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为积极响应我国"十三五"时期"协同共赢绿色发展"的号召,加快纺织化纤工业转型升级,推动纺织原料可持续创新发展理念深入纺织全产业链,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浙江华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欣")联袂举办的华欣多色系彩纤与循环再生功能性纤维发布会暨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及绿色纤维标志认证产品推广交流活动于1月3—4日在杭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陈新伟,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王玉萍,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华平,杭州市钱塘新区新湾街道办事处工业主任李国军,华欣董事长曹  相似文献   

2.
纱线篇     
<正>本届纱线展总面积有较大突破,达到1万平方米,参展商近250家,主要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企业展区包括六大部分:生物基纤维展、循环再生纤维展、新一代聚酯仿棉纤维展、锦纶纤维展、特种功能性纤维展、功能性纤维展区;主题概念展区以"创新与融合"为主题,通过四大篇章使纤维得到多样化呈现。展会同期多项活动为观众带来新体验,包括"盛虹·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15/2016发布会",以及"2015新型生态、功能性纤维前景预测与应用交流会","2015棉纺新产品、新技术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3.
梅士英 《染整技术》2005,27(12):7-9,18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开发的纺织新材料:新型天然纤维(天然彩棉、天然彩丝、原竹纤维、蜘蛛丝等);再生纤维素纤维(Lyocell、高湿模量纤维、竹浆粘胶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牛奶蛋白纤维、大豆蛋白纤维、蚕蛹蛋白纤维等);其它再生纤维(甲壳胺纤维、海藻纤维);新型功能性合纤(超细纤维、复合纤维、吸湿排汗纤维、易染性涤纶纤维、聚乳酸纤维等)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4.
循环再生纤维是提倡绿色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文章首先概述了循环再生纤维的发展历程和分类特点;其次介绍了循环再生纤维在针织内衣、外衣、鞋材面料以及袜品、手套方面的具体应用,并指出循环再生纤维在这些产品上的优势之处;最后对循环再生纤维在针织产品上的创新方向进行预测,提出循环再生纤维是针织产业抓住机遇、实现转型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刊首语     
崇尚高品质的生活体验已成为当今消费者的主流追求.为适应这一趋势,纺织领域将纤维材料的功能化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开发了一大批具有功能性的新一代化学纤维,形成纤维行业的高新产业体系.功能性纺织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已形成世界性潮流,并且成为提高纺织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服装面料选择的重要条件是舒适性和功能性,天然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因其优良的服用性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正3月14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虹·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18/2019年发布会如期而至,亮相2018yarnexpo春夏纱线展。十大类流行纤维发布、绿色纤维标志认证企业授牌、最佳合作伙伴颁奖、动态走秀演绎纤维魅力,亮点频现。伴随着中国化纤纺织行业持续向高质量发展,中国纤维进入了战略发展的新时代,柔性制造、再生循环、生物基、功能性纤维等重点研发计划强势出击;智能制  相似文献   

7.
纤维·研发     
《中国纤检》2015,(7):12-13
唐山三友集团产出我国首批玫红彩色纤维日前,三友集团1.5D玫红色粘胶短纤维顺利下线,该产品属环保型纤维,为国内行业首次生产。至此,集团彩色纤维产品已经达到40余种。"三友彩纤"品牌产品为2013—2014年中国纤维流行趋势代表产品,是麻灰纱线产品、原色纤维内衣、家用纺织品、无纺布领域的优良原料,具有颜色亮丽、色牢度好、穿着舒适等优点。玫红色粘胶短纤维附加值较高,市场前景广阔,但在色彩、着色均匀度等方面均有很高要求。为生产这种产品,三友集团进行了百余次浆料调配,在丝束线实验锭  相似文献   

8.
棉与粘纤、莱赛尔、莫代尔等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定量方法主要采用甲酸/氯化锌法,但实际检测中发现该法测试结果不稳定,为此,从染料是否去除、粘纤含量高低、棉纤维损伤程度三方面进行多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活性染料染色的棉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尤其棉/莱赛尔混纺产品,剥色处理会降低染料对测试的影响,且剥色对样品没有损伤;粘纤含量的过高或过低对测试结果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尤其粘纤含量小于5%或大于95%时;对于已发生化学降解的棉纤维的混纺产品,甲酸/氯化锌对其损伤程度加剧,测试结果可信度低。因此,再生纤维素含量过高或过低时、不能完全溶解或者过分溶解的棉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建议采用FZ/T 01101—2008《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测定物理法》标准中的显微镜物理测定法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9.
《纺织科学研究》2014,(6):34-37
开栏语:不同于服装、面料、色彩流行趋势,纤维流行趋势产品更多的是展现纤维的品质、科技含量与内涵。已经连续开展3年的中国纤维流行趋势,肩负着从原料开始提升中国纺织产业链价值的重任,如今,它的概念及意义日渐清晰。本刊将分四期,与你一同分享2014/2015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的四大篇章纤之盾—健康防护篇、纤之韵-精致生活篇、纤之源-绿色低磁篇以及纤之魅-绚丽色彩篇。  相似文献   

