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面活性剂在瓦斯水合物生成过程中动力学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水合物快速生成是利用水合物技术预防煤与瓦斯突出和进行煤层气储存运输的关键,表面活性剂作为水合物生成的促进剂,对其动力学促进作用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利用水合物实验设备,研究了4种表面活性剂(T40,T80,SDS,SDBS)溶液体系中瓦斯水合物的生成过程,结合建立的水合物诱导时间和生成速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降低了溶液的表面张力,促进了烷烃类气体溶解,加快了晶核形成过程,缩短了水合物生成的诱导时间,提高了生成速度,加快了水合物形成的动力学进程.  相似文献   

2.
甲烷水合物储气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甲烷水合物储气的实验装置,对高纯度甲烷(甲烷的体积分数为99.9%)气体的水合物形成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获得了水合物形成过程的耗气速度、储气密度与水合物形成条件(压力、表面活性剂种类、水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有利于水合物储存天然气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实现水合物技术的开发、利用和进一步研究水合物形成动力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P)作为客体分子形成结构Ⅰ型(SI)水合物稳定性。系统分析了不同数目的HP填充到SI笼子中形成水合物晶体稳定机理。模拟表明,无辅助气体下,HP不能形成稳定的SI水合物。添加甲烷辅助气体对水合物形成具有稳定作用,随辅助气体的增加水合物笼状结构破坏缓慢。在添加1个HP到SI大胞腔中,其它胞腔填充辅助气体情况下,能形成稳定SI水合物。研究表明HP作为促进水合物分解的化学试剂与醇类具有相似性质,仅在低浓度下可以形成稳定水合物,为HP溶液促进甲烷水合物分解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新型洁净能源,其蕴藏量约为现有地球化石燃料含碳量总和的两倍,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发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提出了先利用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对储层进行压裂后再结合电磁加热或降压法开采,或者利用加热法和降压法结合开采的思路,以期达到经济有效开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实验测定了在压力 2 0 0 0 k Pa和 670 0 k Pa条件下 ,含有甲烷、乙烷、丙烷和异丁烷等典型组成的天然气其水合物的生成焓。实验所用水合物是在微分扫描量热仪里直接生成 ,且在指定的压力下进行恒压温度扫描 ,同时测定水合物中的水气比和生成焓。其误差小于 1 .5 %。实验结果表明 ,在不同的实验压力条件下 ,水合物的生成焓与水气比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6.
瓦斯水合物分解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可视化实验设备研究了5组Ⅱ型瓦斯水合物分解热力学条件,利用Clausius—Clapeyron方程、数值分析理论、傅立叶定律及传热方程,建立了水合物分解热计算模型和水合物分解传热过程简化模型;计算了水合物分解热;明确了水合物分解过程中所需热量,煤层/空气传热介质的温度梯度及分解耗时等因素的关系.结合抚顺煤田实际情况计算出当温度梯度为3.5K/m时,煤中14.64m^3/t瓦斯量生成的水合物分解需热量为600kJ,耗时117h.结果表明:水合物分解过程所需热量多、耗时长,证实了利用瓦斯水合作用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Gas seepage equation of deep mined coal seams and its applicat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 order to obtain a gas seepage law of deep mined coal seams, according to the properties of eoalbed methane seepage in in-situ stress and geothermal temperature fields, the gas seepage equation of deep mined coal seams with the Klinkenberg effect was obtained by confirming the coalbed methane permeability in in-situ stress and geothermal temperature fields. Aimed at the condition in which the coal seams have or do not have an outcrop and outlet on the grou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as seepage equation of deep mined coal seams in in-situ stress and geothermal temperature fields on the gas pressure calculation of deep mined coal seams was investigate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alculated and measured results indicates that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gas pressure, based on the gas seepage equation of deep mined coal seams in in-situ stress and geothermal temperature fields can accurately be identical with the measured values and theoretically perfect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gas pressure of deep mined coal seams.  相似文献   

