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rank  J.Bartos  翁思建译 《软件》2010,(8):42-44
变频驱动器很容易产生电噪声(EMI)并且形成电磁干扰。驱动器设计师和安装人员能够通过接地、屏蔽等手段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将EMI的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2.
周鑫 《互联网世界》2009,(2):100-101
对于设计开发人员而言,由于众多电气组件的接近而造成的“噪声”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电磁兼容性(EMC)和电磁干扰(EMI)是他们关心的主要问题。为了应对这一设计挑战,飞思卡尔半导体推出了可扩展微控制器(MCU)系列,帮助工程师降低大型家电和工业应用中的噪声。  相似文献   

3.
对于设计开发人员而言,由于众多电气组件接近所造成的“噪声”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电磁兼容性(EMC)和电磁干扰(EMI)是他们关心的主要问题。为了应对这一设计挑战,飞思卡尔半导体推出了可扩展微控制器(MCU)系列,帮助工程师降低大型家电和工业应用中的噪声。  相似文献   

4.
《电子技术应用》2016,(6):77-80
针对窄带高功率微波(HPM)强电磁环境对控制系统的性能影响,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等方法对电磁干扰(EMI)的干扰源和耦合途径进行研究,提出控制系统电磁兼容性的设计方法,从电磁屏蔽、滤波和接地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系统在屏蔽、滤波和接地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对抑制窄带HPM源强电磁环境下的电磁干扰有效可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满足HPM源的工作要求。同时窄带HPM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性(EMC)分析和设计也为强电磁环境下仪器设备防护加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由于舰艇电磁环境极其复杂,合理分配、布局舰艇通信系统资源,使舰艇通信系统各设备协调工作,满足电磁兼容(EMC)要求是保障通信畅通的必要条件。恰当选择专家系统(ES)开发工具,结合人工智能(AI)技术对舰艇通信系统设备电磁干扰(EMI)进行智能分析和设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讨论了EMC应用的专家系统开发工具,详细论述了Gensym公司的G2专家系统开发工具与舰艇EMC模型的接口方法和知识表示、设备的组织与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综合布线行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千兆位网络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随着应用带宽的不断提高,布线市场中屏蔽与非屏蔽的问题又在老话重提,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屏蔽厂商认为随着数据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外界干扰频率将随之增加,只有屏蔽系统才能有效抵御电磁干扰。在对待有电磁干扰的场合是否使用屏蔽或非屏蔽系统,其态度是非常严谨的。那么,什么是电磁干扰,国际上怎么评估呢? 简单地讲,电磁干扰(EMI)就是设备间无用的电磁作用。过大的电磁干扰会降低网络传输的可靠性,使误码率增加从而延长网络传输时间。电磁兼容性(EMC)是要求设备工作于电磁环境中时,不能对其他设备造成不良影响。在布线中既要考虑外界干扰不能过大,也要考虑布线系统不能过分干扰其他系统。国际上对电磁干扰的评估以欧洲89/336/EEC条例(EMC  相似文献   

7.
根据GB/T-24338-2(轨道交通电磁兼容)标准,提出了离线电弧所产生的电磁干扰的测试方案,并选择了在成灌高铁上实施测试。在车下进行EMI标准测试、外场步进EMI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分别与GB/T-24338和国家环保标准GB9175-88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倍冗余度下的动车环境磁场强度在特殊工业环境许可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随着单片机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消费类电子、医疗、工业自动化、智能化仪器仪表、航空航天等各领域,单片机系统面临着电磁干扰(EMI)日益严重的威胁。电磁兼容性(EMC)包含系统的发射和敏感度两方面的问题。如果一个单片机系统符合下面三个条件,则该系统是电磁兼容的:  相似文献   

