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供暖面积、集热器面积、蓄热水箱容积等系统参数的确定是跨季节蓄热太阳能供热系统的关键。通过对虚拟案例的计算分析,初步得出了这些参数的取值范围,为较大规模跨季节蓄热型太阳能供热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基本选型条件。  相似文献   

2.
<正>2015国际太阳能供热制冷技术峰会7月22日在京举行,峰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热利用专业委员会、国际能源署太阳能供热制冷委员会主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峰会以"新挑战、新视野、新机遇"为主题,围绕太阳能供热、制冷、蓄热、工业利用、中温集热、零能耗建筑、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太阳能热利用的尖端技术,以及"十三五"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的是太阳能光热利用季节蓄热水箱供热采暖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定义、客户需求、设备选型、设计依据、原理说明、经济效益等进行论证分析,最终以河北经贸大学太阳能光热利用季节蓄热水箱供热采暖系统示范项目为例分析并总结了该系统设计时所考虑的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的是太阳能光热利用季节蓄热水箱供热采暖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定义、客户需求、设备选型、设计依据、原理说明、经济效益等进行论证分析,最终以河北经贸大学太阳能光热利用季节蓄热水箱供热采暖系统示范项目为例分析并总结了该系统设计时所考虑的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定于 2 0 0 3年 1 0月中、下旬在河南省登封市召开 ,现将有关论文征集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范围工业 (供热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集中供热系统、燃油 (气 )锅炉房、溴化锂空调制冷 (供热 )机组及其系统 ;新能源 (核能、地热、太阳能、生物能等 )在本行业中的开发利用 ;环境保护 (建筑节能、热泵、热管、热回收器、废水废气、江河湖海太阳能等廉价能源利用与开发、蓄热蓄冷技术应用 ) ;对已有能源生产与应用设施的测试与改进、计量与测试手段、能源设备经济运行与管理 ;各种现代最新调节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国内外跨季节水箱蓄热的系统。从系统特性、参数配比、分层特性、埋深等因素对跨季节水箱蓄热的影响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同时整理了现有的太阳能集中供热跨季节供热的先进示范工程给出的实际应用。结合实际工程,介绍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对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集热器、水箱等进行概括总结,并对运行现状和经验教训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相变蓄热装置是太阳能、工业余热等供热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装备。在分析现有相变蓄热装置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毛细管相变蓄热罐,并结合一种复合型相变蓄热材料,对其热物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符合太阳能供热技术的要求。同时研究了水流量和供水温度对毛细管相变蓄热管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佳流量,为毛细管相变蓄热罐的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6月8日,日出东方·四季沐歌与加拿大自然资源部能源技术中心(下文称为Canmet ENERGY)在北京北辰洲际酒店签署合作协议,合力开发太阳能跨季节区域供热系统项目。Canmet ENERGY是加拿大在清洁能源领域具有领先研究与技术的组织,其在加拿大各地拥有3个实验研究中心,拥有专业知识和独特的设施,旨在与关键利益相关者开展项目,以推动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9.
概括总结2017年北京市清煤降氮工作中,大安山煤矿燃煤锅炉房清洁能源改造供热的典型案例。分别针对该矿区生产区和生活区的用热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多能耦合清洁供热方案。其中,生产区考虑近期生产需求和远期煤矿关停的实际,以电锅炉与蓄热水箱组成的电蓄热子系统满足尖峰负荷,以空气源热泵子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子系统满足供热初末寒期基础用热负荷需求。生活区考虑电力供应不足的现状,在居民建筑年代久远、热耗率较高、天然气供应有难度的情况下,制定了LNG储气站搭配燃气锅炉子系统承担基础负荷,电锅炉与蓄热水罐子系统和空气源热泵子系统联合运行、互为补充的多能互补供热方案。该项目作为北京山区煤改清洁能源供热典型案例,可为类似的锅炉房改造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太阳能跨季节蓄热采暖技术进行了研究,对技术系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太阳能跨季节蓄热采暖技术对北京大兴郊区学校进行了燃煤采暖改造,为太阳能季节性土壤储热技术在公共建筑领域进行了示范。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太阳能跨季节蓄热采暖技术进行了研究,对技术系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太阳能跨季节蓄热采暖技术对北京大兴郊区学校进行了燃煤采暖改造,为太阳能季节性土壤储热技术在公共建筑领域进行了示范。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地源热泵组合系统是将太阳能与地源热泵相结合的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系统。在夏季太阳能充足的情况下,通过蓄热装置将过剩的太阳能储存在土壤中;冬季太阳能不足时,通过地源热泵将夏季储存的能量取出加以利用。天津某休闲会馆设置了一套太阳能-地源热泵组合系统,以实现供热、空调和供热水三联供。本文对该会馆所采用的太阳能与地源热泵组合系统进行了介绍,并对地源热泵和太阳能集热系统及太阳能跨季节蓄热分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跨季节水池储热太阳能供暖系统(SHS-SWTHS)的供热调节方法。分析了跨季节水池储热太阳能供暖系统的工作特点,其储热水池内的水温在供暖期不断降低,结合末端低温地板辐射供暖对水温的限制要求,提出适应不同温度水平的直连混水供热、直接供热及水源热泵供热形式;基于集中供热基本原理,针对不同供热形式提出相应的供热调节方法。通过具体工程案例进行了供热调节分析并给出不同供热下质调、量调参数。  相似文献   

