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海底节点(Ocean Bottom Nodes, OBN)地震中,因为水下检波器实际姿态的任意性,三分量检波器的重定向成为OBN勘探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根据折射波偏振特性进行OBN三分量检波器重定向的方法。首先,引入三个欧拉角描述坐标系的旋转,给出检波点两侧炮点产生折射波偏振矢量的三种特性,并根据该三种特性建立误差函数以描述检波器姿态与设计姿态的偏差;然后,利用不同欧拉角对原始地震记录进行旋转,每次旋转后求取检波点两侧炮点产生折射波的偏振矢量,并计算相应的误差函数,误差函数最小的欧拉角即为姿态校正角;最后,利用求取的校正角对原始地震记录进行校正,即可实现检波器重新定向,从而将实际采集信号校正到检波器沿设计方位放置时应有的地震记录。模型试验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易于实现且计算精度高,可用于未安装罗经姿态传感器的OBN地震数据校正。  相似文献   

2.
海上多分量地震勘探水平分量方位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上多分量地震勘探中,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水平分量检波器的方位确定及其旋转校正问题。特别是当多分量数据采集采用绕圈悬挂式海底电缆系统进行作业时,水平分量检波器的方位校正就显得非常关键和重要。针对最复杂的海上多分量地震勘探情况,探讨了水平分量检波器随机任意取向情况下的方位校正问题,并用三维理论模型记录和实际的海上三维多分量地震数据进行了试算,获得了很好的校正结果。  相似文献   

3.
三维三分量(3D3C)地震资料处理对采集过程中检波器布设参数的一致性有严格要求,采集设计与实际施工之间的差异会影响到后续资料处理的效果。基于喇嘛甸工区100km2三维三分量地震数据,本文从炮/检点位置偏离、水平分量极性、三分量检波器与地面的倾角、水平分量的方位角一致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三分量地震资料品质的因素,并基于数据本身研究出针对各种因素的检查与校正技术。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项研究弥补了喇嘛甸三维三分量地震数据野外采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使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满足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分量地震记录直达波偏振分析的三分量检波器定向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三分量地震记录的直达波振幅构造协方差矩阵,然后通过求解该协方差矩阵的主特征向量得到直达波的偏振方向,再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位置计算直达波的传播方向,在此基础上,利用直达波的偏振方向和传播方向的差异最终确定三分量检波器与设计方向的水平和垂直偏角。利用估算的三分量检波器的水平和垂直偏角,通过三分量旋转技术实现三分量地震记录的重定向,进而消除由于三分量检波器放置方向的误差对波场带来的影响。模型和实际数据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和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微地震监测三分量资料采集时,检波器水平分量的方向一般是随机的,检波器垂直分量的方向一般为铅垂向下。在室内资料处理中,通常首先计算水平分量检波器的方位定向,再对水平分量实施方位旋转。在斜井中,如果检波器垂直分量方向沿着井轨迹方向,要获得地震记录的垂直分量、径向分量和切向分量,必须对3个分量进行坐标旋转。研究首先推导出了斜井三分量检波器坐标系与旋转后坐标系之间的关系,然后针对实际微地震监测资料,计算了检波器水平分量方位角,进行了三分量的旋转。  相似文献   

6.
