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机械和水力两类絮凝形式相结合,研发了一种新型机械+折板组合絮凝反应器中试装置.通过絮凝试验对影响反应器絮凝效果的搅拌轴转速、搅拌桨直径、流量及折板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该絮凝反应池的最佳运行参数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具有良好的除浊效果,从而为今后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的流场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从流场的水力特性角度解释了往复式隔板絮凝池无效能量消耗大、絮凝效率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基于后台阶流理论,设计了菱形翼片隔板絮凝反应器,实现了同时对流体微观涡旋强化及宏观涡旋均布进行有效控制。同时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中试处理效果,优化了菱形翼片隔板絮凝反应器的特征尺寸参数,并将其用于钢厂废水回用项目。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单套设备处理量为750 m3/h,出水浊度可稳定在1 NTU左右,对COD的去除率达到了48.5%,大大降低了后续处理负荷,由此证明该设备具有较高的絮凝反应效率,出水水质良好,适用于钢厂废水回用工程。  相似文献   

4.
为寻求反映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水力条件的微观指标,采用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系统研究了搅拌型SBR反应器中不同转速下反应器内的紊动强度分布。利用不同搅拌浆转速下SBR系统降解污染物性能和絮凝体结构、形态分析结果,研究了搅拌主体区和其他区紊动强度对活性污泥处理系统降解污染物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搅拌主体区和其他区紊动强度特征值指标反映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微观水力条件。结果表明:随搅拌浆转速的增加,活性污泥反应器内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常数则随紊动强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试验中最佳紊动  相似文献   

5.
一体化涡旋网格澄清工艺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体化涡旋网格澄清工艺是基于微涡旋混凝技术及浅池理论而提出的。该反应器在絮凝反应单元设置了涡旋网格絮凝反应器,在澄清分离室内设置了斜管(或斜板)沉淀器,增设了污泥浓缩单元,采用低回流或无回流技术,改进喷嘴及喉管结构,加大反应室的容积利用率,降低了能耗。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不仅提高了净水工艺的絮凝反应效率、降低了药耗、改善了净水水质,而且还提高了沉淀分离效率和污泥含固率,具有节省整体工程投资、降低制水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穿孔旋流絮凝池的絮凝效果,在竖井内加入网格板,增强其扰流作用。将竖井分为前段、中段、末段,以涡旋速度梯度G_0和湍动能耗散率ε作为絮凝评价指标,在穿孔旋流絮凝池前段、中段都加网格板的情况下,固定中段网格板的各参数,对前段网格板的层数和间距进行模拟,得到计算范围内前段的最佳网格板层数为4、最佳间距为40 cm,这与《栅条、网格絮凝池设计标准》给出的网格絮凝池前段网格板层数在16以上、网格板间距为60~70 cm的参考值不同。  相似文献   

7.
混凝动力学的涡旋理论探讨(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详细讨论了坎布混凝动力学的速度梯度公式,该公式虽然是在层流条件下得出的,但在机械搅拌情况下可以用来判别紊流混凝的水力条件;并提出和论证了紊流涡旋在混凝反应中的动力学作用,且用涡旋理论解释了厌氧反应器中生物絮凝现象。  相似文献   

8.
基于微涡旋控制混合理论、后台阶流理论及接触絮凝理论,分别设计开发了列管混合器、星形翼片隔板絮凝反应器及V型斜板沉淀设备,并通过工艺集成形成微涡旋控制多元强化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在钢厂废水处理改造项目的中试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浊度≤2 NTU,处理水量在超设计负荷15%时,出水浊度仍保持在2 NTU左右;可节省药剂费用22%,节省占地30%以上.  相似文献   

9.
宁夏某水厂采用传统的折板絮凝池工艺,在夏季面临大水量运行的要求,但大水量运行会影响折板絮凝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以及折板间水流速度,从而影响到水厂出水水质。为此,水厂进行了微涡旋升级改造,但改造后仍然面临出水水质不理想的问题。调查发现水厂现有絮凝池的水力停留时间过短,原水在絮凝池中得不到有效絮凝,从而影响了出水水质。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水厂的升级改造,进行了微涡旋絮凝池改造中试研究。向中试装置中添加直板对絮凝池进行分格可以缓解短流现象,这对于提能改造具有重要影响。在第一絮凝区微涡旋球高度占有效水深的55%左右、第二絮凝区微涡旋球高度占有效水深的25%左右的最佳条件下,中试装置提能15%,连续运行24 h,出水水质相对折板絮凝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文中提出的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器,对传统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运行方式和池型结构进行了改造,使水力流动特性进一步改善,提高了处理效果。在清水条件下研究了反应器的水力流动、接触反应和曝气充氧特征,并通过试验研究了该工艺处理有机废水的性能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南方低浊高藻水的网格絮凝工艺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方水库水多呈低浊高藻特征,根据速度梯度理论设计的传统网格絮凝池对其处理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依据微涡漩理论对传统网格絮凝池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它能降低沉后水浊度,提高对CODMn和藻类的去除效率。等效粒径和分形维数的研究结果表明,改型池内形成的絮体粒径大且密实、沉降性好,此外改型池的水头损失和药耗也较低。  相似文献   