9.
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电磁干扰)控制设计是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设计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微机应用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措施。文中在分析微机应用系统骚扰的传递途径与形成方式的前提下,从硬件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抗骚扰措施来抑制系统中出现的各种骚扰。并就具体案例进行EMI分析与解决。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5,14(12):43-44
屏蔽系统是为了保证在有电磁干扰环境下系统的传输性能,这里的抗干扰性应包括两个方面,即抵御外来电磁干扰的能力以及系统本身向外辐射电磁干扰的能力。对于后者而言,欧洲通过了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EMC规范,而对于前者,目前还没有定量的标准规定在外部电磁场强达到多少V/M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屏蔽。虽然从理论上讲,在线缆和连接件外表包上一层金属材料屏蔽层,可以有效地滤除不必要的电磁波(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屏蔽系统采用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的有效程度到底如何呢?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电磁兼容(EMC)包括电磁干扰(EMI)和电磁敏感度(EMS)两个方面。首先引起人们重视的是电磁干扰的测试技术及抑制技术,许多国家都规定了电子电气装置所产生的电磁干扰的极限值,如国标GB 9254—8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的极限值和测量方法》,该标准规定了信息技术设备(ITE)A级和B级的干扰极限值,以限制干扰通过传导或辐射影响其它装置或系统的正常工作。而最近电磁敏感度的测试技术和对策技术正成为EMC领域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电磁干扰的基本概念及其危害的严重性和电磁兼容(EMC)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实例讲述了针对不同应用环境和目的的电磁兼容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13.
《自动化博览》2011,(2):4-4
EMC实验室主要通过精确的测试,来检测产品的电磁干扰和电磁敏感性。为了确保试验的高精度,英威腾EMC实验室建成了国内变频器行业中最先进的、面积达150平米的电磁兼容屏蔽室。实验室主要测试设备来自国际知名品牌,包括德国R&S公司的EMI接收机、美国AR公司的BCI和csN试系统,瑞士哈弗莱公司生产的EFT、SURGE抗干扰测试系统等。  相似文献   

14.
EMC就是指电磁兼容,研究的内容是电子设备间的互相干扰。众所周知,电磁干扰本身属于周边电磁能量是导致电子设备运行不畅的主要原因。EMC技术的关键目的在于保障电气设备和系统能够在稳定的电磁环境条件当中,不受到电磁环境干扰,也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负担。在电子设备结构当中EMC本身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内容也比较多,除了常规的屏蔽材料以及方式等,孔洞和缝隙的处理也是工作人员需要关注的重点。在此种研究背景下,本文先分析了电子设备电磁干扰源,以及设备结构电磁兼容设计工作落实的目的,又分研究电子设备本身的EMC设计方式,最终阐述了电子设备结构当中的EMC设计要点和结构开发思考。  相似文献   

15.
工业现场测控系统的电磁干扰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工业现场的电磁干扰现象,对电磁干扰源的性质、产生和传播等环节作了分析,介绍了工业测控系统的抗干扰措施.提出以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抗干扰策略,给出了具体的适用于工业测控系统的屏蔽、吸收、缓冲、滤波、接地、电气布线、PCB布线、软件陷阱和软件消抖等抗干扰措施.提高了电子测控系统的电磁兼容(EMC)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屏蔽布线系统主要是基于电磁兼容(EMC)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17.
近日,由Nexans综合布线系统提供的全屏蔽(EMC)布线系统分别成功安装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研究院信息网络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某试验厂房。两项工程均遵循最严苛的屏蔽标准,采用的LANmark-6屏蔽(EMC)系统由:屏蔽大对数电缆、6类屏蔽F2/UTP水平双绞线、6类屏蔽带EMC尾盖信息模块、6类屏蔽跳接线、屏蔽配线盘等产品组成了完整信道,做到了全程屏蔽,安装信息点合计超过5000点。既保证了用户对传输带宽的实际需求同时也兼顾了未来可能的流量增长,更重要的是满足了用户对网络安全的严苛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电机驱动系统高压直流端电磁干扰(E M I)抑制是电动汽车电磁兼容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行业内针对该端口的EMI抑制通常采用基于经验试错法,缺乏一套精确的系统级EMI仿真预测模型进行定量的电磁兼容风险评估.文章研究了电机驱动系统EMI传导干扰路径,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匹配法的电机高频等效电路建模方法和一种基于时域提取法...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7,16(1):55-55
美国合宝公司最近推出全新的NextSpeed 6类屏蔽10GbE系统,符合10G以太网标准传输要求,能够支持100米的距离传输。系统可用带宽超过500MHz,提供了更高性能以控制外部串扰(ANEXT)、外部噪音和电磁干扰(EMI)。整个系统经过特别设计,由插座、跳线、1U的24端口高密度配线架和6类屏蔽线缆组成,以达到最佳中间平衡性能。  相似文献   

20.
《A&S》2007,(3):120-124
电磁兼容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本文介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的测试.标准.认证以及应掌握的控制技术的策略与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