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DNA甲基化以及电离辐射诱导全基因组DNA、特定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和重复序列DNA甲基化水平的改变,探讨了电离辐射诱导DNA甲基化模式改变的可能机制,介绍了DNA甲基化在辐射防护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氧化应激不但可导致基因遗传变化,还可诱发表观遗传变化。氧化应激引起的遗传变化主要是活性氧(ROS)攻击DNA,造成DNA链断裂、碱基修饰、DNA—DNA交联和DNA.蛋白质交联等多种形式的DNA损伤,这些损伤在肿瘤发生起始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氧化应激引起的表观遗传变化中,一个重要的机制是DNA甲基化水平改变,主要表现在高甲基化引起基因转录抑制(如抑癌基因)和低甲基化诱导基因转录激活(如癌基因),DNA甲基化水平变化与肿瘤发生息息相关。本工作介绍了ROS诱导的氧化应激引起的遗传改变和DNA甲基化水平变化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并展望了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钚在粘土中的迁移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取239Pu在粘土中的迁移规律,采用静态法和动态柱法实验对其在粘土的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粘土对239Pu的吸附能力较强。在实际水流速为0.61cm/d条件下,239Pu经过150 d迁移距离小于0.2cm。与动态实验相比,采用分配系数计算延迟系数偏小,动态实验结果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一个用控制电位库仑法测定四水硫酸钚中钚含量的方法.测定大约3毫克钚时,方法精密度好于0.1%.用这一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对,证明这一方法是精密的、准确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核技术的发展,钚逐渐成为核燃料系统中的主要核素,从事钚作业的人员逐年增加。但钚的健康效应尚需要进一步的明确。世界上一些核大国针对钚接触的工作人员的健康效应做了一些流行病学研究。不同设施的钚作业人员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前苏联Mayak工作人员的钚内照射剂量相对较高,其队列研究具有足够的统计能力;而美国、英国低水平钚辐射暴露的队列研究尚未确认剂量与效应的关系。钚作业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的可靠性取决于器官剂量估算的准确性。我国关于钚作业人员的健康效应的研究与世界上其他核大国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就国外核大国关于钚作业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为我国开展钚作业人员的远后健康效应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表面电离质谱法对钚氧化物中钚同位素丰度进行了测定。通过对钚氧化物样品预处理、离子源和分析器的真空控制、法拉第杯接收效率检测、测量过程中的信号强度大小控制、信号强度稳定性控制以及测量时间的控制等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预处理条件和测量条件,实现了钚氧化物中钚同位素组分的准确测定。在选定的条件下,测定了钚标准样品中的钚同位素丰度,主同位素239Pu和242Pu测量精密度(sr)均优于0.05%(n=6)。  相似文献   

7.
钚电解还原脉冲筛板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核燃料后处理工艺中,由于TBP对不同价态的铀钚离子的萃取能力有显著差异,通过氧化还原多次调节铀钚离子的价态就能实现他们对裂片产物的去污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分离[1]。因此,氧化还原剂的选择是后处理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适应我国动力堆燃料循环体系的发展及改进后处理流程,简要介绍钚电解还原工艺的特点,论述钚的电解还原原理及其在电脉冲柱中的传质过程,主要介绍电脉冲柱由隔膜式、隔离体式到完全不分阴极室及阳极室的简单的普通脉冲柱型式的发展,以确定我国电解还原脉冲筛板柱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用420只大鼠(维斯特种)研究~(241)Am、~(239)Pu 和~(237)Np(均为硝酸盐)的辐射致癌效应。中毒途径为肺内、静脉内和皮下。注入核素活度为1.0,5.0,8.5μCi/kg体重。中毒后八个月到一年左右,发现动物长出骨肉瘤。各核素组骨肉瘤发生率,因剂量和途径不同而异。在镅中毒各组中,肺内注入核素活度为1.0μCi/kg时,雄鼠骨肉瘤发生率为34%,雌鼠为31%;肺内5.0μCi/kg时为74%(雄鼠);皮下8.5μCi/kg时为69%(雄鼠)。在钚中毒组中,肺内注入核素活度为1.0,5.0μCi/kg 两个剂量组,骨肉瘤发生率分别为55%和66%(均为雄鼠)。在镎中毒组中,肺内1.0μCi/kg时,骨肉瘤发生率为37%;而经静脉注入相同活度时,为53%(均为雄鼠)。三种核素经肺中毒时,都发现一定数量的原发肺癌,发生率在2—13%之间。而皮下和静脉内中毒组未发现原发肺癌。三种核素诱发的骨肉瘤都有严重的向肺转移倾向,转移率在25%到80%之间。三种核素中毒动物寿命比对照组缩短29—58%,其中以钚中毒组为最短。  相似文献   

