剂硫酸钠的加入量、烧结温度、烧结时间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以硫酸钠为烧结助剂烧制硅钙钾肥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4.
利用白云石和钾长石制备钾钙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利用不溶性含钾岩石生产钾钙肥是解决我国钾肥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介绍了以钾长石和白云石为原料经煅烧制备钾钙肥的原理,研究了钾长石与白云石的质量比、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钾钙肥中有效K_2O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钾长石与白云石质量比1︰1、煅烧温度1 150℃、煅烧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钾钙肥有效成分含量符合Q/XYF 001—2005的要求,K_2O转化率达到94%,Mg O转化率达到98%,实现了钾长石与低品质白云石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硅钙钾肥是一种绿色环保、缓释长效,具有高含量、高活性、高肥效的新型多元矿物肥料。利用不溶性钾矿制取的矿物钾肥的主要方法有煅烧法、微生物法和水热法三种;煅烧法制取粉状硅钙钾肥是以钾长石为原料,石灰石为助剂,将两者按一定比例粗破至60目,再磨粉破  相似文献   

6.
水热条件下钾长石的分解反应机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聂轶苗  马鸿文  刘贺  张盼  邱美娅  王蕾 《硅酸盐学报》2006,34(7):846-850,867
实验研究了以氧化钙为助剂在水热条件下的钾长石的分解反应过程及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钾长石的分解反应具有化学反应控制的特征.搅拌速率对反应速率无明显影响,但通过提高反应温度、提高n(Ca)/n(Al Si)比值、减小钾长石的粒度3种途径,可以明显提高钾长石的分解率.钾长石的分解反应并不是简单的离子交换作用,而是在碱金属离子与水作用的基础上,反应物中的活化离子OH-与矿物表面的碱金属离子K ,Na ,Ca2等作用,首先形成表面富硅贫铝的前驱聚合体(SiO2·nH2O),然后这些前驱聚合体分解,生成最终产物雪硅钙石.在水热条件下钾长石的分解率最高可达89.01%.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溶性含钾硅酸盐岩石与不同钙质原料(石灰石、磷石膏、磷石膏钙渣)制备的硅钙钾肥中钾的溶出规律,以20 g/L柠檬酸溶液为浸取液,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浸取次数、酸度、振荡温度、振荡时间对硅钙钾肥中有效钾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硅钙钾肥中的有效钾具有较好的缓释性;振荡温度和振荡时间对有效钾溶出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酸度对有效钾溶出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酸度越大,有效钾溶出率越大。3种硅钙钾肥中有效钾的释放特征具有相似性,可以采用磷石膏、磷石膏钙渣代替石灰石生产硅钙钾肥,实现废弃物料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富钾岩石矿物资源极为丰富。在我国可溶性钾盐资源紧缺且尚未发现大型钾盐矿床的情况下 ,积极开展富钾岩石矿物的研究与利用 ,对扩大和开辟钾肥资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富钾岩石矿物资源丰富 ,质量好 ,分布广 ,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 ,现已利用的有钾长石、明矾石。磷钾矿石、白榴石和含钾砂页岩等 10余种 ,加强对其的研究、利用和试验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钾肥资源的不足。目前利用较多的是明矾石、钾长石和含钾砂页岩等。可利用的富钾岩石矿物K2 O含量大于 10 %。国外概况为缓解钾肥短缺的局面 ,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富钾岩石的开…  相似文献   

