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一国经济增长的理论出发,研究部门经济增长,通过建立生产函数模型,以1990~2004年陕西农业统计资料为样本,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陕西农业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析,为制订加快西部农业经济增长的对策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WTO关于农业发展的规则和我国的国情,传统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将制约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资源的刚性约束、投资主体单一等因素,使我国农业经济无法适应世界经济的挑战。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从节约资源、拓宽投资空间、加快土地流转等入手,走集约型的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利用1978—2014年我国农业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的不断增长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增长没有明显影响。在农业生产中,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发挥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鼓励地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推动农业改革,逐渐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发挥制度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转变需要各方面的条件,文章主要从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稳定性、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业制度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2002年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有望顺利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万亿元,实现历史性的突破,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2002年,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部署,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千方百计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与2001年同期相比,国内生产总值一季度增长了7.6%,二季度增长了8%,三季度增长了8.1%,全年增长将达到8%左右。农业生…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状况。运用甘肃省1990-2007年农村经济增长数据和有关金融数据,分析了甘肃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认为甘肃农村金融的发展有助于农村消费的增长,但拉动的作用比较有限。甘肃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行业间或部门间的金融压抑现象。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并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深刻的革命性变化.通过分析全球技术创新未来10年的趋势和特征,研究全球经济增长和竞争格局以及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为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发展主动权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1978-2011年福建省农业产出值的时间序列数据为研究对象,测算各农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除林业外,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均对农业经济增长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我国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总原则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关于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早已明确:即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粗放型”、“集约型”这两个概念最早被使用在农业经济中。所谓农业的粗放经营,是指实行广种薄收,即将一定量资源分散地投入在较多的土地上的经营;所谓农业的集约经营,则是指着力提高单产,即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集中投入资源,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经营。将这两个概念扩展到整个经济领域,则可理解为,所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转变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率下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但经济发展并没有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反而出现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动之间的非一致现象.采用1978-2005年宏观经济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动之间呈现出的非一致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树立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并重的发展观,从而实现就业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的分析,指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转变是我国深化改革面临的当务之急,并提出发展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从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体系入手,可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进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1%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初步核算和评估,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116694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这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个年份。李德水说,在遭受非典疫情和频繁发生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按照现行的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GDP的总量相当于1.4万多亿美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达到1090美元,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重要阶段。分产业看,200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7247亿元,增长2.5%,去年农业受到一些自然…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方程,使用1995-2007年的中国西部民族7省份的经济增长和CO2排放量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Hausman检验方法来考察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方程估计.实证结果表明,内蒙CO2排放量的减少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宁夏、青海、新疆、广...  相似文献   

14.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第1、第2季度我国GDP增长10.9%,达到过去10年的最高值.我国政府相继出台包括提高存贷利率、缩紧银根等紧缩政策以降低过快的投资增长速度,防止经济过热.通过讨论房地产业及主要关联产业在云南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来分析房地产紧缩政策对云南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来源:《农民日报》1.党中央、国务院对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2009年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分困难的一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广大农民群众辛勤耕耘,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连续6年实现增产,产量达到10616亿斤;农民收入连续6年较快增长,人均纯收入达到515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5%。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赢得了战略主动,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元经济理论是早期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指出将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不仅可以解决很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增加这部分劳动力的收入,而且可以增加现代工业部门的产出和积累.反过来,现代工业部门的不断增长使之能吸收更多农业剩余劳动力.最终这种互动的良性循环使整个国民经济过渡到现代经济增长.然而,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却没有按照刘易斯过程一帆风顺地发展,而是表现了转移的艰难,目前我国还存在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认为农业人口过多是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并从我国工业化进程角度探索了它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方程,使用1995—2007年的中国西部民族7省份的经济增长和CO2排放量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Hausman检验方法来考察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方程估计。实证结果表明,内蒙CO2排放量的减少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宁夏、青海、新疆、广西、云南和贵州省区CO2污染物的排放促进了经济增长。最后,对不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改善民生保增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是农村民生工程,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工业的发展,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国家对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很重视,中央制定了很多富民、惠民政策,创造农民工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获得最现实的利益,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贫富差别,应对国际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农民收入。中央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大、含金量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较快增长,2011年中国农民人均收入为6977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强农、富农工程的具体体现,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搞好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关系到农业、农村经济的稳定,我们要开拓农民增收渠道,丰富农民增收内涵,创新农民增收能力,努力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乡二元消费结构是伴随着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而形成,城乡居民消费的两极分化阻碍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化而来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农业生产效益下降,农民工大量失业,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乏力对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了全面冲击,并使我国城乡二元消费结构的加剧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因此,为有效应对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冲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和化解我国不断固化、加深的城乡“二元”消费结构已成当务之急。这对有效扩大国内需求,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出口”主导向“消费驱动型”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瑶 《商品与质量》2012,(S6):20-21
农业是人类的"母亲产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从200年至今,中央政府相继出台了6个"一号文件"来推动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以下简称三农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保证社会稳定的前提。从产业结构的演变发展规律来看,随着GDP的增长,农业的增加值将会不断下降。而从目前我国的国情和所处的经济阶段来看,单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