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塔河油田9区的地层岩性特点及水平井井深结构特点,通过对该地区地层岩性特点及钻井液施工中面临的技术难点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钻井液技术措施和维护处理思路,总结了现场维护处理的成功经验,为塔河9区水平井实现安全、快速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S53-1井是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一口油藏评价井,完井井深近6000m,地层复杂。邻井S53井在钻进过程中,发生了卡钻和井漏事故;邻井QG101和QG102井在吉迪克组钻遇"高压盐水层"。要保证S53-1井钻进顺利,必须分段选择合适的钻井液体系。通过对地层岩性和邻井资料的分析,优化本井4个井段的钻井液体系:444.5mm井眼表层采用膨润土聚合物钻井液体系;311.2mm井眼上部采用KCl聚合物体系,下部采用聚磺防塌钻井液体系;215.9mm井眼采用聚磺防塌钻井液体系;149.2mm井眼采用低固相聚磺体系。  相似文献   

3.
堵水是塔河碎屑岩油藏控水稳油的主要措施,但是受埋藏深且高温、高盐的影响,水平井堵水提效困难。鉴于此,依据互穿网络聚合原理,合成以有机交联剂、硅酸盐为主体的复合冻胶堵剂,并进行了高温老化、油水驱替和毛细管注入实验。结果表明,在加入热稳定剂的情况下,该堵剂4~50 h成胶时间可控,130 ℃高温下30 d内不脱水,水相封堵率超过90%,而且具有优良的油水相态选择性和地层渗透率选择性。施工时需以高效洗油剂作为前置液、以交联聚合物作为封口剂控压低速注入,在现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随机函数理论为基础,采用相控-多参数协同的随机建模方法,建立塔河油气田AT1区块凝析气藏三维地质模型,实现气藏精细三维表征。首先,以钻井和岩芯资料为基础构建储层构造模型;然后,以小层界面为控制条件建立储层结构模型;接着,在沉积相、地质条件的约束下,采用序贯指示模拟法来建立砂体骨架模型;随后,在砂体骨架模型内进行优势相计算,形成最终有效砂体骨架模型;最后,以有效砂体骨架模型为约束,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法建立储层物性参数模型。结果表明:将物性参数变量与微相分布结合的序贯高斯模拟法建立孔隙度等物性参数的分布模型,以及采用地质分析类比、地质统计分析等方法优选最佳模型是有效的地质建模方法;所建地质模型精确细致地表征了塔河油气田AT1区块凝析气藏构造格架及储层、流体三维分布,反映了辫状水道复合连片,东北向展布,储层物性受相控较明显,非均质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Based on boreholes and dynamic development data, the control over karstification of buried carbonate hill reservoir in Renqiu oil field was studi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1) Karstific caves, fissures, and pores in dolomite of Wumishan Formatio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reservoir voids, 2) the barrier of argillaceous dolomite can result in the existence of residual oil areas under oil-water interface, and 3) the mosores located on the surface of buried hill are also potential areas of residual oil.  相似文献   

6.
以研究区大量的岩心资料为基础,通过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常规压汞等有效的分析方法,对下寺湾油田柴窑油区储层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柴窑区长6油层组储层主要为一套浅灰色-灰绿色长石细砂岩,其次为粉-细粒长石砂岩及中-细粒长石砂岩.本区储层为特低渗储层,储层砂岩中的孔隙主要分为:原生孔隙,包括残余粒间孔隙和填隙物内微孔隙;次生孔隙,以溶蚀型次生孔隙为主,此外有自生矿物晶间微孔隙和微裂隙.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次为长石、沸石和岩屑溶孔.该区储层孔喉分选性好,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及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等,成岩作用复杂,成岩现象丰富,并对储集层孔隙发育及物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综合利用岩芯、测井资料,结合典型地区地质统计学特征,对塔河三叠系下油组河流相夹层成因类型及其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成因类型下油组夹层分为单元间夹层及单元内夹层,只有单元间夹层是井间可对比的,对抑制底水锥进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夹层岩性类型及其岩电响应特征将夹层分为泥质、钙质、低渗透夹层;泥质夹层延伸较好,为主要夹层类型;下油组划分出11个延伸较稳定的夹层,但在目前井网下井间是不连续的;下油组夹层密度平均为0.14,夹层频率平均为0.07,夹层总体不发育,夹层平面分布大体呈北东、南北向分布,其宽厚比为1:80~1:100,波及宽度为200~500m。明确夹层分布特征对指导该区底水油层注水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是重要含油层系之一,卡拉沙依组砂层薄(3~8m)、横向变化快,表现为"一砂一藏、一井多藏"特征,且砂泥岩波阻抗差异小,储层响应特征被淹没,圈闭边界刻画困难。在垂向分辨率远不能满足预测需求的情况下,通过拓频及相移处理,应用地震沉积学思路充分挖掘平面属性的横向分辨率,融合多种不同属性来降低预测的多解性。同时将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圈闭类型细分为构造—岩性型、河道岩性型、不整合面遮挡地层型,通过针对性开展不同类型圈闭的技术攻关研究,初步建立了相应的方法流程,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的精细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撑,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塔河油田盐体覆盖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埋深大,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征,利用地震波形变化特征半定量识别和预测优质储层分布。波形分析法是根据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和孔洞结构特有的非均质性,建立地质模型,结合地震波形分析和反射机理研究,确定储层与地震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建立的碳酸盐储集层地震识别模式,进而对未知区域作储层预测。  相似文献   