8.
煤矿巷道瓦斯爆轰理论分析和参数计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应用C-J爆轰理论和质量、动量、能量守恒原理,针对煤矿巷道瓦斯变绝热指娄建立了雨贡纽方程和瑞利方程,在此基石上分析了煤矿巷道瓦斯爆炸的条件和可能过程,建立了煤矿巷道瓦斯C-J爆轰参数计算公式,提出了激波点燃瓦斯混合气的条件的最小理论马赫数Mmin的表达式。计算了煤矿恭和种瓦斯浓度情况下爆压、爆温、煤速等爆轰参数玫相应的点燃瓦斯混合气的量小理论马赫九Mmin。  相似文献   

9.
向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中注入热海水1h后,水合物开始分解产生大量甲烷气体,系统压力呈线性增加,2h后压力缓慢上升;水合物分解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注入流量的加大其分解率也增加;但分解率随时间不是无限的增加,而是在10b以后趋于稳定状态;在管线和反应器里发现了固体沉淀.  相似文献   

10.
煤层气的成因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煤层气有两种基本成因类型:生物成因和热成因.而生物成因气据其形成阶段又可分为早期生物成因气和晚期生物成因气.现今储存在煤层中的气体是由上述各类成因气体混合而成的,其成分及同位素特征一方面取决于煤级(埋深/温度)和煤岩成分等原生因素,另一方面受煤层后期抬升引起的气体解析—扩散及晚期生物成因气的形成等次生因素的影响.次生因素迭加在原生因素之上,导致了煤层气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油气、煤田和煤层气勘探阶段积累的资料为基础,系统探讨了沁南煤层气藏的特征.通过对气藏静态特征(包括煤层空间几何形态、煤层气成分和含量、储层物性、吸附特征、储层压力及封闭条件)和动态过程(包括煤层气形成、运移和聚集)的分析,指出晚古生代的煤层在经历了印支期和燕山期两次煤化作用生成的煤层气,在喜马拉雅期遭受了严重的调整与改造后逐渐形成现今的沁南煤层气藏.直接控制该煤层气藏中煤层气富集程度的因素为顶底板与边界断层.目前的高产煤层气井基本上都位于地下水滞流区.  相似文献   

12.
Biogenic coalbed gas,how it is generated and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as are gaining global attention.The ways coalbed gas is generated,the status of research on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and the methods of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biogenic gasses are discussed.The generation of biogenic coalbed methane is consistent with anaerobic fermentation theory.Commercial biogenic coalbed gas reservoirs are mainly generated by the process of CO2 reduction.The substrates used by the microbes living in the coal include organic compounds,CO2,H2 and acetate.The production ratio and quantity of biogenic coalbed methane depend on the exposed surface area,the solubil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coal and the microbial concentration in the coal seam.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biogenic coalbed gas has a value for σ13C1<-5.5%,C1/C1+>0.95.The H isotope ratio is controlled by both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typically σD1<-20%.Biogenic methane formed by CO2 reduction has more σD1 than that formed by acetate fermentation.  相似文献   

