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5,(10)
<正>项目位于北京旧城胡同街区内一个占地面积约450平米的\"L\"型小院。设计采取选择性的修复方式,还原院与房的肌理关系,同时加入一个扁平的\"曲廊\",创造新旧交替、内外穿越的环境感受。项目位于北京旧城胡同街区内,用地是一个占地面积约450平米的\"L\"型小院。院内包含5座旧房子和几处彩钢板的临建。院子原本是某企业会所,后因经营不善而荒废。在搁置了相当一段时间之后,小院现在即将被改造为茶舍,以供人饮茶阅读为主,也可以接待部分散客就餐。设计理念1.修复旧的。整理和分析现存旧建筑是设计的开始。北侧正房相对完整,从木结构和灰砖尺 相似文献
5.
7.
8.
9.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6,(4)
<正>项目地点:福建福州项目面积:224平方米完成时间:2015年1月参与设计:陈晓丹主要材料:桧木、障子纸、松木、贴木皮铝合金、灰姑娘石材在江滨茶会所中,会所和江水,一者轻吟,一者重奏;一者灵动,一者厚重;一者当代,一者古老。当两者被有机结合在一起时,它们已经不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丰富的整体。 相似文献
10.
主设计师简介刘宇扬,刘宇扬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香港大学建筑学院荣誉副教授,上海青浦区规划局顾问建筑师。台湾台东人,美国加州大学都市研究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师从荷兰建筑家库哈斯,完成中国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研究,并于1997年参加德国卡塞尔第十届文件展。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韩国艺术大学建筑系评鉴委员,并受邀担任2007-2008年深圳一香港双城双年展策展人和2011年成都双年展建筑策展人。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9,(5)
<正>东四博物馆(原东四77号院)所在的东四三条至八条是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全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为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以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古都风貌、建设文化强区为着眼点,在切实保护原有风貌的基础上,结合环境治理、社区治理、院落改造、综合停车等方面进行区域内的业态更新,打造东四三条至八条历史文化保护区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区。设计团队致力将原东四77号院建设成为东四社 相似文献
15.
16.
17.
“廊”是古典园林精美的建筑之一,是室外有顶的过道。它起着连接建筑物,分隔空间,造成景观,引导游人循廊揽胜的作用。既能遮蔽烈日和雨雪,又可为园内景物增色。“廊”的形式众多,有直廊、复廊、桥廊、碑廊、钟廊、檐廊、回廊、爬山廊、抄手廊种种。其中,规模最大、通道最长、间数最多、结构最巧、故事最多,遭劫最重的要算颐和园长廊了。它以“世界之最”载入“吉尼斯大全”。颐和园长廊,象一条长龙横卧在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是连接 相似文献
18.
19.
<正>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整个国家的城市与建筑都在以无可比拟的速度发展着,城市急速地膨胀,新建筑大量地产生,取代着一个又一个经过千百 相似文献
20.
本次改造设计一方面是修复旧的——对院落房屋进行整理,保留时间迭代的印记,修复各个建筑界面,加固建筑结构,重现传统建筑的样貌;另一方面是植入新的——新的生活功能配备(卫生间、厨房、车库等),新的基础设施(水暖电设备管线)以及新的游廊空间.新与旧相互叠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来满足未来院子作为公共接待和居住空间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