12.
膜生物反应器发生污泥膨胀后的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学校洗浴污水,考察了污泥发生膨胀时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探讨了控制污泥膨胀的方法。结果表明,污泥膨胀对膜生物反应器去除COD和BOD5的效果影响不大,但会使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有所下降。采用化学絮凝法控制污泥膨胀,静态试验结果表明三氯化铁和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效果较为理想,但现场投加时发现,反应器内较强的水力搅拌作用使得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效果变差,而三氯化铁可作为控制污泥膨胀的应急措施,采用营养平衡法可从根本上解决污泥膨胀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应对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饮用水供需矛盾问题,提升水厂保障水质安全的能力,深圳市长流陂水厂于2018年8月进行了4期网格絮凝池提升工程改造,主要是应用水力旋流絮凝器进行技术提升和池体改造,在不同絮凝段增加水力旋流网格絮凝器,改造后运行效果显著,实际产水量由8×10~4m~3/d增至10×10~4m~3/d,沉后水浊度保持在0.41 NTU左右,增加水量的投资为55元/m~3,PAC制水成本下降了0.005元/m~3。此项工程改造内容少,无新增建设用地,投资成本低,产能提升明显,水质保障效果好,可为类似用地紧张的自来水厂产能提升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型高效旋流沉砂池除砂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水力相似性原理,建立了缩小的新型旋流沉砂池模型,并进行了以其处理含砂配水的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砂粒去除率的各因素主次顺序及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影响沉砂率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桨片数量、水力停留时间、搅拌桨转速和桨片距池底距离。各因素的最佳参数分别为:桨片数量为6片,水力停留时间为50s,搅拌桨转速为26r/min,桨片距池底距离为30  相似文献   

15.
对比我司下属D水厂的网格絮凝池与折板絮凝池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对于正常水质,无论取水低峰期还是取水高峰期,网格絮凝池与折板絮凝池运行效果相差不大;对于排涝期水质与高浊度水质,折板絮凝池处理效果优于网格絮凝池。平流沉淀池沿程待滤水浊度数据显示,折板絮凝池处理效果相对较好。网格絮凝池和折板絮凝池运行维护情况相差不大,但D水厂的折板絮凝池平行直板区最后一段因设计原因有死水区,该区域有出现池面浮泥现象,需要人工清理。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直墙拱双层隧道衬砌结构,对中隔板与边墙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中隔板与边墙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采用数值分析软件Matlab按弹性地基梁理论对中隔板在边墙上的位置进行了模拟,得出了中隔板对边墙位移约束的力学机理,最终得到了中隔板在边墙上的最佳作用位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絮凝 SBR法为主体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工艺的研究,确定了最佳水力停留时间,并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对马铃薯淀粉废水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絮凝 SBR法工艺简单,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效果好,且处理出水稳定,处理成本低,经济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异波折板絮凝池絮凝控制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Camp和Stein的速度梯度公式G值存在理论及应用上的缺陷 ,首次针对异波折板絮凝池 ,提出单位造涡强度———FS 这一宏观控制指标。由于折板单元的水力特征决定了其本身的造涡强度 ,将FS 与絮凝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宏观上就便于通过控制折板单元的水力特征来达到对絮凝效果进行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东墩水厂始建于 195 9年 ,经多次改扩建后形成 3套技术和工艺各不相同的传统生产系统。到 2 0世纪90年代中期 ,各流程的净水设施有不同程度的老化、破损 ,影响了供水水质。为改善出水水质 ,对处理设施等进行了改进。① 对混合设施的改进3#系统的网格反应池原采用扩散型混合器 (螺旋桨 ) ,因与净水构筑物相距太近 ,混合时间过短 ,导致待滤水浊度较高 (8~ 12NTU) ,为此将其改为管道静态混合器 ,并把管道静态混合器和投药点后移 5m ,改造后可将待滤水浊度控制在 3~ 5NTU。② 对絮凝池的改进1#系统原采用往复式隔板絮凝池 ,当流量变化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好氧膜分离生物反应器(SCMB)处理高校洗涤及洗浴废水,研究分析了水力停留时间及溶解氧对CODCr、NH3-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6~7h,最佳溶解氧为2.5 ~3.0 mg/L.在优化工况下,系统对各项污染物指标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CODCr、NH3-N、SS分别为27.2,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