14.
<正> 第五章采暖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5.1.1条根据我国的能源结构和能源政策,居住建筑的采暖供热以煤作为主要能源。在工厂区附近,应充分利用工业余热和废热采暖。在资源和技术条件具备的地区,在经济政策许可条件下,应积极开发地热、太阳能和电力采暖。  相似文献   

15.
建筑的地理气候特征影响太阳能在建筑中的收集与利用。以天津市某办公楼项目为例,基于日照遮挡模拟分析确定集热器布置区域,并根据逐时动态冷负荷与热负荷综合情况确定集热器面积,以动态逐时负荷与供热(冷)量匹配的方法辅助备用能源设计,降低了系统的造价,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和建筑供能系统的稳定性,为后续其他项目太阳能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建筑的地理气候特征影响太阳能在建筑中的收集与利用,本文以天津市某办公楼项目为例,基于日照遮挡模拟分析确定集热器布置区域,根据逐时动态冷负荷与热负荷综合确定集热器面积,以动态逐时负荷与供热(冷)量匹配的方法辅助备用能源设计,降低了系统的造价,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和建筑供能系统的稳定性,为后续其他项目太阳能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多数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建筑物冬季需要采暖,夏季需要供冷.由此提出了一种季节蓄热型太阳能热泵系统,用来冬季供热,夏季供冷,全年供应生活热水.以北京某小区作为研究对象确定了系统的设备容量,并对系统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①季节性蓄热的太阳能系统能够大幅节省常规能源;②当季节性蓄热水箱体积与集热器面积比为2~3时,系统的性能最优;③如果季节性蓄热水箱仅仅用于蓄热而不蓄冷,太阳能供热量没有提高;④短期蓄热是这个系统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如果没有短期蓄热,太阳能保证率将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定于2009年10月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现将有关论文征集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范围工业(供热)锅炉及锅炉房设备、集中供热系统、燃油(气)锅炉房、溴化锂空调制冷(供热)机组及其系统;新能源(核能、地热、太阳能、生物能等)在本行业中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建筑节能、热泵、热管、热回收器、废水废气、江河湖海太阳能等廉价能源利用与开发、蓄热蓄冷技术利用);  相似文献   

19.
周策  薛蕊  金正文  李通 《煤气与热力》2021,41(2):1-5,10041
提出电驱动空气源热泵(两级压缩式)、太阳能集热器、风力机制热器、蓄热装置联合运行的分布式联合供热系统。建立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以计算时间内运行成本最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共同作为优化目标,针对北方某供暖建筑,利用NSGA2算法进行多目标规划问题处理。在得到两优化目标折衷解的基础上,获得计算日各装置制热量、蓄(放)热量,确定最佳运行策略:热负荷低谷期(9:00—16:00)是阳光充足时段,太阳能集热器与风力机制热器的制热量超出热负荷,蓄热装置储存富余热量。热负荷高峰时段(0:00—9:00、16:00—24:00),由于太阳辐照度比较小甚至为0,不启用太阳能集热器,风力机制热器制热量波动比较大,需要由空气源热泵作为主要供热设备,必要时蓄热装置放热。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国内长江流域夏热冬暖的家庭供暖状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认为太阳能跨季节蓄热集中供热系统能够有效利用长江流域夏天充沛的热量来满足冬季采暖热量的需求。通过四季沐歌在北方的实际工程可以看出,跨季节蓄热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能够提供50%或者更高的太阳能保证率。文章介绍了季节性蓄热中四种典型的蓄热方式,选择了较适宜长江流域的蓄热方式。根据前期对蓄热系统进行的调研,分析并探讨了蓄热系统的保温、密闭性以及系统造价等。重点对长江流域太阳能地下土壤储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初步对地下土壤储热系统的埋管进行了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