9.
聚合酶β在肝癌细胞DNA辐射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第二军医大学裸鼠移植性肝癌细胞(SMMC-LTNM)和不同的DNA聚合酶选择性抑制剂NEM与d2TTP,探讨了肿瘤细胞核中DNA聚合酶β参与γ射线辐射损伤DNA修复的作用特点,结果表明,该酶参与真核细胞γ射线辐照损伤的DNA修复合成,是一种重要的DNA修复酶,与正常肝细胞相比,SMMC-LTNM肝癌细胞DNA聚合酶β的DNA修复合成反应速度快,修复能力强,提示某些肿瘤细胞中该酶的DNA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10.
钚的氧化层结构是钚化学腐蚀的中心科学问题,本文回顾了本课题组最近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首先,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结合化学热力学,说明单氧化钚在常压下是热力学不稳定的,可能分解成Pu_(2)O_(3)和钚,但是压强可以将单氧化钚稳定下来,电子结构计算说明了其中的稳定机制。其次,基于准随机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说明碳也可以将单氧化钚稳定下来。并且重现了碳氧化钚的晶格常数反常演化并阐释其微观电子结构机制。最后,基于类比镧系的过渡氧化物结构模型,预测在Pu_(2)O_(3)/PuO_(2)层中存在低对称结构的Pu_(n)O_(2 n-2)。基于这些工作,提出了一种阶梯状的氧化层结构模型(Pu/PuO_(x)C_(y)/Pu_(2)O_(3)/Pu_(n)O_(2 n-2)/PuO_(2)),以改进简单的三明治状氧化层模型。这个结构模型为钚的化学腐蚀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美国《核新闻》1 997年 8月刊报道】 “对分离钚的管理在技术上没有困难 ,只是一个用现在掌握的技术把钚的库存减至最小限度的问题。”这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核能机构 (OECD/NEA)发表的一份报告的最终结论。报告全面论述了与钚管理相关的各种技术方案 ,但慎重地回避了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热点问题。此报告为今后 1 0年钚的管理建立了全面基本数据。从世界范围来讲 ,各种类型的动力堆每年产生 1 .0 5万吨重金属 (t HM) ,累积总量从目前的 1 6 .5万 t HM将增加到2 0 1 0年的 30万 t HM;根据安排和计划 ,后处理 1 0万 t HM,剩下的 2 0…  相似文献   

12.
研究沙漠植物中钚的含量,对于评估沙漠植物受钚污染状况,寻找钚指示和超积累植物有重要意义。本文采集某放射性污染区内的植物并分析其中239Pu的含量,获得7种沙漠植物受239Pu污染的数据,据此分析影响植物体内核素含量的因素。所研究沙漠植物体内239Pu含量平均值为(1.8±4.9)Bq/kg(干重),明显受到钚的污染。再悬浮是造成植物表面污染严重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体内钚的含量与植物种类、生长期、地表污染程度等密切相关。所研究沙漠植物中钚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河西苣>芦苇>盐穗木>盐生草>黑果枸杞>刚毛柽柳>沙拐枣,其中草本植物中钚的含量均大于木本植物。  相似文献   

13.
【路透社纽约2002年9月30日电】 人们对由核电厂和核武器等人造辐射源的有害效应十分关注,但科学家的报告表明,高水平的天然辐射也能使遗传物质DNA产生突变。 这份报告的编写者之一,英国剑桥大学的Peter Forster博士表示,这个研究结果并不意味着生活在高天然辐射水平地区的人们应当为此担忧:目前还没有结论性的证据表明他们患癌症或其他疾病的风险更大。但结果确实表明,应当重新考虑工作人员的辐射限值。 Peter Forster表示,由于印度南部的天然辐射水平是正常值的10倍,可以使遗传DNA突变达到可以测量的水平,因此应当考虑重新设置生育年…  相似文献   

14.
研究低碳钢材质容器腐蚀机理及其腐蚀产物对钚的吸附行为对评价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地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低碳钢包装容器在放射性废物处置库中的腐蚀行为以及腐蚀产物对钚的吸附行为研究,可为准确预测钚的迁移行为和处置库安全评价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综述了废物地质处置条件下包装容器材料可能的腐蚀机理,系统总结了腐蚀产物对钚的吸附行为、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以及吸附机理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今后深入研究腐蚀产物对钚的吸附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电离辐射能够造成DNA分子的损伤(如改变碱基、链断裂和分子交联等)、抑制DNA合成和增强DNA分解等,进而会影响DNA自组装技术构建的纳米结构构型的变化,利用这一性质可用于电离辐射的检测。本文主要介绍了DNA自组装技术在结构和动态两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DNA自组装技术在电离辐射检测中的应用,尤其是DNA拼块自组装纳米结构用于α粒子和β粒子辐照的高灵敏检测器等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质谱同位素稀释法在钚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用质谱同位素稀释法(IDMS)测定钚量的分析技术.实验采用242Pu作为稀释剂,对不同含量钚废液中的钚进行了同位素稀释法应用分析.在95%的置信水平下,用本方法分析高、低含量钚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5%和5%.  相似文献   

17.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011年11月9日报道】美国能源部爱达荷国家实验室(INL)在2011年11月8日发生了一起人员受到辐射照射的事故。在此次事故中,有多达17人受到了钚的照射。  相似文献   

18.
辐射致癌效应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离辐射是已确定的物理致癌因子.辐射致癌效应的发现要追溯到上世纪初,当时,从事超量放射性物质操作却未做有效防护的职业研究人员中,有不少后来身患癌症,随后大量的动物实验也证实辐射的致癌性.在对日本原爆幸存者、有关矿工等受照人群的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癌症危险估算模型.辐射致癌的细胞和分子机理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包括辐射致DNA集簇性损伤与基因突变的启动事件、基因组不稳定性、细胞增殖调控的信号转导机制、旁效应引申出的辐射非靶效应等.对辐射致癌相关基因的分离鉴定和功能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9.
研究低碳钢材质容器腐蚀机理及其腐蚀产物对钚的吸附行为对评价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地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低碳钢包装容器在放射性废物处置库中的腐蚀行为以及腐蚀产物对钚的吸附行为研究,可为准确预测钚的迁移行为和处置库安全评价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综述了废物地质处置条件下包装容器材料可能的腐蚀机理,系统总结了腐蚀产物对钚的吸附行为、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以及吸附机理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今后深入研究腐蚀产物对钚的吸附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美国《纽约时报》1994年5月27日报道] 据美联社华盛顿电,美国政府官员今天在参议院听证会上说,冷战结束后留下的数十吨钚也许不得不在军事基地贮存几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