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河流域包括淮河及沂(河)沭(河)泗(河)两个水系,地处中原,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流域内共有耕地2亿亩,人口1.4亿,是我国重要的粮棉基地及煤电能源基地。因流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多 相似文献
2.
1991年夏季,淮河流域发生了解放后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在抗洪涝斗争中,淮河防洪工程与非工程体系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结合1991年洪水中暴露出的问题,就淮河流域防洪标准、减轻涝灾、行蓄洪区运用、防洪的非工程措施、提高全民和全社会防洪减灾意识等5个方面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1998年,长江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洪水水位之高,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所罕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广大抗洪军民的奋力搏斗,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洪水过后,水利部及时组织召开了防洪与治水专家座谈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也组织部分两院院士提出了专题咨询报告,对1998年长江防洪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专家们提出的一些经验和教训给淮河防洪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一、长江防洪的经验与教训 总结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取得胜利的经验,首先是已建防洪工程特别是堤防和干支流水库充分发挥了作用。在长江第6次洪峰期间,长江葛洲坝、清江隔河岩、沮漳河漳河水库 相似文献
4.
5.
6.
7.
1998年5月26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印发了经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审批淮河中游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项目建议书的请示》,标志着这项规划多年的淮河中游洪水控制性工程正式立项;8月由水利部规划设计总院主持有关单位参加,对 相似文献
9.
10.
今年梅雨早,5月18日至7月11日,流域大部分地区连降暴雨,雨量大,范围广,历时长,造成淮河洪水来得早,来得猛,各主要站水位大都接近或超过1954年。前期洪水正值午收季节,后期内外水同时为患,洪涝灾害十分严重。本文根据报汛资料,仅对淮河水系“91·6”暴雨洪水进行分析。一、天气形势从5月18日起,副高西伸北抬,脊线稳定在北纬23°附近,导致淮河入梅早。由于副高稳定少动,江淮流域受副高边缘较强的西南暖 相似文献
11.
12.
1996年6、7月淮河洪水,是1991年洪水以来出现的一次较大洪水。在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后,经过5年治理,淮河正阳关以上河道部分堤距已展宽,一些重要堤防也进行了加固处理。1996年洪水虽然量级不大,但淮河干流临淮岗以上河段水位较高。淮河干流除东风湖行洪区外,其它行蓄洪区却没有启用。因此,分析1996年淮河干流洪水特性,对于了解河道泄洪能力,合理确定整治措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淮河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流域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有效洪水管理,科学调度防洪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2007年洪水的分析,总结提炼了淮河洪水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对今后淮河洪水管理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从地震等级公式导出洪水等级函数,从而得出淮河中游正阳关以上的洪水级数公式,并对王家坝,润河集,正阳关三站1952年~1996年逐年最高水位进行了洪水级数的统计划分,着重对9级洪水和保证水位以上的年份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总结了淮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暴雨洪水、实测洪水和历史洪水特点,简要介绍了淮河干流洪水系列一致性处理的方法和设计参数的分布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浅议“淮河洪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敬涵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11):3-6
在全国七大江河中,淮河以"洪水灾害最为严重"著称。本文根据多年从事淮河防汛工作经验及近几年参与编著"2003年淮河暴雨洪水"等心得体会,对淮河洪水频繁原因、洪水类型、大小比较以及防洪减灾等谈几点认识、看法。本文所议的"淮河"、"淮河流域"仅都是指淮河水系而不包括沂沭泗水系。 相似文献
17.
18.
因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稳定在25°N附近,沿淮一带有切变线维持,淮河流域1996年11月上旬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冬季暴雨洪水,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该文对其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并揭示暴雨洪水的成因和内在规律,为防洪抗灾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淮河发生了自1949年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在这次大水中,淮河流域的大型水库、行蓄洪区、分洪水道等水利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防洪作用。从水文的角度初步分析了主要大型水库、行蓄洪区、怀洪新河、入海水道等水利工程运用对洪水的影响,以及1991年大水后河道治理对淮河中游行洪能力的影响,由此得出了一些关于淮河水利工程对洪水影响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20.
淮河是我国蓄滞洪区分布最多的流域,特有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决定了淮河防汛调度和应急管理的重要地位.洪水风险图作为防洪减灾基础信息建设的一部分在淮河流域已经开展了近20年.通过对淮河流域蓄滞洪区洪水风险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蓄滞洪区的洪水风险分析方法应当依据本区域的洪水特性和防汛调度特点进行,而某些风险信息则应当根据实际运用情况适当简化,这样可以在保证需要的情况下,大幅度地减少成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