9.
以硬质粘土粉(w(Al2O3)>38%,粒度为0.002~0.11mm)和钾长石粉(w(K2O Na2O)=13.13%,粒度为0.005~0.11mm)为原料,配制成钾长石粉加入量分别为0、3.76%、5.30%和6.84%的试料(对应的w(K2O Na2O)分别为0.11%、0.6%、0.8%和1.0%),湿磨2h,烘干后以150MPa压力压制成20mm×10mm的试样,然后在1500~1600℃煅烧3h。对煅烧后试样进行了物理性能检测、物相分析和显微结构分析,以研究钾长石含量对粘土烧结的影响。结果表明:钾长石粉加入前后试样的烧结温度分别为1550℃和1500℃;加入钾长石能消除粘土原料煅烧过程中形成的方石英相,使烧成试样中只出现莫来石晶相;加入3.76%~6.84%钾长石粉的试样中莫来石含量达61%~66%,并且莫来石发育较好,呈针状,长度达8μm,直径约0.5μm。  相似文献   

10.
提出并研究了非水溶性钾矿烧结-明矾石法并联处理工艺。以霞石、钾长石等非水溶性钾矿为原料,采用碱石灰烧结法生成含钾铝酸钠溶液,用该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溶出明矾石矿或合成纯明矾石,为溶液中引入SO2-4,在高浓度、低温度的条件下使K2O、Na2O与SO2-4结合成钾芒硝析出,实现铝钾分离和溶液净化,形成循环。同时提出钾芒硝纯化为硫酸钾的方法和新工艺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化学肥料工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广州市化肥工业发展的历史、现状的概况 ,为今后发展化肥工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钾肥和有机肥对油荬菜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 ,土壤缺钾是该试验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之一 ;在NP基础上施钾肥增产 5 5 0 6 %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 ,比单施有机肥增产 4 5 0 1% ,比单施化肥仅增产 3 88% ,并可提高油荬菜的商品质量 ;化肥的利用率为 6 2 11% ,钾肥的利用率为 77 90 %。  相似文献   

13.
尿基氮磷钾复合肥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实验室和小型连续试验,开发成功以尿素、磷矿、硫酸、钙镁磷肥、钾盐等为原料一步法生产新型尿基复合肥生产技术.该技术具有流程短、设备少、占地面积小、节能降耗及解决氟污染等特点产品富含中、微量元素,肥效显著提高,增产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4.
化肥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芸  薛援 《大氮肥》2009,32(2):141-144
随着对环保的重视,化肥施用后的污染和利用率问题,将是化肥生产企业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新型的缓释肥和控释肥技术将是肥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肥料效应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选取鸡粪为有机原料 ,进行发酵与不发酵两种前处理 ,设计 0、30 %、4 0 %、6 0 %和 10 0 % 5种有机氮水平 ,在水稻上连续两年试验。结果表明 ,在 4 0 %水平以下 ,作物产量随有机氮的增加而增加 ,超过 6 0 %产量下降 ,但有后效。氮素表观利用率与有机氮成正相关 ,当有机氮达到 10 0 %时 ,氮素利用率达到 5 3.4 %。随有机氮的增加 ,作物吸收养分向子粒中转移的比例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基于某些名、优农产品在其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特定敏感元素,配制出“仿土质”专用肥。经施用证明,肥效显著,经济效益可观,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提高肥料利用率是中国肥料未来发展的重点,"质量替代数量"是低碳经济时代中国肥料产业的发展之路。缓释肥料是低碳经济时代的新型增值肥料,是肥料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缓释肥料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已逐渐成为世界缓释肥料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缓释肥料未来发展应以面向大田作物为主战场,更加重视自主创新,逐步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缓释肥料研究、生产、使用、评价和监管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我国化肥工业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化肥产品结构的分析,对我国化肥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减轻环境压力利用粉煤灰生产肥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粉煤灰的基本性质,总结目前各种粉煤灰肥料的特点和生产方法,对生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简单论述粉煤灰肥料的应用方法,并提出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绿色化肥与新型化肥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无害制造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当今绿色化学的发展.以生态学的思维、可循环发展的思路来考虑新型化肥的发展.提出新型化肥产品开发的4项特征①能满足作物生长期需肥规律而获得高产、优质的需要;②以维持和不断提高土壤肥力为前提;③提高化肥利用率,将施肥的负效应降低到最低程度;④充分发挥新型化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提出若干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