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针对随机早期检测(RED)算法在网络拥塞不严重的时候丢包率相对较大,而在较严重的时候丢包率相对较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线性高阶RED拥塞控制算法,目的在于提高算法对网络拥塞的调节能力。该算法建立了一个高阶分组丢弃函数模型,在最小门限值附近丢包率缓慢增长,在最大门限值附近丢包率快速增长,有效地控制了平均队列长度。NS2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可有效地提高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5.
6.
7.
8.
针对随机早期检测(RED)算法在网络拥塞控制中的缺点和复杂性,提出了基于路由队列资源(缓冲)自适应的新算法(ND-RED)。该算法采用非线性丢包策略和动态调整算法参数的方法,使得路由队列长度稳定在参考值附近,从而有效控制了网络拥塞,高效地利用了资源。最后实验结果表明,ND-RED算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队列控制和丢包率控制方面优于RED算法。 相似文献
9.
传统拥塞避免机制所采用的随机早期检测(Random Early Detection,RED)算法是建立在网络流量按Poisson分布的基础上,因此不适应具有自相似业务流量特征的Internet网。针对自相似业务流量特点,对RED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间隔的随机早期检测(Based Interval Random Early Detection,BIRED)算法。BIRED算法能够在自相似业务流量特征下,通过控制平均队列长度,避免网络进入拥塞状态。通过仿真比较了BIRED和RED的动态性能,显示了BIRED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证明了BIRED比RED、DropTail更能适应自相似业务流量,减小系统负担,有效稳定平均队列长度,改善系统的暂态特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拥塞控制是Internet的一个研究热点。在网络通信中,仅仅靠端到端的TCP层基于滑动窗口的流量控制已很难满足网络中日益增长的业务量的要求,因此,网络本身必须采用某种手段参与拥塞控制。主动列队管理(AQM)作为目前路由器中广泛采用的拥塞控制策略,在保证较高吞吐量的基础上有效地控制队列的长度,让IP层参与了资源的分配控制工作。该文首先介绍了Internet中的TCP/IP拥塞控制策略,而后针对主动队列管理策略中的RED算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最后提出了几种改进的RED算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RED分组丢失历史方法的非TCP流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机早期检测(RED)是IETF推荐的一种基于路由器的有效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一些数据量很大的高带宽流量会大量占用带宽,从而导致了各流量之间带宽分配的不公平性,甚至产生拥塞崩溃。该文从RED的丢包历史出发,研究了一种在发生拥塞时鉴别出高带宽流量的方法,并通过仿真证实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优先权处理和队列式加权平均流量分配提出一种在Internet上有效地传送带优先权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两个路由器优先权加权平均算法(PWFQ):单队列记数排序算法(SQSS)和多队列布谷鸟轮换算法(MQRR)。路由器使用PWFQ公平有效地为超流(superflow)分配和调整带宽,并实现了网络阻塞时传输质量的平缓缩减,同时为子流(flow)提供优先权服务,高优先权的子流将被优先服务,从而保证传输的QoS。MQRR还融入RED算法以在阻塞时得到更好的链路利用率、吞吐率和数据流缩减.这种方法融合了Guaranteed服务和Differential服务的优点,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不高,实现较易。实验表明这个方法是有效实用的。 相似文献
13.
随机早期检测(RED)队列管理算法的参数设置主要依赖于使用者的经验,并且其相关理论指导存在一定缺陷。为此,提出一种全面设置RED参数的方法。采用数学期望方法,分析TCP/RED拥塞控制机制离散模型的稳定状态行为,推导网络稳定状态期望值与RED参数的解析关系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供准确有效的RED参数设置。 相似文献
14.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非端到端的区分队列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通信的一方是汇聚节点,通信的另一方不是某一个传感器节点而是一群传感器节点。适用于端到端通信的服务质量方法不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为此,提出了一套新的非端到端的事件服务质量参数,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分队列服务算法的、为网络中不同的事件提供不同服务质量的方法。通过这一策略,汇聚节点可以及时可靠地检测到待处理的紧急事件。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16.
17.
ActiveQueueManagement(AQM)技术通过有效控制输出队列的丢包时间和丢包方式,对拥塞进行早期通告,这在TCP拥塞控制的实现中至关重要。目前对AQM进行较全面介绍和总结的文献尚不多见,以RandomEarlyDetection(RED)为重点介绍了这种第一代AQM技术的设计思想、优缺点以及为此出现的多种RED变种方法,另外还简单介绍了其它几种与RED设计思路不同的AQM方法,以期对AQM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进行较全面的总结,并促进国内学者以及设备制造商对这一技术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组播拥塞控制算法大都基于端系统进行拥塞控制,而较少讨论中间路由器的主动队列管理机制。基于模糊逻辑对网络状态的动态适应性特点,提出了基于模糊逻辑的RED算法(Fuzzy Logic-based RED,FL RED)。该算法运用于组播拥塞控制中,网络能够及时对拥塞做出准确反应,更有效地分配和利用资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比普通RED算法具有更好的TCP-友好性,并且能够将队列长度维持在一个较小值,具有更小的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