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评价城市小流域健康状况,以潜江市后湖管理区为例,于2019年10月对18个样点进行生态环境调查,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包含压力、状态、响应指标3个层次的健康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应用综合健康指数法评估后湖管理区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全流域18个采样点中,6个处于健康状态,7个处于亚健康状态,5个处于不健康状态,后湖管理区健康状态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城市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为人口密度和水资源利用率,未来的小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应注重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正确处理人类行为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岩溶地区水土资源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利用相对距离和层次分析方法对贵州省2007~2012年的水土资源生态安全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2年贵州省的水土资源压力安全距离和状态安全距离总体偏小,响应安全距离相对较大;总体生态安全属于安全状态,响应安全距离较大是影响总体安全距离的主要因素;水土资源生态安全的最大影响因素是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该结果可为贵州省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河流健康评价方法中出现的人为因素影响大、评价结果客观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猴群算法的投影寻踪河流健康评价模型。该方法可有效避免指标赋权的主观性,克服了一般投影寻踪模型求解方法的缺点。以滦河为例,构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此模型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用于河流生态健康评价切实可行;滦河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在未来几年仍需要加强生态保护,以期达到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4.
平原河网区的河流由于水动力较弱,河流系统的水环境和水生态方面往往存在较多问题,河流健康评价对河流的保护和管理有重要意义。从河流的属性和功能出发,以河流健康为总目标,以自然属性健康和社会服务状况为控制对象,建立了由12个指标和24个变量构成的平原河网区河流健康评价体系,并应用此评价方案从自然水文、水质、生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评估了泰州市古马干河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古马干河的健康等级处于亚健康状态。研究成果可为河流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洪汝河流域因气候、地形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旱涝灾害时有发生,因此研究其径流与气象因素的响应关系对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流域出口站班台站1960?2016年的径流和气象资料,利用小波分析法揭示径流演变周期,综合运用有序聚类等方法诊断突变点.在偏相关分析基础上引入复相关计算定性分析径流和气象因子相关性,最后应用累积量...  相似文献   

6.
通州区水环境安全指标体系研究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南通市通州区的水环境安全状况,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并结合通州区的水环境特点,建立了一套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层次分析法求得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利用综合指数法对水环境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通州区的水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其中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人均水资源量、化学需氧量排放负荷和废水中氨氮排放负荷4项指标是影响通州区水环境安全的主要胁迫因子。  相似文献   

7.
基于混合蛙跳与投影寻踪模型的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水资源系统脆弱性有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结合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框架构建了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混合蛙跳算法和投影寻踪方法建立了基于混合蛙跳和投影寻踪的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以山东省滕州市为研究区,分别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方面及系统整体进行了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并以模型计算的投影值作为衡量系统脆弱程度的依据。结果表明,该区2008年水资源系统指标体系各方面与整体均处于脆弱性中等范围,其中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薄弱导致影响、状态两方面脆弱性程度较高,依靠科技进步措施使得响应类指标对脆弱性影响程度较低,与实际情况相符,可见该模型评价结果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8.
以水能资源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分析了产生时空分异的理论基础,分别基于时间尺度、空间尺度的关联机制,提出了应从时间、空间构建多尺度的综合调节体系,促进二者良性互动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时闯尺度的关联小尺度范围重点表现为水能资源开发不同阶段对生态系统要素的影响,以对单个要素、局部影响为主;大尺度范围重点应关注水能资源开发对生态系统的不同演替阶段的影响;研究者的视角亦为影响关联效应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空间尺度看.地理尺度上的差异影响生态效应的评价与显现.  相似文献   