13.
针对CO2置换法开采CH4水合物的过程中CO2水合物在井底过早生成、高压下CO2发生液化导致渗流过程驱替阻力过大等问题,同时为了获得高压且富含CH4的产物气,选择CO2/CH4混合物作注入气,在岩芯驱替装置上研究了“抑制剂⁃气体置换法”分解CH4水合物的过程。结果表明,当混合气中CH4体积分数为57.4%时,可在7.5 MPa下获得体积分数为72.9%的CH4产物气,并且获得的CH4产物气的量要显著大于所注入的CH4的量。另外,还评估了在地层深部低体积分数的甲醇溶液(20%)和高体积分数CH4混合气(77.9%)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效果,结果显示,随着“抑制剂⁃气体置换法”分解天然气水合物过程的进行,地层深部的CH4水合物基本不发生分解,但CO2水合物生成过程依然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用常规黑油模型模拟煤层气开采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体在煤层中的传输机理由两部分组成,气体在煤内表面解吸,并通过基岩和微孔隙扩散进入裂缝网络中。若岩块表面甲烷气体的释放速度比气,水相在煤层割理中的流动速度快得多,那么在模拟煤层气开采过程时,解吸动能可以不考虑,根据这个假设可认为:在给定压力下煤层吸附的甲烷气体量类似于相应压力下溶解在原油中的气体量,煤层中的朗格缪尔等温曲线可视为常规黑油油藏中的溶解气油比曲线。若将煤层表面的吸附气作为不流动油中溶解气来处理,那么可用常规黑油模型描述煤层气,而不需要对模型源码做会何修改,基于上述思路,用黑油模型模拟煤层气开采过程,并与用煤层气模拟软件(COMETPC)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趋势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5.
甲烷水合物可以作为载体储存、运输天然气,但在自然条件下生成缓慢,需要提高甲烷水合物的生成速率。为此,考察了双性表面活性剂LAD⁃40(月桂酰两性基二乙酸二钠)质量分数(10~500 μg/g)对甲烷水合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LAD⁃40质量分数为0~500 μg/g时,甲烷水合物成核温度变化微小,LAD⁃40未改善甲烷水合物生成热力学条件;LAD⁃40增大了气液接触面积,缩短了成核诱导时间,随着LAD⁃40质量分数的增加,甲烷水合物生成速率线性增加,而气体消耗量变化不大,但与纯水条件下的气体消耗量相比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半罗山矿的地质概况,探讨了低瓦斯矿井瓦斯漏出的一般规律,论述了瓦斯地质编图对煤矿通风安全及生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预防煤矿瓦斯灾害,获取煤层注水促抽瓦斯的合理参数,以常村煤矿2103工作面为例,依据多相渗流理论,采用Fluent软件的VOF模型及多孔介质模型耦合求解,对煤层注水促抽瓦斯技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应用于现场,对比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数据,二者基本吻合.研究结果表明:煤层瓦斯含量以注水孔为中心径向逐步降低,以抽采孔为中心径向逐步升高;注水前抽采阶段,随着抽采时间的增加,抽采范围逐渐增大,抽采孔瓦斯流量先快速下降,后逐步缓慢降低;注水促抽阶段,随着注水时间的增加,注水范围逐渐增大,注水流量逐步降低,煤层瓦斯含量缓慢升高,抽采孔瓦斯流量逐渐增加;注水后抽采阶段,随着抽采时间的增加,压力水覆盖范围持续增大,煤层瓦斯含量逐渐降低,抽采孔瓦斯流量逐渐减小.注水时机、注水时间、注水压力、注水方式、布置方式及钻孔间距是影响煤层注水促抽瓦斯效果的6个主要因素.瓦斯正常抽采20 d后,按照一注一抽方式及5 m间距布置注抽钻孔,在8 MPa煤层注水压力下间歇注水10 d,煤层注水促抽瓦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煤储层岩石物理学因素控气特征及机理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基于全国主要矿区或勘探区统计资料,总结了煤级、煤岩类型、显微组分组成等煤的岩石物理学因素与煤层含气量、吸附性、渗透性等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煤储层岩石物理学特征的控气作用机理.发现煤级-含气量的“包络线”具有阶段性演化规律,最大含气量的显著变化与煤化作用阶跃高度一致,煤储层含气量较高的地区沿纬向等间距展布且与较高煤级煤分布区吻合,煤的兰氏体积与镜质组含量关系中存在一个镜质组含量临界值.指出不同煤化作用阶段控气作用的实质在于煤物理结构和化学结构的演化,沉积作用控气的思路对煤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预测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煤与瓦斯突出的热动力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当前计算瓦斯膨胀能中存在着的绝热假设不符合实际的问题 ,在前人实验室研究和现场观测的基础上 ,从热力学的角度入手研究了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的能量转换过程 .指出瓦斯膨胀过程是一多变过程 ,提出了多变指数n的确定方法 ,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能量交换的热力学模型 .  相似文献   

20.
通过川西与川中地区侏罗系天然气中组分、轻烃及碳同位素特征比较,对两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地区天然气组分均以烃类气体为主,烃类组分中甲烷占绝对优势,天然气中均不含H2S.川西地区甲烷含量明显高于川中地区,而重烃含量则明显低于川中地区;川西地区天然气以干气为主,川中地区以湿气为主.川西侏罗系天然气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川中侏罗系天然气主要处于成熟阶段.川西与川中地区侏罗系天然气均为有机成因气,川西地区主要为煤型气,川中地区以油型气为主,部分为煤型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