10.
塔河油田志留系以细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夹有灰岩、砾岩等,呈低孔低渗的特点,录井及取芯均有良好的油气显示。本文针对塔河油田志留系由于储层含灰质,使得划分地层难,物性研究少等不足,分析了志留系储层物性特征,统计了各类岩性测井曲线统计特征,为测井资料评价储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地震数据很难识别薄砂体的问题,对比分析了采用地震资料提频处理、分频处理、储层高分辨率敏感参数反演等不同手段得到的储层预测结果,筛选出高分辨率储层敏感参数反演作为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储层主要预测手段。通过探讨砂泥岩对声波时差的响应,以及对比分析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以及补偿中子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的关系,确定自然电位与声波时差的相关性最好,由此选取自然电位作为最佳电性敏感参数参与高分辨率敏感参数反演预测。从井点、剖面、平面等方面检验和评价高分辨率储层预测成果,结果表明其反演预测效果较好,符合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的储层预测要求,实现了对石炭系主力砂体空间展布的解释与描述,建立了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模型。  相似文献   

12.
塔河油田是我国西部古生界碳酸盐岩最大的整装油田,储层发育受多期构造裂缝、古地貌、古水系共同作用,储层缝洞高度发育,而且以多缝洞系统的形式彼此孤立存在。缝洞体纵横向发育不规则、不成层,井间连通性差。分析了T705缝洞单元储集体发育特点、油藏能量状况和水体特征,研究了该缝洞单元注水开发过程中油水产出的相互关系,认为象T705这种多井缝洞单元开发过程中注水可以恢复地层能量,减缓油藏因供液能力下降而造成自然递减;抬升油水界面,起到纵向驱油作用。油井见水基本符合低部位先见水高部位后见水的特征,注水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塔中地区下奥陶统鹰山组见发育程度不等的多种岩溶现象,存在规模不同、形态各异的岩溶缝洞系统.一个发育完整的层间不整合岩溶通常由表层岩溶带、垂向渗滤岩溶带、径流岩溶带和潜流岩溶带构成.岩溶带发育程度与深度因受到地区、岩性、构造部位、古地貌位置、古水文条件、暴露时长等因素影响而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注水水质控制要求与油藏地质条件相关。经对八面河油田和安塞油田坪北区注水水质监测分析发现,存在注水水质与地层条件不相配的问题;回注水质不同程度地存在由储水罐及管线产生的二次污染,表现为细菌含量、铁含量明显上升,悬浮物粒径增大等;部分注水站工艺流程也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5.
滨南油区低渗透油藏开发潜力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滨南油区低渗透油藏开发规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滚动增储、未动储量开发、井网加密调整、精细注水,完善注采井网、应用水平井技术挖潜的潜力方向,指出下一步滨南油区低渗透油藏开发对策和技术思路。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改善滨南油区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提高其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6.
塔河奥陶系油藏地层水赋存状态及控水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油气驱替过程、开发过程中产出水的化学 动力学响应,塔河油田奥陶系地层水可区分出洞穴底部油气驱替残留水、洞穴周缘小缝洞系统驱替残留水和储层下部层间水3种类型.根据油井开发动态和储层发育情况,奥陶系油藏油井含水动态类型可分为缓慢上升型、台阶上升型、快速上升型和波动型.针对储层特征和油藏流体化学 动力学特征,提出以下稳油控水措施,为油田生产开发提供服务:1)识别水体类型,控制出水速度;2)注水开发;3)合理加密井网;4)合理控制采油速度,延长稳产时间;5)酸化压裂;6)堵水调剖.  相似文献   

17.
闵桥油田是在断层复杂化的断背构造背景上形成的断块、断鼻油藏。针对闵桥地区油藏复杂的特点,运用新的断层转换带理论、依据具体的油藏构造模式、通过构造精细解释和关键井的实施等。进行滚动开发,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根据当前安塞油田坪北区注水开发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对进一步加密调整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后,认为,目前的注采井距过大,油田有进一步加密调整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介绍岩溶地区常见的溶洞、岩土地基等几种典型的地基特点及对地基处理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克拉玛依油田一中区取芯井的观察与描述,以及野外实地考察,从露头及岩心资料、录井资料、测井资料、构造等方面对本区克下组的沉积微相进行研究.根据沉积特征与相标志,在单井相分析及连井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冲积扇沉积模式的研究,确定出一中区克拉玛依组自上而下经历冲积扇—河流—三角洲的演化过程。在综合宏观地质背景及微观沉积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沉积相的演化规律,建立该研究区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