9.
通过PSR模型分别从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状态和生态环境响应3个方面选取20个指标,建立闽江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用基于熵权的多目标决策综合评价法算出相对贴近度,根据相对贴近度值的大小与闽江流域生态安全状况优劣之间的相关性,对闽江流域进行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从2003~2009年,闽江流域生态安全状况总体上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根据对闽江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结果提出保护闽江流域生态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走高,石油安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为客观评价中国石油安全状况,本文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结合石油供需、石油经济、政治与军事等3类石油安全影响因素,构建了具有内在因果联系和互动关系的石油安全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认为,2000—2017年,通过强化石油安全响应机制建设,中国石油安全总体状况先降后升。与美国、欧盟和日本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石油安全存在对外依存度持续走高、石油应急调控能力较弱、海外石油获取控制能力不强等三大薄弱环节。随着综合国力增强,未来中国石油安全需由被动防御型安全向主动防御型安全转变,通过强化应急调控能力建设和重点地区能源外交,努力实现石油进口自主、可控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综合评价自然社会条件显著分异的黑河市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基于生态功能分区方法,将其划分为嫩江平原农牧生态功能区(Ⅰ)、小兴安岭山地森林生态功能区(Ⅱ)和黑龙江沿江平原农耕生态功能区(Ⅲ)3个评价单元,并从自然环境、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及景观格局4个方面构建了适用于各生态功能区的子评价体系,结合遥感技术与改进的模糊物元可拓模型评价分析了黑河市2015年的生态健康状况。结果表明,黑河市生态系统整体状况为健康,其中生态功能区Ⅰ、Ⅱ均为健康,但生态功能区Ⅲ为亚健康。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江苏省水利厅在全国率先出台《生态河湖状况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设立水安全、水生物、水生境、水空间、公众满意度等指标,对河湖生态进行评价。"生态河湖是指具有稳定和有弹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能够满足较高标准的防洪、供水等社会服务功能需求的河流、湖泊(水库)。"江苏省水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高原淡水湖泊的生态安全状况及其演变趋势,以喀纳斯湖为例,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和响应组成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多级灰色关联评估理论计算了流域生态安全指数。结果表明,2008~2012年生态安全指数呈下降趋势,通过实施流域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源控制、流域土地资源调控、湖泊生态保育等工程措施,缓解了安全指数下降趋势,保证了喀纳斯湖生态环境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4.
研究认为,能源资源安全是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个维度的统一。根据发展阶段不同,将资源安全划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并阐述了每个阶段的基本内涵和发展目标。本文采用熵权系数法和综合评分法,首次从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个维度对我国"石油安全度"进行定量评价,取值范围为0~10分,分值越高越安全。2008—2018年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石油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安全度平均值分别为5.196、5.293和5.761,均处于"值得关注"状态。从影响因素权重分析看,加大石油战略储备、提升国内产量和控制国内消费量是提升石油数量安全度的有效路径;控制石油对外依存度过快增长,增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话语权,降低国际油价年度波动幅度,提高石油消费利用效率、技术储量替换率是提升石油质量和生态安全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评价区域水资源安全的发展趋势,有助于认识其对生态自然与社会经济的驱动作用.结合水资源安全评价的相关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用熵权—物元模型分析黄河流域9个中心城市水资源安全状态.结果表明,太原、郑州、济南、银川、青岛等中心城市处于临界安全等级,呼和浩特、西宁、兰州、西安等中心城市处于较不安全等级.研究结果对指导黄河流域...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河流健康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综合考虑河流物理特征、化学特征、生态特征和服务功能建立了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在传统集对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联系度计算公式,用指标的隶属度代表对应的联系度分量,使用正态隶属度函数处理指标的随机性,提出了基于正态隶属度的集对分析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中运河河流健康评价中。结果表明,中运河2012年健康等级为良,为进一步改善中运河的健康状况,应加强防洪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7.
降水昼夜分配的时空特征,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资源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昼夜降水空间分异复杂,在雨强、高程、季相等方面的规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采用空间分区、高程分带、雨强分级、季相对比等方法,基于全国839个气象站点1951~2019年的降水资料,研究了我国昼夜降水特征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区上,我国可划分为受夜间冷却和山谷风效应的青藏及周边夜雨典型区、受辐射对流效应的秦-淮以南昼雨典型区、秦-淮以北降水昼夜相对均衡区;在垂直分异方面,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最为明显,年夜间降水量的高程递减率大于昼间,昼夜差异随海拔升高而减弱;降水的雨强特征为中高雨强降水比重大,尤其是青藏东缘中高强度夜雨显著;季相规律为青藏及西南地区月降水均为夜雨大于昼雨,而南方4~10月昼雨典型。我国昼夜降水特征的空间分异规律,可作为农业与生态水资源气候评估的参考,对山洪预警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最小生态径流、适宜生态径流(阈值)和最大生态径流,提出了河流生态径流评价的流量区间组成法,依据各生态径流过程将实测径流划分为不同区间,分析评价了蒙江流域八茂站不同时期河流各月生态需水满足程度。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河流适宜生态径流计算时,蒙江流域丰、平、枯水期保证率取45%、50%、70%更为合适;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使蒙江流域河流径流处于适宜生态径流阈值范围内比例明显减小,且河流的生态需水保证率大幅降低。未来可根据来水情况和流量区组成法确定的流量区间调控河流径流过程,从而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相似文献   

19.
小水电不合理开发、忽视河流生态流量需求等问题给下游河段水文生态带来不利影响,破坏了水生生物的栖息地环境。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大环江下湘电站下游河段为例,选择鲤鱼作为目标鱼类,基于鲤鱼流速和水深适宜性曲线,采用生境模拟法模拟分析11个流量工况下研究河段水动力分布特征和鲤鱼质量生境面积分布特征,并运用水文学方法,基于三个评价指标评价最小生态流量的适宜性。结果表明,利用生境模拟法计算的枯水期鲤鱼生存的适宜生态流量为9.38 m3/s、最小生态流量为6.25 m3/s,结果合理、适宜,对于保障小水电下游河流生态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开发度--评价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新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内涵进行了定义;从保证生态环境稳定的角度,对开发度进行了界定,并确定了保证河流系统生态环境稳定的生态需水模型,从而建立了河流系统水资源开发度模型;用开发度模型对海滦河流域开发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海滦河流域的实际开发利用量大量占用了河流系统的生态用水,超过其开发度,影响了河流系统生态环境稳定和流域水循环可再生性的维持,使海滦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