刘洋 《石油学报》2006,27(1):53-57
对比分析了低速近地表和高速近地表对反射波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近地表速度为低速时,可以将垂直检波器记录的地震记录近似等同于反射纵波记录,这就是常规地震勘探在低速带区勘探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当近地表速度为高速时,随着界面倾角和入射角的增加,垂直检波器记录的地震记录等效为反射纵波记录的误差增大,这就是存在高速近地表区地震勘探的难点之一.用三分量检波器替换垂直检波器,进而来完整地记录矢量地震波场,这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根本办法.提出了对高速近地表区进行三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斜井VSP三分量检波器定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VSP三分量资料采集时,检波器垂直分量的方向一般为铅垂向下,而检波器水平分量的方向一般是随机的,通常利用两个水平分量来计算水平分量方位角和实现水平分量旋转。在斜井中进行VSP三分量资料采集时,如果检波器垂直分量方向沿着井轨迹方向,要获得地震记录的垂直分量、径向分量和切向分量,必须对三个分量进行坐标旋转,此时计算检波器水平分量方位角也需要利用三个分量。本文首先推导出了斜井三分量检波器坐标系与旋转后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斜井VSP三分量旋转公式;然后给出了斜井零井源距、非零井源距VSP检波器水平分量方位角计算方法;最后针对实际斜井零井源距VSP资料和斜井三维VSP资料,计算了检波器水平分量方位角,并进行了三分量旋转定向,结果表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转换波静校正一直是制约多波多分量勘探的瓶颈。与常规微测井相比,三分量微测井技术在获取纵波信息的同时也能接收横波信息,从而可以准确计算出纵、横波速度及低(降)速带分层结构,得到各检波点处静校正量,解决转换波静校正问题。以沁水盆地二维三分量地震勘探中的某条测线为例,详细介绍了井中激发、地面三分量检波器接收微测井施工设计、处理及解释方法,认为井中激发、地面三分量检波器接收方法在水平分量上可以记录到可靠的横波信息,频谱分析可见垂直分量主频高、频带宽,两个水平分量频带和主频都低于垂直分量;地面三分量检波器可以不受地表条件影响灵活安置,其“背对背”安置方式可以压制高频噪声;横波是续至波,叠加于其它波的背景之中,初至走时不易直接拾取,需通过偏振分析进一步处理。经三分量微测井校正后的时间剖面上同相轴连续性明显改善,静校正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54°三分量检波器在u、v、w三个分量中存在极性反转时对地震记录的影响,指出道一致性观测所取得的记录可能是在局部时间段上波相位反相、振幅变化和波形拉直杠等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如何正确检查54°三分量检波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斜三分量地震资料的常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八五”期间,三分量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为国家重点攻关课题之一,我们在东北某气田首次用炸药震源激,斜发量检波器接收,得到斜三分量地震记录,使人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从理论进入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海上多分量地震自从1996年秋在北海半商业性地出现以来已经得到地球物理工业界的青睐。这种技术实质上就是在海底用包括水听器和三分量检波器的传感器组,在记录常规的P波之外再记录S波。新的处理算法已经被开发用于有效地处理这些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三分量数字检波器在东濮凹陷的采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检波器较之模拟检波器有更好的振幅和频率响应特征,更大的动态范围,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为了充分了解三分量数字检波器的性能和采集效果,在东濮凹陷马厂地区进行了多波地震勘探试验。采用MEMS三分量数字检波器采集了3条二维地震测线数据,同时在数字检波器相同的位置用12个一组的模拟检波器采集了1条二维地震测线数据。对两种检波器单炮记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检波器的Z分量单炮记录比模拟检波器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信噪比;X分量和Y分量浅、中层的信噪比高,背景清楚。对两种检波器的叠加剖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检波器Z分量的叠加效果更好,剖面的分辨率和信噪比更高;X分量和Y分量的叠加剖面对地层尖灭、不整合和微幅度构造等地质特征反映清晰。对三分量数据进行了振幅比和泊松比分析,低异常区与钻井揭示的油气显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海底电缆初至波二次定位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韩立强  常稳 《石油物探》2003,42(4):501-504,512
浅海勘探中压电检波器需要放置在海底,目前大多数的作业是采用抛掷的方式。海底电缆也是采用机械放缆的方式将电缆和检波器铺设到海底,同时记录下检波器离开放缆船的位置。检波器在到达海底的过程中,会受到海流、潮汐、船速的影响而偏离设计位置,因此有必要进行二次定位来确定其在海底的准确位置。初至波二次定位方法,能够利用准确的速度模型和大量的数据进行冗余计算,从而提供准确的检波器位置,为后期的资料处理和解释增加可信度。  相似文献   

14.