10.
化学纤维品种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发展很快,除了常用的六大纶,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的新型化学纤维品种繁多,主要有: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等。诸多新型纤维目前在棉纺、毛纺等纺纱领域中应用,为丰富纱线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起了积极作用。正确用好这些新型化纤,必须了解各种纤维的性能特点,做到科学、合理使用。现分为三讲介绍这些新型化学纤维的性能和用途。  相似文献   

11.
文中介绍微胶囊的制备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提出功能性再生纤维素纤维对微胶囊壁材、芯材和粒径的技术要求。简要介绍采用微胶囊技术生产的相变储能纤维、温感及光感变色纤维、中药功能性纤维和阻燃功能纤维等几种功能性再生纤维素纤维。指出微胶囊技术的应用可赋予再生纤维素更多的功能性,为功能性纤维素纤维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产品功能设计的需求和可持续性设计趋势,分析纺织材料的创新应用对产品设计的可持续性的研究意义和自我可循环的价值。具有功能性的光纤维新面料,可以作为染织产品创新的一个方向。并以这种光纤维材料本身的设计形式、设计工艺来诠释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光纤维产品的设计、创新方法和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具有吸湿、透气、抑菌、保健等性能的再生动物蛋白纤维开发生产了不同面密度、不同厚度的功能性水刺非织造布;对该产品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制定了动植物蛋白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的企业标准,填补了该产品的国内空白及质量标准规定的空白。再生动物蛋白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这一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成功将进一步拓展非织造布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4.
纤维·研发     
《中国纤检》2014,(21):11-12
恒丰集团开发玉蚕纤、牛绒纱等新品 近日.恒丰集团成功开发多款新品。其中,夏津仁和纺织研发新型纤维玉蚕纤.玉蚕纤是一种植物蛋白质改性的纤维素纤维.是一种可降解的环保型纤维。同时它可以吸收紫外线.发射远红外线并产生负氧离子.也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纤维。七彩莲羊绒公司试染、试纺了精细化后牛绒化纤混纺产品.已达到客户的认可。牛绒紧密抱合,光泽柔和,弹性强.手感滑糯,成为继羊绒之后的又一高档纺织原料。  相似文献   

15.
为了顺利开发三元复合仿羊绒保暖纱线,分析新型改性聚酯纤维Porel、差别化超细腈纶纤维Dralon和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Proviscose的纤维特性和可纺性,开发新型柔软纱线加工技术,通过新型纤维技术与纱线加工技术的集成创新,开发新型功能性松式柔软结构纱线产品。通过试验研究,找到了主体纱、骨架纱、复合纱相互间最科学合理的捻系数、捻向关系。通过纤维预处理、各工序采取工艺技术措施,使最终产品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纺织产品检测中,苎麻与棉的含量一般用物理法检测。根据标准FZ/T 30003—2009,用每种纤维直径的平均值与所测计数根数进行计算,如果在纺织品中加入再生纤维素纤维(黏纤、竹纤、莫代尔、莱赛尔)等,则需要相应的直径平方数或平均直径之间的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准确、便捷地分析棉/再生纤维素纤维(黏纤或莫代尔)混纺产品含量,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混酸法。为了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对甲酸/氯化锌法和混酸法测定棉/再生纤维素纤维(黏纤或莫代尔)混纺产品纤维含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混酸法的试验结果与标准中规定的甲酸/氯化锌法的试验结果均在试验允差范围内,均接近真实值。该试验表明,混酸法为定量分析棉/再生纤维素纤维(黏纤或莫代尔)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试验数据稳定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纽代尔纤维、麻赛尔纤维、艾丝纶初级纤维、艾丝纶主级纤维、安芙丽阻燃纤维、相变调温黏胶短纤维6种新型纤维素纤维的性能特点、功能实现技术关键点、功能衍变过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功能技术路径,并分析这些功能纤维素纤维的共性和个性。指出纤维的共性和个性特点形成的新型纤维素纤维的发展轨迹和趋势,对纤维向多功能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纤维素纤维及其产品的品质提升以及针织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身为全球最大纤维素纤维生产商的兰精公司,非常强调自己的"绿"。一是原材料的绿。兰精公司专注于生产纯天然的纤维产品,天然榉木是其最主要的原材料,生产粘纤、天丝、莫代尔等纤维产品;二是生产过程的绿。一方面,兰精公司实现水资源反复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20.
徐燕  邵志京 《纺织导报》2014,(5):106-109
通过原料的优化利用、纺织技术创新以及绿色环保整理工艺的应用,阐明了毛精纺产品开发的低碳化趋势。应用再生纤维、功能性纤维、天然纤维素纤维与羊毛等天然蛋白质纤维混纺或交织,采用带来了产品原料、花型、风格等变化的新型纺织技术,以及筒子染色、经轴印花、功能复合整理等小浴比、低排放的整理工艺,既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和健康舒适的服用性能,也促进了降低能耗、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