三分量数据的偏振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地震记录中存在多种类型的波,它们的质点振动轨道表现不同的特性。本文对模型实验室三分量数据和实际地震三分量记录进行偏振分析研究,并做压制面波、分离纵波和转换波的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于浅海勘探中海底电缆(OBC)采集的地震数据,在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初至波二次定位和双检波器数据求和等技术。初至波二次定位技术主要针对数据采集时电缆由海面向海底沉降过程中受海流影响而产生的位置偏离问题,即在已知炮点位置前提下,利用单炮记录初至波起跳时间、海水速度及炮检距等参数及其相互关系,采用二次定位技术可准确定位接收点在海底的实际位置。双检波器数据最佳求和技术是根据压力检波器(Hydrophone)标量特性和速度检波器(Geophone)矢量特性,采用上、下行波波场分离、GaussSeidel迭代等技术,求出各接收点地震波压力和速度能量之比,以此将压力检波器数据和速度检波器数据进行最佳比例求和,达到了压制虚反射和海水鸣震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多分量时间延迟(四维)地震能更准确地确定岩石/流体特征、基可形态及随时间的变化。多分量上维地震主每个检波器点3个方向上地震资料的时间延迟采集或采信。震源的水平分量和检波闰移允许记录横波(S0。在利用三分量震源时。记录的数据量常规(P波)地震记录数据量的9倍。随着新系统的开发,将会增加多分量四维地震的经济有效性。根据多分量四维地震确定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地于储集层的动态特征描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维转换波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魏修成 《天然气工业》2006,26(12):72-74
纵波震源激发、三分量检波器接收的三分量地震勘探,因在岩性、裂隙和流体识别等方面获得成功,而备受关注。在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资料处理中,对于反射纵波资料可以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处理;而对于反射转换波资料,由于其传播路径的非对称性,转换波共中心道集不再是共反射点道集,转换波时距方程也不是双曲方程,因此不能采用常规纵波处理方法来处理转换波资料。基于三维转换波传播特点,对三维转换波资料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包括水平分量旋转、三维转换点计算、三维转换波双曲速度分析与动校正、三维转换波非双曲速度比分析与动校正等。三维转换波非双曲动校正和常规双曲动校正结果对比表明,非双曲方法优于双曲方法。应用所建立的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流程,对某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得到了较高质量的三维转换波速度比谱,转换波非双曲动校正和叠加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斜三分量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分量地震的价值正被人们所认同,现在正向三维三分量方向发展。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斜三分量三维地震处理技术,从坐标旋转变换,方位角校正到偏振分析,分裂快慢横波的分离以及各种岩性,物性参数提取,总结出斜三分量三维地震处理的原则和处理流程。对东北H地区一块斜三分量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9.
碳酸盐岩裸露区不同类型检波器对比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海相碳酸盐岩裸露地区,地表及地下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原始地震资料质量难以保证。为探索碳酸盐岩裸露区高分辨率勘探方法技术,在凯里地区进行了三分量数字检波器、磁悬浮检波器与常规检波器对比试验,通过对灰岩出露区不同类型检波器的应用效果分析,总结了灰岩出露区高分辨率勘探中磁悬浮检波器、三分量检波器和常规检波器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三分量地震数据处理技术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三分量地震数据具有特殊性,常规纵波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不能满足其需要。本文基于三分量地震数据的特点,对三分量转换波地震数据处理的几项关键技术进行了实用性研究,其中包括转换波水平分量的坐标旋转处理、转换波的共转换点(CCP)计算、转换波的静校正及剩余静校正、速度分析迭代计算和针对转换波的去噪技术等。文中展示了这些处理技术在中国西部T气田的三分量地震数据处理中取得的良好应用效果,在P波及PS转换波的最终处理剖面上可见目的层的P波和PS波的振幅和波形均有明显差异,这为综合应用纵横波数据联合解释、提高油气藏识别的精度和成功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数据,展现了三分量地震勘探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